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染苑精粹     
《印染》2013,(17):62
降低耐久压烫棉织物的甲醛含量2013161为提高棉织物耐久压烫性能,采用树脂进行免烫整理,随之带来了甲醛问题。通过织物后水洗处理和在整理浴中添加甲醛捕捉剂,以期降低甲醛含量。结果表明,经树脂整理的织物,通过水洗可有效降低甲醛含量,均低于75 mg/kg的限量规定。甲醛捕捉剂A可明显降低甲醛含量,对折皱回复角没有影响,但会影响织物的拉伸强力和撕破强力。甲醛捕捉剂B可降低甲醛含量,但折皱回复角亦下降,而拉伸强力和撕破强力有所提高,且经一次洗涤后,甲醛含量又有上升。要达到无甲醛要求,可在使用甲醛捕捉剂A后再进行一次水洗。  相似文献   

2.
染苑精粹     
《印染》2011,(4)
可替代传统免烫整理的离子交联处理2011031为解决棉纤维易折皱问题,常采用耐久压烫整理剂进行整理。而这类整理剂大多会释放甲醛,对人体有潜在致癌作用,且使织物失去强力和黄变。文中研究了一种可取代昂贵的无甲醛整理剂的方法,即用一种新型的阳离子甘油交联剂处理阴离子化棉织物。结果发现,优化的离子交联工艺可提高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并提高织物的强力。  相似文献   

3.
丙烯酸和柠檬酸在棉织物上的无甲醛耐久压烫整理本研究检查了丙烯酸和柠檬酸在现场聚合 ,赋予棉斜纹织物耐久压烫整理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 ,用丙烯酸和柠檬酸以某种比率组合整理的织物 ,其所得到的折皱回复角比单用 7%柠檬酸整理、或用常规 DMDHEU整理的织物大。添加在柠檬酸整理处方中的丙烯酸有助于增大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 ,提高耐久压烫等级。如果过硫酸钾用量使用合适 ,这种整理并不影响整理织物的断裂强度和白度。摘译自   AATCC Review2 0 0 3(8)聚内交酯纤维织物的染色条件及其对织物机械性能的影响以染色者观点出发 ,研…  相似文献   

4.
李东辉  刘冬志  江安  刘梦磊  贾丽霞 《印染》2023,(1):34-36+61
针对经硫化黑染料染色棉织物在储存过程中产生的脆损现象,试验使用壳聚糖季铵盐对硫化黑染色织物进行防脆整理,并测试了织物的强力、抗氧化性能、耐摩擦色牢度和抗皱性能。结果表明:织物经壳聚糖季铵盐整理后,老化强力损失仅为5.3%,好于壳寡糖和尿素整理织物的防脆损效果,且折皱回复角得到提高,织物耐摩擦色牢度性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5.
《印染》2018,(21)
通过漆酶/TEMPO体系将纤维素纳米晶(CNC)上的羟基氧化成醛基,与吉拉尔特试剂T(GT)发生席夫碱反应,制得阳离子化纤维素纳米晶(CNC-GT);再将CNC-GT与1,2,3,4-丁烷四羧酸(BTCA)、壳聚糖(CS)复配,并将其应用于棉织物的抗皱整理。研究了CNC-GT/BTCA和CNC-GT/CS/BTCA复配对棉织物折皱回复角、力学性能、白度、染色性能以及耐水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BTCA抗皱整理效果相比,CNC-GT与BTCA复配可将织物强力保留率提高6%,而CNC-GT/CS/BTCA复配可将织物强力保留率提高13%,折皱回复角提高31°。CNC-GT/CS/BTCA整理织物染色性能得到改善,耐水洗性能良好,且对织物白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周晓东  朱平 《印染》2008,34(4):28-30
采用氯乙酸(CAA)处理棉织物使之阴离子化,然后与阳离子丙三醇(CG)交联,以赋予棉织物抗皱性.确定了棉织物的阴离子化工艺:浸轧→烘干→冷轧堆;研究了CAA浓度、CG浓度对离子交联棉织物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和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交联织物的抗皱性明显提高,干折皱回复角提高到220°左右,湿折皱回复角高达240°;整理织物的断裂强力保留率随CG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自度逐渐降低,但均高于经2D树脂整理棉织物的断裂强力和白度.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棉织物的免烫效果,采用丝光、液氨、丝光—液氨以及液氨—丝光分别对漂白棉织物进行预处理,并对处理后织物进行潮交联整理,测试了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和拉伸断裂性能,研究了不同预处理工艺对棉织物免烫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氨处理可提升漂白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和强力;液氨和丝光联合处理的工艺顺序影响处理后棉织物性能,"丝光—液氨"处理对织物折皱性能和强力的提升均高于"液氨—丝光"处理;液氨联合潮交联整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最高,可达270.67°,其强力保留率为77.42%;"丝光—液氨"联合潮交联整理后织物强力保留率最高,可达82.97%,折皱回复角为266.17°; 4种预处理联合潮交联可有效提升整理后织物强力保留率,同时达到较好免烫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常见的8种水性聚氨酯在醚化2D树脂整理体系中对棉织物免烫整理效果和强力的影响,并讨论强力保护剂在醚化2D树脂和水性聚氨酯复配整理中对棉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和强力保留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性聚氨酯加入醚化2D树脂整理体系后,棉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强力保留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水性聚氨酯3458整理棉织物折皱回复角最高可达275.00°,强力保留率提升12.35%;水性聚氨酯6222整理棉织物强力保留率高达69.52%,折皱回复角达到243.75°。强力保护剂可提高免烫整理后棉织物的强力保留率,但过量的保护剂会使织物折皱回复性能下降。在醚化2D树脂质量浓度为100 g/L,水性聚氨酯3458质量浓度为40 g/L,强力保护剂质量浓度为35 g/L时,织物免烫效果最佳,折皱回复角高达271.25°,强力保留率高达65.12%。  相似文献   

9.
陶然 《国外丝绸》2005,20(6):4-6
探讨了酶处理对经多羧酸处理后棉织物的拉伸强度、耐磨牢度和手感的影响。织物先经酶处理(预焙烘处理),然后与丁烷四羧酸(BTCA)交联;或者织物先与BTCA交联,然后再经酶处理(后焙烘处理)。比较耐久压烫整理的棉织物经不同工艺酶处理的性能,发现经预焙烘纤维素酶处理法比经后焙烘纤维素酶处理法更有利于改善织物的手感,但其强力损失比后焙烘酶处理法大得多。用这两种不同处理方法对经耐久压烫整理后棉织物的抗皱效果影响不大。鉴于耐久压烫整理工艺会降低织物强力,因此纤维素酶预焙烘处理法仅适用于具有很高强力的厚重棉织物。  相似文献   

10.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固定阳离子羽毛蛋白助剂WLS-20改性棉织物的工艺条件,探讨改性棉织物对不同种类、不同用量活性染料无盐染色的上染效果、固色效果、染色牢度和匀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棉织物采用无盐低碱工艺染色,染料上染性能提高,固色性能显著提高,染色织物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有所改善,匀染性不变.在获得相同K/S值的情况下,改性棉织物能节约染料用量,降低染色废水污染.同时,改性棉织物的毛细管效应和抗折皱等服用性能均有提高,但改性棉织物的断裂强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
柔软剂对BTCA免烫整理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楼卫东 《纺织学报》2007,28(5):89-91
为了提高BTCA整理棉织物的免烫性能,比较研究了反应型氨基有机硅柔软剂和非反应型聚乙烯柔软剂对BTCA免烫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有机硅柔软剂对免烫整理效果的促进作用要好于聚乙烯柔软剂,但整理后织物的强度损伤略高,耐磨性也不如聚乙烯柔软剂;2种柔软剂对BTCA免烫整理的增强效果在家用洗涤中都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持,但不能增强BTCA整理织物中酯键在家用洗涤过程中的耐水解性。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的推广应用,将自制聚羧酸无甲醛免烫整理剂(LMP)用于棉织物的免烫整理,以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撕破强力和白度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LMP较佳的整理工艺:LMP质量浓度为300 g/L,催化剂质量浓度为整理剂的10%,整理液pH值为2.0~2.5,焙烘温度为170 ℃,焙烘时间为3 min。整理后纯棉白色府绸的折皱回复角大于260°,断裂和撕破强力保留率分别为55.7%和73.1%,白度由77%降至72%,外观平整度接近3.5级。与其他免烫整理剂比较,免烫效果优于已商业应用的2 种无甲醛免烫整理剂,免烫效果及其耐洗性与丁烷四羧酸相当,比改性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类整理剂稍差。  相似文献   

13.
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在棉织物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赋予棉织物多种特殊功能,合成了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将其添加到以柠檬酸为交联剂,次亚磷酸钠为催化剂的棉织物抗皱整理中。结果表明,添加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比单独添加壳聚糖和壳聚糖与β-环糊精混合物的整理效果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80g/L,次亚磷酸钠50g/L,接枝β-环糊精的壳聚糖3g/L,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3min。整理后棉织物折皱回复角提高了105°,吸香性能提高到2.5倍多,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且白度和断裂强力下降程度略有改善。  相似文献   

14.
采用纳米防皱免烫剂NT-R518N对全棉府绸织物进行防皱免烫整理,探讨了整理剂浓度、焙烘温度和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整理后织物的急弹、缓弹、断裂强力和白度来评估整理效果。结果表明,整理后织物的防皱免烫性能提升40%以上,而断裂强力和白度损失均低于10%,对手感无不良影响。其最佳工艺条件为:二浸二轧整理液(室温25℃,轧液率65%),预烘(100℃×2min),焙烘(160℃×3min),水洗,烘干。  相似文献   

15.
纳米氧化锌在棉织物功能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纳米氧化锌与水溶性聚氨酯配制的棉织物功能整理剂对棉织物的抗皱、抗紫外及抗菌作用。结果表明:以纳米氧化锌作为催化剂,水溶性聚氨酯整理后的棉织物回复角提高,抗皱性改善,且有较好的强力及白度保持率,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一定的抗紫外和抗菌性。  相似文献   

16.
Polyamino carboxylic acids (PACAs) were used as novel finishing agents to create easy care and biostatic properties of cotton fabric. PACAs were synthesized by carboxylation of polyvinylamine with bromoacetic acid and 3-bromopropionic acid. The easy care effect was evaluated by measuring the wrinkle recovery angle and biostatic effect was estimated by the Formazan test. It was found that using PACAs create wrinkle resistant and biostatic cotton. Both properties were durable to multiple laundry wash. The impact of this finishing agent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tton was studied by evaluating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whiteness index of the finished cott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se of PACAs as finishing agent did not make a considerable change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otton.  相似文献   

17.
柠檬酸和壳聚糖对棉织物抗菌整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柠檬酸和壳聚糖在棉织物抗菌整理中的应用,研究了壳聚糖的浓度对棉织物抗菌性的影响,多元羧酸的含量对壳聚糖固着率的影响及焙烘温度对壳聚糖固着率和白度的影响;并对整理后棉织物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用柠檬酸和壳聚糖的混合液对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的效果是明显的,整理后棉织物的耐久定型和折皱回复率都有提高,而且经反复洗涤后,其抗菌性仍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张华  张杰  高燕 《纺织学报》2021,42(6):128-132
锦纶/棉混纺织物存在易折皱外观不平整的问题,制约了其在高档服装上的应用。为此,以锦纶/棉混纺织物为研究对象,在坯布预处理后染整前对其进行液氨处理,研究了液氨处理对织物拉伸强力、撕破强力、折皱回复角及表面性能的影响。通过平滑感、温暖感及柔软感3个定量指标,评价液氨处理前后锦/棉混纺织物的风格、手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液氨整理可以提升锦/棉织物的拉伸强力及撕破强力,处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从218°提升至252.3°,粗糙度波长与振幅之比从50.46降低至44.87,表明液氨处理后织物的抗皱性和平滑感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尽管液氨处理未明显改善织物的柔软感,但处理织物的热导率较未处理织物仍有一定程度降低,致使织物接触温暖感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免烫织物免烫功能的持续性问题,通过测试免烫织物折皱回复角,分析研究免烫织物在洗涤过程中免烫性能衰败的过程、机制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BTCA无甲醛免烫整理棉织物,随水洗次数的增加,免烫性能衰变显著;经过干洗后,折皱回复角的变化较小,免烫织物仍然具有较强的免烫性能。  相似文献   

20.
针对纯棉织物容易起皱的问题,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接枝到棉织物上进行抗皱整理,分析整理后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整理后织物的抗皱性能得到明显提高的同时,织物的白度、拉伸断裂强力、回潮率和透气性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