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综述了标准物质/标准样品(RM)的定义、作用,我国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的管理等知识,并对与RM相关的标准及标准化知识进行了简单介绍,对理化检验工作者在RM认识和使用中的模糊概念进行了明确,同时提出了RM技术的4个新特点,即计量溯源性、测量不确定度、在实验室认可中的广泛应用和仪器用RM的大量开发。  相似文献   

2.
邓敏 《山西冶金》2023,(1):102-104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直接影响到生产产品的性能水平,而其性能水平的测试涉及到了有关金属材料检测过程中试样的取样、制备操作。因此,基于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方面的指标分析以及相关的检测工作内容,就试样过程中的取样和制备要点进行了科学的探究,并就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检测过程中的验收环节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碳化钛钢结合金的制备及性能。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碳化钛钢结合金,并对其进行了微观结构、力学性能、耐磨性等方面的测试。结果显示,碳化钛钢结合金在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不锈钢和碳钢。此外,碳化钛钢结合金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40%球形硬脂酸为占位剂,应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出具有各向异性多孔结构的多孔Ti-5Cu合金,并研究了烧结工艺对多孔Ti-5Cu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制备出的多孔Ti-5Cu合金的相组成没有明显影响,但对其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在900℃保温2 h制备出孔结构和力学性能较佳的多孔Ti-5Cu合金,其孔隙率为68.25%,抗压强度为89.00 MPa,弹性模量为3.79 GPa,与人体骨的力学性能相近,有潜力用作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5.
尚青亮  刘捷  张玮  方树铭 《云南冶金》2015,(1):67-70, 70
研究了以氢化钛粉与铝钒合金粉为原料,在冷等静压机压制成型后分别采用真空烧结和气氛烧结制备Ti-6Al-4V合金,并对制备的Ti-6Al-4V合金进行相对密度、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真空条件或气氛条件下烧结制备Ti-6Al-4V合金的相对密度均大于98%,力学性能满足ASTM B348要求;与真空烧结相比,气氛烧结制备的Ti-6Al-4V合金晶粒尺寸较小,力学性能在真空烧结的基础上提高了8%~10%。  相似文献   

6.
以93W-4.9Ni-2.1Fe高比重钨合金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不同粒度钨粉制备的93W-4.9Ni-2.1Fe合金在1 415~1 550℃温度下烧结后的力学性能,并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钨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及钨合金的断裂行为。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烧结态钨合金的力学性能均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规律,在1500~1 510℃烧结时钨合金的力学性能出现突然下降;6.0μm粗钨粉制备的钨合金的力学性能整体比相同烧结温度下细钨粉制备的钨合金高;93W-4.9Ni-2.1Fe合金在氢气气氛中高温烧结后再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固溶+淬火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力学性能;钨合金的力学性能与其断裂行为有关,断口形貌为钨晶粒高度的穿晶解理断裂和粘结相延性断裂时合金表现为高强韧性。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常规定温超固相线液相烧结出现的烧结温度窗口狭窄和产品力学性能对烧结温度波动敏感的问题,采用变温超固相线液相烧结工艺制备了粉末冶金高铬铸铁,研究了变温超固相线液相烧结的高温阶段工艺参数对15Cr系高铬铸铁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定温超固相线液相烧结制备的合金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变温超固相线液相烧结制备的合金...  相似文献   

8.
钼及其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化工、航空和核工业等领域。粉末冶金是钼合金的主要制备方法。通过固溶强化、第二相强化、细晶强化等多种强化手段可以提高钼合金的力学性能,从而拓宽钼合金的应用范围。本文介绍了粉末冶金制备钼合金的研究进展,包括粉体制备方法、压制工艺及坯体烧结工艺等,讨论了钼合金的强韧化方法及其机理,并展望了粉末冶金法制备钼合金的发展方向,以期对钼合金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介绍不同方法制备Cu—Nb复合材料的研究情况,如形变复合法、机械合金化法、物理气相沉积法.重点论述了不同方法制备的Cu-Nb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电学性能,因其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及电学性能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是具有高强高导铜基复合材料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0.
产业化制备弥散强化铜材料的性能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产业化制备弥散强化铜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微观结构,对产业化制备弥散强化铜材料工艺因素及现有工艺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