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验采用了缺氧-好氧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A/O-MBR)工艺处理高浓度氨氮农药废水。经过120d左右的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DO、pH和温度条件下,进水COD为230~523mg/L,氨氮进水容积负荷在1.5kgNH3-N/(m3·d)以下时,系统逐渐取得良好的出水效果,COD、氨氮、总氮去除率平均分别为86%、91.58%、48%。而且MBR出水浊度0.2NTU、SS3mg/L,间歇抽吸、曝气冲刷以及填料的加入减缓了膜污染,保证系统可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2.
杨超  李杰  马东华 《人民珠江》2022,(4):110-114
通过在普通A/O-MBR(CMBR)中投加聚氨酯泡沫(PUF)载体,开发了一种强化A/O-MBR(HMBR),并与CMBR平行运行处理低C/N比生活污水。结果表明,HMBR出水水质明显优于CMBR,HMBR对COD、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88%、67.24%和50.39%,而CMBR为81.96%、59.97%和46.32%。HMBR和CMBR分别在连续运行的第46 d和70 d,膜通量降至0.19、0.20 L/(m2·h),HMBR有效延长了膜组件的运行时间,且污染程度更低,经物理冲洗后可恢复至初始膜通量的46.50%,物理-化学清洗后可恢复至初始膜通量的93.7%。因此,投加PUF载体不仅强化了A/O-MBR的处理性能,同时有效减缓膜污染。  相似文献   

3.
涂航  张军  张文钊  左薇 《给水排水》2020,(S2):29-36
构建了A/O-MBR耦合蠕虫床中试规模反应系统,在确定了蠕虫床于高温和低温状态下两种运行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了ORP、DO、SRT等运行参数对组合工艺处理性能的影响。在最佳参数下连续运行组合系统与未耦合蠕虫床的A/O-MBR(作为对照系统),考察了两套系统的污水处理效能,污泥减量效果,以及膜污染控制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较对照系统,组合系统有显著的污泥减量与膜污染控制效果,对于总氮与总磷有更高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4.
珠海水司各给水厂原采用传统的兑水稀释聚氯化铝铁原液的混凝剂投加方式,但运行结果表明混凝效果不甚理想。通过对水厂实际运行情况分析,阐述了投加兑水稀释矾液的弊端,进而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投加矾原液的方式对原有投加工艺进行了改造,改造后改善了混凝效果,出厂水浊度有了明显的降低,并减少了生产人员的劳动量。  相似文献   

5.
借助图像分析技术与分形理论,对含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高岭土颗粒的动态絮凝过程、絮体分形结构的形态学特征、纳米SiO2与聚氯化铝(PAC)对剩余浊度与SDS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①SDS存在时,高岭土颗粒表面ζ电位绝对值增加,且高岭土原始粒径略有增大;②投加PAC,剩余浊度降低明显,但SDS的表观去除率较低;③升高水温对浊度与SDS去除效果有改善;④纳米SiO2能显著提高PAC对浊度与SDS的去除效果,悬浊液中絮体粒径增大,絮团内部孔隙率较高,沉速加快,分维值下降。  相似文献   

6.
宁寻安  李凯  李润生 《给水排水》2005,31(3):104-108
从聚氯化铝原料、产品成分、产品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聚氯化铝产品的工艺技术特点,并与国外聚氯化铝产品的主要指标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处理利聚合氯化铝》标准的修订依据、并对标准中有关聚氯化铝名称、示性式、适用范围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修订的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聚硫氯化铝和硫酸铝混凝剂使用效果的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勇 《上海水务》2007,23(1):4-6
本文对新型净水剂——聚硫氯化铝和传统的硫酸铝混凝剂的净水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聚硫氯化铝在冬季低水温,高氨氮的原水情况下,不仅提高了出厂水水质,而且节省制水成本.并且简化了生产工艺的操作控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新型混凝剂PACS和传统的PAC混凝剂在某钢铁综合废水处理效果的比较分析。PACS在冬季低温情况下,不仅降低出水浊度,而且还能减少PAM的使用,节省处理成本,简化了操作工艺,其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改性沸石粉和聚氯化铝铁联用对藻类去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性沸石粉+聚氯化铝铁"联用的强化混凝方法,对水中藻类和浊度的去除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改性沸石粉和聚氯化铝铁(PAFC)投加量、药剂投加方式、混凝沉淀时间、pH等因素对除藻去浊效果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强化混凝与预氯化除藻的效果及对三氯甲烷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沸石粉+聚氯化铝铁"联用强化混凝方法的除藻去浊效果良好,明显优于单独投加PAFC;将改性沸石粉先于PAFC投加,在适宜的试验条件下,浊度和藻总量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5.78%和90.07%;采用强化混凝方法替代预氯化方法除藻,不仅可以提高藻类的去除率,而且不产生预氯化副产物三氯甲烷等"三致"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段进水A/O工艺处理高氨氮城镇生活污水,通过改变试验配水中淀粉的投加量来调整COD浓度,以达到不同的C/N要求,探讨C/N对分段进水A/O工艺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进水COD浓度来改变C/N ,C/N对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均有一定的影响;不同C/N对COD和氨氮的去除影响不大,但对TN和TP影响很大;随着C/N的升高,TN和TP去除率基本呈现线性增长趋势,反硝化和除磷进行地越来越彻底,但是考虑到碳源过量对硝化效果的负面影响,C/N并非越高越好,需要确定一个最佳的C/N范围。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原有A/O—MBR处理含油废水的设备中加设内循环装置后,系统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系统中微生物的变化情况以及系统膜通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设置内循环装置后,中空纤维超滤膜(孔径为0.45μm)生物反应器对NH3—N、油、CODCr和TOC的去除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同时反应器中MLSS和污泥颗粒粒径变化明显。NH3—N去除率由原来的70%上升至85%左右;对油的去除效率最高可达99%。系统的膜通量在内循环装置中趋于稳定,一周后达到29.32L/(m2.h),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膜污染。在MLSS为6000~8000mg/L时,系统的处理效果较好,污泥平均颗粒粒径较大,膜污染的程度较轻。因此,设置内循环装置后,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处理效果,保证了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2.
合肥塘西河再生水厂采用倒置A/O(缺氧/厌氧/好氧—预缺氧)—MBR工艺处理低C/N城市生活污水.研究了投加碳源前后各生化反应池中有机物及氮元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未投加外碳源时TN的去除率为52.3%,脱氮效果不理想.通过比较乙酸钠、甲醇和乙酸三种不同外加碳源的脱氮效果,可知乙酸钠反硝化速率最高,效果最好.当乙酸钠作外碳源,投加量为50 mgCOD/L时,TN的去除率明显提高,达到74.5%.此外,还分析了投加外碳源后整个工艺系统内COD、TN物质流动情况,结果表明,缺氧池和厌氧池是COD去除的主要单元体,好氧池对COD的去除贡献增强,体系中的TN去除总量在投加外碳源后有了明显的增加,较未投加外碳源时增加了26.5%.  相似文献   

13.
利用A2/O—MBR(平板式)工艺进行北运河受污染河水净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进水有机负荷的改变对系统内CODCr、NH3—N和TN的去除影响很小,回流比的增加使得CODCr和TN的去除率提高约10%;受污染河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多且可生化性较差的特性影响了系统出水水质和膜污染速率,系统对DOC和UVA的去除率分别为77.3%和84.3%,对UV410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9%;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膜清洗周期逐渐缩短,混合液过滤性能的变化致使膜过滤阻力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体式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处理模拟生活污水,溶解氧(DO)浓度分别控制在小于0.7mg/L,1±0.3mg/L,2±0.3mg/L和大于0.3mg/L下,以DO为2±0.3mg/L时,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最强,COD、NH4+-N、TN、PO43--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1.4%,89.6%,88.7%和92.3%。在该DO条件下,对C/N和C/P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N在14~24之间C/P在70~120之间变化时,氨氮及总氮去除率随着C/N的增大而增大,而对COD及磷的影响不大。当进水C/N=8,C/P=40时,脱氮效果明显下降。说明即使控制适宜的溶解氧,在碳源不足的情况下对氮也无法达到较好的去除,表明碳源是否充足是影响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A~2/O—MBR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A2/O—MBR组合工艺,对污水处理厂半年内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主要运行参数对工艺的影响以及组合工艺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可得系统出水CODCr、NH3—N、TP分别为30 mg/L1、mg/L、0.37 mg/L,去除率分别为90%、94%、91%,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要求,系统运行稳定,并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开发区东区再生水厂双膜法工艺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重点关注双膜法工艺对COD、NH3-N、TDS、Mn、Fe和浊度等水质指标的去除效果,并对反渗透系统的膜污染和膜清洗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双膜法工艺对市政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率高,且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满足市政污水回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分点进水多级A/O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分点进水多级A/O污水处理工艺主要设计参数的理论推导和选取方法,通过实际工程设计,分别对多级A/O工艺的反应器级数、反应器流量比例系数(Ri=Qi/Q)、反应器缺氧区和好氧区容积等进行了详细计算,并与单级A/O工艺进行了比较.分点进水多级A/O工艺具有系统污泥浓度高、硝酸盐浓度低、BOD5浓度均衡、节省反应池容积、无需内回流装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PAC-UF工艺的膜污染特性及膜污染物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在超滤膜(UF)工艺和粉末活性炭-超滤(PAC-UF)工艺中的运行,分析粉末活性炭(PAC)对膜污染的影响,并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等方法分析膜污染的主要成分。试验分析表明,两种工艺中UF膜的膜通量均呈下降趋势而后趋于平缓,但PAC-UF工艺的下降趋势相对缓慢,说明PAC可以延缓膜污染的形成,但无法阻止膜污染的发生。根据三维荧光的分析,二级出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富里酸类物质和腐殖酸类腐殖质,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腐殖酸类腐殖质是造成可逆污染的物质,该污染物通过物理反冲洗可以被大部分去除;通过对碱洗液和酸洗液的分析,推测在PAC-UF工艺中造成UF膜片不可逆污染的物质为酪氨酸类蛋白质、色氨酸类蛋白质和富里酸类物质,这三种有机物是造成UF膜片不可逆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铁碳微电解—A/O组合工艺处理精细化工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鹏 《给水排水》2012,38(4):59-61
嘉兴某精细化工厂采用铁碳微电解—A/O组合工艺处理生产废水.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稳定,COD去除率可达79.12%,出水可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工艺处理成本为1.1元/m3.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在精细化工废水的处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甲基多巴是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医药中间体,其生产废水具有色度高、有机污染物浓度高、难生物降解的特性.采用Fenton氧化-PAM絮凝-A/O工艺处理甲基多巴生产废水,具有显著的脱色效果和高效去除有机物的作用.工程实践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CODCr去除率为82%,色度去除率达95%,出水满足GB 8978-1996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