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态城市公园的环境建构应该是符合生态原则的,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合理性的自我演替发展的能力,它的具体空间与实体形象和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个体的互动关系,能唤起人对生物意象的文化体验和美学感受.通过生态环境、城市公园、生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兼顾自然环境与人之间的共同利益,满足城市生物尺度与城市人性尺度的生态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通过对生态城市公园内涵、分类、生态技术的总结与分析,希望对生态城市公园的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山地古镇由于其独特的地势环境、空间形体,无论是在选址布局、建筑风貌、三维交通等方面均呈现出显著的山地特征,它的存在构建了我国独特的山地文化价值,对于我国山地古镇空间的研究不仅局限于建筑和文化方面,也是城乡规划、旅游开发等的需要。以重庆北碚金刚碑古镇为例,从生态意识、人工与自然环境、山地空间层次、山地人居形态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山地古镇的发展历史、规划保护思路、保护措施、空间格局塑造等,以期为我国山地古镇的空间重塑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网络分析的山地城市公园空间可达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华  高骆秋 《中国园林》2012,28(5):47-50
空间可达性是影响城市公园布局合理性以及服务效能评价的重要因素.基于网络分析法原理和GIS技术平台,将道路抽象为线,建立城市道路拓扑网络,以公园入口作为网络分析的源点.以山地城市——重庆市万州区为例,从城市空间形态、总体布局与行政分区方面研究了城市公园的空间可达性和服务状况,总结出城市公园空间可达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以及城市公园空间分布格局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某老干部大学项目处在特殊的山地环境里,紧邻城市公园,是针对离退休的老年人的校园建筑。文章结合该项目设计实例,介绍山地建筑设计的特点,剖析了该设计是如何尊重、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创造适合老年人学习和生活的特殊的校园建筑。  相似文献   

5.
山地城市更新中,公园所形成的景观意象具有突出 的地方文化价值,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不少公园的文化意象却 逐渐淡化。当下,人们愈发注重城市空间的人性体验,如何通 过体验建立文化的时空传承成为公园更新的关键问题之一。基 于知觉现象学理论的解读与启示,通过构建文化意象的知觉交 互理论框架,分别从结构层、空间层、要素层和表现层4个层 面提出相应的方法策略,并以重庆鹅岭公园为例,探讨了山地 城市公园更新中知觉现象学应用于文化激活的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园作为居民休憩、亲近自然和交往互动的公共场所,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展现地域文化等方面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公园的设计不仅要尊重当地的地域文化,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也要关注使用者的行为和心理的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该文以建德市江村埠山体公园规划设计为例,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环境行为学入手,探讨如何在公园设计中融入城市特色文化和创造以使用者为主的环境空间,为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园是城市文脉的集中体现,能够准确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发展历程,是不可或缺的生态恢复空间。本文基于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园改造内在关系和地域文化在改造中的价值维度,提出了城市公园改造建设的地域文化功能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8.
山地住区设计中的生态思维——以重庆住区设计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脆弱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山景和江景景观、复杂的室外空间条件等种种环境特征,促使设计者寻求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特征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生态思维在山地住区的设计与建设实践中的运用,探讨了山地背景下住区规划建设与山地自然环境保护之间协调发展的现实途径;提出山地环境特征在设计者尊重、解读和利用下成为住区设计逻辑起点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9.
杨雪澜 《城市建筑》2014,(21):363-363
城市公园是城市文脉的集中体现,能够准确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发展历程,是不可或缺的生态恢复空间。本文基于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园改造内在关系和地域文化在改造中的价值维度,提出了城市公园改造建设的地域文化功能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侗族传统聚落整体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的基础上,探讨和挖掘聚落空间形态特征及其深层的文化内涵,为更新与提高传统聚落民居及营造新型山地聚落提供广阔的意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瑞木镍钴项目矿山生活区地处山地环境,其基地自然环境特征,使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面临机遇与挑战。本方案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特征,保持、延续和拓展场地特点,确立了提升环境品质、减少工程量、合理安排各项功能的规划目标。从而明确了规划构思:依山而开,以共享向独享、喧闹向安静渐变为原则组织功能布局结构;利用山地建构序列化、尺度适宜的公共空间系统;保留山体原始地形和植被形成绿色开放空间;利用生活区交通组织山地排水,并形成生活区与外界自然环境的视线通廊。依据构思采用山地规划设计策略生成具有丰富空间感受、功能合理的生活区,并且实现生活区建筑与环境的共融、共生。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文化消费场景已经嵌入居民日常生活,在 “公园城市”建设的背景下,文化消费空间与城市公园的关系 值得关注。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以成都主城为例,分析文化消 费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探索各类城市公园在文化消费空间集 聚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商业、交通和公园等因素会对其空间 集聚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城市公园是其空间集聚的重要因 素,不同类型公园的影响程度存在空间分异。在城市北部,处 于城市更新中的社区公园呈现出对文化消费空间的不稳定影 响;在城市南部,新建的综合公园更能吸引文化消费空间。结 果所揭示的文化消费空间与城市公园之间的共生关系是城市建 设趋向多元的表现,反映了人们的文化休闲活动对城市绿地景 观的空间倾向性,对公园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荔浦丰鱼岩贵宾C楼工程,作为已有宾馆建筑的扩建部分,在场区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设计因地制宜,采取了自由式布局,利用周围环境,体现山地建筑特色,借鉴融合地方民族文化,展示建筑空间的地域性特征,充分体现尊重周边自然环境,与原有建筑相协调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4.
刘月  陈东田  刘雪 《山西建筑》2010,36(5):347-348
进行了山地城市公园景观的特征意象的分析以及博山区陶琉公园景观设计的实践研究,探讨了如何利用山地城市的有利条件构筑具有山地特色的城市公园景观,从而改善山地城市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正通过阐述在城市化背景下中外城市公园设计实际案例的分析,及两者在设计理念及特点的探讨,进而引申出城市公园人性化设计以及多元文化才能使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得到改善,并阐明了城市公园设计对构建现代化城市公共空间的积极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兰州碑林博物馆营建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因地制宜,依托山势,俯眺黄河,体现特有的山地建筑特色和地域特征;文章通过对建筑空间环境和景观环境的论述,探索在山地建筑的创作中如何将建筑与自然环境组织在一起形成优美景观的设计方法,为山地景观设计中创作出尊重环境、保护环境的生态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大众文化的快速发展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造成前所未有的影响,以城市公园为代表的公共空间社会使用变化是这一影响力的集中体现。以发生在上海市城市公园内的文化事件为案例,通过档案研究、部门走访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公园文化事件的主题类型、时间分布和规模等级特征定量阐述上海市城市公园文化事件的趋势特征,探索基于多元大众文化下城市公共空间的时代特征。在此研究基础上,文章指出城市公园作为检视城市文化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其社会职能被重新定义。  相似文献   

18.
肖扬  王志萍 《中外建筑》2009,(4):135-137
本文通过对永顺县行政中心的设计创作,结合其特有的地形地貌,探求山地建筑与自然环境、传统院落空间与现代办公空间的共生共融,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开放性办公空间。  相似文献   

19.
西部山地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铁军  左进  林岭 《新建筑》2007,(5):28-30
从西部山地城市特殊的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出发,综合运用建筑学、安全科学、灾害学等多学科理论,分析了西部山地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提出西部山地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化建立与相关技术集成,以期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设计与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山地城市社区特有的复杂多维的空间形态与生活于其中的人共同滋生出丰富的社会文化形态,二者密不可分。通过厘清山地城市社区中的空间文化要素、文化单元乃至整体文化结构价值,因地制宜地进行社区微更新,能够有效地提升城市日常空间文化品质。运用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论,以重庆市渝中区张家花园社区为实证研究对象,梳理山地城市社区中的空间文化要素(山地城市社区地形条件与现存人工空间文化要素)、文化单元(及隐含的人物与历史事件)及其呈现的空间文化结构。通过对社区内历史与当代空间文化单元的文化价值适度计量研究,解析和评价社区空间文化结构,并从节点、路径和区域3个层次提出山地城市社区的微更新策略,透过特征曲线的图示方式对社区空间文化品质提升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