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西汉中后期易学的发展,贯穿着对数术之学的吸收与改造的活动。孟喜通过对民间易学中数术之学的吸收与整合,构建了以占验天道为目的的西汉新易学模式,并最终由京房完成了“天人感应”的易学数术的构建。孟喜推介其易学思想的过程,折射了西汉官方易学数术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词话》中描绘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现象,数术描写正是其中之一。这些数术描写,丰富多彩,五花八门,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反映了封建社会后期数术文化民俗化的趋势,同时,对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语言的表达等,都起到了重要的艺术作用。  相似文献   

3.
郑玄易学在北朝兴盛一时,但在隋统一全国后却迅速消亡。这与隋统一全国,军事、政治上北统南而文化上主要是南统北这一关键性问题有关。文章认为,郑玄易学在隋唐衰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北朝后期反汉化潮流与官学衰微。北魏后期官方学术事业陷入停顿;东魏北齐的反汉化潮流也导致了北学的影响力衰微;隋继西魏、北周而起,文化处于弱势。二是南学的北传造成王弼易学在北方的迅速传播。三是严禁谶纬对郑玄易学形成巨大打击。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易学思维如何影响谢灵运诗歌创作,以谢灵运诗歌为研究对象进行文本挖掘,运用数据统计、演绎、归纳和文史互证等方法探究其中的易学思维。研究结果表明:谢灵运诗歌创作借鉴了《周易》取象、整体和变易三种思维方式。在取象思维方面,表现为频繁选取自然之象、《易》象和典象;在整体思维方面,表现为完整叙写空间“三才”、时间因果和对立景物;在变易思维方面,表现为敏锐捕捉天象四时之变、世俗人事之变和主观情感之变。易学思维影响谢诗的构思逻辑与创作机制,使谢诗呈现独特的艺术特色。后世评价谢诗“富艳”“巧绮”“妥帖周密”“变之善”“才之高”,正是易学思维影响其诗歌创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南朝刘宋时期,郑玄易学被官方舍弃,影响力衰微。而到南齐时,郑玄易学却出现复苏的迹象,这有赖于南齐官方的扶植,同时也与刘碱对郑玄易学的传播有关。刘撇易学体现了比较明显的宗郑的风格,所谓的“刘瓛承马、郑”的真实含义在于其易学中注重对郑玄易学中注重义理的解经体例的传承。这体现南朝时期学者对待郑玄易学的态度。刘瓛的出现对于郑玄易学在南朝的传承极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主动适应高职院校学情变化是高职教材建设的重要基础。以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以《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材编写为抓手,系统分析了近几年学情变化情况,探讨了以乐学易学为目标,实施教材编写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本质易学建立了一个易经理论及运用的知识系统,主要通过"观物取质、取质成象"的方法,抽取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本质要素,按易经思维方法设卦,并纳入易经系统,进行成象比类和分析推演.其目的 与意义在于:一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并融汇东、西方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于一体;二是有利于易经的科学化、现代化,开辟了易经推广的一条新路;三是在科学预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先总结后分类逐一论述的方法,阐述了"教"与"学"的各个过程,首先"教"以"学"为基点.论述了教师的"教"的过程中,必须在熟知学生,熟知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对教学过程实施有效地控制,以实现确定的教学目标;其次,论述了"学"又以"教"为起点,即学生的"学"应建立在教师对教材内容传授系列化和教学方法应用系列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对自身的认识思想和操作思维实施有效地自控,实现确定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9.
顾智明教授对人学五个"要义"和"以人为本"内涵的阐释,由于没掌握"事物本质是由实践定位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因而便导致了其对"一般人"、"具体人"界定不清,对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人,具有双重的价值取向的内涵(在人与物比较上,则"以人为本";在执政党或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比较上,则以人民为本),界定不明,因此,他没有回答出马克思主义人学和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人的真谛.这种"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除作者或极少部分研究者明白外,很难变为群众或广大官兵认识和改造世界之武器的.  相似文献   

10.
"材料学科与工程"是新时期下多重学科融合发展的一门学科,其在高校的教育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材料学科的构建与其他学科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学科构建与人才培养上有着极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构建,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设想.通过在学科平台、师资队伍建设、学科的科研水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未来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