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铝阳极氧化膜的耐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PMJ-Ⅰ型平面磨耗试验机,研究了合金成分,阳极氧化工艺条件、常温封孔对铝氧化膜耐磨性的影响,指出了阳极氧化温度、氧化是时间响氧化膜的耐磨性;而合金成分、常温封孔、电流密度、硫酸浓度和铝离子浓度对氧化膜的耐磨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钛及钛合金由于颜色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在生活家居装饰方面的需求。通过阳极氧化,可在钛及钛合金表面生成不同颜色的氧化薄膜,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因而广受关注。基于钛及钛合金阳极氧化显色的薄膜干涉原理,系统讨论和总结了氧化电压、氧化时间、氧化温度、电解液成分、合金成分、织构取向、预处理这7个阳极氧化工艺参数对氧化膜层色彩和显色均匀性的影响,旨在推进钛及钛合金阳极氧化工艺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A231镁合金表面阳极氧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AZ31镁合金表面阳极氧化工艺配方.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X射线衍射法(XRD)、动电位极化曲线测量方法评价了优化工艺配方条件下阳极氧化膜的微观成分结构及其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经优化配方阳极氧化处理可以显著改善AZ31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且经沸水封孔处理可以有效地封闭氧化膜中的裂纹,进一步提高膜层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研究了合金成分、常温封孔、阳极氧化工艺条件对氧化膜耐蚀性,耐磨性的影响;讨论了这些因素对氧化膜耐蚀性、耐磨性的影响机理,指出了为保证氧化膜的耐蚀性、耐磨性而采取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5.
Mg及其合金的阳极氧化技术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综述了阳极氧化技术在增强Mg及其合金耐蚀性和有关 Mg阳极氧化现象、成膜机理和膜的成分及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高硅高铜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技术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韩国东 《表面技术》1999,28(5):31-33
通过对铝及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电化学行为的研究,探讨了硬质阳极氧化成膜机理及各种电化学参数,铝合金成分膜层质量的影响,高硅,高铜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对电源设备的要求,介绍了成功解决高硅,高铜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李剑虹  李娜 《表面技术》2010,39(1):74-76,84
以工业纯铝L2为实验试样,通过表面预处理→交流电阳极氧化工艺在其表面制备阳极氧化膜,考察了氧化时间、氧化电压对氧化膜厚度和硬度的影响,并对阳极氧化试样的横截面进行SEM和EDS测试分析。研究表明:电解液成分H2SO4质量浓度为200 g/L、Al2O3质量浓度为1 g/L,交流氧化电压为12 V,温度为(20±1)℃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均匀、与基体结合紧密、硬度相对较高的氧化膜;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膜的厚度增加,但硬度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8.
阳极氧化法制取金属镁表面保护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介绍了金属镁阳极氧化法表面处理工艺过程,探讨了阳极氧化膜的生成机理,研究了电流密度、时间、温度、放置方式、填充封闭处理等参数对阳极氧化膜的影响。试验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电解液成分——氢氧化钠140~160克/升,苯酚3~5克/升,水玻璃15~18毫升/升,电流密度——0.5~1A/dm~2;电压——3~6V;温度——70~800℃,时间——20分。  相似文献   

9.
铝型材阳极氧化工艺条件对封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研究了铝型材阳极氧化工艺条件,即阳极氧化温度、电流密度、氧化时间、硫酸浓度和铝离子浓度对封孔质量的影响;讨论了这些因素对封孔质量的影响机理,选择了最佳的阳极氧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铝型材常温封孔工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铝合金型材常温封孔的工艺条件,分析了各成分、封孔温度、封孔时间及阳极氧化的温度、浓度、膜厚等因素对封孔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铝基体对阳极氧化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郑丽  魏晓伟  罗松 《表面技术》2013,42(1):39-41
对纯铝板和烧结纯铝这两种成分相同但内部结构不同的材料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探讨了基体对氧化膜的影响。结果表明:致密的纯铝板经阳极氧化后,氧化膜均匀、连续,较厚且硬度较高;多孔的烧结铝经阳极氧化后,氧化膜的均匀性和连续性较差,薄且硬度低。  相似文献   

12.
镁阳极氧化表面改性不同工艺及其成膜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阳极氧化是Mg表面处理方法中最有效因而最常用的一种技术。对Mg阳极氧化经典工艺HAE和Dow17以及绿色环保工艺Starter进行全方位比较,发现工艺条件的选择对阳极氧化成膜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Mg阳极氧化成膜条件具有多样性,但工艺条件不同,不仅阳极氧化成膜现象不同,而且所得膜层的颜色、均匀性、粗糙度及其耐蚀性、耐磨性和与基体金属之间的结合力等性能指标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AZ91D合金的阳极氧化新工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研制了一种新型镁合金的无Cr阳极氧化配方 ,对镁合金进行阳极化处理 .溶液的主要成分为NaOH、NaSiF6和有机添加剂 .XRD、SEM、XPS测试结果表明 ,氧化膜主要由MgO、MgAl2 O4 和 2Al2 O3 ·2SiO2 ·H2 O组成 .3 5 %NaCl水溶液动电位极化结果说明 ,氧化膜有良好耐点蚀性能 .合金中Si、Al元素的氧化弥补了Mg氧化时的体积收缩 ,氧化膜无裂纹 ,为其耐点蚀提供了条件 .阳极化后Al、Si元素在表面均匀分布 ,是氧化膜具有良好保护作用的原因之一 .  相似文献   

14.
多孔NiTi合金直流-脉冲阳极氧化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温直流-脉冲阳极氧化技术对多孔NiTi合金表面进行改性,分析直流-脉冲阳极氧化过程,利用XPS、SEM、动电位极化对阳极氧化膜的组成、形貌以及耐腐蚀性进行研究,观察阳极氧化前后多孔NiTi合金在模拟人工体液中Ni离子释放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直流3 A、脉冲6 A下阳极氧化的多孔NiTi合金表面形成了一层均匀的多孔氧化膜,其厚度在190 nm左右,主要成分为Ti的氧化物,阳极氧化后多孔NiTi合金的耐腐蚀性显著提高,其Ni离子释放速率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恒压条件下,电压对阳极氧化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恒压10V的阳极氧化,阳极表面没有电火花的产生,类似于普通的阳极氧化;而恒压15、20、25 V的阳极氧化,阳极表面有电火花产生,是微火花放电阶段;恒压10、15、20、25 V制得的阳极氧化膜主要成分是MgO,同时含有Al2O3以及Na4(AlSiO4)3(OH)、Al2SiO5、SiO2等;从10 V到20 V,随着电压的提高,试样耐蚀性提高;25 V时电火花的强度较大,放电气孔平均孔径较大,降低了有效厚度,耐蚀性下降.  相似文献   

16.
高耐蚀性铬酸阳极氧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厚度、附着力、耐蚀性测试等研究了航空用铝合金的铬酸阳极氧化工艺.结果表明,不同铝合金成分对铬酸阳极氧化膜厚度影响很大,但各种合金的氧化膜厚均大于2 μm;2024-T3铝合金生成的铬酸阳极氧化膜层经重铬酸钾封闭处理可通过750 h的盐雾试验,且未封闭的氧化膜层与涂层具有优异的附着力;铬酸阳极氧化槽液中Cr3+的浓度...  相似文献   

17.
铝及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研制铝及铝合金在40℃下的硬质阳极氧化的新工艺。槽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草酸、酒石酸和三乙醇胺,铝及铝合金经阳极氧化处理后,氧化膜硬度高、外观光亮、抗腐蚀性强。该工艺在提高铝硬质阳极氧化槽液温度、增加膜的硬度和节能等方面都县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Ti离子注入对Al阳极氧化膜层阻抗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L3纯Al进行了Ti离子注入与阳极氧化,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阳极氧化膜层的表面成分,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阳极氧化膜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Ti离子以TiO2的形式存在于Al阳极氧化膜层中,Ti离子的注入并不影响Al阳极氧化膜的非晶结构,Ti离子注入可以使Al阳极氧化膜在酸性和碱性的NaCl溶液中的阻抗参数R明显提高,参数C降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正交试验,开发出一种新型环保镁合金阳极氧化的电解液配方,研究在此工艺下形成的阳极氧化膜的对蚀性.采用EDAX、XRD、SEM对阳极氧化膜的成分、结构和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获得的陶瓷层分布均匀,表面光滑致密,耐蚀性显著加强.  相似文献   

20.
李珍芳 《表面技术》2007,36(6):56-58
Al-Si合金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已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阳极氧化成为铝合金铸件表面处理的一种重要方式,而阳极氧化膜色差直接影响到铸件的表面质量、使用寿命及外观要求.探讨了影响铸铝阳极氧化的因素,研究了铸铝合金的表面预处理和阳极氧化工艺,讨论了铸铝合金的表面预处理和工艺条件对阳极氧化膜性能的影响,据此优化工艺,获得了合适的表面预处理方法和阳极氧化最佳工艺条件.该工艺操作简便,节约能源,生产效率高,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