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皓  朱晓玲  姜君 《人民长江》2007,38(8):110-110
金竹水电站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施工期间遭遇超标准洪水后面板抬升破坏.在对受破坏面板进行分块凿除重新浇筑处理时引出面板稳定问题.从我国已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经验来看,出现面板抬动不是偶然现象,而一般认为面板抬动是因为反渗水所致,通过对金竹面板堆石坝的面板抬动原因分析,阐述了面板抬动有可能是因为面板自身不稳定所致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三岔河水电站一期混凝土面板受施工期反向水压力作用,造成部分面板发生抬动错位、脱空、开裂、反向渗水等破坏;根据面板破坏的原因、型式、范围及程度等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经蓄水至今3年的正常运行表明,对面板破坏原因分析与相应的处理措施合理有效,使面板的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美岱水库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发生反向渗水破坏的施工处理过程,分析了发生渗水破坏造成坝前挤压混凝土边墙及垫层料区塌方的原因,并对施工处理措施及方法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反向渗水问题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料分区及水力过渡特点,坝体结构在施工期承受反向渗水(渗压)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对坝体的反渗排水处理不好,将会对坝体垫层料、挤压边墙(喷混凝土固坡面)及混凝土面板造成向上游顶托位移,产生破坏。简单阐述不同工程坝体反渗排水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由于趾板区基础处理要求极为严格,开挖后的趾板区基础面往往比堆石区坝基建面低,面板混凝土施工结束后,其上游如无压重,面板下部将在一定高程以下形成“反渗水”压力,顶托面板并危及面板安全、稳定。以沙河工程实例介绍了“反渗水”的成因及其引起的面板抬动处理方案、实施效果。望在类似的工程施工中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防止“反渗水”对工程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近年来国内水电站采用较多的一种坝型,但在面板浇筑完成后,可能出现中部面板挤压破坏、周边缝止水拉裂、面板表面裂缝等缺陷。结合某水电站大坝渗水情况,介绍面板出现的几种缺陷情况及处理措施。大坝运行情况证明处理措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陈圣平 《人民长江》1997,28(12):26-28
白云大坝是我国已建和在建的最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之一。面板施工分两期进行,一期面板施工已经完成,并且面板裂缝很少,详细地介绍了一期面板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面板坝内向上游的反渗压,是面板坝设计和施工中缺乏研究而又经常遇到危害很大的问题,已对华中某坝造成严重破坏,湖南株树桥、江西东津等处面板坝,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并经过华中某坝等工程破坏的实例验证,对反渗压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反渗压形成的原因是在面板浇完后,坝内的反渗水无法排出坝体而袭高对面板产生水压力,水位越高,反渗压越大,破坏力就越强;(2)反渗压破坏形式是,当反渗压足够大而坝前又无防渗铺盖抵抗反渗压力时,会逐渐抬起面板,加剧面板局部位移,然后破坏面板止水,引起面板下部外拱开裂,产生渗漏通道;(3)反渗压可通过理设导渗管预防,若已形成则可在趾板或面板下部适当的位置打导渗孔,将反渗水引出坝外;(4)面板破坏的处理,应特别注意恢复止水,修补裂缝,必要时要进行化学灌浆,堵塞渗漏通道.  相似文献   

9.
黑泉水库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坝基覆盖层厚,采用大开挖方案建趾板,反渗水对垫层及面板产生很大的害,致使20号面板抬动。文中分析了20号面板抬动的原因,介绍了抬动后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白云水电站大坝是我国已建和在建的最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之一,面板施工分两期进行,一期面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期为1996年10月至1997年1月,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一期面板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现代坝工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回顾坝工技术发展的历史,重点介绍重力坝、拱坝和土石坝等坝型在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筑坝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过程和当前研究水平,针对计算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反分析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同时也对当前流行的碾压混凝土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复合土工膜防渗土石坝等新材料、新坝型、新技术进行了论述.在深厚透水坝基防渗处理方面重点介绍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和高压喷射灌浆处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运行期存在的渗流问题及成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面板是作为面板堆石坝的主要防渗结构,承受较大的水头落差,其对于坝体渗流的安全稳定性至关重要,但是在运行期常存在一些渗流问题。本文在研究混凝土面板坝运行期渗流安全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混凝土面板坝渗流破坏的典型案例,总结了面板破坏的主要渗流问题模式,包括裂缝渗流、局部破损渗漏和防渗设计缺陷渗漏等,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破坏模式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防渗设计及渗流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运用自主研发的三维渗流有限元可视化分析软件GWSS,对积石峡面板堆石坝的坝体(包括面板、过渡层、排水层、堆石料等)、坝基、防渗帷幕以及泄洪洞和底孔排沙洞等结构进行了精细建模。在此基础上采用求解有自由面的改进截止负压法、隧洞子结构法和求解大型稀疏矩阵的预处理共轭梯度算法对积石峡面板堆石坝复杂渗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面板和防渗帷幕联合作用下渗流场分布特征和防渗效果,以及泄洪洞和底孔排沙洞对大坝渗流场的影响等。计算结果表明,在正常运行条件下,面板结合防渗帷幕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渗作用,坝体内自由面较低,左岸底孔排沙洞和泄洪洞也起到了很好的排水作用,大大降低了左岸山体的地下水位,有利于大坝和岸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珊溪面板堆石坝一期面板混凝土裂缝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忠伟 《水力发电》2000,(10):45-46
在我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已得到迅速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混凝土面板厚度小,垫层基础变形大,再加上在干缩和冷缩的联合作用下,存在着面板混凝土裂缝的问题,严重地影响面板混凝土的防渗效果和使用寿命,珊溪水库工程从裂缝控制理论,混凝土设计、原材料使用、混凝土配制、浇筑和养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在蓄水前,一期面板混凝土没有发生裂缝,从而确保了工程质量,为面板堆石坝工程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文中着重介绍了鱼背山面板堆石坝在施工期和蓄水期的变形观测结果。变形监测资料分析表明 :坝体内不同部位垂直沉降和水平位移 ,主要受施工期大坝主体工程填筑和水库蓄水的影响 ,坝基孔隙水压力变化与库水位变化成正比。在大坝运行初期 ,及时地分析和判断出面板的两处裂缝 ,在水库放空检查时 ,裂缝所在的部位和开裂宽度与监测结果非常吻合。为及时制定补救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面板坝表面喷涂聚脲防护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防渗面板属于薄型结构,为了防止面板因裂缝渗漏、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有必要在面板表面增加一层有效的防护层。本文提出了面板表面增设防护材料的基本要求,选择了喷涂聚脲弹性体涂膜对面板进行防护。针对混凝土面板坝的运行特点,对聚脲进行了抗弯曲、抗渗、抗冻、氙灯人工气候老化及湿热老化等项目的室内试验,在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上库混凝土面板进行了现场试验,并进行了三年多的跟踪检查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凝土面板表面喷涂聚脲涂膜的防护效果很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结合两个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渗流监测实例,分析了坝体渗漏机理、坝体渗漏量与坝体内水力坡度的关系,总结了蓄水后该坝型内部渗流的基本情况,并对坝后渗流量影响因素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株树桥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株树桥水库属我国第一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大坝自1992年7月起发现有漏水,以后呈逐年增加趋势,1999年7月达到2500L/s,为同类工程所罕见,为此,对株树桥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做了初步分析,认为大坝与两岸岩体相对变形导致止水破坏是大坝面板破坏的基本原因,并由此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设计,施工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结合松江河梯级水电站小山电站和松山电站坝下石料场选址、开采、坝体填筑的施工实践,对水电站面板堆石坝石料场选址、详勘及质量评价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今后水电站建设中石料场的选址、开采等工程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沟后面板砂砾石坝溃坝机理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模型试验揭示了有关沟后面板砂砾石坝溃坝的原因.单纯是面板顶端接缝漏水只出现垂直向下的渗流,上部下游坝坡没有逸出水流.接缝漏水同时面板顶端与坝体之间大范围的相脱开,才会再现上部下游坝坡逸出渗流.溃坝前坝体中部并未全饱和.溃坝机理是坝顶存在k>1.0cm/s且呈上下游连通的极强透水层,面板顶端又是脱开坝体的,接缝漏水使极强透水层与库水直接相连通,因而产生较大的水平向的水力比降,使之管涌和接触冲刷,同时渗流冲刷坝坡,引起崩塌.最后防浪墙失稳倒塌,库水漫顶而下,最终溃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