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2)
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是发达国家(地区)应对人口老龄化下老年人养老和服务问题的主要途径。文章梳理了发达国家(地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理论进展及实践经验,研究表明:(1)长期照护服务体系遵循"就地养老"的照护理念,目标是通过连续性照护进行资源整合,主要有居家照护、社区照护和机构照护三种模式;(2)不同融资结构和服务提供情况作用下形成五种服务体系支持类型;(3)服务的需求预测主要通过马尔可夫循环仿真模型树结构实现。最后针对我国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应重点实现多元协作模式、系统高效的老年服务设施规划、相关政策法规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有效整合养老和医疗资源,建立持续照护型养老设施,提供老年人从自理—介助—介护—失能不同健康状态的全过程可持续长期照护;养照中心建立完善的诊疗、护理、膳食、学习、及休闲娱乐活动等功能,及以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差异和对医护的不同要求分别配备相应设施的养护单元,建立起对住宿型老人的服务体系,又成为周边社区养老体系的有效支撑。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照护型养老设施为支撑、医养护相结合,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失智症照护设施的空间设计,既要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也要注重环境对心理需求的支持,同时,需要兼顾护工和家属的空间使用感受,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文章通过对国内外5家代表性的失智症照护设施空间布局的对比分析,对目前此类设施空间设计的特点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失智症的前沿护理理论,从空间组织的优化、功能配置的精细化、...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31)
近年来,随着我国空巢老人、独老老人的数目增多,老龄化局势日趋紧张,使我国的养老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长期照护也已从早期的简单的生活照料演变成一个较为成熟的体系,而长期照护人员作为老年人长期照护中的重要力量也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在现有的养老机构和社区长期照护服务中,从事服务工作的主要来自农村和企业的下岗人员,其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上岗前接受的相关培训甚少,使长期照护一直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但是长期照护人员为提高其护理水平和经济收入,非常愿意接受相关的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4)
荷兰的老年长期照护服务起源较早,相关制度体系日趋完善,然而老龄化与失能化的双重冲击持续带来新问题,为此荷兰出台了一系列法案并采取相应举措进行积极回应。基于"国家福利责任"理念,荷兰老年长期照护服务在经历萌芽、立法、改革等阶段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了统一规范的需求评估、充分自由的服务选择权以及多元丰富的服务内容等一系列实践逻辑,保障了高质量照护服务的可获得性和可持续性。中国与荷兰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相似的问题,荷兰经验可为我国提供以下价值启示:制定和完善独立的老年长期照护法律法规;精准定位照护服务对象;扩大服务对象的自主选择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
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现代社会风险程度加剧,老年残疾问题日益凸显。在我国机构照料和社区照料供给严重不足、且老年残疾人对照料服务支付能力低下的基本国情下,家庭照护成为老年残疾人照料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随着家庭规模缩小与家庭结构改变,家庭对于老年残疾人的照护能力逐渐削弱。老年残疾对家庭成员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老年残疾加剧了老年人残疾人对家庭的依赖程度。因此,如何完善老年残疾人家庭支持政策以提升家庭照料能力,完善家庭保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已成为当前社会政策需要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试图从老年残疾人家庭政策的概念界定、发展状况、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这几个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老年残疾人家庭支持政策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析。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5)
在财政恶化、少子老龄化、家庭看护功能弱化及雇佣的非正式化背景下,为建设能够提供高质高效服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基于连续性照护为目标的社区居家服务的照护理念,日本政府提出了以构建"地域综合照护体系"为政策理念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相关法律的改革,使构筑"地域综合照护体系"政策理念得以制度化。目前,各地方政府及公共团体在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推动下依据《护理保险法》及本地特点,正在从充实强化护理保险服务、强化与医疗的合作、推进护理预防、确保生活支援服务、完善居住环境等方面推进"区域综合照护体系"的构筑。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
实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是许多国家应对老龄化的一种政策选择。但长期照护保险并不是万能的,它有天然的脆弱性。本文从资金的可持续性、管理、服务、评价科学性方面考察了日本长期照护保险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保险制度结构、服务内容、三险关系、管理运行角度分析我国在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明确指出我国长期照护保险的脆弱性及所面临的风险。根据长期照护保险的制度特点,提出对策建议:在制度结构上保证统一性和差异化并存,中央和地方权责对等、界限分明;在服务层面要标准化和多元化并存,注重预防体系的构建,发展和扶持相关产业,细化照护机构功能性分类和层次性分级,制定科学的服务标准;界定医养结合相关概念,促进医养结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要真正推动医养结合,应从"去行政化"的角度,打破部门分割,形成以社会办医为主的服务体系;同时改革付费方式,探索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建立长期照护制度。长期照护(Long-term Care)主要针对失能、半失能人群,强调日常生活护理与医疗服务、健康服务之间的连续性。换句话说,它是医疗与养老服务之间的有机融合,即医养结合。事实上,2013年到2015年两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4)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及其相关服务需求问题也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内学界围绕养老服务问题尤其是长期照护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呈现高速增长趋势,针对中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建设的讨论呈现出外在一致性和内部矛盾性并存的局面。基于护理需求高速增长的现实,学界对长期照护保险建设的必要性达成共识,但在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方面存在分歧。长期照护保险的筹资方式与筹资渠道、服务类型与队伍建设以及制度模式的选择更是学界争议的热点。中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正处于试点发展阶段,在资金、服务、立法、制度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青岛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并不显著优于全国其他地区,但是其推行长期护理保险所带来的改革红利却远远超出预期,各地不应再以医保基金紧缺、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而担忧。刘军帅认为:鉴于目前国内商业保险体系、养老服务体系、服务供给能力过于薄弱,因此,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建立应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可以先开展长期医疗护理业务,然后建立以生活照护为主的保障体系,最后建立以医养康护为根本的全生命周期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失智症患者最多的国家,但目前针对失智老人的照护设施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其环境设计研究的数量和深度也尚在发展过程中.文章分析了30余篇国内外现有文献,总结了失智症照护设施环境研究的发展现状,归纳了常见的设计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面向未来的失智症照护环境研究发展趋势,以及基于我国国情潜在的研究方向,从而为我...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2,(2)
0~3岁婴幼儿照护机构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幼有所育”目标的基本条件,是提升婴幼儿照护质量和促进0~3岁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石,是解决我国0~3岁婴幼儿照护机构师资队伍存在问题的需要。通过解决政府责任缺位、缺乏执行标准的问题,完善师资培养体系,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可不断提升0~3岁婴幼儿照护机构师资队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1,(1)
从需求溢出的理论视角来看,长期照护中的政府职能及制度安排取决于个人长期照护的需求溢出程度及公共供给能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一般财政收入提供的补缺型长期照护制度能以最少的社会资源产出最大的公平和社会福利,是一项较优的制度选择。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在长期照护领域对需求溢出理论进行了拓展,根据反映失能程度、收入水平、家庭照护能力的三维度识别机制对失能老人群体的长期照护需求溢出程度进行排序和分类,发现目前家庭在老年长期照护领域支持能力仍然较强。政府的公共资源应首先聚焦于经济匮乏且缺乏家庭照护能力的失能老人,其中重度失能者应具有政策的优先级。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4)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老年照护社会救助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主要从长期照护、老年弱势群体、服务需求、服务供给、资金来源、支付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从研究的长远性和战略性、"双困"老人社会救助、定量分析等三个方面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4)
民间资本的大量积聚为创业投资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利用创业投资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改革开放红利服务于社会的必然趋势,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中小企业发展研究的新课题。缺乏对接平台、管理不顺畅、退出效率低是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发展的掣肘,而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完善及政府职能的缺位、越位和错位是造成"募—投—管—退"四个环节出现问题的根源。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设计包含对接、运行、退出、政府支持、风险控制等五大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投资、中小企业与政府构成的三位一体式"三主两翼"投融资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0,(2)
本文基于2014年北京大学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采用潜类别分析模型(LCM)与多项Logit回归模型,探索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潜在类别与差异,以及"丧失"因素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人心理健康类型可分为积极型、矛盾型、消极型三类,矛盾型占比达50%以上;"丧失"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直接因素,日常活动能力不受限、认知功能完好、睡眠质量较好的老年人出现积极型的可能性高;"丧失"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在不同户籍、社会经济地位方面存在差异,日常活动能力因素对农村、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老年人影响更大,睡眠质量对城市、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老年人影响更大。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要重视矛盾型老年人的识别与干预;要健全老年人健康支持体系,完善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及配置,促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要精准施策,分类施策。  相似文献   

18.
《城市开发》2023,(8):46-47
<正>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康养服务产业一系列决策部署,一爱城市建设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爱城市服务”)围绕大民生、大社区、大物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常驻社区、贴近居民、响应快速等优势,推动和支持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切实增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更好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破解高龄、空巢、独居、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长期照护难题,兜住“漏点”,打通“堵点”,消除“痛点”,促进社会稳定、家庭幸福、生活美好,承担为美好生活服务补短板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9.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其实践场域,实践方法和实践逻辑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育人"和"正气"双向价值功能。在现实操作中,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实施受到高校和大学生主体内在驱动和社会支持的外在维系的双重影响,还存在规划不足、形式单一、内容脱节、机制不畅等问题,亟待根据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应然实践逻辑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实施体系、内容平台体系、环境支撑体系、管理评价体系与服务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台湾于1993年正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在其后20余年的发展中,通过不断地完善老人照顾理念、社区营造方法,使得"打造理想的长期照护体系——适情适性地发展当地养老小区,创建符合国情民情的CCRC社区"的老年社区建设目标得到贯彻,在老年社区营造方面形成了"人性化的空间环境规划—自养其身的社区经营模式—辅助的多方支持保障"的系统方法。本文以台湾地区为例,介绍其老年社区营造的产生背景、历程及其举措,并基于大陆社区养老理论支撑缺乏及社区运营困难等问题,提出"以政府引导为前提,构建社会广泛参与的老年社区运营机制;以市场运营为支撑,建立营利性的老年社区开发模式;以照顾品质为核心,构建老年社区服务人才标准和职业激励制度;以老人为本,营造人性化的老年社区生活环境"的老年社区营造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