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甜酸味是复合味型中非常典型的味型之一,它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在甜酸味中,除了我们经常调制的“糖醋”味外,还有“荔枝”、“茄汁、“橙汁”、“山楂”等甜酸味。但即使只是“糖醋”味,也会因地区不同、人们的口味习惯不一样,而甜酸的程度和比例各异。甜酸味在烹饪中的应用相当广泛,它既可作为炒菜、滑熘菜、炸熘菜以及凉菜卤汁的味型,也可作为煎炸菜、烧烤菜的佐味调料。 一、各种调味料在甜酸味中的作用和影响 在介绍甜酸味的调制方法前,应首先了解甜味和酸味在调制过程中的味觉关系,以及其它辅助调味料在味型中的作用和影响,这…  相似文献   

2.
题目中的三味,含义各自有别。“味腴”曾是老重庆城里的一家名餐馆,创办于抗日战争“陪都”时期,店址在“精神堡垒”(今解放碑)附近新生路88号。“味苑”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张的一家著名餐馆,座落在解放碑附近的邹容路上。从字义讲,腴指丰富、肥美,味腴即丰美之味也;苑指荟萃之园地,味苑有美味集中、名师荟萃之意。“味苑”餐厅多年前的确是美味与名师荟萃之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的商业部重庆烹饪技能培训中心即设于此,因此那时的味苑餐厅既是经营单位,又是培养厨师的实习场所。那年月可不像现在“厨师培训学校”多…  相似文献   

3.
吕钧光 《食品科学》1996,17(9):65-66
“味淋”调味品生产工艺吕钧光龙岩市沉缸酒厂开发科364000“味淋”是日本的传统调味料,它以优质糯米为原料,以优良的纯根霉糖化曲及高纯度酶制剂相复合糖化并勾兑而成。原料中糖、盐、酒及糖化曲赋予“味淋”特有的香气。按本工艺方法生产的“味淋”调味品,色泽...  相似文献   

4.
张士魁 《烹调知识》2004,(12):24-25
过去读《道德经》,读到“(圣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时,的确对老子产生过误解:“味”何以会是“无味”的?敢问是翁“无味”之“味”的主张,在现今人世可曾有过?倾20年之“体味”,以古稀之龄来“玩味”:恰是此公把“味”给“味到”了“无味”的境界与高度,于是才能成就为地地道道的“诸子”之首!恰如老子自己的肺腑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相似文献   

5.
味是菜肴的灵魂.也是评判食品和菜肴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我们现在所说的烹调实际上就是烹制和谓味。3000多年前“厨神”伊尹就提出了“善均五味”,即“甘、酸、苦、辛、咸”五味调和的调味理论;中国烹饪主要特征在味.而“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是中华饮食追求。中国烹饪深受国内外人们青睐,其特有魅力集中体现在“色.香.味,型、滋(食品的质地感觉).养(饮食养生)”俱佳的优良传统上.而里面的“味”可以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结晶。  相似文献   

6.
“特色”一词,指事物的个性。从本质上讲,特色菜指具有明显个性的菜肴。菜肴的个性突出地表现在“特料”、“特技”、“特味”、“市场”与“文化”等方面。其中“特料”与“特技”是“特昧”的基础和前提;“市场”与“文化”特性是“特味”的补充;“特味”是特色菜的最终表象。  相似文献   

7.
“味”探微     
“甘、酸、苦、辛、咸”,说了几千年。若为“调和”事,更是不简单。不论原材料“气味”的初嗅,还是加工过程中“口味”的先后变化,抑或肴成馔美后“滋味”的品尝与首肯,哪里是烹制者的一相情愿?没有消费群体的认同与赞许,“滋味”能成为“至味”或“绝味”,以致风靡一方而成就为“风味”吗?如此看来,这“味”的学问,确乎大着呢!  相似文献   

8.
最近,笔者在传统的老醋花生味汁调配的基础上,又开始尝试改良,具体说就是分别添加了大红浙醋、蚝油、番茄沙司、甜面酱等以后,又调制出了一系列的新味汁,这里我们姑且称它们为“二代味汁”或“延伸味汁”。  相似文献   

9.
千万别怕麻在中国,喜好吃辣的地方不少,然而却好像只有四川人才喜欢吃麻。因为无论老四大菜系还是新八大菜系,只是川菜才有“麻”这种味型。由此便有人武断地得出了一个结论,麻辣才是川菜的特色———这实在是对川菜的一种误解———因为以味悦人的“百菜百味”才是川菜的特点。在川菜的23种基本味型中,其实“麻”只占了很少一部分。譬如麻辣味、椒麻味、椒盐味;另外,在五香味、陈皮味和所谓的“怪味”里面,也有一点儿“麻”的意思。四川人吃麻,好像客观上有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背景。地处四川盆地腹心的成都平原,气候温和,…  相似文献   

10.
黔味小吃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味小吃,即贵州小吃,具代表性的有肠旺面、牛肉粉、豆腐丸子、荷叶糍杷、片鸡粉、米豆腐、遵义豆花面、羊肉粉、遵义鸡蛋糕、酸菜饵块杷、酸汤水饺、丝娃娃、豆面汤圆等等。黔味小吃倍受人们欢迎,“五食”、“三味”、“二性”,是对它典型特征的高度概括。“五食”即少数民族之食、粉食、饭粥之食、节庆与祭祀之食和茶食五类;“三味”即辣、酸、鲜三种典型地方口味;“二性”是指黔味小吃所用原料的广泛性和小吃品种的变异性强这两个方面。这里我就撷取几道黔味小吃做介绍。  相似文献   

11.
雷东 《中国食品》2006,(9):0-50
“甜辣味”简单地讲,该口味是“咸甜味”和“香辣味”二者的复合味。是甜味调料和辣味调料二者在烹饪过程中相互复合所体现的味,其在烹饪中具有一定的重要地位。作为调味的一个方面,其在中餐调味的南、北方地区的各大菜系中都有应用,在西餐调味中也有广泛的使用。其广泛用于各种冷,热菜式。主要用于以家禽、家畜、水产、野味、豆制品、蔬菜等为原料的菜肴。  相似文献   

12.
一番滋味     
近日,狂风暴雨似的吃了许多家馆子,多数是中、高档的酒店,也有比较草根的小馆,共同点是都有好吃的东西,从中得出了许多“味道”。“味道”者,味之道也。天天在“味界”行走,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闻而无臭(嗅觉),食而不觉(味),岂非太麻木。  相似文献   

13.
光明 《美食》2010,(5):73-73
湖南人爱吃辣,“不怕辣”是对湖南人的真实写照,而绝味的“辣”正是对了湖南人的口味,这就是为什么绝味鸭脖街头巷尾广布的原因。所谓“湘情绵绵,绝味满宴”,满宴绝味摆,你等你来尝。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用色、吞、味、形、器、质等来作为菜肴的评价指标。其中“色”常常排在老大的位置,菜肴的色之美,往往是给予人们欣赏、品尝菜肴的第一感觉。美好的色彩能给人以强烈的印象,能诱发人们的食欲,促进人的机体对菜肴的营养等的吸收,但是“味”堪称为菜肴的灵魂,是菜肴的核心,没有了灵魂则失去了色彩,所以,菜肴之美仅有美好的色彩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必须要有美好的“味”。色彩之美是外在的,“味”之美才是更内在、更重要的东西。色彩之美是作用于人们的视觉,而人们要真正领略烹饪技艺之精华,更主要的是通过“味”之美去感觉它、  相似文献   

15.
6.甜酸味型 由甜味和酸味调味品调配而成,主要呈甜味和酸味的味型。常见味有:成甜酸味、甜酸成鲜味(俗称糖醋味型)、成鲜甜酸味(俗称荔枝味型)。代表的菜例有:“抓炒鱼片”、“松鼠鳜鱼”、“荔枝鱿鱼卷”等。  相似文献   

16.
荷叶色菜     
李乐清 《美食》2006,(5):43-43
荷叶可以直接入菜,也可作为配料。近年来,出现的荷叶系列菜肴,并形成了一种风味,称为“荷香味”。用荷叶作为包裹菜肴的“外皮”,成菜十分独特,胜过糯米纸包、锡纸包等菜肴,可以将原料的本味与调料同荷叶的清香交融在一起,形成奇特的“复合味”,具有营养丰富,清热消暑,原汁原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乐清 《烹调知识》2010,(9):18-18
荷叶可以直接入菜,也可作为配料。荷叶系列菜肴。已形成了一种风味,称为“荷香味”。以荷叶作为包裹菜肴的“外皮”,咸菜十分独特,胜过糯米纸包、锡纸包等菜肴,可以将原料的本味与调料同荷叶的清香交融在一起,形成奇特的“复合味”,具有营养丰富、清热消暑、原汁原味的特点。笔者推荐四款新荷叶包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古往今来,“鼎中之变”所追求的乃是其体而又实在的味,这应当是没有疑问的了。占语云:“味如之本”,确如斯也。然味之变化相当复杂,难怪在大范围内,人们承认  相似文献   

19.
百味兔肉     
赵怀信 《美食》2006,(5):40-41
兔肉可以说是肉类原料中独一无二的,其适应性极强,与什么原料合烹,味道都可以随之而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兔有百味”。兔肉可调出任何味型,因此又有“百味肉”、“多味肉”之美称。  相似文献   

20.
“民以食为天”,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若要问食追求的是什么,相信答案各不相同。而我们中国人对待吃饭采取了艺术的态度,研究一个“美”字。例如,中国古代饮食审美思想就有特色美的风格审美原则,即质、香、色、形、器、味、适、序、境、趣各个方面的美,充分体现了饮食中文化色彩和美感享受的总体。而“十美风格”中的核心就是“味”。“味”之美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饮食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