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东濮凹陷深层油气成藏条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苏玉山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1,30(2):201-205
分析了东濮凹陷石油地质条件,对深层重点勘探目标进行了评价与解剖。从构造演化、大型封闭高压舱的形成及成烃演化条件三方面探讨了深层油气藏形成条件与成藏规律,进而分析了砂体发布、构造条件、次生孔隙发育带对深层油气藏的控制作用,认为东濮凹陷深层油气藏可划分为构造型、岩性型及两者相结合的混合型,其中的构造型主要分布在隆起带,岩性型分布于洼陷中。砂体的分布直接控制了油气藏的位置与规模;构造条件是油气的另一主要控制因素;次生孔隙发育带成为深层油气的有效储集空间。这对东濮凹陷及相似地区深层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渤海湾盆地的古生界烃源岩自沉积以来,遭受了多期复杂的构造变动,烃源岩经历了不均一的抬升、变形、埋藏、甚至岩浆作用,导致了烃源岩生烃演化的不连续性和阶段性,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渤海湾盆地古生办烃源岩的埋藏史和受热史。结果表明:研究区古生办的最高受热温度从加里东期到喜山期的“脉动式”递增导致有机质成熟度呈阶梯式增大,并引直多次生烃作用,主要生烃演化发生在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山晚期,且喜马拉雅山晚期的生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是渤海湾盆地深层油气勘探的方向,最后,提出了勘探的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3.
五彩湾凹陷石炭系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及勘探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炭统滴水泉组成成熟的烃源岩为五彩湾凹陷石炭系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气源,彩25井区石炭系顶面的一大型算状的构造,在此背景下局部高点控制了油气的分布,石炭系统存在三个地质界面,其中第一个界面即石炭系风化壳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其溶孔,溶洞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了各井的产能,因此,在该区石炭系油气藏受构造和岩性物性的双重控制,是该区石炭系形成孤立油气藏的主要原因,今后的勘探应以该界面为主要目的层,以寻找高效的串珠状的油气藏为主。 相似文献
4.
南华北盆地黄口凹陷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口凹陷的区域地质、地震、钻井、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等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黄口凹陷的构造演化经历了5个阶段;,指出黄口凹陷内存在4套烃源岩和3套生储盖组合,其中最主要的烃源岩是石炭一二叠纪煤系;黄口凹陷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为黄口次凹的中、西部及商丘次凹,而黄口次凹中向杨集、砀山凸起的斜坡带是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5.
应用三维模拟技术,强化油气成藏体系动态演化过程,采用正反演结合的思路,探讨叠合盆地油气成藏体系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过程分五步:通过成藏要素研究构建地质模型;通过正演烃源岩生烃过程与时空演化,分阶段计算生烃量;通过输导体系研究来调整油气最终的分布;应用油气组分追踪技术分析不同烃源岩层贡献比例;根据三维模拟结果动态分析资源空间分布及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江陵凹陷复兴场地区地质结构特征与油气成藏规律研究,揭示出该区地质结构特征、储层物性变化与油气运移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油气聚集过程和分布规律,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利用MDI油气地质综合预测软件对圈闭的含油气信息进行了预测,指出油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7.
泌阳凹陷成油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早期勘探阶段,主要是以盆地动力学特征为依据将泌阳凹陷确定为一个完整的断陷成油体系,文章运用成油体系理论,结合泌阳凹陷地区特有的构造特征以及油气成藏的聚集部位,将其进一步分为北部亚成油体系,中央亚成油体系和南部亚成油体系,并进一步确定其成藏事件,对泌阳凹陷成油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甘肃敦煌盆地五墩凹陷勘探程度极低,基底埋深大,中、下侏罗统较厚,是一个生油潜力较好、储层致密的自生自储式油藏类型,为中国一个油气勘探新区。全面分析了五墩凹陷侏罗系致密油储集层的成藏地质条件,并对其勘探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五墩凹陷中侏罗统中间沟组—下侏罗统大山口组湖相泥岩、砂砾岩碎屑储集层构成了对致密油形成非常有利的源储共生关系;中侏罗统中间沟组—下侏罗统大山口组总有机碳平均为3.26%,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处于成熟阶段,具有较好的生油潜力;碎屑岩储集层以原生孔隙为主,为超低孔—低孔、超低渗储集层;五墩凹陷发育构造、岩性、地层及构造-岩性等圈闭类型;油气成藏受烃源岩与构造双重控制;中央洼陷带及其周边储集层发育的具有有利构造条件的圈闭是进一步进行致密油勘探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和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结合典型油气田勘探实例,对研究区盐下层系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碳酸盐岩台地和斜坡区发育的礁滩相储层为大型油气田的形成提供了有效储集空间,巴什基尔末期的构造抬升运动造成的风化淋滤作用改善了储集层的储集性能,不整合面和断裂构成了良好的运气运移通道。北部-西北部断阶带KT-2储集层段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0.
在综合应用地质、地震、试油和化验分析资料基础上,根据油气成藏动力学理论对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成藏机理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老新地区具备形成岩性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的良好条件。油气是在高地层温度、地层压力场和势能场等主要动力作用下形成和在沉积型、构造型和复合型油气输导体系中运移。油气于荆河镇组沉积中后期聚集成藏,其空间分布具有互补性。直路口断层下降盘是隐蔽油藏勘探的最有利区。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西山窑组沉积有机相研究及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准噶尔盆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为研究对象,通过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和沉积学的综合研究和分析,将西山窑组沉积期划分为四种沉积有机相:高位沼泽有机相,森林沼泽有机相,流水沼泽有机相和开阔水体.其中,流水沼泽有机相和森林沼泽有机相是主要的生烃有机相类型.森林沼泽有机相是煤成气的主要源区,并具有较高的生油潜力,流水沼泽有机相则是煤成油的主要源区.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规律和塔里木盆地生排烃规律,以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烃源岩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构造-热演化史和生烃史研究得出,塔里木盆地典型构造单元奥陶系烃源岩具有二次生烃的特征,并且起始成熟度和生烃期次不同。然后选取自然条件下演化至不同起始成熟度的奥陶系海相烃源岩,采用热压模拟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其二次生烃规律。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的主控因素是起始成熟度,二次生烃产率随起始成熟度增加规律性减小;低成熟和中成熟烃源岩具有大量生排油气潜力,出现相对延迟的生油高峰,高成熟烃源岩没有大量生油和生气的能力;两次不连续生烃量与一次连续生烃量的差值也受起始成熟度控制,具有阶段性;起始成熟度在低成熟到成熟阶段时,二次不连续生烃过程会增加烃源岩的生烃量,使生烃潜力增加,而高成熟阶段以后,二次不连续生烃过程就会减少烃源岩的生烃量,使生烃潜力减小。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地层中富集天然气,天然气藏的分布受优质烃源岩和礁滩相储层的控制。为了揭示四川盆地沉积演化背景下天然气的富集规律及预测成藏有利区,对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扬子古板块地质构造背景进行分析,讨论地质构造背景控制下四川盆地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沉积演化特征;根据不同时期构造和沉积演化特征确定优质烃源岩和储层的发育机理和分布范围;结合天然气成藏模式的认识,确定天然气成藏有利区。结果表明:四川盆地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海湾及其后陆棚的发育演化控制了该区龙潭组主力烃源岩与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相储层的发育分布,形成了下生上储的有利配置关系;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台地边缘礁滩相储层邻近龙潭组海湾相优质烃源岩的区域为天然气成藏最有利区。总之,四川盆地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沉积演化特征控制了海相优质烃源岩和储层的发育分布,决定了天然气的富集与分布。 相似文献
14.
天峻凹陷隶属于青海地区南祁连盆地,盆地三叠系广泛发育碳酸盐岩,且厚度较大.本文对天峻凹陷中三叠统大加连组烃源岩,进行采集样品,并对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文章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等参数对天峻坳陷三叠系大加连组的海相烃源岩进行了评价.最后发现,烃源岩属于海相碳酸盐岩类已达到了烃源岩评价标准,其有机质丰度...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资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灯影组地层中的重大突破,为四川盆地在老地层中天然气的勘探展示了良好前景。它们具有层系多、分布广泛、构造单元复杂的特点,在同一油气系统的不同气藏之间常具有一定分布范围和内在联系,在区域上构成一个独立的油气区。影响和控制盆地内形成一个油气区的主要因素是岩相和构造演化条件。文中重点考虑了古今构造、沉积相、储层特征和气井的开发效应等因素,综合分析了川西南部资阳地区气藏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16.
库车坳陷侏罗系煤系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烃源岩热解地化分析成果,应用所测岩样中有机碳TOC、吸附烃(S1)、干酪根热解烃(S2)含量及氢指数如(S2/有机碳),对库车坳陷阳1井及吐格尔明露头煤系地层中的泥岩、碳质泥岩和煤岩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三个方面进行了烃源岩分析评价,这三种岩石样品中各项生油岩指标绝大多数都达到了中—好烃源岩评价标准。指出库车坳陷侏罗系中—下统阿合—克孜勒努尔组为一套极具生烃潜力的煤系烃源岩。 相似文献
17.
天峻凹陷隶属于青海地区南祁连盆地,盆地三叠系广泛发育碳酸盐岩,且厚度较大。本文对天峻凹陷中三叠统大加连组烃源岩,进行采集样品,并对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文章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等参数对天峻坳陷三叠系大加连组的海相烃源岩进行了评价。最后发现,烃源岩属于海相碳酸盐岩类已达到了烃源岩评价标准,其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普遍为Ⅱ2,有机质成熟度进入油气生成的成熟一高成熟期。但鉴于样品采集来自地表,考虑到演化作用和风化作用,天峻坳陷的中三叠统大加连组碳酸盐岩判定为中等烃源岩。 相似文献
18.
生烃凹陷的烃源条件与资源潜力评价是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基础。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法难以揭示生烃凹陷全貌特征,生烃量与资源量直接计算法通常难以适用于低勘探程度区。提出烃源指数的新指标,将其定义为快速评估生烃凹陷油气资源数量的量化指标,并从凹陷体积与烃源岩质量两方面提取关键参数加以定量表征。其具体取凹陷面积、凹陷源岩层最大厚度表征凹陷体积,取地层沉积相、干酪根类型与凹陷最大埋深表征烃源岩质量。计算了高勘探区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12个洼陷文昌组的烃源指数,并基于“源控论”与黑箱原则,建立了烃源指数与成因体积法计算的资源量之间的乘幂关系。经另一高勘探区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的检验,由烃源指数估算的资源量是可信的。应用烃源指数快速评价了低勘探区恩平凹陷,得出EP17、EP18和EP12等3个洼陷文昌组总资源量达13.193×108 t,并认为恩平凹陷属于富烃凹陷,其中EP17洼烃源条件最优,为富生烃洼陷。烃源指数涵盖了凹陷体积与源岩质量两方面信息,涉及参数少且易获取,适用于生烃凹陷资源潜力的快速评价,尤其是低勘探区。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子北地区延长组长6段油层构造特征、沉积相分布及砂体展布特征,从烃源岩、储层、盖层等方面对长6段油藏成藏条件进行了探讨,并就油藏类型、主控因素及成藏期次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子北地区长6段油藏具有较好的生、储、盖配置关系,主要受沉积微相及储层物性控制;长6段油气主要储存在长61、62、63 段河道砂体内,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圈闭;长6段油藏主控因素有主分流河道、储层物性及其非均质性、原油分布;长6段油层中,油气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呈双峰状,主要在100℃~110℃和130℃~140℃;利用热演化史与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法对油气成藏期次进行判断,长7段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在早白垩世运移并大量聚集至长6段油层组,形成长6段油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渤南洼陷构造埋藏史的研究,结合二次生烃迟缓效应的有关理论,对洼陷内缺失的中生界三叠系、白垩系地层进行了恢复.认为本区曾存在三叠系地层,估算剥蚀厚度为2000m.运用EASY%Ro软件对沾化凹陷的古地温场演化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C-P烃源岩的成熟度演化在燕山运动二幕具分异特征,导致喜山期的再次演化具有两个门限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