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室内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烯肟菌胺对瓜类白粉病有优异的防治效果。盆栽条件下烯肟菌胺对黄瓜白粉病的杀菌活性(EC90值)为4.32mg/L,田间小区试验烯肟菌胺在40~80ga.i./hm2的剂量下施药2~3次,能有效的控制瓜类白粉病的危害,烯肟菌胺与戊唑醇组成的混剂对瓜类白粉病也同样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5%烯肟菌胺EC和20%戊唑醇·烯肟菌胺SC对靶标作物(黄瓜)安全。  相似文献   

2.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烯肟菌胺对小麦白粉病的盆栽杀菌活性(EC90值)为4.03mg/L;田间小区试验结果一致表明,烯肟菌胺在40-80g a.i./hm^2的处理剂量下,施药1-2次,对小麦白粉病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同时对小麦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也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宋瑞利  司乃国  李轲轲  单忠刚 《农药》2008,47(12):871-873
2006-2008年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5%烯肟菌胺EC和20%烯肟菌胺·戊唑醇SC(爱可)对向口葵锈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00~200 g a.i./hm2处理剂量下,间隔8~12 d,施药2~3次能够有效控制向日葵锈病的发生,防治效果优于三唑酮、醚菌酯等常规药剂;20%烯肟菌胺·戊唑醇SC处理区的向口葵产量,较空白对照和三唑酮、戊唑醇对照药剂区的产量均有显著性提高.  相似文献   

4.
创制杀菌剂烯肟菌胺生物活性及应用(Ⅰ)——小麦白粉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烯肟菌胺对小麦白粉病的盆栽杀菌活性(EC 90值)为4.03 mg/L;田间小区试验结果一致表明,烯肟菌胺在40~80 g a.i./hm2的处理剂量下,施药1~2次,对小麦白粉病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同时对小麦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也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烯肟菌酯对小麦白粉病的盆栽杀茵活性(EC90值)为28.307μg/ml;田间小区试验结果一致表明,烯肟菌酯在50~100μg/ml的处理剂量下,施药1~2次,对小麦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在65.50%~87.48%之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白粉病是影响辣椒正常生长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化学防治是控制辣椒白粉病的重要措施,多种药剂,如三唑酮、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等均可用于该病害的防治。[结果]田间小区试验结果一致表明: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对辣椒白粉病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100~200 mg/L处理剂量,施药2~3次,对辣椒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在85%以上,优于醚菌酯和三唑酮。在试验剂量下,对供试作物辣椒安全。[结论]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可用于田间辣椒白粉病的防治,具备较好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明确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对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并推广应用于生产实践.[方法]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200、100、50 mg/L三个处理喷施,防治梨黑星病,以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00 mg/L、5%己唑醇微乳剂50 mg/L等药剂为对照,另设不喷药的空白对照.[结果]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对梨黑星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100~200 g a.i./hm2的处理剂量下,间隔10~15 d,在生长季连续施药4~5次,能够有效控制梨黑星病,防治效果优于腈菌唑乳油、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常规药剂,且对供试作物安全.[结论]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可有效控制梨黑星病,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黄瓜白粉病菌对烯肟菌胺敏感基线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盆栽植株法测定了不同地区59个黄瓜白粉病菌菌株对烯肟菌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各菌株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EC50值最大为5.30 mg/L,最小仅为0.19 mg/L,平均值为72.59 mg/L,由于菌株均采自未使用过烯肟菌胺杀菌剂的田间,敏感性频率分布旱近似正态分布,可作为黄瓜白粉病菌对烯肟菌胺的相对敏感基线.  相似文献   

9.
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麦可)是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杀菌剂,于2008-2009年在西北地区测试了该药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白粉病和苹果轮纹病的防治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对上述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100~200 g a.i/hm2处理剂量下,间隔10~15 d,在生长季连续施药4~6次,能够有效控制上述苹果病害,防治效果优于腈菌唑乳油、甲基硫菌灵等常规药剂,且对供试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0.
新杀菌剂烯肟菌胺(SYP-1620)对苹果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2006年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5%烯肟菌胺乳油和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爱可)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白粉病和苹果轮纹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00-200 ga.i./hm2的处理剂量下,间隔10-15d,连续施药4-6次能够有效控制上述苹果病害,防治效果优于多菌灵、代森锰锌等常规药剂,且对供试品种安全.  相似文献   

11.
选用5种药剂对棚栽茄子和黄瓜白粉病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茄子白粉病的防效明显优于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对茄子白粉病,除250 g/L嘧菌酯SC处理防效相对较低外,其余各处理均有较好的防效,尤以50%醚菌酯WG处理防效最高,且残效期最长;对黄瓜白粉病,防效较好的药剂为20%烯肟.戊唑醇SC,其次为15%三唑酮WP和250 g/L嘧菌酯SC。  相似文献   

12.
李凌云  栾炳辉  陈敏  王培松  王英姿 《农药》2020,59(7):523-524,536
[目的]评价11%戊唑醇·环氟菌胺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方法]2016—2017年喷雾法于山东省海阳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1%戊唑醇·环氟菌胺悬浮剂33~66 g a.i./hm~2对黄瓜白粉病防效显著,药后9 d防效为88.15%~92.84%,末次药后11 d防效为89.75%~94.86%,优于或相当于对照药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0%环氟菌胺悬浮剂。[结论]11%戊唑醇·环氟菌胺悬浮剂可作为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理想药剂之一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20%戊唑醇·烯肟菌胺悬浮剂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表明戊唑醇·烯肟菌胺在稻田环境中的半衰期为分别为6.72~13.00、6.38~13.86 d.在施药后的21 d收获的糙米中戊唑醇和烯肟菌胺的残留量均未超过0.50 mg/kg.  相似文献   

14.
《农药》2019,(12)
[目的]为评价戊唑醇和烯肟菌胺在琯溪蜜柚上使用的安全性,研究其残留降解动态。[方法]设计套袋和非套袋2种处理,20%戊唑醇·烯肟菌胺悬浮剂按推荐剂量和加倍推荐剂量在蜜柚上各施药1次进行田间试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残留检测。[结果]戊唑醇和烯肟菌胺在蜜柚上的降解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戊唑醇采用套袋时的半衰期(T_(1/2))为6.22~6.64 d,未采用套袋的T_(1/2)为6.48~7.15 d;烯肟菌胺采用套袋时的T_(1/2)为5.93~6.41 d,未采用套袋的T_(1/2)为4.69~4.94 d。[结论]烯肟菌胺在采用套袋时的半衰期大于未采用套袋的半衰期,但套袋对戊唑醇的半衰期没有明显影响。施药后65 d最终产品中均未检出戊唑醇和烯肟菌胺残留。  相似文献   

15.
从不同地方采集分离了57个稻瘟病菌菌株,并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这些菌株对烯肟菌胺(SYP-1620)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均未对烯肟菌胺产生抗性,其中最敏感的菌株EC50值为0.03028 mg/L,最不敏感的菌株EC50值为0.18297 mg/L,所有菌株敏感性频率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初步确定将所有菌株的EC50平均值0.091 68 mg/L作为稻瘟病菌对烯肟菌胺的敏感基线.  相似文献   

16.
由沈阳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农用杀菌剂烯肟菌胺是一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用杀菌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到目前为止.烯肟菌胺原药、5%乳油以及与戊唑醇的混剂已获得农药临时登记。烯肟菌胺及其混剂获得中国发明专利4项,美国专利1项。  相似文献   

17.
4种Strobilurin类杀菌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志念  王力钟  张弘  张宗俭  祁之秋 《农药》2004,43(8):370-371,357
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室条件下,嘧菌酯、醚菌酯、烯肟菌酯和烯肟菌胺4种strobilurin类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均具有很好的保护活性,其中烯肟菌胺和醚菌酯的活性更为突出。4种杀菌剂的治疗活性也很好.烯肟菌胺对该病害4d的治疗活性明显优于其他药剂。在小麦上,嘧菌酯的叶表渗透性和向叶尖移动能力较为明显。烯肟菌胺和醚菌酯具有较长的持效期,大于2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唑胺菌酯混剂对小麦白粉病及黄瓜白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及田间药效,为防治2种病害提供合理使用依据。[方法]通过室内盆栽及田间试验方法开展试验。[结果]室内盆栽试验显示:25%福美双·唑胺菌酯SC和25%百菌清·唑胺菌酯SC对小麦白粉病EC90值分别为4.89、5.66 mg/L,对黄瓜白粉病EC90值分别18.07、18.11 mg/L。田间试验显示:25%福美双·唑胺菌酯SC和25%百菌清·唑胺菌酯SC在500、250、125 mg/L有效剂量下对小麦白粉病的平均防效为97.91%、92.17%、83%和98.23%、91.37%、81.66%;在400、200、100 mg/L有效剂量下对黄瓜白粉病的平均防效为89.03%、79.59%、66.21%和86.31%、79.08%、63.6%。[结论]25%福美双·唑胺菌酯SC和25%百菌清·唑胺菌酯SC对小麦白粉病和黄瓜白粉病有很好的活性。25%福美双·唑胺菌酯SC和25%百菌清·唑胺菌酯SC对小麦和黄瓜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对稻瘟病2008-2009年东港、沈阳两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孕穗末期和齐穗期各喷施一遍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100200 g a.i./h㎡,能有效控制稻瘟病的发生.该药剂在100 g a.i./h㎡剂量下防效相当于对照药剂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在200 g a.i./h㎡剂量下防效,在试验剂量下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20.
《农药》2016,(2)
[目的]探索烯肟菌胺与三环唑混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效果及剂量。[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苗法测定烯肟菌胺与三环唑对稻瘟病菌的联合毒力,验证25%烯肟菌胺·三环唑SC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效。[结果]烯肟菌胺与三环唑防治稻瘟病EC90值为7.2449、19.1850 mg/L,且在1∶1、1∶3、1∶5、1∶7及1∶9五个配比下具有明显增效作用;3地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5%烯肟菌胺·三环唑SC 225~300 g a.i./hm2对水稻穗颈瘟防效,略高于对照药剂。[结论]25%烯肟菌胺·三环唑SC(配比1∶9)可用于防治水稻穗颈瘟病,推荐剂量为225~300 g a.i./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