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三峡船闸锚杆工程是船闸高边坡加固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具有加固表层岩体和加固结构混凝土的双重作用.该船闸锚杆种类多,共完成各种锚杆180276根,其中高强锚杆、普通锚杆、锁口锚杆以及直立墙随机支护锚杆占80%.在此对该船闸锚杆工程措施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采取的工程措施经济实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以恩施大峡谷绝壁陡崖的锚杆危岩治理工程为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降雨前后危岩以及不同锚杆的长度、入射角、数量、间距参数选择对危岩受力及变形情况,并综合评判其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单根锚杆时,在锚杆超过推测滑动面后不受长度变化影响,而锚杆入射角越小,对其控制效果越好;在同一剖面上采用2根锚杆、锚杆间距为2.5m时控制效果最好;在同一剖面上采用3根锚杆、锚杆间距为3.5m和4.5m时其控制效果基本一致;同一剖面上位置偏下的锚杆受应力更大,因而应加大下部位置锚杆承受应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种无机快速锚固灌注材料(ICG-Ⅲ)的性能及施工温度对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不仅自流、可灌、凝结时间可调,而且具有超早强、高强、无收缩、锚固快且锚固力大等特性.同时,此材料施工方便、价格便宜,主要用于岩土工程的长锚杆快速锚固注浆及建筑物植筋、地脚螺栓等短锚杆快速锚固灌浆.  相似文献   

4.
锚杆应用及加固机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锚杆的工程应用、锚杆的类型及现有的有关加固机理研究的各种理论。列出目前已有的多种锚杆计算理论和相应计算模型及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并指出各种数值分析方法是目前研究锚杆作用的主要方法。分析我国有关锚杆作用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包括计算理论、方法及试验方面的成果,同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周严伟  徐波 《水力发电》2007,33(12):73-75
为了保证三峡双线五级船闸闸室直立坡施工期安全,了解岩体变形情况,对其锚索、锚杆锚固状态进行了安全监测分析。分析认为,其锚索锚固力变化总体上分为速损期、波动期和平稳期三个阶段,锚索锚固力和锚杆应力主要受闸室开挖后岩体变形影响。目前直立坡北坡锚索测力计平均损失率13.2%,中隔墩锚索测力计平均损失率9.3%,南坡锚索测力计平均损失率11.9%,直立坡锚杆应力一般在50MPa以下。分析结果表明,锚索、锚杆在加固直立坡稳定方面作用显著.闸室直立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6.
三峡工程地下电站主厂房顶拱锚杆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工程地下电站主厂房顶拱跨度32.60m,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地下厂房,锚喷支护是主厂房顶拱支护的主要措施,系统锚杆中有张拉锚杆和砂浆锚杆两种类型,砂浆锚杆又有“先注浆后插杆”和“先插杆后注浆”两种施工方法。系统锚杆完成后,通过无损检测对锚杆的施工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满足国家规范和三峡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刘国强 《红水河》1996,15(1):45-47
Ⅰ#引水隧洞洞口治理,采用竖直锚杆、水平锚杆、超前固结灌浆等综合措施,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处于地质条件较差且有外荷载作用下的洞口开挖得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8.
路堑高边坡对市政道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研究坡率、锚杆间距、锚固角度、锚杆支护位置等设计参数对边坡变形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采用GeoStudio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并根据模拟分析结果,提出优化支护方案。研究表明:边坡坡率、锚杆间距和支护位置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锚固角度影响较小。坡率越大稳定性越小,设计坡率须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取值;当锚杆间距为2.0m~2.5m时边坡处于稳定状态;锚杆的最佳锚固角度是15°;锚杆支护位置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由大到小是第二级坡>第一级坡>第三级坡,设计依此对锚杆参数进行差别设计。经各项监测结果验证:锚杆支护方案锚固效果显著,边坡在施工及运营阶段均处于稳定状态,高铁桥墩和高压电塔未见明显位移,设计方案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流变后锚杆对衬砌的应力、位移的控制,采用Burgers模型的松弛剪切模量Prony级数 形式,确定其在ABAQUS中粘弹性本构输入参数,使用ABAQUS对某五心圆隧道进行了不同锚杆支护下 围岩流变后衬砌应力及位移的数值模拟及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锚杆支护对衬砌应力增长有明显的控 制,可使衬砌应力比无锚杆支护时减小24.31%,但是对位移增长控制并不明显,仅减小1.30%。在V级 围岩中,锚杆长度在4m以内时,增大锚杆长度可以有效地改善锚固效果,为考虑岩石流变情况下的围 岩锚固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更合理地解释支护结构的作用机理,量化锚杆(索)的加固效果,从能量分析角度开展研究,首先明确附加抗能是支护结构对围岩贡献的能量补给,提出了支护结构的能量补给理论分析方法及其抗能计算公式;进而依据国内20个水电工程地下厂房实测资料,对主厂房边墙的支护参数展开归纳统计;最后基于附加抗能提出了能量支护指数的概念。结果表明:支护结构对围岩附加抗能的贡献主要包括锚杆(索)抗拉强度提供的抗能、锚杆(索)与围岩接触面粘结作用提供的抗能、围岩裂隙灌浆粘结作用提供的抗能;锚杆(索)附加抗能、围岩强度应力比、主厂房开挖跨度三者的关系可通过4个经验公式加以概括;锚杆(索)的能量支护指数分布在1.0附近,该特性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土层锚杆大量应用于基坑支护结构中,它主要利用在土体内产生的锚固力来维持支护结构和边坡的稳定性,但水泥土搅拌桩加土层锚杆属于一种新的支护技术。介绍某基坑水泥土搅拌桩加土层锚杆支护方案,以及对该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监测;提出了搅拌桩加土层锚杆在施工和监测方面的一些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尾水渠区域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丰富的情况 ,为确保后期运行安全 ,在尾水渠边墙和隔墙混凝土衬砌后 ,采用双层保护的 5 0 0kN预应力锚杆加强支护 ,并介绍预应力锚杆的结构、技术参数以及施工程序 .在预应力锚杆施工中 ,对钻孔时遇到的渗水问题采用锚杆固结灌浆处理 ;对破碎带则先进行固结灌浆 ,然后重新钻孔安装锚杆 ;对砂浆锚杆 ,根据现场情况大多被取消安装 ,作为永久排水孔 .2年多的运行情况表明 ,采用预应力锚杆加固确保了尾水渠边墙和隔墙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Conclusion The use of anchors into a rock foundation of a structure made it possible to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time of the structures and reduce their cost; to reduce the size of the excavation, which is quite important when roads and engineering pipelines are nearby; and to provide stability of the structures under conditions where it is difficult or impossible to solve this problem by the traditional method due to the weight of the structure or soil.Under appropriate soil conditions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possibilities of construction it is necessary, in our opinion, when examining structures to be used to examine also structures whose stability is assured by the use of anchors.Translated from Gidrotekhnicheskoe Stroitel'stvo, No. 7, pp. 7–10, July, 1979.  相似文献   

14.
针对银川地区缺乏数值计算深基坑稳定性和锚杆受力等相关研究,运用midas GTS NX软件中HS-Small本构模型,对采取锚钉支护的宁夏自治区银川某地下车库深基坑开挖-地下水位下降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基坑的开挖,基坑边坡的变形量逐渐增大,最终位移最大值出现在基坑顶部阳角处;锚杆轴力随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加大,控制变形能力与所处位置有关,下部锚杆控制变形能力优于上部锚杆,锚钉联合支护形式和土钉墙支护形式界面处变形差异较大;随着开挖和持续降水,周边建筑物沉降缓慢增加且最终沉降小于警戒值;锚钉支护中土钉轴力表现为轻微S型曲线,最大值约位于沿土钉长度3/4位置处;通过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吻合较好,反分析获得银川地区典型土层HS-Small模型的参数取值,可作为银川地区类似深基坑工程数值模拟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reviews scouring and liquefaction issues for anchor foundations of floating offshore wind farms. The review is organized in two sections: (1) the scouring issues for drag-embedment anchors (DEAs) and other subsea structures associated with DEAs such as tensioners, clump weights, and chains in floating offshore wind farms; and (2) the liquefaction issues for the same types of structures, particularly for DEAs. The scouring processe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the formulae and design guidelines for engineering predictions are included for quantities like scour depth, time scale, and sinking due to general shear failure of the bed soil caused by scour. The latter is furnished with numerical examples. Likewise, in the second section, the liquefaction processes are described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residual liquefaction where pore-water pressure builds up in undrained soils (such as fine sand and silt) under waves, leading to liquefaction of the bed soil and precipitating failure of DEAs and their associated subsea structures. An integrated mathematical model to deal with liquefaction around and the resulted sinking failure of DEAs, introduced in a recent study, has been revisited.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l is illustrated with a numerical example.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present review and the existing literatures from the “neighboring” fields form a complementary source of information on scour and liquefaction around foundations of floating offshore wind farms.  相似文献   

16.
针对静荷载与循环荷载共同作用下软土中张紧式吸力锚的变形失稳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拟动力有限元法模拟了静荷载和循环荷载共同作用下模型锚变形过程,验证了拟动力算法的可行性。分析过程中采用考虑循环荷载作用历史的等效线性黏弹性计算模型描述饱和软黏土不排水循环动力响应,依据蠕变理论描述土单元的循环累积应变响应。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借助拟动力黏弹塑性模型提出了一种既能描述土体循环动力响应又能获得土体变形循环累积过程的拟动力算法。通过编制脚本程序PYTHON,将计算土体循环动力响应的过程与分析土体变形累积的过程连接起来,使计算机自动完成整个拟动力有限元算法的分析过程,最终实现了不通过详细跟踪循环荷载作用历史即可获得软土中吸力锚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变形逐渐循环累积至失稳过程的拟动力算法。  相似文献   

17.
船锚在软土中由于风浪的作用会随着船舶而移动,这可能会造成海底预埋电缆被损坏。堆石保护是当前普遍采用的对海底电缆进行保护的方法,但是对这种保护措施至今还没有成熟的施工规范。为了完善海底电缆堆石保护的各项设计参数,研究船锚在软土中的运动规律是非常必要的。在锚爪二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船锚运动轨迹与其屈服荷载之间的本构关系,结合锚链在软土中的研究成果,提出一种新的船锚运动轨迹预测计算方式。最后,根据荷兰Deltares科研所计划实施离心机试验的计算参数,对试验结果作出模拟预测: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螺旋锚的承载机理和影响其承载力的因素,室内试验表明,螺旋锚的抗拔力和水平承载力优于同杆径的钢管,经改进的螺旋锚适用于堵口抢险工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开展3组不同桩锚结构(普通抗滑桩、锚杆抗滑桩)加固黄土滑坡的模型试验,测得不同桩锚模型的土体抗力、桩身弯矩及锚杆的应变,对不同结构形式的锚杆抗滑桩的受力形式、内力分布及破坏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黄土滑坡防治中,锚杆抗滑桩受力结构呈“S”曲线状,桩顶位移平顺延续,土体抗力及桩身弯矩分布更均匀;增加桩顶锚杆排数,可以增大抗滑力;普通抗滑桩的破坏模式主要为塑性单铰破坏,锚杆抗滑桩主要为塑性单铰(或双铰)破坏,锚杆主要为弯剪-滑移破坏,桩周土主要为土拱塑性破坏。研究结果可为黄土滑坡防治中锚杆抗滑桩的设计理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依据GB50086—2015《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和SL 377—2007《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对引江济淮试验工程膨胀土边坡、软岩边坡加固锚杆进行拉拔检测试验。结果表明,锚杆端部位移和检测方法相关,GB法检测的杆体端部位移大于SL法,位移转换系数为0.9~0.95;软岩边坡中锚杆的端部位移量小于弱膨胀土边坡;两种方法用于软岩及弱膨胀土边坡加固锚杆质量检测时,会产生弹性伸长值过大现象,采用杆端位移时间过程评价锚杆质量更具有合理性;SL法、GB法检测到的锚杆轴力线性相关,转换系数为0.9~1.05;采用SL法检测非预应力锚杆具有可行性,通过换算可得到GB法检测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