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抗拔斜桩的承载变形性状及荷载传递机制,在中密干砂中进行10根单斜桩抗拔试验,研究桩身倾角、长径比对斜桩抗拔承载力的影响,分析斜桩桩身轴力、弯矩、剪力及桩侧摩阻力的分布特征,比较斜桩与相应直桩抗拔承载变形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斜桩的抗拔承载力并不总是大于相应直桩,其大小受到桩身倾角及长径比的重要影响;在上拔荷载作用下,斜桩轴力大于相应直桩轴力,桩身倾角越大,斜桩轴力超过直桩轴力越多;抗拔斜桩桩身上部区段截面存在弯矩及剪力,斜桩最大弯矩受到桩身倾角及长径比的影响,斜桩除了在桩顶处存在最大剪力外,桩顶下一定深度处还存在极值剪力;抗拔斜桩桩身上部为负摩阻力,下部为正摩阻力。  相似文献   

2.
由于抗拔力系数λ系经验取值,具有地域性、经验性和取值跨度大的特点,本文通过理论计算与抗拔试验结果的对比,探讨了λ的取值。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抗拔力的因素不仅仅是桩侧摩阻力,还包括桩身材料性质、泊松效应及桩周土的物理力学特性等。  相似文献   

3.
浅谈单桩抗拔试验系数λ在软基中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昉 《山西建筑》2008,34(6):138-139
由于抗拔力系数λ系经验取值,具有地域性、经验性和取值跨度大的特点,通过理论计算与抗拔试验结果的对比,探讨了λ的取值。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抗拔力的因素不仅仅是桩侧摩阻力,还包括桩身材料性质、泊松效应及桩周土的物理力学特性等。  相似文献   

4.
抗拔桩的承载变形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抗拔单桩的承载变形特性进行了离心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做离心模型试验,分析抗拔桩在竖向上拔荷载作用下的Q–s曲线、桩身轴力曲线,然后通过建立桩土接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将结果与离心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通过上述两方面工作,可以看到抗拔单桩承载变形特性呈现如下性状,抗拔力在起始阶段随上拔位移呈线性增长,随着上拔位移进一步增大,抗拔力出现非线性增长的特性,然后突然出现拐点,上拔位移迅速增大,抗拔力达到极限,抗拔桩破坏。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东南沿海桩基础抗拔承载性能,开发应用了一种新型的、在桩身嵌岩段的上侧岩层中设置双向旋扩承力盘的抗拔嵌岩桩。结合广东佛山市某工程,进行单桩竖向抗拔承载特性静载试验。试验表明,该桩抗拔性能优越,抗拔承载力大大优于抗拔直孔桩及扩底桩。基于实测数据,建立适用于该桩的极限承载力双曲线理论模型。基于Hoek-Brown岩体破坏准则及嵌岩桩单桩抗拔承载机理,提出该桩型的抗拔破坏模式,并建立相应的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可有效反映盘下嵌岩段的岩体性质、承力盘所处岩层的岩体性质、盘角及上覆土层厚度等因素对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的影响。与规范方法、现场实测的抗拔承载力计算结果对比表明,该计算方法与现场测试结果吻合度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微型桩抗拔特性原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嘉兴软土地基中微型桩单桩和群桩的抗拔试验,试验表明微型桩能承受一定的抗拔力,尤其是斜桩基础能有效地减少竖向拉力引起的位移,微型桩群桩表现出更好的抗拔性能。该文将试验结果与现有抗拔桩承载力公式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微型桩直桩和斜桩的抗拔系数以及群桩效应系数,为其今后的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根式基础在抗拔承载工程应用优势,文章针对砂土地基中等截面桩和根式桩进行了模型试验,模型桩选用砂纸界面并施加上拔荷载进行试验,得到桩身轴力变化曲线、桩周80mm砂土地基土应力变化曲线,计算得到桩身轴力及桩周砂土地基主承载区。根据试验结果得出桩土界面粗糙度越大抗拔桩极限承载力越高,根式桩在根键截面位置处出现轴力骤减趋势,根键布置使得桩周砂土地基主承载区下移,并进一步分析得到根键交错排列方式有助于提高根键发挥效率和抗拔承载力。  相似文献   

8.
结合福州市地铁某车站工程实例,通过对AM工法灌注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的抗拔方案设计和试验成果整理,分析了AM工法桩的桩身抗拔承载力和试验成果关系曲线的一些特性,结果表明:AM工法扩底灌注桩作为软土地区大吨位抗拔桩是适用可行的,相对于等直径桩可提高较大的抗拔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现场对2根等直径桩和2根扩底桩进行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得出U-δ曲线、桩身轴力曲线和桩侧摩阻力分布图.分析U-δ曲线得到等直径桩和扩底桩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和上拔量,得出扩底桩单桩抗拔承载力明显高于等直径桩,且在相同荷载下扩底桩上拔量小于等直径桩的结论.对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进行分析,得出等直径桩和扩底桩桩身受力特性.扩...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本地灌注桩抗拔力检测不合格率较高的现状,本文将近三年的受检桩按单位工程、桩型、桩径及单桩承载力、上拔位移等作出统计,分析其分布规律和不合格率;通过对2015年全部抗拔试验实测数据的计算和统计分析,得出嵌入硬质岩和软质岩泥浆护壁灌注桩嵌岩段抗拔综合系数、非嵌岩桩强风化段抗拔系数;探讨挖孔桩的承载力和上拔位移分布;给出若干建议供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吨位嵌岩短桩静载试验中锚桩抗拔力不足的情况,提出桩底锚杆法。此法是在锚桩底下的基岩中加设岩石锚杆,以共同承受上拔力。给出锚桩抗拔力验算方法和锚桩、锚杆施工的相关技术措施。工程实例说明桩底锚杆法在合适的情况下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型炼厂工程软弱地基处理的复杂性,完成了不同桩径、是否嵌岩条件下水平、抗压及抗拔钻孔灌注桩的现场试验,试验内容包括钻孔灌注桩施工后的低应变动力检测、钻芯试验、桩身内力测试及单桩静载荷试验。基于低应变动力检测和钻芯试验结果,分析了桩身质量及完整性;通过大量桩身内力测试结果,详细分析了抗拔和抗压试桩在各级竖向荷载作用下轴力和侧摩阻力变化及传递特征,详细分析了抗水平桩在各级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和弯矩变化规律;基于载荷试验结果,分析了单桩水平、抗拔及抗压承载能力;此外,利用试桩水平和抗拔静载荷试验结果,通过散点拟合,建立抗拔承载力特征值的平均值与桩径和单桩水平极限承载力的平均值与桩径的估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弯矩最大位置随推力增大而逐渐下移,在最大水平推力下,Φ600,Φ800和Φ1 000mm桩弯矩最大点位于推力点以下3.6,4和5m左右;单桩抗拔承载力极限值的平均值与桩径和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的平均值与桩径均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温州软土地区3根抗拔桩的静载试验研究了抗拔桩的受力性状。试验结果表明,抗拔桩桩身轴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桩端处桩身轴力始终为零,即抗拔桩始终表现为纯摩擦桩性状。对于持力层是卵石层的抗拔桩,桩身拉伸量是桩顶上拔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桩侧摩阻力的发挥程度和桩土相对位移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当桩土相对位移较小时,桩长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预应力抗拔灌注桩的研究意义,同时运用ANSYS软件对预应力抗拔灌注桩单桩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在竖向静载作用下单桩的工作性状及桩-土动力相互作用。通过计算分析,分别得出预应力抗拔灌注桩在竖向静载作用下轴力变化曲线;并分别对非预应力抗拔灌注桩和预应力抗拔灌注桩的轴力进行了比较,最后总结了预应力作用对桩的抗拔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嵌岩旋挖扩底抗拔桩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于单轴抗压强度在14.4 MPa以下风化程度不同的泥岩、泥质砂岩互层的特殊地质条件,按照现行设计规范,抗拔桩基础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终孔地层,利用旋挖钻机成孔、扩孔施工工艺形成扩底抗拔桩解决上述问题,并根据现场原型试验,对嵌岩旋挖扩底抗拔桩承载规律进行研究。根据桩顶静载试验和桩身应变测量试验数据,分析抗拔桩的桩身开裂、桩身变形规律。分析后认为,嵌岩扩底抗拔桩极限承载力主要由桩侧摩阻力、扩大头抗拔力提供,桩侧摩阻力是逐渐发挥作用的,计算桩的极限抗拔力时不宜考虑全部的桩侧摩阻力,扩大头抗拔力在整个抗拔力中占较大比例。嵌岩扩底抗拔桩极限承载力主要受桩顶位移控制。极限承载力是桩顶位移达到极限值(即容许上拔量)所对应的承载力,而不是抗拔桩真正所能发挥出来的最大承载力。当上部结构对抗拔桩桩顶位移比较敏感时,宜采取措施控制桩身变形,而不是单一提高桩的极限抗拔承载力。  相似文献   

16.
在现场试验基础上,研究沉管干振挤密抗拔防浮碎石桩在拉压循环荷载和拉拔循环荷载下单桩及其抗拔钢筋的性状。研究表明,随拉压循环次数的增加,应力向钢筋集中,钢筋承受的拉力随之增大,抗拔力大部分由底部的锚固头提供。拉压循环对抗拔碎石桩受力和变形影响较小,无论上拔力大小,卸载后都有残余变形,并随着拉拔循环次数的增加而略有增加。拉拔循环荷载对变形的影响较小,未达破坏荷载前,抗拔碎石桩的抗拔承载力与变形有较明显的线性关系,抗拔碎石桩破坏性状明显,能明确得到抗拔碎石桩的破坏荷载。  相似文献   

17.
对深圳地区某工程抗拔静载荷试验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试桩的U~δ曲线为缓变型,常规抗拔试验测得的桩身轴力沿桩身向下递减传递,而自平衡试桩法测得的桩身轴力在桩身加载处最大,沿桩身递减传递,桩侧摩阻力在第一级荷载即传遍桩身,随测试方法不同,发挥速率略有不同,但总体上变化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18.
灌注细石混凝土微型桩基础上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现场真型试验,对灌注细石混凝土微型桩基础抗拔承载机理及其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在本次试验条件下,微型桩单桩抗拔承载力可由桩身自重和桩周侧摩阻力相加组成;由于承台对上拔荷载的重分配,在上拔荷载作用下,角桩承力最大,边桩次之,中桩最小;微型桩群桩抗拔极限承载力可以通过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乘以桩数和群桩效应系数计算得到,本次试验条件下,微型桩抗拔群桩效应系数选取0.75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9.
成层土中抗拔桩与抗压桩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成层土中单桩在抗拔与抗压条件下承载能力、桩身轴力以及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的不同,进行了长细比大于40的抗拔桩与抗压桩室内模型试验,通过桩身内设置电阻应变片,测得各级荷栽下桩身不同深度的应变.分析表明:抗拔桩桩顶上拔量明显大于抗压桩桩项沉降量,因此抗拔桩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桩顶上拔量来确定抗拔承载力;抗拔桩与抗压桩的桩身轴力分布具有相似的特性;试验所得桩抗拔总侧摩阻力折减系数λ=0.62;抗拔桩与抗压桩侧摩阻力都是从上部开始发挥并向下传递,随着荷载的增加,上部侧摩阻力变化很小,桩身下部侧摩阻力迅速增长;成层土中粘土的抗拔侧摩阻力折减系数大于砂土.  相似文献   

20.
通过现场抗压和抗拔静载试验,对以粉细砂和黏质粉土为上、下承力盘持力土层和以黏质粉土为桩端持力土层的两节抗压DX挤扩灌注桩及以砂质粉土和粉砂层为上、下承力盘持力土层的两节抗拔DX挤扩灌注桩的抗压和抗拔极限承载力进行判定,分析其承载机理,并对桩侧阻力、盘端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分配及其发展规律进行研究,为该工程的应用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