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一种环境理念,结合位于柯岩自然与聚落环境中的一个小型建筑设计,尝试了一条根植于地域特质的环境建筑的创作途径。  相似文献   

2.
顾奇伟 《云南建筑》2014,(1):119-120
马年来临,举国一片好口采:一马当先、快马加鞭、马到成功。对此拙是力不从心,难以企及,似乎能做的是“老马识途”,然而自忖是老马糊涂,只识回程,不知新路。  相似文献   

3.
引论近些年来,城市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不同程度地受到破坏,人们在生理及心理等行为上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环境问题,人们在深感忧虑的同时,存在着消极和积极的态度,消极者逃离“城市荒漠”,向往田园生活的“净土”,积极者努力寻找一条与自然更为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城市环境生态化设计。在探讨城市环境设计之前,我们试以湘西民居环境为例,分析人们所向往的田园生活净土的“村落环境”,通过对比从侧面反映“城市环境要与自然有栩结合,并创造富有时代感和地方特色”这一观点。湘西民居环境是一种…  相似文献   

4.
张欣 《城市开发》1998,(9):29-29,31
一、概论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生存的环境。这种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其物质的方面与精神的方面。人们的生活环境,实际上是一种“从外界给予生物体作用而出现的物理、化学、生物学以及社会学等方面的现象”,这种现象对于人们的生活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  相似文献   

5.
环境、行为、人一直是城市设计领域和建筑界的热门话题,随着学科的交叉,主要是社会学、心理学和哲学等人文科学的渗人,产生了一些新理论、新思想,逐渐形成了一门以研究人的行为与相应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人为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使之相互融洽的一门学科,即环境行为学。又有人称之为环境心理学,因为它是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剖析人的心理来反馈有关环境的信息,所以它也是属于心理学的范畴。这里有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领导人物,如亚历山大(Alexander)、克里斯托夫(Christapher)(懒式语言》的主要作者)、杨·盖尔(Jan·Gehl)(《…  相似文献   

6.
高超 《南方建筑》1997,(1):10-10,27
环境艺术(Environmentalart)被称为环境设计(Environmentaldesign)、乃是绿色的艺术与科学,是发展和谐与持久的艺术与科学,建筑艺术属于环境艺术。近年来,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在中国的崛起与发展,是中国重要的文化成就。这一成就的取得,是与中国近年来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在建筑学观念、艺术观念的转变同步发展的。中国是世界上环境艺术遗产和环境设计经验、技巧十分丰富的国家,其造园艺术、盆景艺术以及辉煌的古代建筑艺术成就,是当代环境艺术成长的沃土。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于1958年成立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当时设有“建筑…  相似文献   

7.
论人聚环境的变迁与哲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序言人聚环境学作为一门建筑与规划设计预域的新学科,鉴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与环境和谐共生意识的加强,而越来越显得重要.本文通过对人聚环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与哲理的分析,使人们加深对该学科认识和掌握,引发有识之士共同关心其发展与完善.一、早期人聚环境的变迁与哲理(一)、环境变迁人类早期活动主要是适应自然环境和利用自然环境,起始于狩猎的农牧业,往往在一些自然条件比较好的森林、水草繁茂的河谷地带和冲积平原地带发展,如中国的黄河流域、非洲的层罗河流域、西亚的底格里斯河流域等,这些都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  相似文献   

8.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在住宅建设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美化居住环境就更有重要意义。ig重视居住区的环境建设住宅环境的好坏,尤其是绿化的复盖率大小,是衡量现代化住宅的重要标准。法国著名的建筑师汉斯一沙隆认为:重要的是将房屋周围的环境也纳人住宅规划之中,“居住而不仅是住房”就是他的基本思想。城市建设的发展,森林般的高楼大厦的增加,机动车辆日渐增多,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中的绿地被摩肩接路的楼房所占据,一块块珍贵的绿地被蚕食,人们越来越感到环境质量在不断下降。人们渴望自然,希望生活在蓝…  相似文献   

9.
环境空间的虚与环境物的实在,是构成环境的两种基本要求。环境的空间有中心,环境的内外分虚实。环境空间的主体是气,气聚为云,气动为风,环境物实在的主体是山与水,水聚为湖海,水动为流。环境处于大地之上,日月星之下。日月星运行光热变化,风云雨雪寒来暑往。环境物实在有空缺,而有山谷城户门。门户为风动力流之通道。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居环境的日益改善,园林的概念不再是简单的局部空间设计,而是扩展到整个城市的外部环境。园林小品在现代环境建设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承担着多重的角色,既装饰、点缀、又体现着一种文化,同时又是园林环境中总体构图设计的协调砝码,社会以人为本,园林环境建设发展将对园林小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小品将朝着科学、艺术和个性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Diana  Lee-Smith  宗思语 《人类居住》2006,(3):19-19,21
1976年,联合同环境规划署的一名高级官员收到一份文件,其中建议环境问题与妇女状况应得到环境规划署的关注,这名官员在转发批注上草草写道“除非等我死了”。我知道这件事,因为当时我作为联合同环境规划署一名职位较低的官员,不得不负责把这张纸条传到它的下个目的地去。  相似文献   

12.
姜传 《规划师》2001,17(2):32-34
社区环境是城市现代化与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建成的社区环境呈现一种易“老化”现象。作者通过对社区环境相关要素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保持社区环境品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人居环境设计中的开放化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瑜 《华中建筑》1997,15(3):1-4
“持续发展”是当今人居环境设计的发展方向。文章通过历史和现实的分析,认为“开放化”是适应这一方向的特征之一,并措施了“开放化”在人居环境设计的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面上的表面。  相似文献   

14.
浅谈景观照明中的环境心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人们在不同环境下,其心理发生不同变化并探求环境和心理之间互动、因果关系的学问。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环境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这个互动过程中,人可以改变环境,同时,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可被环境所影响。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景观照明,更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将环境心理学较好地运用到景观照明的规划、设计中去,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建筑,原本就背负着必须从环境中突显自己的可悲命运。可以说,这是一种被迫从环境割裂出来的宿命。在有些人看来,体积如此巨大的物体拔地而起,当然会被视作是一种割裂。然而。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在想,这种所谓的宿命难道是不可颠覆的吗?如何才能将这个冒出来的新空间与周围的环境连接起来呢?不能让它融入到环境中去吗?不能让它和环境融为一体吗?我相信,这样的思考绝不会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16.
建筑作为人类借以栖身的载体,它的环境建设得好坏,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因此,我国人民历代都很重视住宅环境建设。汉代刘熙在其《释名》一书中曾说:“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在当代,这种有益健康的住宅环境可从五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工厂车间内部处于一种灰色的环境世界,加快操作人员的疲劳,影响劳动生产率的现状,从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作用的角度,提出了如何进行生产环境色彩的设计,指出在良好的环境色彩下工作,能提高生产率,减少劳动事故。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住房消费观念的变化,生态住宅的悄然兴起,已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生态住宅的特征、内外环境及要求、环境建设的远景作一论述,以期对生态住宅有一认识。  相似文献   

19.
香港办公建筑的环境评价方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燕敏 《暖通空调》1998,28(2):72-73,80
简要介绍了香港办公建筑的环境评价方法和过程,这一评价方法是参照建筑机构的环境评价方法,根据香港的具体环境条件而制定的,包括办公建筑的构造和楼宇设备系统等对全球环境,区域环境和室内环境的各种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环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从大小可分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再深入一步,宏观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又可分为自然生态环境和人为的建筑环境。本文旨在探讨一个人为的建筑环境怎样去适应自然的生态环境及精神环境,使其有机,有理,有序。这是每一个建筑师在从事建筑创作时所不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