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用布拉格光纤光栅对聚焦超声场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光纤光栅透射法传感系统检测聚焦超声场参数,从理论上证明并分析了该系统检测的信号.实验采用直探头与光纤光栅在焦点处的频率响应进行对比.用光栅检测出了液浸式聚焦换能器在焦平面上的声场剖面图,实验结果说明了输入换能器电压与光栅检测输出信号的线性关系.这种解调方法检测超声波动态范围宽,应变解析率高,高速.  相似文献   

2.
郭军团  高有行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4):2548-2550,2554
提出了透射式光栅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并依据该指标提出对光栅进行自动测试的方法;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设计了透射式光栅自动测试系统。系统采用光电编码器作为数据采集元件,采用EZ-USB芯片作为系统主控制器,结合FRAM存储器、步进电机,从而实现数据的高速采集和处理,实现光栅测试自动化。介绍了EZ-USB的固件和驱动程序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光栅自动测试仪是对直线透射式光栅的精确度实现自动测试的仪器。通过对光栅自动测试仪的基本测试原理进行分析,给出了测试仪的总体设计方案。介绍了在光栅自动测试仪的实现中所用到的关键技术,即高速数据采集和数据存储技术以及步进电机的细分驱动技术。经过设计和调试,成功地实现了光栅自动测试仪。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激光莫尔信号精密定位装置中光栅倾斜时莫尔信号的位移特性,给出了光栅倾斜时差动式和修正式精密定位方法、定位精度的计算机仿真计算结果,说明了装置中光栅设定的角度倾斜如何影响精密定位装置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光栅干涉仪测量是精密位移检测系统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分辨率。为进一步提高光栅干涉仪位移检测分辨率,通过对光栅干涉条纹信号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衍射光栅相位移动的超精密位移定位检测新方法。采用衍射光栅作为测量元件,通过在经典的衍射光栅位移检测系统中加入光电传感器的相位运动,改变衍射光栅系统的接收相位。其方法是调整光栅干涉仪系统,使得传感器接收视场中只有两个条纹;在目标定位运动台的最后定位阶段,使接收系统的光电传感器在检测视场的两个干涉条纹间进行移动,即改变了光栅干涉仪的接收相位。这种位移检测方法突破了检测元件本身的物理限制,在理论上可以获得亚纳米级以上的超高位移检测分辨率。依据相位移动原理,搭建了具有相位移动功能的光栅干涉仪超精密位移检测定位系统。通过定位检测试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双光纤光栅可以用于光纤光栅传感器中波长移动的探测与解调,提出了一种新的解调方案并对几种可能的解调方案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在宽带光源光谱全功率较小的前提下,利用双光栅透射谱的相关及双光栅透射谱和反射谱的卷积都能实现波长移动的探测与解调,前者有更好的信噪比。而因为系统损耗过大,利用双光栅反射谱的相关不能探测与解调光栅中心反射波长的移动。双光栅波长探测与解调技术将波长的移动转化为相对光强极值的探测,避免了光纤光栅传感器中使用光谱仪等价格昂贵,体积庞大,使用不方便的光谱探测器件,有利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实用化。  相似文献   

7.
《传感器世界》2005,11(7):41-41
传动链动态测试系统采用“传动测试及精密定位技术”,对传动链传动误差进行动态检测。以位移检测为基本检测对象,应用嵌入式微机技术和高速A/D变换技术,采用测量细分方法对正弦波光栅传感器的信号进行了200倍以上细分和辩向,并实时地跟踪光栅莫尔信号幅值的变化,最大限度地消除了莫尔信号幅值变化所产生的细分误差。  相似文献   

8.
接触网和受电弓接触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列车的运行安全,而弓网接触力是衡量弓网受流质量和评价运行线路状况的重要指标.设计了一种跨座式单轨车弓网接触力检测系统,将光纤光栅应变计和温度计粘贴在受电弓的集电舟基板上,光栅解调仪将传感器的光信号转化为应变值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对应变值数据处理得到弓网接触力.通过对集电舟的应力分析确定了光栅应变计最佳的粘贴位置,通过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实现将集电舟应变值转换为弓网接触力;采用单轨车受电弓性能试验台对该系统进行标定,检测精度达到±5 N.该系统安装在跨坐式单轨车对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童家院子到鱼洞运行段进行弓网接触力检测,对运行线路状态评估.该测量系统具有可安装在运行车辆上,对受电弓结构影响小,可对弓网接触力实时监测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严格耦合波理论的亚波长金属光栅偏振器设计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波长周期结构光栅具有传统光栅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质.针对仿生微纳导航系统敏感波段0.52-0.59μm的要求,采用严格耦合波理论分析了不同光栅材料、光栅面型及光栅结构参数对TM偏振透射率及透射消光比的影响,设计了对应的金属偏振光栅.所设计的光栅与传统金属光栅不同之处在于基底和光栅之间增加了氟化镁介质,在垂直入射条件下,TM偏振透射率及消光比都增大.在0.38μm~0.40μm及0.50μm~0.76μm全光波段内,TM偏振透射率都大于50%,消光比都大于170,达到了宽带宽、TM偏振透射率及透射消光比都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根据耦合模理论及模耦合方程推导了长周期光纤光栅的透射系数、反射比和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的透射系数表达式,用Matlab对其进行仿真研究,并总结了长周期光纤光栅透射谱特性随光栅长度、周期及耦合系数的变化规律,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系统特性。  相似文献   

11.
气敏传感器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分布式测控系统的设计思想出发,应用RabbitCoreModule3000片上系统,对气敏传感器自动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硬件工作原理作了详细地介绍,并针对RCM3000芯片的功能结构以及它在测控系统中的资源利用和硬件配置进行了探讨,同时还阐述了该系统下位机程序的软件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秩序美是平面设计的核心体现,好的平面设计作品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某些表现秩序的规则(如对称、黄金分割等)。在平面设计中,这些规则体现为设计几何学中的基本原理,这些基本原理的运用可以使设计的作品在视觉上觉得更加和谐,对称和平衡,因此,评价平面设计作品的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考察作品中各设计要素间的比例与构成。针对目前图形设计软件无法对用户的设计在构图理论方面提供支持的现状,该文设计了一个基于设计几何学的平面设计视觉美学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实现了平面设计作品的导入、设计元素的交互式分割与获取、比例与构成关系的分析判断等基本功能。该系统可用于设计作品的视觉美学评判,亦可对从事平面设计的用户提供相关几何美学原理的设计支持。  相似文献   

13.
Computer aided EDM electrode desig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large number of EDM electrodes are used in die and mold manufacturing. However, the electrode design is very time consum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computer-aided electrode design system for die and mold manufacturing. Using this system, when the electrode boundaries are selected, the electrode tool, its holder, and a work coordinate system are created automatically. An algorithm of sharp corner uncut detection for electrode design is also developed. With this algorithm, sharp corner uncut can be detected by calculating the surface angles at their common edges. The system has been tested and proved to be able to shorten the electrode design lead-time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14.
杨滨 《电脑与信息技术》2005,13(5):23-25,38
论述了可移动式学习情况管理系统的设计,并针对本学院的教学特点开发了一套管理系统,同时介绍了具体开发过程和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5.
注塑模流道系统集成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总结注塑模流道系统的设计知识,结合基于特征的设计、专家系统技术和CAE分析工具,对流道系统进行完整全面的设计,利用专家系统进行流道和浇口的初始设计,采用CAE工具C-MOLD和评价目标函数,进行流道和浇口的优化设计,并总结流道和浇 形状特征,最终建立流道系统的特征和实体模型,这一方法已较好地应用于构造新一代注塑模设计制造系统中。  相似文献   

16.
一种CAI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淑燕  林美华  罗小彬 《计算机工程》2003,29(1):245-246,281
多媒体课件的缺陷与不足限制了课件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而积件是突破课件局限性的一种新技术和新方法,该文探讨了一种积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重点介绍该系统的总体结构、组合平台和积件库管理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积件库的设计与实现,并基于该积件模型,应用ASP和ADO编程初步实现“C程序设计”课程的积件系统,该系统尚面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以应用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描述了一个纸样设计和服装裁剪CAD系统及其实现的基本算法。通过对纸样进行参数化设计,该系统可快速得到合体的服装裁片。系统以图形库和参数化图形库为基础,应用包括Bezier曲线的线索进行纸样设计。参数组合方便,系统功能齐全,纸样裁片实现数据库管理。实践表明,系统实用有效,算法可靠,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EDA是现代电子数字系统设计的核心技术,其基于电子芯片设计自动化特征,可实现电路数字逻辑系统设计,简化电路硬件设计的结构,提高数字系统可靠性和灵活性。对EDA技术的特征进行分析,介绍EDA设计工具及技术要点,以基于EDA技术的数字系统实例分析为基础介绍EDA技术在数字系统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证明EDA技术在电子设计和数字逻辑系统设计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article, a new neuro-fuzzy hybrid approach to human workplace design and simulation is proposed. Problems related to human workplace design such as human-machine modeling,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workplace layout design and planning, workplace evaluation and simulatio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complex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s in workplace design are described with human and workstation parameters within a comprehensive human-machine system model. Based on this model, procedures and algorithms for workplace design, ergonomic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are presented in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With a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neural and fuzzy techniques, the neuro-fuzzy hybrid scheme implements fuzzy if-then rules block for workplace design and evaluation by trainable neural network architectures. For training and test purposes, simulated assembly tasks are carried out on a self-built multiadjustable laboratory workstation with a flexible PEAK Motus motio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system. The trained fuzzy neural networks are capable of predicting the operator's posture and joint angles of motion associated with a range of workstation configurations. They can also be used for design/layout and adjustment of manual assembly workstations. The developed system provides a unified, intelligent computational framework for human-machine system design and simulation. In the end, case studies for workplace design and simulation are presented to validate and illustrate the developed neuro-fuzzy design scheme and system.  相似文献   

20.
雷达装备的发展对测试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对綦于VXI总线的雷达装备测试网络系统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基于VXI虚拟仪器技术的雷达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构成,通过对雷达测试测试需求的分析,阐述雷达装备测试网络系统的组成方案,对基于网络化方式的测控系统软件进行了设计。本文设计的系统对于雷达的综合测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