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Ti(C,N)金属陶瓷中纳米粉含量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真空烧结工艺制备了纳米复合Ti(C,N)基金属陶瓷。研究了纳米TiC、TiN的添加量对金属陶瓷的显微组织、性能的影响,用TEM/EDX和SEM观察试样的微观组织特征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纳米粉添加量的增加,金属陶瓷晶粒逐渐细化,且分布均匀,具有内、外环形相的小晶粒和“白芯-灰壳”结构的小颗粒大大增加,粘结相体积分数明显减少;当原始粉末中纳米TiC、TiN的含量占原始粉末中TiC、TiN含量的10%时,金属陶瓷有较发达的撕裂棱和较少的气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真空烧结工艺制备了Ti(C,N)基金属陶瓷,研究了原始成分组成对材料烧结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保持Mo/(Mo+Ni)为定值,随着硬质相成分的增加,烧结体抗弯强度降低,硬度增加;硬质相成分TiN含量超过一定阈值时,烧结体疏松导致硬度和抗弯强度同时大幅下降;TiN含量保持定值,硬质相成分含量增加,烧结体硬度增加,抗弯强度下降;粘结相成分用Co部分替代Ni,随Co含量的增加,烧结体硬度略有升高的基础上抗弯强度升高。 相似文献
3.
原始粉末尺寸对Ti(C,N)基金属陶瓷烧结特性和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用热分析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主要硬质相分别以亚微粉、亚微粉与纳米粉的混合粉(以下简称混合粉)、纳米粉为原料制成的Ti(C,N)基金属陶瓷的烧结特性、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要硬质相TiC、TiN的粉末粒度越细,金属陶瓷的液相点越低,并且其快速致密化过程开始得越早,但主要硬质相全为纳米粉时,最终无法使其达到较高的致密度。用亚微粉制得的金属陶瓷具有常规金属陶瓷的典型结构,即“黑芯--白壳”。用纳米混合粉制得的金属陶瓷,没有明显Rim相的小颗粒和具有“白芯--黑壳”结构的小颗粒的数量大大增加,而具有“黑芯--白壳”结构的大颗粒的数量没有明显的增加。部分纳米粉的加入使金属陶瓷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亚微米级的粉末为原料制备Ti(C,N)基金属陶瓷,通过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X)等方法研究其在烧结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变化规律及特点,并探讨烧结工艺参数对金属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升高,Ti(C,N)基金属陶瓷的组织更均匀,硬质颗粒逐渐球化,表面的Rim相更完整。Rim相分为两层,里层Rim相的Mo、W含量比外层Rim相高,里层Rim相是在固相烧结阶段形成的,外层Rim相是在液相烧结阶段形成的。Rim相的形成及晶粒长大都是通过溶解-析出机制进行的。在1 410℃下保温60 min,可获得较佳的力学性能,抗弯强度达2 266 MPa,硬度为HRA 90.6。 相似文献
5.
6.
7.
以机械合金化的Ni-Ti-Cr固溶体作为粘结剂制备了Ti(C,N)基金属陶瓷,研究了不同Cr含量的固溶体对金属陶瓷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r含量的增加,金属陶瓷颗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硬度先增大后减小。当Ni、Ti、Cr的质量比为91∶3∶6时,金属陶瓷的综合性能最好,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硬度分别达到2 120.3 MPa、15.41 MPa·m1/2和88.9 HRA,且氧化膜致密,氧化增重和氧化膜剥落较少。金属陶瓷经过60 h氧化后,外层氧化膜以NiO为主,TiO2主要嵌在NiO晶界处,往内为疏松的TiO2层,再往内Cr元素富集,形成致密的NiO和NiCr2O4层,可有效吸收氧原子,阻碍进一步氧化,并起到层与层之间连接和过渡的作用。在循环氧化时,金属陶瓷氧化膜经历了从NiO层到TiO2层循环剥落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9.
通过低压烧结制备了Ti(C,N)基金属陶瓷,研究了氮化硼(BN)含量对Ti(C,N)基金属陶瓷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烧结后的金属陶瓷微观组织呈现出典型的芯环结构.随着BN含量的增加,Ti(C,N)基金属陶瓷的黑色芯相尺寸减小,白芯灰环结构数量增加,整体微观组织随BN的添加更加均匀.另外,随着BN含量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碳纳米管对Ti(C,N)基金属陶瓷性能的影响,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碳纳米管作为增强相,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Ti(C,N)基金属陶瓷材料.通过对材料的显微组织分析,抗弯、硬度等力学性能的测试,研究了碳纳米管含量对Ti(C,N)基金属陶瓷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碳纳米管后,低Ni含量的金属陶瓷材料的组织结构为典型的芯-壳结构,由黑色芯部、具有明显包覆层的组织,白色芯部、包覆层不明显的组织,粘结相组成;相同烧结温度下,添加≤1%(质量分数)的CNTs时,随碳纳米管含量增多,材料抗弯强度下降;添加Ni包覆的碳纳米管的金属陶瓷材料的性能比添加未做过表面处理的碳纳米管的材料性能好. 相似文献
11.
12.
介绍了Ti(C,N)基金属陶瓷的基本组成和典型结构,概述了Ti(C,N)基金属陶瓷合金成分对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总结了Ti(C,N)基金属陶瓷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14.
选用特制的钼粉和普通的钼粉分别加工成钼丝和钼板产品并通过性能的检测,对比分析了钼粉微观组织对其钼加工制品性能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钼粉的微观组织对钼加工制品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相比颗粒大小不均匀、团聚较为严重、粒度分布较宽的钼粉,颗粒大小均匀、分散性好、无团聚、粒度分布窄的钼粉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烧结板坯的质量,其制备的钼丝表现出了较高的成品率和室温力学性能,钼板则具有更为良好的力学性能、优异的高温性能以及较好的各向同性性能。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时效温度对Fv520(B)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Fv520(B)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经固溶处理+中间调整处理后不同温度时效处理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470℃时效时硬化效率最显著;520℃以上时效时,有逆转变奥氏体生成。时效相主要是富铜(ε-Cu)相、NbC、Mo2C、M23C6等。620℃时效时残余奥氏体量达到最大值,该钢的强度最低;620℃以上时效时,发生奥氏体重结晶,残余奥氏体量减少,钢的强 相似文献
19.
钼粉形貌对钼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选用2种不同形貌的钼粉,在相同的压制、烧结和轧制工艺下制备出0.5 mm和0.2 mm钼板,其中0.5 mm厚钼板采用直轧方式,0.2 mm厚钼板采用交叉轧制方式。对这2种钼粉制备的烧结板坯的显微组织以及钼板的力学性能和退火组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钼粉的形貌对钼板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相比常规颗粒大小不均匀、团聚较为严重的钼粉,具有颗粒大小均匀、分散性好、无团聚的钼粉烧结板坯晶粒大小均匀,致密性好,加工出的钼板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性能,交叉轧制的钼板表现出了较好的各向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