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研究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末端装置的工作原理、控制形式等内容.以某办公楼工程为背景设计变风量空调系统总体方案,阐述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概念,工作原理,并配以图表对变风量空调的几种末端控制方式及特点进行了论述,空调系统采用了总风量的控制方法,在控制性能上具有快速、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Lonworks技术在变风量中央空调解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该文采用现场总线技术中的Lonworks技术建立变风量空调解耦控制系统,并对该变风量空调解耦控制系统作了较为细致的描述,提出了用LonManagerDDEServer和VisualBasic建立变风量空调解耦控制系统的LONWORKS网络监控系统的方法。认为用Lonworks技术中的网络变量来处理各个控制回路之间的解耦补偿系数是很合适的。该系统具有现场总线技术的优点,包括实现了系统控制的彻底分散化,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用Lonworks技术对变风量空调系统进行控制,可以极大地改善变风量空调控制系统的品质并提高控制系统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3.
变风量空调系统房间舒适度温度优化设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间温度是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重要控制量,对舒适度和空调能耗影响很大.房间温度的设置应该考虑室内人员不同的舒适度需求、空气品质和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是一种多目标优化的结果.本文分析了PMV舒适度性能指标,提出便于优化运算的实用舒适度公式.综合考虑舒适度、空气品质和能耗三方面的因素,提出变风量空调系统房间舒适温度优化设置的方法,详细说明优化原理和优化步骤.通过仿真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为变风量空调系统房间温度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4.
变风量空调末端(VAVBOX)是变风量系统的关键部位,其运行的状况将直接影响空调系统的整个运行效果。本文主要论述了对压力有关型变风量末端控制回路进行了系统辨识,风阀模型采用开环辨识的方法,房间模型辨识中采用了闭环辨识。为研究变风量空调末端(VAVBOX)在室内温度方面的精确控制与抗扰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变风量系统中央空调房间的建模及控制系统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结合变风量系统的特点,在变风量(VAV)空调系统房间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仿真软件Matlab对整个空调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得到了系统的响应,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结合变风量系统的特点,在变风量(VAV)空调系统房间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仿真软件Matlab对整个空调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得到了系统的响应,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变风量空调系统是一种舒适、节能的空调系统,广泛应用于现代智能化办公建筑中。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是系统成功运行的关键因素。结合某办公楼组合式单风道型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设计,阐述了控制需求、提出了解决方案、分析了控制策略,为类似工程的自动控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变风量系统空调房间建模与特性参数估算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讨论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 ,根据定风量方式下空调房间的数学模型和特性参数的估算公式 ,结合变风量系统的特点 ,推导出变风量方式下空调房间的数学模型以及两种送风方式下特性参数的关系 ,对研究变风量系统的协调控制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明显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LON Works总线在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变风量空调系统和现场总线技术中的LON works总线,利用LON works总线建立了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系统,并对该变风量空调控制系统做了较为细致的描述。该系统具有现场总线技术的优点,实现了系统控制的彻底分散化,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试验表明。采用LON works总线可对变风量空调系统进行控制。并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变风量空调具有非线性、大延时、时变等特点,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难以建立,对于此类系统常规PID控制难以取得理想控制效果。为了提高变风量空调控制的稳定性、保证室内舒适,将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应用于变风量空调末端控制。考虑到系统具有时变性,采用变遗忘因子最小二乘法在线辨识系统参数,实现在线自校正功能;采用隐式求解方法,减小了广义预测算法的计算量;结合串级控制结构,以变风量空调末端风阀开度为中间被调量,设计了串级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建立变风量空调房间和末端装置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广义预测自校正控制具有较强的跟踪性能、抗干扰能力及鲁棒性,能够满足变风量空调末端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变风量系统采用100%的户外空气,为达到人们对房间内舒适度的要求,在一天中供风温度和供风量是不相同的。最优的供风温度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房间负载的大小,制冷系数,户外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等等。为了尽可能的减少空调系统能量的消耗,我们提出了最优供风温度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黄宴委  李竣  吴登国 《控制工程》2012,19(1):9-12,40
轿车空调系统由鼓风机、循环风门、混合风门、蒸发器、加热器、太阳辐射、室外空气对室内空气影响、乘客热负荷、车速等部分构成,由热平衡原理及能量守恒定律建立完整的轿车空调系统数学模型。针对空调模型,设计相应的PID控制器,来调节混合风门的开度以实现轿车车室温度调节。在Matlab 2009仿真软件中,利用Simulink工具箱建立空调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在仿真试验中,车室温度的调节过程大约需要1 min,温度控制准确度高。由于将一些热负荷考虑到模型中,能够较好地实现对干扰信号如太阳辐射强度、系统参数如蒸发器温度等变化量进行抑制。仿真试验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和控制器设计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空气污染是影响公共卫生的重要因素,空气质量预测是空气污染预警的关键,是近年来环境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中的热点研究课题.本文综述了空气质量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尤其对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深度学习方法在空气质量预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总结.首先,介绍了空气质量预测方法的演变历程和空气污染数据集.然后,阐述了传统空气质量预测方法.随后,从时间信息、时空信息、注意力机制等角度出发,重点分析和比较了现有面向深度学习的空气质量预测方法的进展.最后,对空气质量预测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日常出行吸入空气污染物是公众空气污染暴露风险发生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我国当前仍有75.1%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背景下,如何有效降低室外日常出行空气污染暴露强度成为了公众防控大气污染健康损害的一种新需求。集成普通克里格空间插值方法、暴露剂量评估模型、Dijkstra路径搜索算法,设计与开发了面向Android智能手机终端的公众健康路径规划应用程序(APP),实现了空气污染浓度动态变化情景下以暴露剂量为指标的健康路径出行规划功能。以室外PM2.5暴露为例的测试结果表明,APP服务规划下的健康路径相比最短路径和最快路径可分别降低出行个体5.0%和7.3%的暴露剂量,是一种公众规避空气污染暴露风险的有效路径规划服务。  相似文献   

15.
宋玉成  刘金泽  佟为明 《微处理机》2005,26(1):50-52,58
本文给出了变频空调总体设计方案和设计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包括功率变换电路、开关电源及单片机控制电路在内的电气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根据室内机和室外机功能,给出了室内机和室外机软件框图,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采用模糊控制策略.所研制的电气控制系统,提高了变频空调的可靠性和性价比.  相似文献   

16.
为精准计量污染性气体在室外环境中的浓度水平,实现对室外环境空气质量的准确监测,设计基于NB-IoT的室外环境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利用电源电路输出的电量信号,调节微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细颗粒物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四类应用设备之间的实时连接关系,完成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的硬件终端平台设计;借助NB-IoT密钥文本,计算空口协议栈表达式,实现对监测系统安全运行机制的完善;分别从main函数、数据信息采集函数、监测任务函数3个角度着手,求解监测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主要应用函数,并根据具体计算数值,调节各级硬件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完成基于NB-IoT的室外环境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NB-IoT机制作用下,在线监测系统在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均可以将二氧化碳气体实测浓度与真实浓度之间的差值控制在3 ppm以内,与远距离多通道型监测系统相比,更符合室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变风量(VAV)空调控制系统采用单纯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该系统很难达到其节能和舒适的作用.采用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两种控制方法相结合用于该空调控制系统中,并通过仿真工具对两种控制方法分别进行动态仿真,其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比单纯的PID控制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更小的超调,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其节能和舒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AirScope is a micro‐scale modeling system as well as a micro‐scale ai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s a micro‐scale air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mportance of micro‐scale air monitoring is rising due to the concern about environment near residential places. Traditional monitoring methods are providing overall air quality indexes. However, these methods have limited functionalities to provide air quality of near my house or where I am now. In this paper, we are trying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methods by using ubiquitous sensor network (USN). AirScope consists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based air quality modeling, USN‐based sensor monitoring, and multi‐modal interaction platform. We present a brief overview of AirScope and several aspects of constructed initial indoor test environment with a few validity tests. The proposed system will be extended to an outdoor real‐world testbed with most of modern urban elements.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The air conditioning method based on radiation heat exchang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vertical temperature gradient, high thermal comfort and energy saving, and has become a hot spot of attention. The Flu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experiment i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irect expansion multi-line radiant air conditioner under the artificially simulated climate environment in winter heating, summer cooling and dehumidification.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the radiation + fresh air mode at the same time indoors under heating conditions is less than 2.5 °C, and the time to reach the indoor set temperature of 24 °C is about 2–3 h. Under cooling conditions,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the radiation + fresh air mode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room is about 0.5–2 °C, and the time to reach the indoor set temperature of 26 °C is about 1–3 h. In the fresh air mode, the indoo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nd response time at the same time are slightly larger than the radiation + fresh air mode. The freezing and dehumidification effect of fresh air is obvious,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dehumidifying fresh air is between 6.3 and 10.5 g/kg, and the dehumidification efficiency can reach 50%. Under the same artificial simulated climate environment, the consumption of the three modes is not much different. When the outdoor temperature in heating conditions is higher than 9 °C, the fresh air mode can get better, and the radiation + fresh air mode can achieve better comfort when running indoors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20.
大气数据传感技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获取飞行器周围的气流特性,对保障飞行器飞行安全、提高飞行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也是各个时期先进飞行器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针对各个时期先进飞行器性能方面的需求,各国专家和学者从系统架构、感知方法、数据处理算法等多个角度开展了对大气数据传感技术的研究,基于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多种具备不同特点的大气数据传感技术,部分技术已经在目前的各类先进飞行器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未来新一代先进飞行器的性能特点逐渐明确,面向新一代先进飞行器性能需求的大气数据传感技术将朝着一体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