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玉石膏矿属平邑盆地石膏矿的一部分,矿床赋存于晚白垩-古近纪官庄群卞桥组二段地层中。以矿区水文地质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了矿床水文地质条件、断裂构造充水因素及矿床主要充水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了大井法预测矿井的涌水量,确定了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偏复杂类型,为石膏矿井安全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龙塘沿铁矿是一座岩溶裂隙直接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采用三维渗流模拟系统,建立了龙塘沿铁矿水文地质模型,预测了矿坑涌水量,结果表明Ⅰ期正常涌水量2 796.9m~3/d,Ⅱ期的正常涌水量1 825.5m~3/d;提出了近矿体帷幕防治水措施,并对技术经济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李楼铁矿是目前国内地下铁矿山中规模最大,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的铁矿山。通过水文地质条件研究,认为基岩裂隙水是矿床的主要充水水源,节理裂隙是矿坑充水的主要通道,矿坑水很难预先疏干。采用比拟法预测了矿坑涌水量,结果表明矿坑深部的正常涌水量为10 062m~3/d,并提出了矿坑防治水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龙门煤矿矿区位于河南省偃龙煤田西段,属佛光(偃师市)—龙门(洛阳市)水文地质亚单元的一部分。根据地层厚度、岩性、富水性及渗透性等特征,将矿区地层划分为6个含水层和5个隔水层;矿井充水条件主要分为充水水源、充水通道和影响充水强度因素;采用“大井法”和“比拟法”对矿井涌水量进行预测,得出:未来生产矿井的最大涌水量按正常涌水量的1.13倍计算。根据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依据判断,洛阳龙门煤业有限公司龙门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极复杂类型。  相似文献   

5.
山东某铁矿矿床充水因素分析及矿坑涌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亮  辛小毛  曾先贵 《采矿技术》2010,10(5):46-48,72
山东莱新铁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根据地质资料和近几年矿坑水文资料,对矿床充水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Q-P曲线外推法和解析法重新进行了涌水量预测,经对比分析,预测结果基本符合实际,为该铁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杨林 《西部探矿工程》2023,(4):143-145+150
绿塘煤矿位于贵州省大方县西南部,先期设计生产规模180×104t/a,由于矿井水害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针对绿塘煤矿受水害影响严重的情况,通过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对矿区充水条件及充水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矿井属以大气降水为主作为补给水源的岩溶充水矿床,当开采26号煤层以上煤层时属以顶板进水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即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为岩溶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当开采26号煤层以下煤层时,属以底板进水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即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相似文献   

7.
庐江龙桥铁矿井下东部矿床开拓过程中,探水钻孔单孔最大涌水量达400 m3/h,最大水压达2.1MPa,给矿山开拓与开采安全带来威胁。为了进一步查明龙桥铁矿矿床水文地质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基本查明了龙桥铁矿东部地下水的充水通道、充水水源和充水强度等矿床水文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防治水方案比较,推荐采用井下近矿体帷幕注浆方案防治矿区地下水。  相似文献   

8.
陆拴喜 《中州煤炭》2015,(2):110-112
对河南省新义井田深部勘查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以及瓦斯、地温、地震等情况进行分析,确定该区属新安水文地质单元中心的深部滞流带,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为第三类第二亚类第二型,属于底板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岩溶充水矿床。区内工程地质勘查类型为第三类第二型,复杂程度中等。二1煤层瓦斯为高瓦斯煤层,地温属正常增温地区,全区为二级热害区。  相似文献   

9.
针对蒙陕矿区纳林河二号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防排水系统布设困难等问题,开展了工作面涌水量预计方法研究。在对矿井31121工作面充水水源、充水通道和充水强度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大井法、单宽流量法和水文地质综合比拟法对工作面涌水量进行了动态预计,并对各方法和预计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水文地质综合比拟法的涌水量预计结果较为准确,可作为该工作面防排水系统建设的依据,以保障工作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0.
司家营铁矿南区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高谦  王君  马耀 《现代矿业》2013,29(9):45-47
针对司家营铁矿南区大水矿床的嗣后充填法采矿设计,在工程地质基础上,开展了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研究。通过矿区地质构造、地层及矿床水文条件调查,分析了矿床充水水源和主要途径,确定了矿区水文地质参数,为矿床开采设计和涌水量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矿山的安全生产和产能提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矿区水文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根据区内地下水流场的非稳定特征,以群孔抽水试验资料为依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出矿井涌水量方程,并对矿井疏干排水量进行了计算和评价,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岩溶充水矿区矿井涌水量计算,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龙门县茶排铅锌矿矿床类型为岩溶堆积型矿床及赋存于石磴子组灰岩中的原生矿床。矿区断裂构造发育,地质构造复杂,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类型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其中基岩裂隙水富水性中等,岩溶水富水性丰富,矿床充水条件优越,设计开采深度在岩溶承压水水位以下,水头压力大,矿山开采潜在巷道涌水的危险性大。通过充分分析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类型特征、充水水源及充水途径,并结合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矿床涌水量,为矿山开采设计提水文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青松井田的概况,结合断层带、矿井的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对矿井的充水因素进行了论述,认为矿区的主要充水水源为新生界松散层第四系及古滑坡孔隙水、二叠系煤系地层砂岩裂隙水、采空区老窑积水,充水通道主要为断层破碎带和采矿冒落裂隙带。由于峨眉山玄武岩的阻隔,茅口组灰岩强含水层对矿井开采没有影响。矿床属裂隙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回采深度的增加,宁东矿区羊场湾煤矿水文地质条件愈加复杂。通过对该矿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分析了回采过程中主要的充水水源,由此对矿井充水量、涌水量进行了计算,最终综合确定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复杂型,为矿井开拓方式的选择和采掘系统的布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铁矿二期工程采矿范围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矿井充水因素及以往报告中该铁矿二期工程采矿范围内的矿坑涌水量预测值进行了分析,基于该矿一期工程帷幕注浆的堵水率和解析法分别预测了该铁矿二期工程实施帷幕注浆工程以后的矿坑涌水量。综合预测结果为:二期帷幕工程以后的正常矿坑涌水量为20093 m3/d,二期帷幕工程以后最大矿坑涌水量为31212.7 m3/d。根据预测结果和矿山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锦界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探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锦界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重新分析,确定矿井的主要充水水源、充水通道和充水特征,提出了GIS平台下的遥感探查、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试验、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和水文地质观测网建立等6种水文地质条件探查方法,并明确了各种探查方法的目的和任务,从而不但为矿井防治水方案制定提供依据,而且为预测矿井涌水量提供准确参数.  相似文献   

17.
在综合分析了伊南煤田脱维勒克井田区域水文地质条件、首采区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首采区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类型,并研究了首采区充水水源、充水因素、充水通道等;利用水文地质比拟法和稳定流解析法预测了首采区矿井涌水量,为后续矿井的正常生产和水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东欢坨矿水文地质特征并对矿井涌水量的预测,基于煤田地质勘探资料、采掘及钻孔数据,系统研究了研究区整体的井田水文地质特征、充水水源及充水通道特征。对矿井的涌水量分别用改进的大井法和灰色模型进行预测,其中灰色模型涌水量预测结果与矿井往年涌水量相近,符合矿井实际涌水量情况。  相似文献   

19.
新集一矿1煤组开采充水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集一矿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充水水源、充水通道的分析研究,认为开采1煤组的直接充水水源为顶板砂岩裂水和底板太原组上段1~5灰的石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主要充水通道是断层、顶底板岩石的原生裂隙和采动裂隙、矿压扰动裂隙带.采用单面进水集水廊道法、“大井”法、经验估算法和矿井实测法,对1煤-700 m水平的矿井涌水量进行了预算,矿井正常总涌水量为683 m3/h,最大涌水量为1 080 m3/h,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偏复杂类型.  相似文献   

20.
通过银堂煤矿井田地质及水文地质调查,进行综合研究,查明了矿区内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并主要从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两方面对矿区充水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矿区属侵蚀、溶蚀的岩溶地貌类型;属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岩溶充水矿床;地表水、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本矿直接充水水源为老窑水、煤系本身岩层含水及大黄沟水库;充水通道以断层通道为主;同时为预防今后矿井掘进中可能会遇到直接充水含水层溶洞水突水应进行超前探水、放水;为避免老窑积水与地表水的突然溃入,应进一步查清老窑区分布、积水情况,提前进行抽放及避免茅口灰岩水可能通过断层通道涌入矿井等问题分别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