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米     
“吃饭了。”在开饭的前几分钟,妻子就已经召唤我们父子。她说我们吃饭喜欢“挨”,不提前通知她要“卯等”。饭是一日三餐要吃的。坐到桌前,我们的眼睛首先逛的是桌上的菜,而不是碗里的米。时间一长,我就感觉奇怪了,为什么我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吃着碗里的大米饭,倒是忽略了它,只对菜感兴趣?难道我们是“忘恩负义”的人?妻子也是这样,她每次总是问儿子:“菜合不合口味?”从不问米饭。细想想,这对大米太不公平了。大米是我们的主食,而我们竟将它遗忘。我不是吃大米饭长大的,我出生在鄂西山区,那里以盛产苞谷和洋芋为主,水田到我们生产队也是…  相似文献   

2.
难忘红薯     
我老家在河南,我们那儿盛产红薯。在我们那儿,大米白面是主粮,红薯是杂粮,也就是说,日常饮食中,人们应以大米白面为主,红薯只能作为一种补充。然而,在那粮食不够吃的年代,我们家曾一连数月吃红薯,我上大学走的时候,是背着一兜子熟红薯上路的。我虽说是吃红薯长大,但仍长得高高大大的。十四五岁的时候,我就能挑一百多斤的担子,我们那儿的人都长得人高马大的。别的地方的人都说我们是吃红薯吃的,我们也知道是吃红薯吃的,我们那儿的人都知道红薯养人,但是,红薯究竟是怎样个养人法,我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上大学后,接触的书籍多了,我才知…  相似文献   

3.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语见《论语·乡党》,是一条孔子语录。宋代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此句注释说:“食以五谷为主,故不使肉胜食气”。食气,即五谷之气,谷物营养价值之所在。“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是我国古代重要食论之一,影响深远。 众所周知,我们民族自古以农立国,是种谷、食谷的民族。人们习惯地说自己是吃五谷长大的,吃饭长大  相似文献   

4.
京根儿 《饮食科学》2005,(10):62-62
记得横渡渤海海峡的张健在刚刚上岸时,有记者就问他现在最想吃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想吃碗炸酱面!”可以说,北京人是吃着炸酱面长大的。记得我小时候,最爱吃的就是奶奶做的炸酱面,每次吃面,她总会对我特殊照顾,过了水的面条放入碗中,定会多放上些面码,然后上(扌汇)一大勺香喷喷的炸酱,我便端着  相似文献   

5.
阮光锋 《中国食品》2021,(5):136-137
今年是牛年,当然要吃牛肉了,牛肉一直也是很受人们喜欢的一种肉类。有人说,吃牛肉会让人更强壮,美国人就是吃牛肉长大的。还有人说,吃牛肉能暖身,让身体更健康。不过最近几年,网上总有说法称牛肉致癌,不能多吃。另外,在家做熟的牛肉切开时会冒绿光,是变质了吗?还能吃吗?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牛肉的那些事儿。  相似文献   

6.
关于面条的轶闻趣事 先说一件趣事。记得小时候农村搞批林批孔运动,在一次批判大会上,村子里的妇联主任批判孔夫子时愤慨地说:“毛主席说过,‘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女人能顶半边天’。可是,孔老二真浑蛋,说什么‘女子不算汉,面条不算饭’,如今女人像男人一样割麦插禾修梯田,谁说女子不如男?再说,现在口粮少吃不起白馍馍,只能吃稀面条,孔老二说面条不算饭,那我们吃什么?吃他达《豫西南方言,意思是爹或爸)那个蛋!孔老二真是胡说八道啊!”笔者不知道孔老夫子究竟说没说过“女子不算汉,面条不算饭”之类的话,也不知道农村为何批林批孔要拿面条说事儿,不过从那时候起,从那位妇联主任口中,的确体会到面条——是普通百姓的家常便饭,特别是长大上初中学地理课后知道面条是北方人须臾不可或缺的主要食品。  相似文献   

7.
医生告诉我们,健康主要取决于生活习惯。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养成的。在这里,谨向初为父母者介绍莫斯科医学院主任研究员柳德米拉巴尔医生的一些劝告:孩子应当吃蔬菜婴儿渐渐长大,开始吃食物。食物构成应逐渐与大人靠近。妈妈应当定时定量地在孩子的食物中添加新品种,同时必须与原来吃的食物搭配在一起。许多做母亲的人抱怨说,孩子不爱吃蔬菜,这往往是因为没有正确地喂养,而是强迫孩子吃东西。绝不能强迫吸食孩子食欲不佳,绝人多数情况是因为硬要他吃下定量的食品,使其情绪过分压抑。这会引起他强…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形容海外华人为“假洋鬼子”。我们家三人中有两个“假墨西哥人”。嫁了个苏格兰血统的美国老公,始终以为他爱吃美国食品。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和对门的墨西哥人家成为朋友以后,我才发现老公和儿子是一个模式,最好天天吃墨西哥饭菜。我说老公是隐藏得很深的民族敌人,他根本听不懂。我说儿子是小小卖国贼,他也听不懂。结果倒是我这个中国人成了他们的俘虏,投降以后心不甘情不愿地为他们俩做墨西哥菜。  相似文献   

9.
吃麦当劳、肯德基和巧克力蛋糕长大的城里孩子,说农村的孩子不知道麦当劳肯德基太可怜了。我听了对他说,农村的孩子是不知道什么劳什么基,但不等于没有零食,没有美食。我给他们讲了我小时候在农村的故事。 50年前,儿时华北大平原的冬季,锅底放一个粗瓷大碗,从地窖里拿出红薯,放在大碗周围,加上少许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因事去晋北农村,曾在朋友家小住数日,其间吃过一顿“杨毛儿”饭,至今仍令我回味无穷。“杨毛儿”是杨树在春天吐叶前抽出的红褐色似穗的絮,对此人们也许不会感到陌生,但吃过“杨毛儿”的人恐怕不多吧?记得当时高清明还有几天,正值杨毛儿最多的时候。一天早晨,友人的母亲早早出了门,待我们起床时,她已拉回来一篮子鲜嫩的杨毛儿。我不解地问:“捡这做什么?”她说:“做菜吃啊,你肯定没吃过。”从小便与杨树为伴长大的我,确实是头一回听说杨毛儿还可以吃。后来才知道,每年这个时候,这里几乎家家都要吃杨毛儿菜,这似乎…  相似文献   

11.
近日,听闻养生大师林海峰先生在电视节目中提到这样的观点:米饭、面食,是现代中国人饮食中的毒药。按照林先生的观点,我们中国人都是吃毒药长大的,中华民族已经吃了五千年的毒药!  相似文献   

12.
问津于面     
北方人吃不惯米饭,南方人不惯于面食,这跟北方多产麦、南方多产稻有关,所以人的“食性”与人所处的地域、出产有密切关系。 说到面食,南方人总不及北方人那么“精通”。梁实秋先生早年在北京吃惯了面条,他说过:“北方人吃面讲究吃抻面”(《面条》)。他对切面无好感,因为味道不大对劲。他从小吃炸酱面长大,面一定是抻的,从来不用切面。  相似文献   

13.
崔恒 《食品指南》2009,(11):12-13
上当了? 朋友的孩子今年上六年级,一天看到报刊上说.瑞典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跟踪研究,发现吃鱼与不吃鱼的孩子.多吃鱼与少吃鱼的孩子.长大后在智商上有相当大的差距.在事业的成就上也有明显距离。这个孩子是朋友的心头肉,  相似文献   

14.
正在记忆中,我们总是习惯了每天都被母亲叫醒,吃着她准备的一日三餐。渐渐地我们长大了,背井离乡后,我们经常也会怀念妈妈的味道。但你是否有想过或者已经发现,我们的妈妈很多时候吃得也并不健康,她们的饮食也有很多误区和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也在慢慢影响她们的健康。今天我来盘点下妈妈们常见的饮食问题,大家一起看看,你们是否也有同款妈妈。  相似文献   

15.
黄豆飘香     
黄豆也叫大豆.是一种地地道道的中国原生产品.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就开始广泛地种植大豆了.之后把它当成了最主要的农业作物,和水稻.小麦、大麦.粟一起并称为“五谷”。中国人没有一个不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因此我们对大豆也是特别地熟悉和喜爱。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我和老公一起回了一趟我的外婆家.由于我从小跟着外婆长大的,所以特别亲外婆,这次我们在外婆家住了3天. 那3天,舅妈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都是些城里难以买到的乡村原味菜肴,非常好吃.但是,面对着舅妈端上来的香喷喷米饭,我却总是推说"不饿",不吃.其实我是为了减肥,因为好多人说,如果要想减肥就不要吃主食,那样吸收的热量才会减少.舅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说:"你想减肥是吧?我这米可不是你们平时吃的那种米,这是糙米,专门减肥的,你看舅妈胖不胖?"我这才仔细观看舅妈,舅妈已经40多岁了,但是身材曼妙得跟小姑娘似的,从背后一看,就像20多岁一样.  相似文献   

17.
吃鱼散记     
正在海边长大,吃得最多的,便是鱼。从小,父亲常对我说,要想不被鱼的刺刺伤,定要耐心吃鱼。一开始,我担心被鱼刺刺到,还真是谨记父亲的话,小心吃鱼。渐渐,当吃鱼已经变成每天的"功课",心里便释然。觉得吃鱼,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倒是鱼的味道鲜美无比,吃鱼前,让我心里总怀着一份美好的期待。以致慢慢长大,渐渐不能习惯饭桌上没有鱼。一旦没有鱼,感觉菜摆得再多,也像没  相似文献   

18.
生侃生菜     
不想开火的炎炎夏日,活活吃一盘生菜,是简捷清爽身心的方式。说到生菜,一般都会想到西方,想到沙拉。因为曾在英文媒体从事美食工作,熟悉了一帮吃生菜长大的西方朋友。他们对有生菜沙拉并不是天生接受,而是有爱有恨,不过,这得分情况讨论。  相似文献   

19.
史军 《饮食科学》2014,(3):20-21
在众多坚果之中,核桃无疑是个大明星。因为它们个头够大,味道够香,更重要的是妈妈经常说“多吃点核桃,核桃补脑,能变更聪明哟”。于是,我们很听话地吃下了核桃仁。  相似文献   

20.
正去年,八岁去美的表妹还乡,还带了一个中学好友,在中国吃得不亦乐乎。为了让这个在美国南加州长大的孩子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味,我也加入其请客行列。有次去吃夜上海,点心叫了酒酿圆子,表妹竟然没有吃过。我告诉她,你看这小小一碗,有米的三种形式,做成酒的米、做成圆子的米,还有磨碎的米。她像得了什么真传忙着向刚离席回来的好友宣传,你看一把米能做到这么微妙。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道平常点心,个中细节已经不须多说,可是遇到外人,倒想出它的种种妙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