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粘性联轴器转矩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粘性联轴器转矩特性及换热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一种粘性联轴器转矩特性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硅油温度、剪切率对硅油粘度的影响以及硅油填充率对峰值特性产生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液体黏性联轴器扭矩传递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液体黏性联轴器的扭矩传递特性,通过台架实验分析了3种硅油黏度、3种填充率及3种输入转速对液体黏性联轴器扭矩传递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黏度越大,发生驼峰现象所需的最低转速差越小,填充率低于90%时不发生驼峰现象,输入转速对驼峰现象的发生并没有影响;并测出了液体黏性联轴器的表面温度场,对研究实验件内部流体温度的变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在四轮驱动车辆传动系中应用的一种新的粘性联轴器的结构、传递转矩原理、转矩计算模型、峰值现象以及车辆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Ansoft有限元分析,对轴向永磁涡流联轴器的安装误差进行分析,包括轴向间距的变化对输出转矩和转速的影响,不同径向轴间距下转矩的变化,不同端面夹角下转矩和轴向力的变化.通过不同条件下的传递转矩与轴向力对比讨论,得到轴向永磁涡流联轴器安装误差的影响,以及所容许误差范围大小.笔者的研究方法与结论对轴向永磁涡流联轴器的设计与安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流体普遍存在着非牛顿特性,因此对润滑油所表现出来的非牛顿特性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应用新型三叉式万向联轴器的润滑模型,假定在新型三叉式万向联轴器工作时润滑油的温度和与其相接触的联轴器表面的温度是处处相等的,并将润滑油假设为Ree-Eyring型流体,利用多重网格法进行数值分析,进而研究等温非牛顿流体条件下新型三叉式万向联轴器的润滑特性。探讨有效半径、频率、振幅、简化弹性模量、载荷和黏度等因素对新型三叉杆万向联轴器润滑特性的影响,分析了这些因素对联轴器在润滑过程中的压力、油膜厚度、最小油膜厚度、中心油膜厚度以及最大压力的影响,以便对它的润滑特性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6.
同轴式磁力联轴器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磁力联轴器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出磁力联轴器的一些特性规律,对磁力联轴器的设计、使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中举例示出叠片联轴器的纵向和横向振动频率,着重分析比较了膜片数目,膜片宽度,中间轴和联轴器重量,螺栓所在处半径,垫片直径,膜片厚度和膜片组轴向位移对纵向和横向振动频率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本文的计算结果对了解叠片联轴器的振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结合LabVIEW软件和PCI-6221数据采集卡,开发出基于虚拟仪器的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性能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通过控制变频电机驱动硅油风扇离合器运转,并对其进行分离与耦合特性和转速与转矩特性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具有使用方便、界面友好、测试精度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感应电动机机械特性传统测试方法复杂、精度低、重复性较差等缺陷,介绍了一种能自动精确测取感应电动机机械特性的新的"动态"测试方法.该方法以动力学定律为基础,用转矩传速传感器和惯性电气自动补偿器分别测取负载转矩和加速转矩,从而得到被试电机的"动态"输出转矩.简单介绍了测试装置工作原理和测试结果,并讨论了扫描时间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专用转矩联轴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国产化设计。该联轴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转矩可调,经使用表明,其寿命达到同类进口产品指标。  相似文献   

11.
同步器同步机理建模与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同步器结合过程,利用平均雷诺方程和微凸体摩擦原理,建立了油膜压力、微凸体接触力、同步环轴向力、同步力矩4个数学模型,运用4-Runge-Kutta法对油膜厚度和转速差进行耦合数值求解,分析了同步器结合过程油膜厚度、转速差、粘性剪切转矩、粗糙摩擦转矩以及总转矩的变化规律.对同步器结合过程数学模型进行试验验证后,利用所建模型研究了同步环宽度、同步环半径、摩擦锥角以及摩擦材料厚度等因素对同步器结合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同步环宽度增大,粘性转矩和粗糙接触转矩增大,油膜厚度下降速率减缓,粗糙接触转矩响应延迟,同步时间增加;同步环半径增大,粘性转矩和粗糙接触转矩增大,油膜厚度下降速率加快,同步时间缩短;同步环摩擦锥角增大,粘性转矩增大,粗糙接触转矩减小,转速差下降速率变缓,同步时间增加;摩擦材料厚度增大,粗糙接触转矩相应加快,油膜厚度下降速率增大,最小油膜厚度减小,同步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直流电机启动时大电流的作用时间,在电机和负载之间增加液力耦合器降低电机过热烧毁的危险。通过对直流电机和液力耦合器特性的分析,建立直流电机单独工作、直流电机-液力耦合器联合工作情况下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软件作系统仿真,绘制系统运行的电流I、输出转速n、输出转矩T的特性曲线图。通过对特性曲线的分析可以得出,电机与液力耦合器联合工作降低了启动电流和启动转矩,减少了电机过流过热和启动转矩对设备零部件冲击破坏的风险,设备抗振动能力提高,对安全作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的一维束流研究方法无法描述大功率液力变矩器工作腔内复杂的时变瞬态湍流的流动状态,采用多物理场耦合方法构建了一种介质流动与传热的动态耦合数值模型,并给出了液力变矩器瞬态仿真设计方法.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液力变矩器内部的流动结构发现,动态混合模型(Dynamic hybrid RANS - LES, DHRL)中的SBES(Stress -blended eddy simulation)方法能够充分识别工作腔内边界层的流动状态,可实现对多流域耦合复杂流动现象的精准捕捉.通过台架实验表明,采用DES模型和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粘原油的特性,合成了一种丙烯酸酯-苯乙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AsM)油溶性稠油降粘剂,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并采用十八醇进行酯化改性,同时将改性样品与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分别考查其降粘效果,结果表明,ASM的降粘效果明显,经过改性后的样品及复配样品的稠油降粘效果均有所提高,从而提供了一条研制开发油溶性降粘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两平行旋转圆盘间隙内粘性层流的解析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两平行旋转圆盘间隙内粘性层流的流动,求解解析解,方法通过分析两平行旋转圆盘间隙内粘性层流的流动特点,利用数量级比较的方法,对粘性流体运动方程(N-S方程)进行了简化,并进行积分以求得缝隙内粘性流场的解析解。结果求得了两平行旋转圆盘间隙内粘性层流的速度、压力、粘性力、剪切应力、粘性力矩和功率等多数。结论所得结果为涉及此类流场的机构,如滑差离合器、液压泵和马达的配流盘、液力止推轴承等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种青藏高原冻结砂土蠕变本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描述青藏铁路沿线冻结砂土的蠕变特性,建立一个考虑应力和时间耦合的蠕变本构模型.首先进行一系列不同温度、干密度条件下的冻结砂土三轴蠕变试验;其次以Nishihara模型为基础,考虑应力和时间对模型元件的耦合影响,将黏弹性元件中定常的黏滞系数修正为时间和应力的函数,引入损伤变量改进黏塑性元件,构建新的冻结砂土蠕变本构模型;最后基于试验数据验证其科学性.结果表明:试验数据与拟合数据吻合良好,改进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不同温度和应力水平下冻结砂土的衰减、稳态和加速蠕变特性;改进模型中黏弹性元件的黏滞系数、剪切模量和黏塑性元件的黏滞系数均随温度升高和应力水平增大而减小,损伤变量参数随着温度升高、应力水平增大而增大.成果可为冻结砂土蠕变沉降预测提供一种新的选择,为蠕变理论研究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7.
The low melting point metallic tin powder or alloy of tin and lead was blended with polypropy-lene. A kind of in situ composite has been prepared. The variations of torque were studied when the composites were mixed in Haake torque rheogeniometer. By way of capillary extrusion, effects upon rheology of the in situ com-posites of the low melting point metals (LMPM) and coupling agent for their different variety and content, were investigated. From flow curv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situ composites mixed with the LMPM are a kind of pseudoplastic fluid. If the LMPM were melted, the higher the content of the LMPM , the lower apparent viscosity of composites. Meanwhile, when the coupling agent is added into composites, the viscosity of composite will go up first and drop then. This shows that the LMPM have a promoter flow action on the polypropylene.  相似文献   

18.
潭口油田广三段稠油油藏地面原油密度平均为0.9970g/cm3,平均原油粘度为21708mPa.s。由于原油粘度高,流动性差,所以油藏开采难度大。为此,精细地描述了潭口油田稠油油藏地质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广三段稠油油藏分布规律,提出了重新进行优化开发的部署。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重型车辆传动系统中湿式离合器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建立了考虑界面接触状态的湿式离合器扭矩模型,通过模型研究了不同参数对离合器扭矩特性的影响规律。首先,对湿式离合器进行仿真模拟,增加界面接触状态参数,搭建湿式离合器充油模型与结合模型。其次,基于SAE#2试验台开展湿式离合器扭矩试验,将仿真获得的结果与离合器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最后,结合模型研究了油压、油温和碟形量对湿式离合器扭矩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考虑了界面接触状态的模型相较于传统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提高了22.30%;随着控制油压的减小,离合器的总扭矩降低,当压力从1.5 MPa减小到1.0 MPa时,扭矩峰值降低了22.38%,同时制动时间延长了46.05%;润滑油温度对离合器的黏性转矩和摩擦扭矩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温度越高,黏性转矩越小,摩擦扭矩越大,整体制动时间稍有减小;摩擦片碟形量对离合器扭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扭矩产生时间,碟形量的增加会导致离合器制动时间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