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蒜茸蒸丝瓜     
严琦  刘达华 《烹调知识》2007,(5):F0003-F0003
主料:丝瓜辅料:粉丝、红椒。制作:丝瓜去皮,改刀成条状,粉丝用水泡软后,垫在盘底,丝瓜拌入少许盐、味精,  相似文献   

2.
《中外食品工业》2005,(10):26-26
特色:粉丝传承了大虾的香辣鲜美滋味,细嫩非凡,入味至极。  相似文献   

3.
阿伟 《四川烹饪》1999,(10):37-37
豉汁蒸和蒜茸蒸,是粤菜中较为常用的两种蒸法。采用这两种蒸法,均可在保持原料清鲜本味的基础上,增加其味感的浓厚程度,政适用于大多数中低档海鲜、肉类及禽类品种。不过,这两种蒸法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在其调料的配制过程中,却有着许多细致的操作程序和技术关键,只有很好地掌握了这些操作程序和技术关键,才能够做出符合要求的政汁蒸、蒜茸蒸菜肴来。下面就详细地介绍这两种蒸法及其味汁的调配。一、油豉的调制原料:阳江豆鼓1盒(250克)青椒25克红椒25克洋葱20克姜5克蒜10克鲁菜ZO克盐5克胡椒粉5克味精匕克鸡粉Ic克白糖15克科酒1…  相似文献   

4.
牛蒡蒜茸调味酱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以牛蒡、大蒜为原料经一系列加工制作牛蒡蒜茸调味酱的工艺,针对牛蒡加工过程中的护色问题做了正交试验,确定了护色剂的最佳用量,并优选了大蒜脱臭的方法措施,同时对不同的牛蒡大蒜配比对成品风味的影响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防褐变耐保藏调味蒜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报告以大蒜脱臭,并保存大蒜的有效成分大蒜素为内容。介绍了研制防褐变,耐保藏,外观与口感良好的调味蒜茸的加工原理及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蒜烧马鞍鳝     
《中外食品工业》2011,(11):25-25
特色: 徽人喜食各种时鲜野味,鳝鱼也是餐桌常客,这道蒜烧马鞍鳝鲜味浓郁,口感十足,是道下饭的好菜!  相似文献   

7.
蒜香五花腩     
这是笔者受“蒜香鸡翅”和“烤鸭”两款菜的启发而创出的一款新菜。它不但具有色泽红亮、蒜香浓郁的特点,而且还有一股类似烤鸭的风味。原料:去皮五花肉700克蒜茸50克红萝卜茸20克芹菜末20克精盐、吉士粉、嫩肉粉、麦芽糖、味精各适量色拉油1000克(约耗50克)春饼12张葱丝1碟甜面酱1碟制法:1郾五花肉洗净,用清水泡约3小时捞出,切成3厘米宽的长条,用蒜茸、芹菜末、红萝卜茸、精盐、吉士粉、嫩肉粉、麦芽糖、味精等拌匀,腌渍约5小时后,上笼蒸约1小时至熟,取出晾凉。2郾净锅上火,注入色拉油烧至三四成热,将蒸熟的五花肉下入锅中,炸至色呈金红时…  相似文献   

8.
黑蒜演义     
Jasmine 《中国烹饪》2011,(9):78-79
与普通的白蒜不同,黑蒜的口感非常柔软,且没有吃过生大蒜后特有的气味,更不会对肠胃产生不良刺激。在中餐里,黑蒜可以用来炖制滋补汤水,配合辽参、花胶等高档食材,也能产生奇特的效果;将黑蒜代替普通蒜头使用,也适合制作干锅和小炒菜式,令食物的口感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9.
“蒜茸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金银蒜”,它是粤菜中常用的一种调味料,一般会用来做蒸菜,例如蒸扇贝、龙虾和鱼类,冬瓜、茄子、丝瓜等。  相似文献   

10.
黑蒜加工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几组黑蒜加工温度控制工艺,选择最佳节能黑蒜生产工艺。并通过测定黑蒜生产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水分、还原糖、蛋白质、pH值、含硫氨基酸等口感物质,研究黑蒜加工过程中风味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黑蒜是由新鲜大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酵制成,此过程发生的多种化学反应可使大蒜的刺激气味逐渐消失,并形成黑蒜的独特酸甜风味。文章围绕黑蒜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和风味物质的变化进行综述,探讨了影响黑蒜香气形成的关键因素,并解析了黑蒜的风味特性。  相似文献   

12.
13.
毛国淼 《四川烹饪》2005,(10):17-17
风沙蒜香翅 原料:鸡中翅12只风沙料[注]100克蒜茸50克青红椒粒10克洋葱粒5克精盐、老抽、生抽、姜葱汁、料酒、孜然粉、色拉油各适量香菜少许  相似文献   

14.
2000~2001年对吉林省11个国营养鹿场人工饲养的梅花鹿三杈茸和二杠茸的各种氨基酸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杈茸中的16种氨基酸除了酪氨酸和异亮氨酸外,其它14种氨基酸均略高于二杠茸,故三杈茸的氨基酸总量也略高于二杠茸,分别为49.72%和45.88%,差异不显著(P>0.05)。分析结果还表明,在三杈茸和二杠茸的16种氨基酸中,甘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7.79%和6.92%,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3种不同产地黑蒜醋的呈味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产品A,B,C挥发性风味物质总数分别为33,34,26种,其中共有的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有乙酸、γ-壬内酯、苯乙醇、糠醛。蒜香味的二烯丙基二硫醚是产品A特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烘烤味的吡嗪类物质是产品B特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橙香味的正壬醇是产品C特有的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产品A,B,C有机酸总数分别为9,9,5种,其中共有的有机酸有乙酸(24.03~43.82 g/L)、乳酸(0.41~5.80 g/L)。除乙酸外,产品A中苹果酸浓度较大,为6.67 g/L;产品B中乳酸浓度较大,为5.80 g/L;产品C中其他有机酸浓度均小于1 g/L。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确定新鲜葱姜蒜混合物和经油高温炒制后葱姜蒜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主要成分, 明确新鲜葱姜蒜混合物和葱姜蒜油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方法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对新鲜葱姜蒜样品和葱姜蒜油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离鉴定, 并进行气味活度值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从新鲜葱姜蒜中共检出化合物81种挥发性成分, 包括烃类43种、醚类17种、醇类3种、酮类4种、酸类2种、酯类4种、杂环类8种。炒制后的葱姜蒜油中检出1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 包括烃类9种、醚类2种、醇类5种、醛类2种、酸类1种, 其中烃类物质减少10.37%, 醚类物质减少10.08%, 醇类物质上升18.43%, 醛类物质上升4.47%, 酸类物质上升2.63%。结论 葱姜蒜混合物与炒制后的葱姜蒜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存在差异, 醛类、醇类、酸类物质是差异的主要来源, 并可能为炒制后的葱姜蒜油中的风味起到主要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我们熟知的避风塘炒蟹,最初源于香港。虽然目前它在内地的版本很多,但无论是加蒜茸炒制,还是加面包糠炒制,多数都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把避风塘炒蟹那种“香、辣、鲜”的特点体现出来,不是淡而无味,就是面包糠有点儿碜牙。不过我这里介绍的却是我所在店里经过改良的避风塘炒蟹,它的风味的确很不一般。  相似文献   

19.
黑蒜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黑蒜的抗氧化活性.对144只老龄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Vc组)、黑蒜低剂量组(65mg/kg)、黑蒜中剂量组(260mg/kg)、黑蒜高剂量组(650mg/kg)、白蒜低剂量组(65mg/kg)、白蒜中剂量组(260mg/kg)、白蒜高剂量(650mg/kg)组等9组,干预30d后,以溴化幕油灌喂小鼠,制造氧化损伤模型后,分别测定小鼠血液、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黑蒜可以显著降低血液和肝脏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提高组织中抗氧化酶的活性,黑蒜降低丙二醛含量和提高GSH-Px活性的作用明显好于大蒜和阳性对照.结论:黑蒜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作用明显好于白蒜.  相似文献   

20.
蒜茸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课题重点研究了以大蒜为主要原料生产蒜茸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