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芳  张小青  康春华 《广东电力》2006,19(10):17-19
介绍了输电线路的3种杆塔模型,即集中电感模型、单一的波阻抗模型和多波阻抗模型。并对3种杆塔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中,采用多波阻抗模型进行计算比其他两种模型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2.
特高压输电线路过电压的研究和仿真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过电压是超高压电网绝缘水平的决定因素。研究不同故障状态下及断路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严重的过电压,对线路上并联电抗器的装设和带有并联电阻的断路器以及磁吹阀型或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等措施的采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针对750kV特高压输电系统,根据过电压产生原因的不同,对过电压进行了分类。采用了T或“模型对具有分布参数特性的输电线路进行了简化分析,讨论了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大量的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输电线路杆塔模型与防雷性能计算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5,他引:24  
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评估主要是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的计算.近年来随着同杆并架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双回线路的同时跳闸率也成为考核线路防雷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但目前国内对同杆并架线路的防雷性能计算方法争论较多、分歧较大.文章在传输线杆塔模型、计算基本原理、计算过程、计算准确度以及适应性几方面,对目前国内比较常用的两种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计算方法(即波阻抗模型计算方法和电感模型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电感模型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操作性强,且适应范围广.采用电感模型计算出的耐雷水平偏低、跳闸率偏高不是由计算方法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计算过程中引入的导线感应电压过高造成的.此外,文中还指出,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缺点是未明确给出同时跳闸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4.
樊争亮  常美生 《电力学报》2013,28(2):104-108
同塔双回特高压1 000 kV杆塔上的雷电反击过电压幅值很大程度上受到杆塔模型的影响。为准确计算线路杆塔波阻抗,参阅了国内外学者对杆塔模型的研究,采用集中电感、单波阻抗、多波阻抗3种杆塔模型和波阻抗的9种计算方法,使用电磁暂态分析程序ATP-EMTP搭建雷电反击输电线路的模型,以一种实际运行中的1 000 kV特高压线路为例,计算并分析了杆塔的过电压幅值与不同杆塔模型的适用性。计算结果表明,使用不同杆塔模型计算结果会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
输电线路杆塔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我国输电线路杆塔型式、设计、基础足寸、基础施工费用方面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自持性先导形成和稀疏线性传播模型,分析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输电线路的雷电防御性能,参考不同地形的横向和纵向地形剖面图,发现了当不同地形条件使得输电线路高度增加以及线路暴露区域扩大时,线路更容易被雷电击中。除此以外,研究发现输电线路相导线的雷击距离对地形条件与杆塔几何形状的依赖程度较高,故而实际计算中雷击距离不能认为是恒定不变的,这个结论表明当前的防雷技术标准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工频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进行了理论分析,探讨了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限制过电压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1输电线路防雷知识 输电线路遭受雷击从形式和造成的后果来看,可简单地分为雷击杆塔、雷击地线的雷电反击现象和雷击导线的绕击现象。当雷击杆塔顶部时,雷击产生的雷电流通过杆塔塔身和杆塔接地网流人大地。由于塔身阻抗和接地电阻的存在.塔顶将出现一定的雷电过电压并反击到线路绝缘子上,在塔身阻抗不大、杆塔接地良好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性能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常美生 《电力学报》1997,12(2):28-31
本文对我国未来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进行了分析计算,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可靠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了几种国际上有代表性的输电线路杆塔设计规范,以我国500kV输电线路杆塔设计为基准,推导出各规范轴心受压构件相当安全系数的取值,并与我国规定的相当安全系数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获得了国内外杆塔设计规范可靠度水平差异的定量数据,由此提出了我国1000kV特高压杆塔可靠度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防雷电性能是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关键。通过对行波法、蒙特卡洛法、故障树法、EMTP法、绕击耐雷水平的规程法、电气几何模型法、改进电气几何模型法、雷电绕击的先导发展模型法和输击概率模型等架空线路反击耐雷水平计算方法的归纳比较,分析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反击耐雷性能、绕击耐雷性能,最后对上述诸计算方法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的分类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特高压交流输电以输送容量大和功耗小等优点成为了我国电网发展的方向。但由于输送距离长,线路走廊和离地高度大等原因,线路遭受雷击的概率大,因此雷击过电压将是影响特高压电网运行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1000 kV电网的线路和杆塔特点,用ATP-EMTP软件对线路上出现的感应雷、反击和绕击雷过电压进行了仿真,并分析了这3种过电压的波形差别:发生感应雷击时,过电压同时作用于三相中,且相间电压的相似度大;发生直击雷时,相间电压的相似度小于感应雷过电压,且反击和绕击过电压的初始行波差异较大。根据这些特征,引入小波能谱矩阵相似度的概念,依此系数的大小识别感应雷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在此基础上,对电压初始行波进行小波变换,根据模极大值的极性以及避雷器的持续放电时间识别反击与绕击过电压。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比较直观,大量的暂态仿真结果和实测波形验证了该方法在识别不同故障条件下的雷击过电压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特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特高压输电线路大部分地处山区, 雷害占据了输电线路故障的首要位置。借鉴前苏联的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工程实践经验, 出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降低雷击跳闸率的建议: 尽可能降低杆塔高度, 限制杆塔的接地电阻在10 Ω以下, 全线采用负屏蔽角、三相导线倒三角形排列等。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以1000 kV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为背景,结合以往双回路换位塔设计成果,利用三维间隙分析软件,设计了三柱式换位塔、双柱式换位塔以及双回共杆换位塔,并估算了塔重、基础、绝缘子等工程量,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得出双回共杆换位塔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最后,推荐1 000 kV双回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采用双回共杆换位塔型式。  相似文献   

15.
在新建工程的可研和初步设计阶段,从新的设计条件出发推算铁塔质量,可以帮助完成杆塔选型和规划、路径比选、杆塔优化排位等,对提高概算准确性、节省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铁塔质量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对荷载更大、塔头布置形式多样化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铁塔质量进行深入研究,并推广至500 kV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领域。采用“1 000 kV浙福线工程”及“500 kV铁塔通用设计”中不同塔型、呼高所对应的质量数据样本,建立回归分析数学模型,使用Matlab软件得到质量计算关系式。将计算结果与实际铁塔质量作比较,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及公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对于重覆冰区线路,则应考虑导地线脱冰跳跃时产生不平衡张力的影响,修正和补充质量计算关系式。  相似文献   

16.
特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是保证特高压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介绍并分析了利用规程法和电气几何模型法对1 0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绕击、反击以及雷电直击中线进行雷击计算的结果,并据此提出了减小1 0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特高压输电线路钢管塔微风振动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输电线路钢管塔的微风振动, 是其部分圆截面构件在较低风速时发生的由卡门涡街引起的横风向运动。1 000 kV 特高压同塔双回线路杆塔采用钢管塔方案, 其微风振动问题不可忽视, 有必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从杆塔结构设计角度, 可采取合理确定微风振动起振临界风速、改变构件圆截面形状等预防措施; 对运行线路钢管塔, 可采取附加扰流装置、缩小构件长细比、增加构件阻尼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PSCAD/EMTDC构建了输电线路杆塔仿真模型,根据输电线路的雷击情况,考虑在雷击塔顶、雷击档距中间以及雷击导线这3种情况下,分析线路杆塔中各处电流分布情况,可为安装在输电线路杆塔上的雷电流波形监测线圈提供理论依据。合理地布置雷电流测量线圈能够监测到击中本级杆塔、档距中间以及相邻几级杆塔的落雷,因而减小了监测装置的安装数量,而且也能更大程度地采集到雷电波形。综合考虑了采集到的雷电流波形的反演问题,最终定位了雷电流测量线圈的安装位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塔头的引雷效果,笔者建立了按1﹕25比例缩小的平原500 kV典型交流输电线路模型,采用标准操作冲击电压进行了大量的放电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分析,笔者得出了杆塔头部至输电线路档距中央方向的绕击概率的变化情况。结合现场运行经验和理论分析可知:杆塔头部的引雷能力明显,但其保护范围有限;在距离杆塔不远区域,输电线路的绕击概率最高。该试验不仅可以为雷电屏蔽模拟试验中电极放置位置提供参考依据,也指出了输电线路中需要加强防雷措施的易遭受绕击区域,对线路安全运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特高压交流小根开铁塔ZBC2910Z进行建模计算及优化设计,寻找其合理的塔身坡度,分析了其优化布置后的受力及变形特征。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酒杯型小根开铁塔ZBC2910Z的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其典型呼高的动力响应特征。通过技术和经济分析论述了小根开铁塔具有良好的地形适应性和特高压工程中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