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促使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更是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冲击。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已得到较为深入的研究,对加强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已成为了社会共识。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完美地融合和继承建筑文化精华成为了当前建筑设计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地域文化建筑的传承出发,结合当前建筑设计的创作要求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中国地域建筑与文化研究院开展地域建筑文化专题研究的过程,对研究坚持的原则、主题,内容框架等进行了阐述。与此同时,通过对策划过程的总结与分享,为项目自身完善以及有志于此项研究的机构和个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李纯:有着近60年历史的四川省建筑设计院,在地域文化建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在此过程中,我们也特别地感受到地域文化建筑的保护、传承、创新不仅仅依靠建筑师,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参与。  相似文献   

4.
2011年初,从方案投标到施工建设历经12年的福建广播电视中心项目正式投入使用。远望闽江堤畔的这座新建筑,浮于缓缓东行的江水之上,倍感静谧。翻过方案构思修改的踌躇和工地的喧嚣,面对回归的宁静,或许是对项目设计做一次梳理的最好时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中"道器"之说所蕴含的哲理难以言之穷尽。在此仅浅借"道"、"器"的称谓和意义:"道"之谓上层抽象的条件和需求;"器"则为针对性的策略和落实的手段。依托这一构架,从两个层面对福建广电中心项目设计过程中的思考进行整理,总结些许经验。  相似文献   

5.
建筑艺术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表现形式,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了,但建筑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域且处在一定的时代。本文通过对地域性建筑概念和特点的分析,全球化对地域建筑的影响,地域建筑的再生以及全球化下地域建筑的文化表达,阐述了中国地域建筑与全球化的关系,中国建筑师应采取的态度,方法和任务。  相似文献   

6.
建筑艺术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表现形式,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了,但建筑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域且处在一定的时代。本文通过对地域性建筑概念和特点的分析,全球化对地域建筑的影响,地域建筑的再生以及全球化下地域建筑的文化表达,阐述了中国地域建筑与全球化的关系,中国建筑师应采取的态度,方法和任务。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7,(2)
第一部分主要从《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这本书出发,围绕着这本书的章节内容进行简要的概括,并且得出自己的感受,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主要从地域文化的内涵和建筑设计的表现的基础上,对地域特色文化的建筑设计进行探讨,提出地域文化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促进我国地域特色文化与建筑设计的融合,为地域文化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传承文脉、地域特色与建筑创新——地域建筑特色再创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芳  王力 《华中建筑》2006,24(10):23-26
随着城镇经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地域性建筑逐渐形成多元多价的繁荣景象,但大都局限在“形式本位”,缺乏技术因素的支持和对传统地域文化内涵的探究。该文通过分析几个优秀创作实例,总结了地域建筑特色再创造适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22)
建筑总要融入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环境和地域性文化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地域文化的内涵和地域文化具象的表达方法进行阐述,在对富平陶艺村中景观建筑的外观和内部构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出地域文化与建筑相融合的重要性和途径,以期起到保护、继承和发展地域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洪峰 《建筑知识》2013,(3):74-77
绪论在当代建筑理论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莫过于"地域性"和"文化性",其实简单地说这两者本身就是统一的概念,而在建筑的方案创作过程中,建筑的地域文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随着时代发展,"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强烈,促成了各国文明的传播与交融,同时也危及着当地的地域文化,涌现出大量相似乃至雷同的建筑形式。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建筑师有责任去开拓本土的建筑文化,挖掘具有浓厚地域性的建筑特征和自主性精神。所以,我们必须深入地了解各自所在地区的建筑地域文化,系统地研究本地区的地域建筑及其相关的地域性要素,重新思考我们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创作出具有新地域建筑文化格调的建筑作品。  相似文献   

11.
新建河南省广播电视发射塔高度388m,其中桅杆高130m,全钢结构,功能以发射广播电视信号为主,同时具有旅游观光,展览,餐饮,娱乐,休闲等综合服务功能。其中塔上设施旅游观光餐饮(图1-8)。  相似文献   

12.
杨键  王磊  钱菲 《建筑技艺》2012,(1):180-183
针对目前我国中等城市正在广泛建设的广电中心的设计研究与实践,解析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声视频传媒建筑的各个重要设计环节及相互关系,并以新技术的运用解决各项难题,提出一些可参考的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广播电视中心由西院广电大楼(综合业务楼)和东院媒体产业大厦两个建筑单体组成。项目用地位于济南市经十路与青年东路交汇处的北侧,两栋建筑分别位于青年东路东、西两侧。西院广电大楼是集广播电视的演播、制作、编辑、播出、办公等诸多工艺复杂的广电功能于一体,面向未来和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现代化广电中心。东院媒体产业大厦主要是媒体产业的发展及其配套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以某市广播电视中心大楼工程为例,对其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建筑体量、交通设计进行了分析,从外装修、内外隔墙墙体材料方面阐述了该工程的主要建筑材料,并指出该方案设计为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和传承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走向情感化的广播电视建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广播电视建筑概况广播电视建筑 (以下简称广电建筑 )是广播电视的制作和传输中心 ,其类型分为电台、电视台、广电中心、广播电视塔、发射机房等。1 92 0年 1 1月 1日 ,美国 KDKA广播电台正式开播之后 ,世界各国相继设立电台 ,广播电台迅速成为听众主要的新闻信息来源之一。1 936年 ,英国广播公司 (BBC)创立了世界第一座电视台 ,之后 ,德、美、法、日、前苏联等相继建立自己的电视台。1 958年 ,中国大陆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正式开播。电视台问世以来 ,发展十分迅速。到 1 970年 ,电视台已达 61 2 2座 ,遍及1 2 7个国家 ,而到 1…  相似文献   

16.
广东广播中心是广东省"九五"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工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裙楼采用预应力平板楼盖,塔楼采用钢骨混凝土结构。介绍了转换大梁、屋顶天线及一二期新旧混凝土连接的做法,并结合转换大梁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该建筑为增城市的广播电视中心大楼。主要介绍该大楼的空调通风方式、空调冷源、水系统、防排烟以及空调自控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扬长避短,尽量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结合国情和实际条件,因地制宜,精心设计,严把质量关,力求使本工程达到功能明确,流线清晰,布局紧凑,交通便捷,协调和谐.  相似文献   

19.
福建广播电视中心是一个综合性的建筑群,建筑平面复杂。根据建筑功能和场地的不同情况,工程采用桩筏基础和桩基础,沉降和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工程电视中心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周边框架柱设置构造钢骨。介绍了工程设计采用的相关措施。结构设计于新老规范的交替之际,结构的弹塑性分析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6)
天线是广播发射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有了发射天线,发射机输出的高频电流才能转换为向空间辐射的电磁波,远离电台的广大听众才能听到电台播送的节目。天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射覆盖的实际范围,关系到信号质量的好坏,广播能否正常播出。本文论述了中波的天线发射技术和安全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