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上海已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作为资源环境紧约束下的超大型城市,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需要.城市总体规划是重要的公共政策,对引领城市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分析了当前城市总体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对上海历版总体规划特别是现行总规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认为现行总规对上海的城市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性因素的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实现规划目标的路径和政策,难以适应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因此,需要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系列重要会议精神.随后详细介绍了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逻辑框架、规划视野、成果形式、组织方式、实施保障等方面做出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上海已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作为资源环境紧约束下的超大型城市,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需要.城市总体规划是重要的公共政策,对引领城市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分析了当前城市总体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对上海历版总体规划特别是现行总规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认为现行总规对上海的城市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性因素的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实现规划目标的路径和政策,难以适应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因此,需要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系列重要会议精神.随后详细介绍了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逻辑框架、规划视野、成果形式、组织方式、实施保障等方面做出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与规划的转型以及新一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应重新审视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关系,将专项规划作为规划转型的重要载体,确立以城市总体规划为空间统筹平台,围绕城市发展目标明确各专项系统发展的战略导向、系统布局和实施机制。针对上海进入存量规划期、适应城市治理新要求、多规衔接成为空间统筹重点等特点,指出专项规划转型的必要性,探索面向2040年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思路与方法,分类施策,加强技术引导,为上海未来城市各专项系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土地储备作为土地市场管理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已成为上海土地管理部门关注的热点和工作重心。土地储备规划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针对收储城市可开发建设用地资源编制的土地储备总体规划,也是制订土地储备年度计划的一种方式。通过比较分析宝山区2006年和2010年两次土地储备规划的编制背景和成果内容,并结合上海郊区当前发展的现状实际和未来预期,重点对土地储备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与城市近远期发展的关系提出基于管理实践的规划思考。  相似文献   

5.
适应城镇化转型时期调控城乡空间资源的要求,发挥城乡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加强规划、建设、管理的统筹,是当前总体规划编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上海的城市发展正步入存量发展时代,引领城市战略升级、适应城市转型发展环境、探索符合上海实际的总体规划成果体系,是上海2040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分析上海2040总体规划面对的发展环境和挑战,反思传统总体规划编制成果的局限,针对上海大都市地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型和空间治理要求,围绕总规定位、成果框架、管控体系、成果形式等方面,总结了上海2040总体规划成果体系创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城市中心区的复兴和功能提升是全球城市关注的焦点,中央活动区的发展也成为重要的规划议题.《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首次在上海的法定规划层面提出"中央活动区"的概念,明确它是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既链接全球网络,又服务整个市域.通过解析国际城市中心区的功能和上海战略发展要求,认为上海的中...  相似文献   

7.
通过以芝加哥和上海为比较案例,分析美国和中国城市的规划体系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机制.首先介绍比较的理论背景,讨论选取芝加哥和上海作为比较案例的原因,明确比较内容;其次分析比较上海的区域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和特定地区规划与芝加哥相应规划的编制主体、内容和作用方式.进而总结芝加哥和上海的规划编制体系在城市发展中作用机制的特点和异同,提出完善上海城市规划编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面启动,面临资源紧约束的挑战,城市更新必将成为引领城市空间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但上海市对于各类更新规划的研究和实践较多集中于个体项目和详细规划层面,如何在总体层面对各类型更新地区进行规划引领,形成适应上海总体发展的更新规划体系与方法,是一项具有探索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更新规划体系,并在总体规划层面对于更新规划进行了诸多尝试,重点分析其在总体规划层面的更新理念和策略方法,对接上海目前的发展条件,为新一轮总规编制中的更新规划内容提供理念、方法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正>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年()简称"上海2040")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后全国首个以2040年为规划期限、并向国务院上报的城市总体规划,在其编制之初便广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为落实中央对于城市工作的一系列新要求,审视上海自身发展转型的实际诉  相似文献   

10.
尹宏玲  陈有川  张军民 《规划师》2012,28(9):112-115
1引言●●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是对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规划实施效果进行总结评估.定期地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评估,不仅可以总结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而且也是调整总体规划,实现总体规划滚动发展的重要环节和确定总体规划是否修编的重要依据[1].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的颁布,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国内许多城市开展了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1-4].  相似文献   

11.
何山  李保峰 《华中建筑》2001,19(1):92-94,103
文章从武汉市总体规划目标及城市发展需要出发,结合武汉市滨江地段城市用地及城市空间状况,分析沿江旧工业用地在自然环境、景观及社会经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武汉沿江旧有工业区更新再发展的动力与机制进行探析,并提出了“整合再发展”的更新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12.
“斑块.边界.基质.廊道”与城市的断想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文章试图通过对景观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阐明景观生态学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学科交叉是可能而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崔霖 《华中建筑》2001,19(1):71-73
文章追溯了干栏建筑的历史渊源和演变历程,探讨了自然环境、社会客观条件、人文因素对干栏形式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探讨底层架空现象和干栏形式的同构关系,在哲学意义上分析底层架空形式的特征、形式、应用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郭文铭 《华中建筑》2001,1(3):66-68
该文简要介绍了乐山一中新校园规划设计方案的构思。规划与建筑设计均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承继名城、名人、名校的传统,融汇信息时代建筑的特征,力求创建21世纪的新型校园风貌。  相似文献   

15.
城市广场是城市环境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都将城市广场的建设作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建设品质和丰富市民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其中也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有待改善。该文指出城市广场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与历史和社会文化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倡导在关注社会文化因素和物质环境互动原则指导下创造富有综合效益的人本主义的城市公共生活空间及环境。  相似文献   

16.
李立勋  李郇 《城市规划》2007,31(3):81-84
省域城乡总体规划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覆盖全面为特点的区域规划。海南省城乡总体规划在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等的基础上,通过对城乡发展空间的布局与协调,确定全省的城乡发展空间结构、发展分区与重点区域,建立省域城乡发展的支撑体系和政府对发展资源进行管理的管制体系,在空间上落实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的思想,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军  陈纲伦 《华中建筑》2001,19(1):95-98
旧城区历史地段是城市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失之不可再得的文化信息资源,我们必须审慎地发掘和利用,树立全面的长远的效益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汉口中山大道改造,阐述了其改造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袁雁 《华中建筑》2001,1(3):64-65,68
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重心的转移及交通方式的改变,使传统商业中心开始出现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危机。该文以城市交通发展与传统商业中心区更新的内在关系为出发点,探讨城市交通建设给传统商业中心区发展带来的矛盾与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以深圳为例浅析城市水土保持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土保持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缓解城市建设带来负面影响的消融剂备受社会各方关注。以城市水土流失、城市水土保持的基本内涵为基础,本文详细分析比较了城市水土保持与传统农村水土保持的异同;从城市水土保持规划、水土保持方案优化、度汛制度、弃土管理、监督执法等城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要点入手,分析指出目前城市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难点和问题,以深圳实践为例,给予完善建议,最后对未来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执法监督管理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设计准则与行为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帆  王志杰 《华中建筑》2005,23(2):25-27
该文认为:建造活动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所以“适用、经济、美观”仍然是目前建筑设计应坚持的准则。需求的多样性产生不同的行为动机,而“适用”的实质即是符合行为动机,因此,动机满意度应成为设计优劣的一个基本评判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