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基于叠层实体快速成型的电弧喷涂模具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较详细地介绍了叠层实体快速成型的电弧喷涂制模工艺过程,为进一步开展此项技术的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电弧喷涂工艺参数对Zn-Al伪合金制模涂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电弧喷涂模具的复制精度和使用寿命,研究了喷涂工艺参数变化对电弧喷涂制模中Zn-Al伪合金金属壳的硬度和致密性的影响.试验采用Zn丝作阴极,Al丝作阳极进行电弧喷涂.在固定喷枪移动速度和喷涂角度为90°的条件下,分析得出,送丝速度和喷涂距离对伪合金涂层硬度、孔隙率影响较小,而电弧电压和压缩空气压力对伪合金涂层硬度、孔隙率影响较大,并通过正交分析法得出了电弧喷涂制备Zn-Al伪合金涂层的最佳工艺参数:电弧电压30 V,送丝速度5m/min,喷涂距离200mm,压缩空气压力0.5 MPa.最后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下涂层的金相组织.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电弧喷涂工艺制作塑料模具的工艺过程。简要叙述了喷涂制模法的特点、工序步骤,以及模具结构的设计过程。音箱产品具有类型多、产品型号更新快的特点,采用喷涂法制作音箱喇叭模具工艺简单,制模周期短,成本低,适合于新产品开发和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相似文献   

4.
电铸与电弧喷涂相结合的模具制造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电弧喷涂与电铸相结合制造模具的独特方法,与电铸模具制造方法相比,可提高模具制造速度五倍;与电弧喷涂模具相比,性能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试验设计原理和钛铝双丝超音速电弧喷涂Ti-Al合金复合涂层方法,对LY12铝合金进行了表面强化研究,并采用金相、XRD、SEM、硬度和磨损试验方法,对涂层的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喷涂工艺参数对涂层孔隙率、显微硬度和耐滑动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涂层的体积磨损量、孔隙率、显微硬度与喷涂电压和喷涂距离之间的变化规律,可用回归模型进行描述;随喷涂电压的增大,涂层磨损量逐渐下降;喷涂距离小于220mm时,随喷涂距离的增大涂层磨损量逐渐增大;喷涂距离为220mm时,磨损量达到最大,继续增加喷涂距离,涂层的磨损量逐渐下降;在干摩擦条件下,Ti-Al合金涂层的磨损机制主要以化合物相剥落引起的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6.
利用SAS-1型超音速电弧喷涂设备和钛、铝丝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在LY12铝合金表面制成了钛铝合金复合涂层。并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电子探针等,对涂层的成分、相结构、显微结构、孔隙率及其结合强度、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超音速电弧喷涂设备,可以在铝基表面形成低孔隙率小于2.8%,结合强度为29MPa,显微硬度HV0.2为631和干滑动磨损体积仅为LY12基体1/7的TiAl合金涂层。显微组织观察发现,涂层与基体间有冶金结合的迹象,组织结构分析表明,涂层由TiN(TiO),Al,Ti,TiAl,Ti3Al等相组成。涂层的磨损机制可能以化合物等硬质相的剥落引起的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7.
顾兴俭  王合存 《硅谷》2010,(2):124-124,94
介绍电弧喷涂技术的原理和发展概况,并对电弧喷涂长效防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详细的总结。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涂层性能和使用寿命,设计了FeAICrNi/3cr13、N195AI/3Cr13和ICr13/3Cr13的3种复合涂层和不喷涂过渡层的3Cr13涂层,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微动摩擦磨损设备等测试技术分析了4种涂层的微观组织和微区成分组成,研究了喷涂不同过渡层对复合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重点考察了FeAlCrNi/3Cr13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利用超音速电弧喷涂设备在反应釜内表面喷涂ERNiCu-7涂层,通过采用AI、Zn、0CrNil2M02三种涂层材料做对比试验,利用CHl660B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四种材料在60%oHzSOt溶液中的稳态极化曲线和Tafel斜率,并利用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进行腐蚀前后的组织分析。结果表明:ERNiCu-7喷涂层的防腐蚀效果完全符合反应釜的耐蚀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电弧超声对改善电弧喷涂雾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电弧超声方法引入到喷涂领域,对电弧喷涂的热源施加高频调制之后,喷涂电弧可以激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的空化效应、机械效应和热效应加强了喷涂材料的雾化效果。从能量的角度研究了电弧超声的应用使喷涂粒子的粒度变小,飞行速度加快,制备出的涂层强度提高,孔隙率降低的机理。它是改善电弧喷涂层质量的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聚氨酯阻尼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聚氨酯阻尼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交联密度是影响聚氨酯阻尼材料损耗因子(tgδ)的重要因素,增加分子链中侧甲基(—CH_3)数目,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损耗因子值,拓宽阻尼温域;加入片状填料可增大材料内部的剪切运动,使内耗值增大。  相似文献   

12.
聚氨酯弹性体结构与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讨论了扩链剂的结构对聚氨酯弹性体的形态结构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指出对于相分离严重的聚氨酯体系,在扩链剂中引入侧基会有效地降低微区尺寸,亦即改善软段和硬段之间的相容性,含脂肪环的扩链剂不但能增加体系的相容性,而且脂肪环的构象变化也会增加聚氨酯的力学损耗。  相似文献   

13.
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从薄膜材料、样品加工、拉伸试验及模拟试验四个角度,对空间环境下薄膜材料力学性能退化试验的误差来源及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通过选用边缘光滑无毛刺的样品、拉伸方向为分子主链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采用中间断裂样品的拉伸数据、控制薄膜拉伸方向与长度方向或薄膜平面方向的夹角小于8° 以及控制试验参数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薄膜材料的力学性能拉伸误差.其中,当薄膜拉伸方向与长度方向或薄膜平面方向的夹角小于8° 时,抗拉强度的误差小于1%,横向剪切力/拉力的比值为薄膜拉伸方向与长度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函数.  相似文献   

14.
影响冷轧薄板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INSTRON5569型电子拉力试验机,在不同测试条件下,对冷轧薄板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设置试验机的控制参数、拉伸速度和试样尺寸等均对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有影响。提高拉伸速度使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σ0.2增加,应变硬化指数n值减小,塑性应变比r值无明显变化;试样尺寸对r值有影响;建立了不同试样尺寸之间δ值的换算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新型双拱钢管结构闸门是大跨空间结构在水工闸门中一个新的应用,将在被誉为"中国河口第一水闸"的曹娥江大闸作为挡潮泄洪闸门首次使用。该文以曹娥江挡潮泄洪闸门为原型对这种闸门进行了力学性能的试验和理论研究,首先进行了缩尺模型试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双拱钢管结构闸门的主要受力构件为正拱、反拱和弦杆,它们组成了共同受力系统,以承受轴向应力为主,沿跨度方向受力均匀,材料的利用率高,这说明其形体是合理和优化的。进一步分析其承载特性,发现承载特性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弹性、局部塑性和破坏阶段,拱脚和正拱、反拱交叉节点是薄弱之处,最先破坏。接着对闸门主要受力构件进行了简化理论分析,得出了理论计算公式,并和有限元计算做了比较,验证其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ZrO2-NiCoCrAlY 梯度涂层中, 由基体到涂层表面, ZrO2 的含量逐渐增多,NiCoCrAlY 的含量逐渐减少,形成一种无宏观结合界面的成分连续变化的组织结构。随ZrO2 组元含量的升高, ZrO2-NiCoCrAlY 复合涂层的密度基本呈线性降低; 涂层硬度则先降低后升高, 含60 vo l%ZrO2 的复合涂层具有最低的硬度值; 富含NiCoCrAlY 组元的复合涂层的孔隙率略低。与双层涂层相比, 成分梯度化的分布使梯度涂层的内聚强度和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都得到了明显地提高; 涂层与基体的结合界面是梯度涂层2基体体系中的最薄弱之处。  相似文献   

17.
热处理条件对30CrNiMoV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条件对30CrNiMoV高强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淬火温度为860~920℃,回火温度为550~600℃时,该钢的低温冲击韧性、断裂韧性和抗拉强度可获良好的匹配。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在稳定扩展区对组织结构不敏感,而在门槛区或近槛区,则对组织结构敏感。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做紧固件拉伸试验的夹具设计。通过一固定在材料试验机上夹头的支撑架,只需更换支架即可完成多品种、大批量的紧固件拉伸试验。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微量V对DO3型Fe3Al基合金伸性能和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V可细化晶粒,改善Fe3Al合金室温强度和塑性,室温伸断口也由穿晶解理型转变为加沿晶混合型,V还使Fe3Al合金高温强度峰值对应的温度提高约200℃,从而提高Fe3Al合金高温强度峰值对应用温度提高约200℃,从而提高Fe3Al合金使用温度。  相似文献   

20.
通过热模拟实验,研究了一种管线钢相变组织的形成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两阶段多道次控轧和在适度冷却速度下控冷的控制热加工实验,分析了工艺参数对钢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轧温度、终轧温度、终冷温度和冷却速度对管线钢的力学性能有强烈的影响。通过优化工艺,获得了以针状铁素体为主的混合组织,针状铁素体的含量越多,材料的力学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