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蒸汽吞吐所引起的储层矿物学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迎春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9,23(4):109-110,113
通过高压釜热物模实验,揭示了金家油田强水敏性稠油油藏在蒸汽吞吐开采过程中,由于高温、高压、碱性蒸汽介质注入储层,所引起储层中矿物溶解、粘土转化、新生矿物产生等一系列矿物学变化规律。该项实验结果,对研究蒸汽吞吐增产机理及指导现场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前后储层微观变化规律,指导油田注蒸汽开发,以探井、检查井的岩心分析数据为基础,研究了红浅1井区稠油蒸汽吞吐前后储层参数变化规律。总体表明:蒸汽吞吐水淹后经改造的次生孔隙发育,出现大孔隙或超大孔隙;孔隙直径与喉道在不同的岩性下变化不同,加剧了储层微观非均质性;近井筒附近,岩石骨架、矿物溶解量最大,微粒迁移活跃,孔喉半径增加,储层物性明显变好;远离井筒地带,矿物溶解作用减弱,蒙脱石的膨胀性能剧增、碳酸盐沉淀结垢堵塞孔喉,储层物性变差;储层润湿性由亲油向亲水性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王庄油田稠油蒸汽吞吐开发的热利用率和最终采收率,应用该油田的实际地质资料建立了主力油层正韵律、复合韵律等多种地质模型,使用NUMSIP注蒸汽采油的三维三相多组份模拟软件对其进行了分层开采与合层开采蒸汽吞吐的数值模拟研究,认为该油田分层开采好于合层开采。  相似文献   

4.
刘文华 《特种油气藏》2004,11(3):100-101
热采是世界上开采稠油最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技术。蒸汽能降低稠油的粘度,稠油和蒸汽之间也存在化学反应。该化学反应能导致蒸汽注入过程中二氧化碳、硫化氢和氢气等气相组分的形成。Hyne等人用“水热解”一词形容高温、高压水同稠油和焦油砂沥青之间的化学作用,并将该过程同在高温、高压下与氢发生反应的“水热”(hydrothermolysis)过程加以区别,从典型化合物中获得的结果显示,一些矿物组分——尤其是微量金属,例如钒和镍,能够加速存在于稠油中的有机硫组分的分解,产生一氧化碳和前面曾提到的其它气体。稠油的“水热”作用能够导致饱和成分和芳香成分的增加,以及胶质和沥青质的减少,降低平均分子量和粘度,从而提高油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蒸汽吞吐稠油储层矿物溶蚀量的沉淀量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峰  钱会 《油田化学》1997,14(2):143-147
本文介绍了由水持分析数据,结合水中各化学组分存在形式之间的化学平衡关系,利用质量作用宇航主质量守恒计算出一个蒸汽天吐周期的注入水和采出水中各化学组分存在形式的含量之后,由注入和采出水中含量变化及其与各种矿物的对应关系,计算该吞吐周期内储层岩石矿物的溶蚀量和沉淀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乐安油田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乐安油田水平井蒸汽吞吐实践.阐述了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对水平井的开采效果与直井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表明:水平井比直井更利于改善和提高油田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7.
蒸汽吞吐稠油储层矿物溶蚀量和沉淀量的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由水质分析数据,结合水中各化学组分存在形式之间的化学平衡关系,利用质量作用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一个蒸汽吞吐周期的注入水和采出水中各化学组分存在形式的含量之后,由注入和采出水中含量变化及其与各种矿物的对应关系,计算该吞吐周期内储层岩石矿物的溶蚀量和沉淀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乐安油田南区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末期拟采用的继续蒸汽吞吐、转蒸汽驱、热化学驱、火烧油层及加密井网开采等提高可采储量与采收率的开采方式方案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了合适的开采方案,为有效开发该区的剩余储量提供了指导,同时也为其他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八面河油田面120区储层会因蒸汽吞吐而发生结构和性质的转变。为研究蒸汽吞吐对该区储层的伤害机制并配合后续开采,选取八面河油田面120区-33-斜14井的岩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物模试验、环境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蒸汽吞吐中岩心矿物的伤害机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该井储层会因蒸汽吞吐而使粘土矿物的胶结分布方式向着降低储层渗透率的方向转变,并会加速砂岩的溶蚀运移和新矿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方法 根据砂岩稠油储层的基本特征,运用室内模拟实验,结合检查取心井及动态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出储层变化规律。目的 为有效地保护储层提供依据。结果 建立了蒸汽吞吐开采中储层变化模式。结论 蒸汽吞吐中储层变化受温度、pH值及溶液介质影响,使近井筒处储层物性变好,远离井筒区域储层物性向差的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11.
王庄油田是水敏性稠油油藏的典型代表,其水敏性在热采过程中的变化直接关系到油田开发方式的选择。针对这一问题,从直接影响水敏性变化的储层粘土矿物入手,在模拟地层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室内高温高压静态和动态物模实验,并结合X衍射、扫描电镜、元素分析、粒度检测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粘土矿物在100-300℃之间的变化过程,从而找到水敏性的变化规律,进而从机理上解释了渗透率的变化原因,为数值模拟和开发方案制定提供室内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内外不同有效厚度,不同开发阶段蒸汽吞吐引效的成功实例,推断出轻质油油藏蒸汽吞吐引效能够扩大油藏供液半径,提高油藏开发效果,该文对轻质油油藏注蒸汽吞吐引效机理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不同原油增产措施所消耗的费用,探讨了轻质油油藏注蒸汽吞吐引效的可行性,并结合油田挖潜的需要,提出了对套管进行热力保护或预引力完井的要求。采用该项技术将提高浅层轻质(稀油)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稠油尿素辅助蒸汽吞吐可以扩大蒸汽波及体积,加快采油速度,提高油汽比,最终提高采收率。为此,通过数值模拟,运用正交设计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储层参数对尿素辅助蒸汽吞吐影响程度的显著性。研究结果表明,油层厚度越大,原油黏度越低,渗透率越高,采出程度越低,开发效果越好;在不同油价下油藏开采界限不同,但影响多介质辅助蒸汽吞吐的主次关系相同,主次关系依次为:采出程度油层厚度黏度渗透率,这为不同油价下的开采政策研究及区块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油汽比低,周期含水量高,开采效果差,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已经成为1种提高超稠油开采效果的有效手段。与常规稠油油藏不同,超稠油对于注氮参数以及筛选条件有更严格的限制。模拟研究得知,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不同时期宜采用不同的注氮模式。因该类型油藏对原油黏度、油层厚度、采出程度敏感性较强,从而确定超稠油油藏选井标准。该研究对同类油藏注氮辅助蒸汽吞吐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井楼油田高浅3区已进入蒸汽吞吐后期开发阶段,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变差,为改善开发状况,拟采用氮气和降黏剂辅助蒸汽吞吐开发技术。通过模型建立,对氮气、降黏剂注入量、注入方式、注入速度、注入时间等参数进行了模拟优化,优化结果表明,井楼油田高浅3区采用氮气、降黏剂辅助蒸汽开采技术可有效改善开发效果,增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在注入相同蒸汽量的基础上分析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效果时,许多学者忽略了注入总热量对蒸汽吞吐的影响。在注入总热量相同的条件下,通过分析孤岛油田底水稠油油藏特征,选取研究区3种典型地层参数,即油层厚度分别为2~5,5~8和8 m以上,渗透率分别为500×10-3,1 000×10-3,2 000×10-3 μm2,对应的孔隙度分别为30%,35%和40%,利用数值模拟技术从增油量、加热半径和底水锥进程度3个方面,对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建立了强底水和弱底水条件下普通稠油以及特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地层参数的筛选图版,利用该图版可有效分析底水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孤岛油田东区Ng3和中二北Ng5油层适合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孤北1区Ng3油层不适合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  相似文献   

17.
周兴武  李树山 《特种油气藏》2003,10(Z1):151-154
高升油田高3块是典型的中深层巨厚块状气顶底水稠油油藏,历经20余年的蒸汽吞吐开采,目前处于低压、低产、低效益的蒸汽吞吐后期采油阶段,呈现地层压力低、蒸汽吞吐效果差、油层严重脱气、油品性质变差等开发特征.针对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后期生产特点,研究并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以专家知识和现场经验为基础,将专家系统技术应用于稠油开发领域的蒸汽吞吐中,开发了蒸汽吞吐的专家系统(ESSS)。通过访问现场专家,搜集现场数据及查阅文献等手段,收集了大量有关蒸汽吞吐工艺的知识。将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分析、综合,建立了蒸汽吞吐专家系统的知识库。在知识库中,以产生式规则来表示知识,利用树形结构组织知识库;采用面向目标的推理技术。该专家系统包括三个基本的功能模块,能用来筛选宜于采用蒸汽吞吐开发的稠油油藏,选择基本注汽工艺参数以及进行注汽前、后的指标预测。该系统有简单、直观的菜单提示,操作方便简单。利用部分现场资料进行了检验,与现场资料吻合较好,说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某稠油油藏纯蒸汽吞吐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研究了烟道气辅助蒸汽吞吐技术。为此,在室内进行了气注入流体的膨胀实验和烟道气辅助蒸汽吞吐实验。实验研究中,共提出了10种实验方案,并在实验条件下,评价了各种实验方案的吞吐效果。研究结果表明,CO2和N2均能改善原油的物性,且CO2对原油降黏幅度最大、膨胀能力最好;模拟烟道气中CO2所占的比例越大,驱油效率越高,同时注入量也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