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马玉锋 《轴承》2012,(7):18-19
针对中大型轴承套圈端面划伤的具体原因,采取了增加端面支承修磨机构、改进压轮机构等措施,有效解决了超精工序的端面划伤问题。  相似文献   

2.
SF-120CT滚子轴承内滚道精研机采用液压定心和端面压滚压紧方法夹持工件。液压定心夹具结构比较复杂,对液压油要求较高。当砂轮末等杂质较多时,容易造成内孔划痕和划伤。针对存在的问题,将液压定心夹具改进为回转定心夹具,提高了换活效率和夹具通用性,降低了夹具成本,消除了划痕和划伤。  相似文献   

3.
对圆柱滚子轴承外圈双挡边的磨削方式进行了分析。采用砂轮端面磨削方式易使挡边表面产生烧伤、划伤 ,而采用砂轮外圆磨削方式则可解决上述问题且可提高磨削精度 ,需注意 :砂轮的磨削角度应在 70°~ 80°之间取值  相似文献   

4.
正烟气轮机是炼厂重油催化裂化能量回收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在强腐蚀催化剂冲蚀的高温工况下工作。转子主要由主轴、动叶片、轮盘等关键零部件组成,而主轴的轴颈、推力盘端面的粗糙度对转子的稳定高效运行起关键作用,与主轴轴颈及推力盘端面配合的轴承属于动压滑动轴承。烟气轮机在启停机时,轴颈及推力盘端面与轴瓦属于干摩擦,如果主轴与轴瓦相对应部位的粗糙度达不到技术要求,将会划伤瓦面,从而影响烟气轮机转子的振动性能。根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缺陷轴承动力学建模及振动特性分析的问题,将套圈沟道缺陷引起的额外弹性趋近量引入到轴承缺陷激励模型中。基于接触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了额外弹性趋近量与划伤缺陷宽度及轴承参数等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滚动轴承划伤缺陷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了动力学仿真模型,开展了划伤缺陷轴承的振动特性数值仿真研究,得到了接触变形、接触载荷及外圈振动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数值仿真结果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缺陷轴承振动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内圈划伤和外圈划伤缺陷轴承振动包络谱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均存在相应的缺陷频率及其倍频成分,且内圈划伤缺陷频率附近存在旁瓣频率成分,从而验证了动力学模型及Simulink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轴承滚子基准端面摆动SDW(端面侧摆)是滚子轴承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文中介绍将C742手摇滚子端面侧摆仪采用微机控制进行改造,可实现轴承滚子端面侧摆自动检测、自动上下料、自动分拣等多功能的智能检测仪。该仪器技术性能符合轴承滚子检测规程要求,与原滚子端面侧摆检测仪比较具有分拣效率高、误检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为分体式结构,其设计加工过程中,两内圈尺寸必然存在偏差,其端面间隙偏差大小将直接影响轴承内部接触的力学性能和刚度特性,但影响规律尚不明确.本文建立考虑内圈端面间隙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有限元模型,开展不同载荷工况下内圈端面间隙对轴承内部接触与刚度特性影响研究,获得内圈端面间隙偏差对轴承接触应力和刚度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样件观察,对圆柱滚子轴承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划伤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避免划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卧式双端面磨床MZ7675在磨削深沟球轴承套圈平面过程中套圈平面经常出现磨伤、划伤等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并进行改进,从而减少套圈平面磨伤和划伤,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通用铣床上用端面铣刀铣削平面后,通过手动操作可以很容易避免铣刀将已加工表面划伤。但在专用铣床上,采用端面铣刀的自动铣削加工过程中,当铣削加工结束后,铣削头退回工作原位时,铣刀若不让开已加工表面,往往会出现铣刀划伤已加工表面,影响零件的表面质量。我单位在一台专用铣床上所设计和应用的液压搓缸自动让刀机构(见附图),就很好地解决了铣刀划伤已加工表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双端面磨床在轴承加工行业中已普遍采用,主要应用双端面磨床同时加工轴承套圈的两个端面,并且它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加工原理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2.
《轴承》2017,(2)
分析了轴承端面凸出量测量仪电气系统目前存在的动作干扰问题,通过控制电路的重新设计和电源隔离,对轴承端面凸出量测量仪电气系统进行改进。改进后的轴承端面凸出量测量仪消除了动作干扰问题,提高了安全性和工作效率,改善了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3.
大型水泵导轴承端面密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理论上推导了大型水泵油润滑导轴承端面密封泄漏量计算公式。通过实例计算了端面密封的泄漏量和排漏水量,根据结果分析了造成油润滑导轴承浸水受损的端面密封失效原因。提出了保证端面密封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利用传热学、摩擦学和有限元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具有摩擦生热的聚甲醛钢背铜塑3层复合材料端面轴承的二维稳态热传导数学模型.应用ANSYS软件分析了端面轴承的稳态温度场.通过改变载荷、转速和表层材料厚度计算了复合材料端面轴承的最高温度.结果表明,端面轴承最高温度随载荷、转速、表层材料厚度的增加而升高,为研究钢背铜塑多层复合材料热影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轴承》2016,(3)
针对轴承端面缺陷的在线检测要求及传统人工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的轴承端面缺陷检测方法,能够通过对轴承端面图像的处理与分析,快速、准确地实现轴承端面缺陷的识别。首先使用CCD数字摄像机作为图像传感器进行图像采集;然后通过二值化处理、边缘检测处理对图像进行快速定位与分割;最后采用8连通域标记法进行缺陷识别。试验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运算速度快,抗噪能力强,实时性好,可有效检测出轴承端面缺陷。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结构的特殊性,测量其内圈端面摆动时,测点只能与被测轴承的上半内圈的端面接触,而使用B024仪器测量时,测点与内圈下端面接触,若想测量内圈端面摆动,必须对B024仪器进行改造,把测量轴承端面摆动的杠杆机构的测点改在上面。  相似文献   

17.
马玉萍 《轴承》2005,(2):44-44
针对内滚道油石超精后内径严重划伤问题,对内圈油石超精机进行工装改进,不仅消除了内径划伤也改善了轴承零件的圆度、波纹度,从而提高了轴承零件的外观质量,降低了振动值和噪声。  相似文献   

18.
产品推荐     
《现代制造》2010,(21):62-66
<正> 舍弗勒集团 MM-2387FAG端面花键轮毂轴承批量生产的新型端面花键轮毂轴承,将轮毂轴承与轴颈轴向连接,而不是径向相连。这样的设计带来几个优势:零部件的自重减小了近10%,同时极大地加强了负载能力,而且端面花键减小了安装费用,确保了免游隙安装。这种创新轮毂轴承理念对油耗、排放、性能、驱动特点以及运行寿命和成本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简而言之,舍弗勒集团凭借端面花键轮毂轴承,能够为用户提供更精确、自重更轻同时更具成本效益的理想产品。该创新的轮毂轴承解决方案曾获得  相似文献   

19.
轴承外表面倾斜度产生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玉环 《轴承》1996,(6):13-15
轴承外表面倾斜度即向心轴承外圈外径母线对基准端面倾斜度的变动量S0,它是轴承成品的主要检查项目之一,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端面和外径的加工工艺不合理。若采用双端面磨床硬磨套图两端面,即可保证端面对外径的垂直度,相应地也控制了S0。  相似文献   

20.
我厂采用喷涂塑料轴承套代替巴氏合金轴承套,支承磨削C620车床主轴锥孔和车床尾架主轴锥孔等零件已多年,主要解决接触主轴支承面外圆划伤的严重质量问题。如巴氏合金轴承套支承磨削车床尾架主轴锥孔能磨400件左右,且主轴外圆划伤严重,用塑料轴承套支承磨削锥孔达800~1000件,主轴外圆无划伤现象,产量和质量均有提高。如图所示,在金属轴承套2表面采用喷涂0.8~1毫米厚低压聚乙烯,既能保持金属轴承套的基体本身的机械性能,如刚性、硬度、尺寸稳定、导热性,又可获得塑料的各种优点,如耐磨、自润滑、加工简便等。喷涂时不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