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河口闸下泄流拖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保粮  王升 《泥沙研究》1995,(3):109-115
海河口属淤泥质河口,其档潮闸下引河淤积问题极为严重,挖泥清淤虽然有效,但费用之高愈来愈连以承受,利用闸上有限泄流或闸下落潮流拖淤,寻找一种简捷,经济的清淤措施已引起海河流域水管部门的极大兴趣,本文对1994年海河干流挡潮闸下拖淤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河口闸下淤积和清淤措施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淤泥质河口建闸后需要解决泥沙淤积的问题,它制约着河口的综合利用。本文就我国淤泥质河口挡潮闸引起的闸下淤积和清淤措施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首先归纳了我国主要建闸河口闸下淤积类型,多数学者根据潮波变形理论和不平衡输沙理论对闸下淤积的力学机理和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解释和预测河口闸下淤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提出不同类型的建闸河口防淤减淤措施。最后指出目前研究中的不足和以后应进一步加强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在滨海河口地区修建的挡潮闸在河口建闸后普遍存在的泥沙淤积问题,根据苏北灌溉总渠入海口六垛南闸等处的实测资料,分析该挡潮闸下潮汐引河通道冲淤特性,指出挡潮闸下引河的潮流特性、潮流挟沙特性及引河淤积的原因。认为对闸门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有效利用上游有限的泄水量和闸下落潮水流拖淤来防淤减淤是较为简便易行且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射阳河挡潮闸建闸前后水动力条件及泥沙条件的变化,从下泄水量减少、潮波变形和潮流量变化三方面及其所引起的泥沙条件的改变分析闸下淤积原因,得到三者与河道冲淤的基本关系.从淤积的时空分布形态来描述射阳河近年闸下河道的冲淤特性:射阳河建闸初期淤积严重,之后淤积量减少并且冲淤交替,总体仍呈淤积趋势,经历裁弯取直后发展至今,冲淤总量基本达到平衡,但河道内仍存在较大幅度冲淤.  相似文献   

5.
王亦勤  杜选震 《治淮》2003,(2):26-27
海口闸地处海边,闸下易产生淤积。本文从海岸变迁、闸址选择、数模预测、冲淤试验和清淤措施等方面进行海口闸减淤对策研究,认为入海水道口门位置选择是合理的,闸底板高程应对上游河底高程相同,定为-3.0m,下游引河河底设计应定为-4.0m,清淤可采取潮差冲淤、机船拖淤、调水冲淤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6.
盐东控制工程是一项灌溉、排涝、排洪、挡潮、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由于在建闸初期对问下河段的淤沙问题不重视,致使近闸河段发生严重淤积,过水断面减少44%.经试验研究,对闸下河段采取了几项冲淤保港措施:(1)调节水量集中冲淤;(2)选择落潮量大,落差大、水深小的高速水流时机放水冲淤;(3)在大汛潮到达前放水冲淤;(4)利用大洪水连续冲淤;(5)在干旱年份及时调外水冲淤.这些水力冲淤、减淤措施,如能因地制宜地合理运用,则可获得良好的冲淤效果.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泥质河口纳潮冲淤加拖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沿海诸多河口建有挡潮闸,由于长期关闭闸门,受潮汐影响,闸下河道严重淤积,严重影响河道的防洪安全。寻找经济、合理、客观地解决河口淤积的有效措施,是一项非常重要和迫切的任务。在子牙新河河口原型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河北省河口的现状,分析了全潮、纳潮、冲淤加闸下拖淤等5项试验成果,提出了河北省泥质河口清淤的最佳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海河口拖淤泥沙运动规律及清淤工程效益数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玉川  顾元棪  朱保粮  于天一 《水利学报》1998,29(12):0007-0016
本文从理论和数值计算上,配合现场实测资料研究海河口拖淤泥沙运动规律及其扩散过程,指导了海河口清淤实际工作.利用数学模型的方法,首次对海河口机械清淤方式之一——机械拖淤所起动泥沙运动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从理论上给出了拖淤泥沙运动的全部过程,再现了拖淤泥沙随泄流及落潮水流运动的微观细节,确定了拖淤泥沙的输移距离、输出率、落淤范围及回淤量.给出了一定拖淤强度下,机械拖淤对于减缓海河口泥沙严重淤积的短期及一年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9.
戴正才  胡明  吴玉洁 《治淮》2020,(2):58-60
一、概述.善后新闸建成于1958年6月,位于江苏连云港市徐圩新区与灌云县圩丰镇交界处,座落在东陬山脚下,工程建于岩石基础上共10孔,每孔净宽10m,钢质弧形门,底板高程-3.0m,设计流量为1050m3/s,排涝流域面积1135.4km^2。闸下引河较长,距入海口门埒子口长达15km,沿岸属淤泥质海岸带,沿岸的淤积细粒泥沙流动性较强,在风浪与潮流作用下,产生迁移造成闸下引河淤积严重,根据2007年3月~2017年3月实测资料表明,河口两侧滩面巳淤至高程2.5m以上且长满芦苇,设计河底高程-3.0m,现已淤至高程-1.0m^0.0m,在闸下引河230m外过水断面减少50%~60%。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斗龙港等“四港”闸下港道淤积状况日益加剧,但与该市同处淤长型海岸的其他挡潮闸闸下港道相比,没有出现因淤积“港死闸废”问题,一直保持着基本的通畅条件,并在抗御1991年、1998年、2003年、2006年、2007年特大涝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这得益于利用专门而独有的机船拖淤技术长期实施港道经常性维护作业,疏浚河槽、拓宽河床、切除边滩。  相似文献   

11.
赵凯  杨兴菊  虞邦义 《治淮》2009,(5):24-26
根据河道1992年和1999年两次实测断面资料,采用断面法分析1992年-1999年间淮河中游正阳关至蚌埠闸段沿程冲淤变化情况,分析1971年~1999年正阳关至蚌埠闸段冲淤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92年-1999年间除个别河段外主槽沿程均呈冲刷状态;滩地沿程表现为上、下段冲刷,中间段淤积,冲淤相抵基本处于冲淤平衡状态。1971年~1999年间主槽一直呈冲刷状态,且后期冲刷程度明显加强;滩地在1971年~1992年间呈淤积状态,而1992年后则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沿海挡潮闸闸下泥沙淤积问题较为突出,传统清淤方法对受季节、现场条件等众多因素影响,清淤效果有待提高。针对新沂河海口枢纽挡潮闸闸下淤积问题,采用了气动冲沙减淤防淤技术进行现场试验研究,并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表明:排气气压和喷嘴角度是影响闸下减淤效果的重要因素,排气气压与冲沙坑体积成正相关;喷嘴角度90°适用于清淤范围小且淤积深度较深的情况;喷嘴角度45°适用于清淤范围大且淤积强度中等的情况。综合考虑防淤效果和经济成本,2 mm喷嘴孔径更适用于日常防淤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盐东控制式程是一项灌溉、排涝、排洪、挡潮、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构纽工程。由于在建闸初期对闸下河段的淤沙问题不重视,致使近闸河段发生严重淤积,过水断面减少44%。经试验研究,对闸下河段采取了几项冲淤保港措施:(1)调节水量集中冲淤;(2)选择落潮量大,落差小、水深小的高速水流时机放水冲淤;(3)在大汛潮到达前放水冲淤;(4)利用大洪水连续冲淤;(5)在干旱年份及时调外水冲淤。这些水力冲淤、减淤措  相似文献   

14.
我国沿海诸多河口建有挡潮闸,由于长期关闭闸门,受潮汐影响,闸下河道严重淤积。试图从淤泥力学特性,结合子牙新河挡潮闸纳潮冲淤及浙江、福建等几个闸的试验观测进行初步分析,找到人海河口挡潮闸防淤减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苏北里下河“四港”闸下港道淤积日益严重,但由于长期利用专门而独有的机船拖淤技术实施经常性维护,有效减缓了淤积速度。本文从实践与应用的角度,系统阐述了该技术的背景、原理、要领、检测和效益等,对其他地处淤长型海岸挡潮闸闸下港道的管护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南京市外秦淮河武定门闸上游近年来发生泥沙淤积严重的问题,建立了武定门闸河段物理模型,设定两种方案进行悬沙冲淤试验,分析偏转角为15°的导流墙工程对闸上游的减淤作用。结果表明:方案1(将闸门至上游60 m开挖至设计断面),设置导流墙后,经过2年8个月的水沙过程,整治段淤积量减少30.4%;方案2(将闸门至上游240 m开挖至设计断面),设置导流墙后,经过1个典型水文年,整治段淤积量减少50.8%,经过2个典型水文年,淤积量减少44.0%,减淤幅度下降,河床趋于形成新的冲淤平衡,断面地形也趋向于均匀分布;设置偏转角为15°的导流墙对武定门闸上游河道有显著的减淤作用,有助于提高河道的过流能力。  相似文献   

17.
尚红霞  茹玉英  李勇 《人民黄河》2005,27(12):38-39
小浪底水库从1999年10月25日下闸蓄水至2004年10月,实测库区淤积泥沙14.991亿m^3,其中绝大多数是中粗泥沙,主要淤积在干流,库区淤积量时空分布不均,坝前干流河段河床仍在抬高,干支流库容淤损有别。  相似文献   

18.
1排沙工程修建与排沙调度运用石壁水库1958年4月兴建时正常库容为500.3×l04m3,至1984年4月,有效库容已淤积86.62%,仅剩66.9×104m3。坝前库底淤高11.6m,溢洪道口库底淤高13.1m,距堰顶只差0.5m,水库濒临报废。基于1984、1985年两次水库泄空冲刷分析,省市主管领导、科技人员多次现场研究,确定增建排淤泄洪工程,把原开敞式溢洪道改为深孔排淤泄洪闸,设单孔弧形闸门,宽7m,高6m,胸墙挡水,闸底高程143.00m,较原溢流堰顶降低9m,如图1所示,最大泄洪量为382.9m3/S,并拟在库内设置导冲潜坝和动力搅泥船供辅助清淤。工程…  相似文献   

19.
新沭河河口段治理包括三洋港建闸和不建闸两种方案.由于受上游径流和下游潮汐的综合作用,两种方案都不可避免产生泓道淤积.通过建立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两种方案河道泥沙冲淤状况,比较冲淤前后河道行洪水位.计算结果表明,淤积15年后行洪设计流量6 400 m3/s时,三洋港建闸方案太平庄闸下水位较不建闸方案低0.44 m,建闸方案的河道水位抬高明显小于不建闸方案,从行洪安全角度论证三洋港建闸的必要性.并从滩地利用、淡水资源、运营管理费用等多方面综合比较了两种方案的优劣.  相似文献   

20.
曹娥江河口大闸建成后,闸上江道的冲淤特性由建闸前的"洪冲枯淤"转变为建闸后的"单向冲刷"。采用大闸蓄水前地形和大闸下闸运行后的3次地形,对比分析了建闸前后闸上江道冲淤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新三江闸以上河段呈现明显冲刷,最大冲深超过了10 m;新三江闸以下河段呈现缓慢冲刷,局部有冲有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