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如鸿 《程序员》2005,(10):133-133
恰逢《程序员》杂志五周年之际,有些东西很值得欣慰。伴随“新生代”中国程序员一起成长,这本专业软件开发杂志在不经意间已经走过了五年的岁月,也见证了五年的中国软件产业。有许多人和我一样,无法忽视《程序员》这个名字,因为在这五年内成长起来的开发人员越来越成为中国软件业的主角。2000年正值我开始写程序的时候,因为网络经济的红火,ASP/PHP 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钱这个东西总是来有影,去无踪?就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下,您的银子到底怎么溜走的。在这个物价刷新率和某厂商出补丁速度有一拼的年代,这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在2月份的杂志上,我们刚刚调查了程序员们2007年鼓起的钱袋,可是新年刚过就已经听到不少程序员抱怨钱不大够用,难道钱这个东西还真是来有影,去  相似文献   

3.
橙子 《程序员》2006,(12):23-24
本来不希望用极其俗套的开头:“时光如梭,转眼又是年末。”可程序员们依然还在津津乐道地回忆05年Java10周年盏况、讨论AJAX的兴起、探讨发布日程一拖再拖的Windows Vista即将带来的改变……不觉间日程表上2007年已然在望。回头再看看走过的这一年,程序员们关心的技术动向可圈可点:CPU迈向双核时代、Java核心组件的开源……站在2006的尾巴上盘点年度收获,奋斗在中国软件产业第一线的程序员们,你们是否也交出了一份自己满意的答卷?《程序员》杂志特别策划了本次调查,并精选了3位程序员的“总结报告”,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软件有没有核心技术?中国的程序员有没有能力设计开发世界先进的软件体系架构?中国软件有没有可能创新?这些问题是中国的程序员不得不关心的问题。如果说前几年,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还令我们感到尴尬的话,现在我们己经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软件企业,在核心技术和创新技术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为此,我们的杂志决定从本期开始,以技术的眼光来深入报道一系列中国软件企业的创新思想和技术成就。  相似文献   

5.
邵致仁 《程序员》2003,(2):30-32
最近,编辑部收到一封来自澳大利亚的电子邮件,寄件人是远在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布里斯班读计算机专业的华人学生,他的名字叫邵致仁,他同时也是《程序员》杂志的老读者。虽然远在南半球,邵致仁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程序员》杂志和中国软件网(www.csdn.net)的发展。就在最近的圣诞假期中,他抽空把自已在澳大利亚接受软件教育时的所见所闻写了下来并寄与《程序员》杂志。我们在此刊出与大家共同分亨。  相似文献   

6.
透视程序员     
张广军 《程序员》2002,(5):33-35
和其他职业相比,程序员自有其职业特点,在此,我做出如下分析,欢迎大家探讨。程序员动机把程序员作为职业,恐怕脱不开赚钱谋生这一点,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动机。根据许多网上调查,我们发现,许多程序员对自己目前的工作表示不满,是工资低么?不一定,因为其中有不少人的月薪在四、五千元甚至一万多元,那是许多人心目中的高薪啊!这些调查同样也告诉我们:在程序员  相似文献   

7.
李欣 《软件世界》2004,(6):24-25
况,听不到他们的呼吸和呐喊,我们又何谈解决软件人才问题呢?这也就是《软件世界》、新浪网等多家媒体联合中国青年软件振兴计划工委会,推出的“中国软件人才生存状况大调查”的真正目的和用意所在,此外本次活动还推出了“我的编程生涯”征文活动,让众多程序员畅所欲言,说出写出自己的心声。在一个多月之后,这次调查接近尾声,有4000多人参加了这次调查,数百人投来了自己的“编程故事。”此次调查规模虽然不大,其中折射出中国软件人才的生存状况是怎么样呢?浮躁不是我本意浮躁是许多人对中国程序员的评价。为了加薪,他们可以频繁地跳槽,而浮躁…  相似文献   

8.
amone社区     
《程序员》2002,(4):119-120
程序员论坛 amone:接上期的话题,程序员到底如何应对不断更新的知识?下面,我们来听一位资深程序员的经验之谈,大家鼓掌欢迎,哗,哗哗…… simoncsdn:我在加拿大作business software consultant工作,基本上是微软平台,我的朋友有的是吃oracle饭的,有的是吃as/400饭的,有本地白人,有移民,基本上在程序员层次上都有共同的危机感——技术更新和个人学习成本的矛盾。我加入的一个顾问组织对我帮助不小,他们很多人都已经是银行或者大型制造商的IT顾问/solution provider级的人物。每小时工资150-200$,每年有15万美元以上的稳定收入。他们在北美也都经历过这一过程:从程序员/开发员/设  相似文献   

9.
刘龙静 《程序员》2007,(10):I0012-I0013
薪资、福利向来是所有工薪族最关注的两大问题,程序员们也未能幸免。作为“全面关注软件人和企业成长”的《程序员》杂志,特别策划了本期薪资福利专题,全面解析2006年中国程序员的收入和发展状况。此次调查数据采集的主要渠道是《程序员》官方网站和CSDN技术社区,由于网站内活跃网友开发经验在5年以内的较多,可能会造成这部分数据稍偏高。  相似文献   

10.
孟岩 《程序员》2005,(10):53-53
《程序员》杂志创刊五周年。时间过得这么快!我现在都很难相信,我第一次见到书报摊上红色封面的《程序员》杂志的那个多云的下午,距离今天已经五年了。“难以置信”的不止我一个人,当我当面邀请我们的一位老作者给《程序员》五周岁的生日写点什么的时候,他眼睛里竟然闪过一丝  相似文献   

11.
amone社区     
《程序员》2003,(9):122-122
辽宁大连范嵩: 在中国大陆,《程序员》也许是最权威、最有代表性的专业IT刊物了,因此我身边的许多同行、朋友都将《程序员》作为首选的杂志。但是由于编程语言的繁多,技术的宽泛,导致这本专业化面向广大程序员的杂志不能面面俱到,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作为贵刊的忠实读者,我还是希望能看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技术,“专”和“广”永远是对立的,但广而不专的信息才会被更多的读者所接受,祝愿《程序员》拥有更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程序员》2005,(3):8-8
致《程序员》编辑郡:作为一份公开媒体,05年2月《程序员》杂志的文章“开源项目经验谈”却让我看到许多并不完全客观的声音,初看起来甚至有些类似斗嘴。通过上期的杂志,我接触了 Jdon 和 Java 视线网站,同时也对于这个项目前前后后的一些经过有了初步了解。同样作为程序员,我认为应该更加提倡彼此之间融洽地沟通。而作为国内具有权威性的技术刊物,更应该注意文章中言语的表达。如果  相似文献   

13.
《电脑爱好者》2005,(3):108-108
寻宝理由:中国的程序员几乎没有不看《程序员》的。作为其官方网站.其代表的却不仅仅是一本杂志,而是中国最大的开发者网络,也可以说是中国程序员的家。如果你渴望学习开发技术却又无从下手.快用我来淘一淘吧。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收获后的喜悦,还是奋斗中的期待,2004年作为历史的一段车轮,已经滚滚而去。这一年,作为全球软件业构成之一的中国软件业,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行业中人口口相传的热点词语是什么?2004年中国软件产业与个体程序员的坐标究竟在哪里?未来的技术与产业态势又如何?请看本期特别策划:主题文章:岁末盘点之:10大热点名词岁末盘点之:10大新闻事件不安分的2004与震荡的2005——中国程序员大调查2004年软件技术全综述  相似文献   

15.
《程序员》2004,(8):132-132
南京李玉第7期的杂志非常不错,一些实践性的文章和实际工作非常贴近。这些文章与我这样程序员目前从事的工作产生了强烈共鸣,让我有深刻感受。另外一些视点独特的文章也非常吸引我,这些类似报道性质的文章,让现在的程序员对一些主流技术之上的东西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同时对我们程序员自身的成长也有很好的推动。北京张明本期杂志的特别策划非常好,作为程序员,我一直非常关注“移动开发”方面的文章。但是我一直非常遗憾《程序员》之前对  相似文献   

16.
《程序员》杂志2003年第4和第5期分别记录了香港和台湾程序员的部分现状。事实上,随着中、港、台三地IT公司间合作交流日益增加,三地开发人员的工作接触也多了起来。基于不同的教育体制、职业素养和价值体系,三地开发人员必然存有认知差异和对其它两方的不熟悉。那么,三地IT业者得到的是怎样的培养?他们是如何看待另两地同业?大家在观念上存有哪些异同?这是本次对话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碰撞     
张里 《程序员》2003,(7):14-17
《程序员》杂志2003年第4和第5期分别记录了香港和台湾程序员的部分现状。事实上,随着中、港、台三地IT公司间合作交流日益增加,三地开发人员的工作接触也多了起来。基于不同的教育体制、职业素养和价值体系,三地开发人员必然存有认知差异和对其它两方的不熟悉。那么,三地IT业者得到的是怎样的培养?他们是如何看待另两地同业?大家在观念上存有哪些异同?这是本次对话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     
《程序员》2008,(6)
开源的三重境界(carlwu)我觉得中国程序员对开源贡献太少了,非常同意中国更多的开源是拿来主义这个说法。我个人认为,我们的程序员对开源的理解是相当狭隘的,我觉得开源有三重境界:  相似文献   

19.
我的Linux观     
《程序员》2004,(5)
中日韩三国在Linux技术领域的最新合作,以及微软和Sun公司为了应付Linux而捐弃前嫌,再度引起了业界对该项技术的关注。而事实上,Linux一直作为反微软垄断的最有力方式,在国外开发领域中早已风起云涌。但由于国内教育体系的滞后、Linux程序员(或了解Linux的程序员)在中国的开发团队所占比例还比较小。据业界乐观估计,中国Linux程序员不过5万左右。然而,Linux一词早已深入中国软件开发人员之心,Linux一词挂在大家嘴边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市场调研公司Evans Data公司报告2004年将有50%的程序员“可能”或者“完全”为Linux开发应用软件。尽管很多人并不认同这组数字,但有了国外Linux市场的迅猛增长,再加上国内对Linux的政策倾斜,相信Linux程序员的数量会不断膨胀,中国Linux开发的前景会越来越好。那么,中国的程序员究竟是怎么看待Linux的呢?大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吗?这是本次调查想要知道的结果。还是先来看看中国的程序员对Linx的态度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王君 《程序员》2003,(2):28-29
1997年3月,在深圳做了三年程序开发后,我穿过罗湖海关,经香港来到日本横滨,开始了在异国他乡做程序员的日子。五年的日本生活与工作给我带来了怎样的一种变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