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莲菜三款     
  相似文献   

2.
美在写意     
  相似文献   

3.
到泰国北部的佧佤族地区旅游,不但能欣赏到风景如画的美景、金碧辉煌的寺庙,还能品尝到奇趣的特色饮食,让人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4.
美食家敢吃     
老茶 《四川烹饪》2004,(11):38-38
要被人冠以“美食家”头衔,不光应当在吃上面见过大世面,而且还应当善于表达己见。口头表达也行,但最好能付诸文字,这方面,有作家身份的美食家似乎更具优势。为了文字表达,美食家应尽量做到啥都吃,啥都敢吃。这样才有细微深入的感受,才能更动人地把“吃”描绘出来,让读者感同身受。  相似文献   

5.
在云南吃花     
元华 《烹调知识》2003,(3):16-16
在四季如春的云南,四时竟妍的鲜花不仅是观赏的植物,而且还是餐桌上时兴的菜肴,几乎每一种可食之花都与一种菜谱联系着。如果你去云南不吃一顿花菜,那就算白去了一趟。 云南野生观赏植物约有2500多种。许多花卉均可食用,比如火红火红的  相似文献   

6.
寿司的魅力     
寿司是日本料理中最具特色的传统食品,可分为生寿司、熟食寿司、海苕(紫菜)寿司与散锦寿司四大种类。一千多年前,中国人用腌制的鱼肉和用盐、酒、桔皮等调味后的米饭制成的“鱼鲊”就是寿司的原始形态。东传至日本后,经过漫长的演进,如今已成为东洋美食的代表而驰名世界。 在日本,不论街町村野、  相似文献   

7.
小吃似乎天生就是和旅游联系在一起的。如去位于嘉定南翔镇的古猗园游览,您一定不要忘记去尝一尝南翔小笼。  相似文献   

8.
张振楣 《美食》2004,(4):56-56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原先出现在我们周围的各种让人一想起来就馋涎欲滴的美食,似乎愈来愈稀缺了。尽管餐饮市场一片红火,品种琳琅满目,大街小巷的酒家、饭店、吃食店门口车水马龙,一拨又一拨的食客抹着油嘴酒足饭饱地从饭店鱼贯而出成为城乡一道不变的风景;可是在这繁荣和喧嚣的背后,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真正的美  相似文献   

9.
大嘴吃晋食     
笔者在供职单位跑供销,采购煤炭、化工物资,年年出差走三晋,塞北雁门、太行吕梁、汾西上党,整个山西省,被我跑遍了。没到过山西的人,以为到了晋地,就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其实浸润着丰厚晋文化的山西美食,也是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我是个好吃佬,大嘴把山西的各种风味名吃几乎尝遍了,即使是山西本乡本土的人,也未见得有我这馋猫的口福,对山西名吃的了解,也未必有我了解得全面。去年中秋,一客户尽地主之谊,在太原的“晋园春”请我吃饭,喝汾酒,北方人豪爽,喜划拳,我能吃却不胜酒力,对划拳猜令不在行,更怕输了罚喝酒,就提议背山西名吃特产…  相似文献   

10.
来到内蒙古草原旅游,如果不品尝品尝牧民家的干羊肉,未免是件憾事。诚然,鲜羊肉有格外鲜美的味道,但干羊肉更有一番干香而诱食的滋味,令你口食大开。冬春季节,草木枯死。牲畜处于艰难时期,体质掉膘消瘦,人们很少能吃上鲜羊肉。然而,在青黄不接的春季,牧民还能经常吃上肥美的羊肉,这就是干羊肉。每年大地封冻后,草原牧民家家户户至少要宰杀几只大肥羊。  相似文献   

11.
吴国栋 《美食》2004,(4):62-62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有“豆腐得味胜似燕窝”一说,读来觉得颇有见地。味是中国菜的核心,烹饪作为一项社会生产,在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同时,还必需赋以色、香、味、形、器诸方面的综合性的美,然而,色、形、器只能诱发食欲,调动味蕾,美味才能使人大饱口福,感悟到品味佳肴是更高层次的享受。诚如费孝通先生在《更高层次的化走向》一中所说的:“食物光讲营养不行,还要味道  相似文献   

12.
艾英 《烹调知识》2001,(9):17-17
20世纪80年代初,我应聘在西藏工作了三年。现在,一想起那里的蓝天白云,圣洁的雪山,广袤的草原,巍峨的布达拉宫、香烟缭绕的大昭寺,手持转经筒的老人,八角街磕长头的朝圣者,都有一股莫名的冲动,对西藏独特的饮食更是难忘。  相似文献   

13.
客家人喜吃烧卖,大都是做烧卖的好手。要是你在逢年过节到客乡做客,热情好客的主人都会端出那飘香的烧卖让你品尝,在热气腾腾中让你咀嚼客家饮食文化独特的韵味。  相似文献   

14.
吃煎饼     
  相似文献   

15.
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过饺子———这是北方的一句老话。朋友老武的老家在东北明水,也就是萧红的故乡。当年老武为爱情,一口气从东北追到了川南,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除了那口改不了的东北话,他对故乡的另一种记忆就是对饺子的热爱了。当他夹起一只巨大的酸菜饺子放进嘴里嚼食时,从他的嘴角便挤出了前面那句老话。天高地远的北方,盛产小麦和大豆的北方,也曾盛产过不少著名的英雄或流氓的北方,在饮食方面,坦率地说,那真叫乏善可陈———没什么好称道的。以前我和辽宁的一位诗人长年保持通信联系,他总不忘在信末热情地邀请我到东北去走走———…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七月,我和李辉去美国洛杉矶看望在那里工作的大学同学姜涛。在洛杉矶游玩了两天,姜涛亲自驾车,把我们带到墨西哥,品尝那里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7.
张宇 《烹调知识》2008,(7):10-11
著名的国文大师、佛学专家夏丐尊先生生前曾说过:“在中国,衣不妨污浊,宅室不妨简陋,道路不妨泥泞,而独在吃上,却分毫不能马虎。衣、食、住、行四事之中,食的程度,远高于一切,很不协调,中国民族的文化,可以说是口的文化。”当然,口即为人的嘴巴,其主要功能之一便是用来进食,品尝佳肴美点的千滋百味。人们都习惯于将中国的文化称为饮食文化,而在中国,饮食却始终都围绕“味”而展开,也就有了“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的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18.
徐艳文 《烹调知识》2011,(12):56-58
今年七月,我去芬兰探亲,住了两个多月,品尝了那里独具特色的美食。  相似文献   

19.
20.
王世德 《烹调知识》2000,(10):39-39
传说以前公馆里的富豪人家有一个精细灵巧的功夫菜,叫做“豆芽塞肉”。一般人可能都要惊奇,在那细长的豆芽管内,塞进肉馅,该要花多大的功夫! 这恐怕也符合“物以稀为贵”的原理。正因为这道工序难,要下很大功夫,耐心细致地做,才做得成功,所以,它才显得“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