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以电石为原料用微悬浮法生产糊用聚氯乙烯树脂,讨论了高聚合度PVC树脂的制备要点、树脂质量和特性.表明以低温法或扩链剂法制备高聚合度树脂,工艺简便、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2.
丙烯酸树脂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三角图中对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单体的三元组成进行设计,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单体配比的丙烯酸树脂。用共溶剂法及光学显微镜法研究了合成的丙烯酸树脂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将丙烯酸树脂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分为从相容到不相容的三类。用浊度法和匹配溶解特性法测定了丙烯酸树脂和环氧树脂的一维溶度参数和三维溶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三维溶度参数和重叠因子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树脂间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PET树脂日益广泛使用作中空容器——制瓶用,但国内生产PET瓶目前基本上靠进口的瓶用PET树脂。本文用DSC法研究了各种工艺条件下固态缩聚的PET树脂和日本瓶用PET树脂,从而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由固态缩聚PET树脂的DSC特征筛选出类似于日本瓶用PET树脂态缩聚的工艺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高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国内外生产现状,阐述了高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的加工应用情况,并分析了用低温法、扩链剂法合成高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的生产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电镜观测了几种国产微悬浮法聚氯乙烯树脂的次级粒子结构和初级粒子特性,测定了糊在高、低剪切速率下的流动行为。探讨了微悬浮法树脂品级与混合树脂对流动性的影响,并提出了评价糊树脂意见。  相似文献   

6.
用溶液法合成了双马来酰亚胺(BMI)/二烯丙基双酚A(DABPA)共聚树脂。用FTIR、~1H-NMR等方法表征了树脂的结构。DSC曲线显示该树脂的固化能与熔融法得到的基体树脂有所不同。该树脂固化后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以该树脂为基体制备了玻璃布层压板,测试结果表明层压板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电气性能可以作为耐高温结构材料或电绝缘材料在180~200℃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7.
《弹性体》2015,(4)
采用加水蒸馏法、乙醇萃取法和表面活性剂法对吸收柴油后的高吸油树脂进行了脱油及再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加水蒸馏法得到树脂的脱油率只有50%,用乙醇萃取法得到树脂的脱油率达到98.5%,表面活性剂法得到树脂的脱油率不到5%,采用乙醇萃取法再生树脂较好。  相似文献   

8.
研制了具有优异防火隔热性能和防腐性能的钢结构防火涂料用防腐树脂,采用了在环氧树脂分子结构中引入含甲氧基官能团的聚合法,用有机硅树脂改性环氧树脂,再用该环氧树脂对丙烯酸树脂进行改性,以提高树脂的耐候性、耐腐蚀性和耐水性。介绍了对树脂改性、制备工艺、应用性能及防腐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茶皂素的纯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郭柏淑  孙荣奇 《化学世界》1999,40(5):242-245
用大孔树脂法对茶皂素的纯化进行了研究,同时与其它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大孔树脂法能收到比较满意的纯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用两步法合成了高活性不饱和树脂,研究了树脂的反应性能、催化剂与固化剂含量等因素对树脂固化性能的影响。考察了该不饱和树脂的化学结构和浸润性等对不饱和树脂-石英砂复合材料压缩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般悬浮法生产的聚氯乙烯树脂中残留单体可达数十至数千ppm。因此,从树脂中脱除残留单体,成了生产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树脂的关键。为了满足市场急需,吉化公司电石厂试制成功了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树脂。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家标准,该成果已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粉末涂料用丙烯酸树脂。讨论了聚合方法和合成工艺对树脂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合成丙烯酸树脂的最佳配方,其性能指标达到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用常温法生产微粒状 PVB 树脂的新工艺,从而简化了传统法低温生产 PVB 树脂的工艺和设备,减少了设备投资,节省了动力和能源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付力 《水处理技术》2003,29(2):113-114
本文论述了用于脱除水中硝酸盐的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方法,评价了该树脂的吸附性能、选择性和再生效率,简述了用树脂法脱除水中的硝酸盐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以果糖代替甲醛,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果糖苯酚树脂胶黏剂。用响应面优化法对果糖苯酚树脂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树脂黏度为考察指标,根据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对实验进行设计和结果分析。用响应面优化法研究了温度、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联合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2.36℃,反应时间6.96h,催化剂用量7.98%。在此条件下,树脂的黏度为27.67s。同时用红外光谱(IR)对树脂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国标分析方法-刚果红法和老化白度法,并结合多种仪器分析手段评价了聚氯乙烯树脂的热稳定性能,同时初步探析了我公司树脂“合格不合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运用国标分析方法——刚果红法和老化白度法.并结合多种仪器分析手段评价了聚氯乙烯树脂的热稳定性能-同时初步探析了部分国产聚氯乙烯树脂“合格不合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对薄型BOPET薄膜成型工艺、薄膜性能同树脂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特性粘度为0.63~0.67,DSC熔点为255~258℃,二甘醇含量为0.46~1.17%,并且含有适量专用添加剂的PET树脂,无论它是用DMT法还是用PTA法合成,都可用来制造薄型薄膜(磁带带基)。本文还提出了选择原料树脂添加剂及其含量,评估树脂清洁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采用悬浮法研制氯乙烯-丙烯酸丁酯悬浮共聚树脂。考察了共聚配方、丙烯酸丁酯的加入方式及用量、分散剂种类及用量、聚合温度对共聚树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聚氯乙烯热稳定性能的多种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国标分析方法一刚果红法和老化白度法,结合多种仪器分析方法评价了进口与国产的聚氯乙烯(PVC)树脂的热稳定性能。并初步探析了部分国产PVC树脂“合格不合用”的原因。指出:常规测试方法一老化白度法和刚果红法分析PVC树脂热稳定性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而PVC树脂塑化性能的测定较接近其实际加工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