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聚氯乙烯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期国内外在聚氯乙烯(PVC)的共混改性领域内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近期国内外在聚氯乙烯(PVC)的共混改性领域内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聚氯乙烯的共混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以石油树脂与顺丁烯二酸酐加成,然后与异辛醇酯化反应制备了改性石油树脂(MPR),并应用MPR与聚氯乙烯进行共混改性,结果表明,适量MPR的引入明显改善了PVC的加工性能,并在保持共混改性PVC材料的弯曲强度、拉伸强度等性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显著提高材料的抗冲性能,制得了PVC/MPR共混硬制品,拓宽了PVC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6.
文中详细论述了共混改性PVC的研究发展状况,探讨了PVC的增韧改性机理。  相似文献   

7.
8.
PVC的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综述了近年来PvC的共混改性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物质如弹性体、塑料、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vC的机理,讨论了部分PvC树脂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9.
国内聚氯乙烯共混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我国聚氯乙烯共混增韧改性的研究现状。分别对弹性体及非弹性体的增韧机理、影响增韧效果的因素,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共混方法,共混温度,共混时间,共混对比高聚合度聚氯乙烯(HPVC)/EPDM共混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一阶共混法可获最佳共混效果,共混温度宜为170~175℃,HPVC/EPDM共混体系是热力学不相容体系,其较好的界面相容剂为氯乙烯和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用量以9份为宜(对于共混比为30/70)的体系),Kraus方程可以较好地表征HPVC/EPDM共混体系的界面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11.
橡胶改性PP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郭红革  谢雁  葛涛  李玮 《塑料工业》2001,29(1):13-15
本文研究了SBR/PP共混比、硫化体系、不同橡胶以及增容剂对橡胶/PP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得出:橡塑比(SBR/PP)在30/70,采用半有效硫化体系(CZ/S)时,所制得共混物力学性能较好,共混体系PP/POE的综合性能比PP/EPDM、PP/SBR、PP/NBR共混体系要好,加入增容剂PP-g-MAH可以显著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张宁  戴伟民  许昆鹏  刘敏 《中国塑料》2008,22(12):88-91
研究了不同含量的废旧轮胎胶粉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脱硫、自由基聚合反应改善两相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加入未经处理的胶粉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着胶粉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胶粉含量为70 %(质量分数,下同)时,拉伸强度由37 MPa降至7 MPa,断裂伸长率由108 %降至35 %左右。冲击强度随着胶粉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当胶粉含量为20 %时,冲击强度达到14 kJ/m2。加入处理后的胶粉,拉伸强度随胶粉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变缓。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着胶粉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胶粉含量为30 %时,冲击强度可达18.5 kJ/m2,断裂伸长率约为320 %.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具有一定转化率的热塑性聚合物TP ,并将其与不饱和聚酯 (UP)树脂混合 ,对所得混合树脂体系的流变性能、收缩性能、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 ;利用动态力学方法分析了体系中热塑性聚合物与UP树脂的相容性 ,并对混合树脂体系进行了光学微观结构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 :TP与UP树脂间有一定的相容性 ,但并不完全相容 ;当UP树脂中加入TP 5份时 ,体系的粘度由 3Pa·s降为 2 5 5Pa·s ,收缩率由 1 77%降为1 45 % ;而加入 10份的TP ,树脂粘度降为 1 8Pa·s ,收缩率降为 1 3 9%。另外 ,体系的弯曲强度随TP加入量的提高而增加 ,但冲击强度的变化却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共混法制备聚丙烯开孔泡沫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的方法在自制超临界CO2动态发泡模拟机上制备了开孔性泡沫材料。研究了发泡温度和共混体系原料配比对聚丙烯开孔发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LDPE的加入使HMSPP的结晶性能发生变化,形成分散晶区;发泡温度为140℃时,HMSPP/LLDPE共混体系质量配比为90/10的发泡样品泡孔形貌最好,而当发泡温度为130℃时,质量配比为70/30的共混体系发泡效果更好,形成明显开孔结构;同一发泡温度下,LLDPE用量对发泡效果影响很大;HMSPP/LLDPE质量配比为70/30时,发泡样品开孔率最大。  相似文献   

15.
聚砚与高分子液晶共混超滤膜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聚砚与高分子液晶以溶液法共混,采和L-S相转换法制膜。考察了相关制膜参数如溶剂、高分子液晶的浓度、聚观的浓度、添加剂的用量、蒸发温度和蒸发时间等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ABS共混合金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ABS合金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主要介绍了ABS/PC、ABS/PVC、ABS/PA、ABS/PBT等合金的微相结构、力学性能及增容剂的研究发展状况,并简要介绍了ABS/TPU、ABS/PMMA、ABS/SMA等合金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把氯化聚乙烯与阻燃剂并用对硬质聚氯乙烯改性而获得增韧阻燃的PVC制品。实验结果表明,阻燃剂的使用能提高复合共混体系的氧指数与耐热性,但影响材料的冲击强度与拉伸强度,合理的配方可使材料的阻燃和力学性能都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8.
聚合物膜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丙烯腈(PAN)/聚乙烯醇(PVA)合金为膜材料,用液-固相转化法成膜制备PAN/PVA体系的非对称型合金微滤膜。研究了铸膜液浓度、聚合物共混配比、铸膜液温度溶剂蒸发时间、凝胶浴温度对膜结构和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了液-固相转化法成膜,可制成孔径为0.5~5.0μm的非对称性PAN/PVA合金微滤膜。  相似文献   

19.
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超  林丽娟  戚豹 《化学与粘合》2007,29(4):261-264
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类很有前景的热固性树脂改性材料.以三羟甲基丙烷(TMP)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反应单体,采用一步法合成了超支化聚合物,研究了超支化聚合物用量对双酚A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影响,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失重分析(TGA)研究了固化物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加入15%的超支化聚合物后,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153%,19.3%,环氧树脂的耐热性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表明该超支化聚合物是一类潜在的环氧树脂改性剂.  相似文献   

20.
新型孪尾疏水改性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前加碱胶束共聚-共水解法制备了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和新型孪尾疏水单体N,N-二正辛基丙烯酰胺的三元共聚物P(AM/NaAA/DiC8AM),利用FTIR和1H-NMR确定了共聚物的结构,测定了共聚物/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水溶液的表观粘度,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种类、温度、电解质、剪切速率等因素对复合体系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P(AM/NaAA/DiC8AM)/SDS和P(AM/NaAA/DiC8AM)/CTAB复合体系的溶液表观粘度与HPAM共聚物溶液相比有明显的提高,疏水单体含量越大,复合体系的溶液表观粘度越大,且其溶液具有一定的耐温、耐盐和抗剪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