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流互感器出厂时提供的伏安曲线大多只覆盖5~200 mA这段低励磁电流区间,难以据此评估大倍数一次电流时的电流传变特性。采取简单指数函数拟合伏安数据,提出用Moore-Penrose逆方法对指数函数进行参数辨识。针对直接辨识产生的较大拟合误差,将数据取值间隔规律化并用线性或样条插值填充数据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可降低辨识过程中非线性因素的影响,改善拟合精度。以饱和起始点的励磁电压作为参考,通过归一化处理能降低所需辨识的参数空间的维数,从而简化计算。根据辨识得到的拟合函数可方便地求出满足10% 误差要  相似文献   

2.
基于分段拟合算法的电流互感器误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流互感器的传变误差直接影响继电保护动作的可靠性。然而利用现场测试数据无法直接预估大倍数短路电流时的励磁电流,很难对传变误差作定量评估和确切计算。提出利用三次样条插值和指数函数综合解析表达式,对原始数据分段处理拟合伏安特性曲线,可完整描述线性区和饱和区伏安特性,准确求出饱和区内的励磁电压和励磁电流值,从而计算出大倍数短路电流时电流互感器的传变误差和二次最大允许负载。通过与多组实测数据比对,验证了该算法拟合精度高,计算结果准确,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熊超 《电气技术》2012,(11):42-44,52
对于已经投入运行的电流互感器,测量其10%误差曲线较为困难,现场通常进行其伏安特性及二次负载试验并以此来进行电流互感器10%误差校核。并根据现场收集的典型电流互感器参数等数据进行实例计算,阐明电流互感器特性是否满足要求。并提出了在不满足10%误差要求时,应如何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4.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一次电流比正常运行时的电流大几倍甚至几十倍,此时,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铁芯发生饱和,引起二次电流的畸变,从而使继电保护及其二次设备误动作。笔者对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与饱和特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实际工作中电流互感器误差曲线的绘制以及二次负载的校核方法,并提出了减小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敏  温涛  李欢 《电工技术》2020,(11):77-79
概述了电流互感器复合误差对微机保护装置的影响,介绍了复合误差的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叙述了电流互感器伏安特性曲线与误差曲线的绘制方法。针对目前变电站电流互感器误差校验中使用的拐点电压法,指出其不足,并提出根据电流互感器参数计算励磁电流,对应实测励磁电压的方法,实例核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某一变电站变压器保护在出线故障时跳闸事件的深入调查,根据故障电流值、现场保护整定值、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检测数据,分析判断出误动是由于出线电流互感器保护用绕组特性与二次回路配合不当造成的.为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从现场已安装设备出发,通过对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伏安特性、二次回路负载进行检测、核算,提出了利用提高额定电流比、降低二次回路负载、选用特性满足要求的二次绕组或更换电流互感器、对速断保护定值进行限制等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二次负载对电流互感器误差的影响及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静斐 《广东电力》2005,18(12):59-62
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阻抗对电流互感器误差有较大的影响。为此,通过电流互感器等值电路和误差曲线,分析了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载特性,并讨论了电流互感器标准装置二次回路阻抗的测试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某一变电站变压器保护在出线故障时跳闸事件的深入调查,根据故障电流值、现场保护整定值、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检测数据,分析判断出误动是由于出线电流互感器保护用绕组特性与二次回路配合不当造成的。为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从现场已安装设备出发,通过对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伏安特性、二次回路负载进行检测、核算,提出了利用提高额定电流比、降低二次回路负载、选用特性满足要求的二次绕组或更换电流互感器、对速断保护定值进行限制等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电流互感器10%误差曲线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运行单位,测量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曲线较为困难,现场通常进行伏安特性试验,并利用它的伏安特性曲线进行10%误差校核.  相似文献   

10.
根据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电流互感器取电的负载模型;参考变压器磁化曲线,选择电流互感器的工作范围,并通过实验数据得出取电互感器的设计参数.电路电源部分采用MCU智能管理,通过负载控制的方法使二次电流和功率得到控制,最终实现电流互感器取电电源在15~500 A范围内可稳定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