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羔羊梭菌性痢疾简称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2.
根据实践经验,介绍了羔羊痢疾的病源、流行特点、发病症状等,从科学的角度,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羔羊痢疾,取得有效成果。 相似文献
3.
羔羊痢疾为初生羔羊常见的急性毒血症,典型症状为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此症经消化道感染,或经创伤及脐带感染,以2~3日龄羔羊常发,7日龄上羔羊少见。介绍羔羊痢疾的危害情况,阐述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提出了加强母羊饲养管理,加强羔羊圈舍管理,合理接种疫苗,及时有效药防,及时发现,及早隔离等要点性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仔猪腹泻和猪痢疾为养猪生产中的多发病,基层养殖户诊断疾病缺乏检验设备仅凭临床症状做初步诊断,导致两种疾病误诊率颇多,延误诊治时机,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作者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诊疗实践,建议从发病年龄、粪便性状、剖检变化、用药效果等方面作对比分析,详细要点逐一介绍,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羔羊痢疾的原因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是产羔羊的旺季,同时也是各种疾病(尤其是羔羊痢疾)多发的季节。羔羊痢疾是影响羔羊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本病常可使羔羊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在仔猪养殖当中,痢疾是需要重点防治的疾病类型,也将直接关系到仔猪的健康生长。通过研究找出仔猪痢疾的发病原因,然后分别从母猪饲养管理、仔猪病害抵抗、加强免疫三个方面提出预防措施,最后对已经染病的仔猪提出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叙述了利用GC/MS/DS测定昆虫性信息素化学结构中,发挥数据处理系统的作用,从众多的峰中找出有效组分,进而确定其化学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厢式运输车在广义路谱下的平顺性,在ADAMS/VIEW模块下,根据实际样车的尺寸建立了整车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在matlab中构建广义的路谱文件,对模型进行平顺性仿真分析,参照国标GB/T4970-2009中N类车辆的平顺性评价标准,提取出国标规定中提到的测点的加速度时间历程,计算得到了加速度的综合总加权均方根值;在汽车试验场进行平顺性的道路试验,获取和仿真模型位置相同的加速度时间历程,进行加速度综合总加权均方根值计算;经过对比研究发现,加速度综合总加权均方根值根据工况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进而通过对模型的改进仿真,可以为以后整车的平顺性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WEB的远程测控网络模型,并基于这种模型研制了一个面向以太网(Ethernet)的远程虚拟仪器实验室.该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简称B/S)组网模式.客户端只需安装浏览器,就可在网上学习和使用带有各种工业标准总线的仪器.虚拟仪器的开发采用VISA规范,因此当更换系统中的硬件设备时,不用重新编写仪器的驱动软件,从而实现了硬件的可互换性及软件的复用性.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结合丙种球蛋白在儿童重型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治疗中的效果,寻求效果较好的治疗方式。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8月于承德市传染病医院儿科就诊,诊断为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的1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3组,机械通气结合丙种球蛋白组、机械通气组、以及药物治疗组。机械通气组采用机械通气结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常规药物治疗组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利巴韦林等常规药物治疗。3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因素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3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机械通气结合丙种球蛋白组患儿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均短于机械通气组、常规药物治疗组;机械通气结合丙种球蛋白组患者治愈率高于机械通气组、常规药物治疗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发病早期采用机械通气结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重型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可以有效提高患儿治愈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及症状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纪民 《机械工人(冷加工)》2012,(8):68-69
1.Pro/E 5.0版NC三轴模块使用体会Pro/E是一款用户众多的CAD/CAM/CAE软件,其CAM功能较为完整。笔者做三轴加工已有近十年的经验,也用过其他CAM软件,Pro/E是从2001版本开始使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为提高有限元仿真结果的准确性,了解网格特性对仿真结果的影响规律,结合国内某型电动车,以其车架作为分析对象,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通过分析结果寻找网格特性对仿真数值的影响规律,确定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网格无关解。为进一步分析无关解对结果的影响,通过控制网格数目设计一系列求解方案,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归纳推导,得到针对该车架模型的应力、位移与网格数量的关系式。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2万较41万网格模型最大应力差异约为75.52%,最大位移差异约为59.5%,网格特性特别是网格数量对结果影响较为明显;该车架模型在网格数量大于142071后,差异减少,确定142071为其无关解阈值;应用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关于网格数量的拟合函数表达式,可迅速查询或计算仿真结果的误差范围;该方法有利于应用在工作量较大、对象单一、重复性强的仿真分析之中。 相似文献
17.
基于被动柔顺性的机器人位置/力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精确控制具有被动柔顺性末端执行器的平面多关节机器人,提出了一种被动关节与主动关节分离的外环位置/力串行控制策略。位置/力控制策略分析表明,基于被动柔顺性的机器人可以通过主动关节控制实现被动柔顺末端的弱控制。基于此,提出了先进行位置控制,然后保持位置不变进行力控制的串行控制策略,既实现了位置/力的独立控制,又解决了被控参数的冲突问题。基于几何法,进行了逆运动学求解。在MATLAB7.0平台上仿真研究了分度角分别为0、30°、60°与90°时的轨迹扫查情况,表明位置与力控制都能够快速收敛并满足一定的精度。在实际的系统上,进行了扫查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