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目前600MW汽轮机在我国电网中需参与调峰,提出了用顺序阀配汽方式替代原复合配汽方式的方案,并优化机组滑压运行曲线,使汽轮机在只修改DEH逻辑和锅炉滑压压力的前提下,提高超临界600MW汽轮机在部分负荷下的实际运行经济性。通过在多个电厂实施运行优化试验,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600 MW汽轮机在我国电网中需参与调峰的问题,提出了用顺序阀配汽方式替代原复合配汽方式的方案,并优化机组滑压运行曲线,使汽轮机在仅修改DEH逻辑和锅炉滑压压力的前提下,提高超临界600 MW汽轮机在部分负荷下的实际运行经济性。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运行优化可使机组在部分负荷下各负荷的算术平均热耗降低约37 kJ/(kW.h)。  相似文献   

3.
回顾和总结了世界上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参数发展历程,提出了可用于目前国内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的总体热力方案,并对热力方案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应用先进CFD分析技术与通流设计技术,完成了对引进型超临界600MW机组的通流经济性优化。文中举例简要介绍了优化过程中采用的叶型优化设计技术、全三元CFD整缸分析优化技术等。分析的结果表明,新的技术使得超临界600MW机组的经济性得到了提高,达到了优化的目的,可以在工程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汽轮机动叶片振动问题是叶片运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使机组安全运行,通常需要测定和调整叶片的静频。该丈针对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指定级叶片的静频试验内容与方法进行介绍,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给出了各级叶片静频数据及振型特性,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对分析,为理论计算修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东方-日立型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本体结构以及轴系设计特点,从高、中、低压缸,阀门,轴系结构和材料的选用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其先进性和可靠性,以期读者对该机组有较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8.
文章详细分析、介绍了六横100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本体结构的优化设计技术及关键部套的设计与研究,对促进我国火力发电技术进步具有现实意义,对更高参数的超超临界汽轮机的设计研发具有可借鉴的技术知识.  相似文献   

9.
10.
100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蒸汽参数的优化及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伟忠 《动力工程》2007,27(3):305-309,331
探讨了100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组的参数及运行方式.外高桥三期2×1000 MW汽轮机为上汽(SIEMENS)机型,采用补汽阀调频及过负荷调节.以压力条件作为划分定压和滑压的判据,最高冷却水温条件下,功率≤1000 MW时不开补汽阀;其它水温下能在功率>1000 MW且p<27MPa时尽可能进行滑压运行;它采用≥3D弯管等,降低造价,降低再热系统压降时,降低冷却水温度,单独设汽动给水泵汽轮机的凝汽器,降低进入主凝汽器的蒸汽流量及热负荷,以降低机组平均背压和端差等,机组运行性能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东方引进型1000 MW火电汽轮机组和东方自行开发的新1000 MW火电汽轮机组主机方面的差异。对新、老1000 MW机组在主机结构、高温件选材、机组启动运行、配汽等方面进行了简单对比。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负荷、不同进汽压力,采用按ASME试验标准,对东汽超超临界1 000MW汽轮机进行了优化滑压运行方式试验,通过对试验特性及特点进行分析,得到900MW至500MW负荷时的滑压运行曲线,比现有运行方式更经济。  相似文献   

13.
引进型300MW汽轮机的结构和运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德明 《热力透平》2004,33(2):82-86
对引进型300MW汽轮机的结构作了简单描速.以及结合电厂运行实践,对机组启动方式和电厂运行效果进行了介绍.结果表明.机组的振动、瓦温均达到良好的水平.运行的可靠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功率在600MW以下的汽轮机,大多是亚临界两缸两排汽或者三缸两排汽汽轮机,蒸汽参数低,热效率相对低,公司在借鉴、运用超临界机组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再次优化研发,成功开发出具有高效、优良性能的超临界350MW汽轮机。文章简要介绍了公司350MW超临界两缸两排汽凝汽式汽轮机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STC制造的第一台吴泾亚临界600MW汽轮机的优化设计和精心制造,运行结果表明,机组安全、可靠、效率高.  相似文献   

16.
徐强  阳虹  陆伟  周晓燕 《热力透平》2004,33(2):108-113
介绍国产型300MW汽轮机技术改造所采用的先进技术,同时针对已改造的洛河1号、2号机以及华能上海石洞口1号机,介绍了改造范围以及试验情况。机组改造后,各项性能均达到或超过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刘赞扬  赵琦  杨永青  袁洪杰 《热力透平》2011,40(2):138-141,149
近年来,诸多电厂反映采用"G-1型"高调门的机组在升降负荷过程中有负荷突变的现象出现,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本文以中平能化高调门的成功改造为案本,着重阐述了对负荷突变问题所进行的深入调研分析,以及提出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