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世界建筑》2005,(1):110-111
针对当代建筑的Aedes论坛由1980年开始举办,它是欧洲第一个私人的建筑展览机构。现在,它已经发展成为建筑文化领域的一个国际性商标,在这里举办了超过300个知名建筑师以及处于前沿的实验性建筑的展览。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城市与建筑在《时代建筑》的露面频率有限。西部给我们的印象似乎也仅止于由“西部大开发”政策所限定的那个抽象的地理概念。而对于西部城市与建筑我们的认识是片断的——西安、重庆、成都、昆明、贵阳、乌鲁木齐……以及那些象张锦秋、王小东、罗德启、顾奇伟等一样几乎成为西部名片的著名建筑师。因此,我们期翼能以杂志的平台展现一个真实的西部,本期约请了西部的众多的建筑师和学者共同探讨当代西部城市与建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析西部建筑师的当代实践。  相似文献   

3.
一个西部的建筑师的“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东 《新建筑》1996,(4):21-21
  相似文献   

4.
2007年7月28日至30日,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2007学术年会在西部城市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召开。会议主题为新时期西部建筑与城市的和谐发展之路。学术交流由建筑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小  相似文献   

5.
城市是现代人居住、工作的乐园。是记载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工业文明到网络文明人类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历史画卷。是我们物质与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6.
《现代城市研究》2005,20(4):5-5
在中法文化年期间,由法国文化部下属的“建筑-遗产之城”和同济大学共同主办的“2010中法建筑与城市发展论坛”,将于2005年5月5日至7日在上海举行。届时,来自中法两国数百名政府官员、建筑界、文化界知名人士将齐聚同济大学,就当前全球关注的6大城市文化和建筑领域的重点课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凌作人 《规划师》2001,17(2):102-103
1城市的发展与困惑 1999年10月1日,建国50周年之际,被誉为“第二条长安街”的北京平安大道全面竣工。这条被争论了40多年的大道究竟会给北京城带来什么? 在这样一个新与旧,除与留,离去与固守的关键时刻,住户、开发商、设计师各有说法: “我老了,落伍了,光  相似文献   

8.
建筑要真正“生命力”必须恰如其份地体现建筑文化;其功能,造型,空间组合,从“里”到“外”,从“虚”到“实”,从“细”到“粗”....以卓越的“组合”能力对建筑的文化内涵充分表现,必然具有永恒价值,建筑师的真正水平,表现在处于同样外部制约条件下,对人类文化和建筑历史文化的感悟,把握和表征上,因此,建筑文化对于建筑师来说,自始至终都是起着支配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志华 《新建筑》2000,(5):50-52
编者按:参观了西部的城市后,我们强烈感觉到百废待新的建设热潮和“国际式”、“高技派”、“欧陆风”等各种风潮 刮过的痕迹。面对尚存的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是“破旧立新”、追赶国际现代化水平,还是冷静地、健康地发展西部 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建构西部独特的建筑文化?我们认为这是当前西部城市建设的决策者,每一个专家学者、 建筑工作者迫切需要关注与思考的。西部大开发正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注目的焦点,西部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正在加 快,这对于西部城市建设应是个极好的时机,在此提出“西部建设”这一命题,正如陈志华先生所说,是为了“少走一 些弯路,少犯一些错误”,“莫等搞得一塌湖涂难以收拾再来作‘英明决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新时期西部建筑创作的回顾与评析,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1.
人最本质的表现是生活着(生存与发展).生活的表象是衣食住行及为此所进行的生产,这些活动都与城市与建筑密切相关.当然”住”是最明显的。无论城市与建筑有多少种解释,最本质的内容是为人们的生活营造物质空间环境。当然,这里所指的生活是普通人的生活、是大众的生活,因为城市与建筑的使用者主要是他们。  相似文献   

12.
上海城市与建筑论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长高”以后 “上海长高了!”——这座城市从十多年前这一最上口的流行语中走来,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最大规模、也是最疯狂的建设工地的繁忙景象。这个工地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让人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这座城市追逐现代化的强大能量,它见证了世界上最大手笔的旧城改造实践,最高速度的楼层和平方米的建造,以及最多类型的建筑设计项目的实施。当然,上海无疑也是一个汇聚了最多中外规划和建筑设计专业人才的城市。于是,对着林立的高楼,数不尽的住宅楼盘,还有令人瞩目的大型公共建筑,我们要问,这十多年的建造成果为塑造这个当代城市的生活空间、尤其是城市公共空间积累了怎样的经验?它们对于我们建筑和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进程又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北,这一片土地在历史上曾占据极为显赫的位置,它拥有丰饶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后,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和东北重工业的衰退使它几乎淡出了大家的视线。随着中央2003年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的实施,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东北城市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是后实验时代?因为过去一个世纪的中国建筑和艺术,特别是过去30年的当代建筑和艺术思潮都是在“实验”的推动之下发生的。实际上,中国当代建筑和当代艺术的实验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80年代的建筑和艺术之间有着非常频繁的互动。这个互动建立在一个共同的文化理想之上,那就是文化的现代性之上。当然,在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和具体的关注点上,建筑和艺术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建筑新观察论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建筑最活跃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建设量之大,估计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无法比拟的。近十年来,可以说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在如此短的时期内进行了如此众多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国内或国际方案征集、投标和设计竞赛。  相似文献   

16.
我们曾经在2010年第4期西方学者论中国的专题中讨论了中国城市与建筑发展的问题。境外学者往往认为,中国城市与建筑的发展超乎寻常,呈现一个个奇观,伴随着一个个传统城市的消失和现代都市的快速生成,建筑以一种超乎想象  相似文献   

17.
<正>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至今,中国从未停止发展的脚步,其中,城市和建筑面貌的变迁最真实地记录着这一过程。中国当代建筑风格的多样、建筑高度的不断增长、巨大的建筑市场、不可思议的城市化进程,不仅吸引着中国的学者、建筑师,同样也吸引着国外学者和建筑师的关注和研究。随着中外交流活动的增多,既包括境外建筑师在国内从事实践,也包括国内外建筑院校之间的交流,我们发现,对于大到如何看待中国当代的城市与建筑、或者细如具体的城市与建筑的案例分析,中外学者和建筑师常常会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为此,经过1年多的筹划和准备,特别是经过与国际学界的深入沟通,我们开始了这期最具国际视野的境外看中国的专刊。为促进交流,我们特别邀请了朱剑飞教授担任本期客座主编与我们共同构思并组织了这次境外/西方学者论中国专刊。  相似文献   

18.
当代景观都市主义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景现都市主义产生的背景和来源,总结了其主要的理论观点,包括对于过程、水平性、.基础设施、以及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重视,介绍了景现都市主义的3个重要实例,揭示了其对于当代城市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天津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一大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展示了天津悠久的历史,尤其是自1840年以来一百多年近现代的历史进程。2005年9月1日,天津市人大颁布《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