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3)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健康发展阶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围绕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高的问题展开了简要地论述。我国目前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过高、增速过快且结构不协调,成因主要有制度性因素、结构性因素、周期性因素、企业自身因素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效去杠杆,国家应做到宏观调控结构性去杠杆;银行应当坚持银行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帮助企业降低利息负担;企业自身完善企业内部管理转变融资模式、降低企业财务杠杆。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4)
本文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以2011—2017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非金融企业"去杠杆"对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非金融企业"去杠杆"与风险承担呈U型关系。不同企业"去杠杆"对企业风险承担影响不同:过度负债企业"去杠杆"会降低企业风险承担,而负债不足企业"去杠杆"会提高企业风险承担;高盈利企业"去杠杆"会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而低盈利企业"去杠杆"会降低企业风险承担。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5)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模式和手段,是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子单位的财务与非财务资源的整合、分配和调控,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目前,上市公司基本已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然而,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强,涉及业务流程广、部门层级多,且受到企业经营内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上市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了其功能的充分发挥。本文在分析上市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和重要性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上市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上市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措施,以期对上市公司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1)
现行宏观杠杆率的测度方法一般用非金融企业部门、政府部门、住户部门的债务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来衡量。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在校正传统的微观资本杠杆率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微观资本杠杆的宏观杠杆率测度方法,并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2017年宏观杠杆率的演进趋势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杠杆总体水平较低,债权人风险低于股权所有者;制造业上市公司细分行业、不同产权、不同市场化进程下资本杠杆存在不同,结构化去杠杆政策应具体到非金融企业的各个行业乃至制造业等行业的细分行业,而不应"一刀切";现行的宏观杠杆率测度方法缺乏基础支撑,微观杠杆率亦存在扭曲,而基于微观资本杠杆的宏观杠杆测度方法更能够准确测度非金融企业部类的宏观杠杆率。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3)
本文从债权人治理视角出发,将财务杠杆、代理成本和盈余管理纳入一个统一的研究框架中,并运用我国上市公司制造业企业2012—2016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财务杠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代理成本在两者的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财务杠杆会激励企业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财务杠杆增加了企业的代理成本;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财务杠杆可以通过部分增加代理成本来激励企业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即代理成本在财务杠杆与盈余管理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5)
文章以农业上市公司为例,研究财务杠杆效应的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和相关性。通过样本公司2010—2012年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农业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与产权比率、债务利息率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息税前资产收益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为农业上市公司合理运用财务杠杆提供相应依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1)
为了解煤炭行业的去杠杆措施,帮助企业用量化指标衡量去杠杆措施的有效性,通过建立对煤炭企业去杠杆措施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以山西焦煤为例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以山西省焦煤为代表的山西煤炭企业采取的如去产能、增收入、降本增效等措施有明显的去杠杆效果,但去杠杆任务尚未完成。据此文章提出政府应该继续推进去产能政策、加强金融机构对煤炭企业的信贷监控、政府应协助企业妥善解决下岗职工安置问题;企业应该积极推进债转股计划,开展降本增效及延长企业产业链,进军新业务促进企业业务多元化。此研究可为国家制定政策和企业未来去杠杆措施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5):97-98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的趋缓与结构转型的推进,我国总杠杆率水平急剧攀升,且受债务驱动增长模式及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等因素影响,我国杠杆率与经济增长、金融稳定之间作用机制的复杂性进一步增加。考虑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与金融资源分布错综复杂的客观现实,要正确理解杠杆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而制定积极稳妥的去杠杆政策必须考虑区域因素和部门因素。以2010—2016年全国30个省市区(不包含我国西藏和台湾地区)的总杠杆率、分部门杠杆率、金融波动及经济增长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并基于部门分化和区域分异双重视角对我国杠杆率结构变动关联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区域杠杆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但各部门杠杆率变动与本区域及其他区域总杠杆率变化的联动机制不尽相同。总体而言,金融杠杆率对总杠杆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其他部门杠杆率对总杠杆率的推动作用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表现。因此,为实现稳增长与去杠杆之间的平衡,决策层应基于不同区域或部门影响机制,根据区域杠杆结构特征、经济结构调整进度及金融稳定程度制定差异化政策,通过影响和引导市场主体杠杆变动幅度和方向来实现稳增长与去杠杆的平衡。具体来讲,一是去杠杆必须注重区域间差异化政策的求同存异;二是去杠杆必须注重部门间杠杆波动的组合规律;三是去杠杆必须注重监管与宏观政策的合理选择与匹配。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20):28-29
人无信而不立,业无信而不起,企业的诚信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就目前来看,由于企业的私利性和管理不完善等种种原因使得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机制还不完善,这将严重影响了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使人们对其失去信心,在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债券时,往往游移不定,不敢购买,这将对上市公司的自身建设造成极大的危害,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诚信机制是极为必须和必要的。本文便将就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得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机制更加完善,使企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2):66-72
通过对3 000多家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6年数据的分析,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企业杠杆率对投资率存在异质性影响,导致投资转移效应出现;替代效应存在,但投资转移效应是"脱实向虚"的关键成因。本文认为,兼顾"稳增长、防风险和去杠杆"多政策目标、根本性扭转"脱实向虚"现象的关键在于,结构性去杠杆下推动科技进步并提升增长质量,前者提升实业投资回报率,发挥替代效应,带动企业投资实体经济,后者增强杠杆稳定性并降低投资转移效应,避免"脱实向虚"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