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弹性体(VC-BA)和经表面处理的纳米碳酸钙(nano-CaCO_3)制备VC- BA/nano-CaCO_3复合母粒,再用该复合母粒与聚氯乙烯(PVC)共混,制备了VC-BA/nano-CaCO_3复合母粒增韧的PVC复合材料。复合母粒中m(VC-BA)/m(nano-CaCO_3)为2:3时,增韧效果最佳。nano-CaCO_3与VC-BA有协同增韧作用,且nano-CaCO_3能够补强。当PVC和复合母粒质量比为100:20时,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49.5 kJ/m~2,是纯PVC的10倍,拉伸强度为51.0 MPa。  相似文献   

2.
反应挤出PU/纳米CaCO3增强增韧PVC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考察聚氯乙烯/聚氨酯/纳米碳酸钙(PVC/PU/nano-CaCO3)反应挤出工艺的基础上,结合PU的反应特点,将表面处理的nano-CaCO3利用超声辐照技术并经搅拌分散于L-MDI中,采用反应挤出一步法制备了PU/nano-CaCO3共同增强增韧的PVC复合材料,并时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U/nano-CaCO3的质量配比为4:1时,增韧效果最佳,PU和nano-CaCO3能协同增韧PVC,且nano-CaCO3具有增强作用,当PVC/PU/nano-CaCO3质量比为100:20:5时,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优.冲击强度达到58.3 kJ/m3,拉伸强度为51.5 MPa,增强增韧PVC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CPE对纳米CaCO3增韧PVC复合材料界面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CaCO3/CPE(氯化聚乙烯)/PVC(聚氯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探讨了CPE对纳米CaCO3/PVC复合材料界面作用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SEM结果显示,引入CPE可明显改善纳米CaCO3颗粒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提高其界面作用. 引入界面作用参数定量表征纳米CaCO3颗粒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作用,证实随着CPE加入量的增大,基体和颗粒之间的界面作用逐渐增大. 力学性能研究表明,相对于仅用纳米CaCO3增韧PVC,在CPE加入量为PVC的0~8%(w)范围内,用CPE和纳米CaCO3协同增韧可以更好地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 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在CaCO3/CPE/PVC质量比为25/8/100时达到纯PVC的5.6倍,是纳米CaCO3/PVC(25/100)体系的2倍.  相似文献   

4.
张宁 《塑料工业》2012,40(3):69-73
分别研究了1 250目、2 500目CaCO3以及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对聚氯乙烯(PVC)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且选用15%MBS与1 250目CaCO3复配制备出了高韧性的PVC材料。结果表明:MBS能有效提高PVC的冲击强度;1 250目CaCO3与2 500目CaCO3相比,更易于分散,增韧的效果更好;MBS与1 250目CaCO3协同增韧,使PVC冲击强度达120 kJ/m2,拉伸强度约为37 MPa,断裂伸长率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5.
纳米CaCO3增韧PVC/CPE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纳米CaCO3增韧PVC/C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纳米CaCO3对PVC/CPE复合材料有明显的增韧作用,出现单峰最大值分布;并与CPE产生协同增韧效应。PVC/CPE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纳米CaCO3和CPE的用量的增加而稍有下降。随纳米CaCO3的用量增加,PVC熔体的塑化时间延迟了5倍,凝胶速率提高了2倍,平衡粘度增加,操作范围变窄,加工难度增加。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纳米CaCO3粒子的表面处理、增韧增强机理及在PVC异型材中的应用,并与一般粒径的CaCO3的应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通过氧指数(LOI)、剩炭率、烟密度等级(SDR)、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参数的测定,研究了氢氧化物和金属配合物复合阻燃体系对软质PVC阻燃、消烟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材料流变性能的测定对比研究了纳米级CaCO3和微米级CaCO3对阻燃型软质PVC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物和金属配合物复合阻燃体系在提高软质PVC阻燃、消烟性能的同时会恶化材料的力学性能;纳米CaCO3能明显提高阻燃型软质PVC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对材料具有明显的增韧、增强作用,同时对材料的流变性能及阻燃、消烟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9.
研究了表面经硅烷处理的纳米CaCO3填充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用量为0.2%的KH-570表面处理过的15份纳米CaCO3对PVC有显著的补强与产韧效果。初步推论了PVC/纳米CaCO3的复合增韧机理.  相似文献   

10.
在CPE/ACR复合增韧硬质PVC配方的基础上,引入聚烯烃弹性体(POE)对PVC复合材料进一步增韧改性。研究了不同POE含量对复合材料冲击强度、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法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形貌。最后,对管材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POE在复合材料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随着配方中POE含量的增加,冲击强度逐渐增加;当POE含量达到10份时,冲击强度提高93.7%。POE的引入有助于进一步改善CaCO3填料的分散性,管材性能符合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一步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界面性质的聚丙烯/碳酸钙(PP/CaCO_3)复合体系,考察了界面作用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只使用 CaCO_3的情况下,PP/CaCO_3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热变形温度会提高,但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则会有较大程度降低,且 CaCO_3含量越高对样品的弯曲强度、热变形温度、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影响越大;用弹性体包覆 CaCO_3粒子,不但可以防止PP/CaCO_3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的进一步降低,而且可以提高其冲击强度;加入偶联剂和助偶联剂,有利于弹性体对 CaCO_3粒子的有效包覆,这种包覆是自发进行的,原子力显微镜结果验证了粒子的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一种新型的透明增韧改性的PVC共混材料的光学性质、应用和市场。基于折光指数相匹配的理论,设计和计算了各组分的折光指数。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PVC透明树脂用的增韧剂,其改性效果十分良好。  相似文献   

13.
董金虎 《中国塑料》2011,25(1):51-54
分别探讨了重质碳酸钙(CaCO3)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含量对低密度聚乙烯(PE-LD)/CaCO3/EVA三元复合体系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以及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并结合试样冲击断面的扫描电镜照片,分析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变化的规律和原因。结果表明,当重质CaCO3含量为10 %~20 % 、EVA含量为0.67 %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当重质CaCO3含量为20 %时,EVA含量增加到1.33 %~2.33 %时,复合材料中树脂基体形成的网状结构趋于完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而拉伸强度随EVA含量的增加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4.
将聚丙烯与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三种单体的固相接枝物应用于聚丙烯侥质碳酸钙复合体系,研究接枝物对复合体系力学性能、微观形态和耐热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P中加入CaCO3进行填充改性,在一定用量的三单体固相接枝物作用下,PP的力学性能及耐热性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碳酸钙增强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形态与性能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采用超声辐照的方法,在聚氨酯反应原液体系中对微米级碳酸钙粉体进行了分散,然后反应成型得到增强聚氨酯泡沫塑料。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其结构进行了研究。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微米碳酸钙含量适当时,可以提高硬质聚氨泡沫塑料的压缩强度和模量,而不会显著降低材料的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6.
PP/POE/纳米CaCO3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聚丙烯/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纳米CaCO3(PP/POE/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探讨了纳米CaCO3、POE添加量、剪切速率和温度对复合材料黏度的影响。实验数据显示,在较低剪切速率下,随纳米CaCO3添加量的增加,体系熔体黏度增加;在较高剪切速率下,随纳米CaCO3添加量的增加,体系黏度降低;增加POE添加量,复合体系的熔体黏度增大;纳米CaCO3的加入使复合体系的非牛顿指数减小,非牛顿性增强。PP/POE/纳米CaCO3(100/10/10质量份数,下同)体系具有高流动性,熔体流动速率达19.58g/10min。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碳酸钙在PVC糊中的应用情况,实验表明,在PVC糊中加入适量的经表面处理的碳酸钙,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PVC制品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18.
CaCO3粒子及其增韧母料对聚丙烯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等方法研究了表面处理剂品种、CaCO3粒径及含量对均聚PP/CaCO3、共聚PP/CaCO3和PP/弹性体/CaCO3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平均粒径在1.0μm左右并经端噁唑啉聚醚、烷氧焦磷酸酯型钛酸酯等复合处理的CaCO3或其增韧母料增韧PP,可使均聚PP、共聚PP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至2.5~3倍,弯曲模量提高至1.2~1.4倍,可以在较少的弹性体用量条件下较大幅度地提高PP/弹性体共混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并同时保持较高的弯曲模量和熔体流动性。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端噁唑啉聚醚等复合偶联助剂在CaCO3表面的作用及其弹性包覆层的形成是加强界面相的粘结、缓冲基体成型收缩应力、减少界面处微裂缝形成和提高材料缺口冲击强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刘罡 《塑料助剂》2011,(4):28-31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尼龙12(PA12)增强增韧复合材料,研究了喂料方式、玻纤(GF)用量、增韧剂种类(ST-4100,4700)及用量等因素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侧喂料工艺较长GF连续喂料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更优异;随着GF用量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增韧剂4700较4100的增韧效果好;当PA12/GF/4700=60/32/8时,PA12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为120MPa,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为20kJ/m2,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0.
ADDP改性碳酸钙及其在软PVC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合成了表面活性剂ADDP,用于改性轻质纳米CaCO3,从接触角、粒径分布,DOP糊粘度,吸油量,白度等方面研究了改性CaCO3的表面性质,表明改性的的CaCO3表面疏水亲油、在油中的平均团聚粒径减小。将改性的CaCO3以不同比例填充于PVC塑料体系,研究了材料各项性能,发现用DPP改性的CaCO3填料可显著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