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邓静  张凯  王一 《断块油气田》2007,14(4):14-16
根据野外剖面及钻井岩心的宏观观察,借助薄片和物性资料对宜宾潜伏构造T1j14-T1j3段储层特征、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宜宾潜伏构造T1j14-T1j3段储集岩储集性能白云岩最好,储集空间主要有晶间孔、晶间溶孔和裂缝.影响储层特征的主要成岩作用有白云岩化作用和古岩溶,总的来说,宜宾潜伏构造储层为低孔、低渗储层.  相似文献   

2.
在对贵州金沙岩孔剖面震旦统灯影组剖面开展综合精细实测及密集取样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普通薄片和铸体薄片的室内详细鉴定分析,开展了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储层岩石学、储集空间特征及其受控因素综合研究。认为该剖面灯影组白云岩储集岩主要分为颗粒白云岩和结晶白云岩,储集类型主要为缝洞孔型,主要储集空间以裂缝、溶缝、粒内溶孔、粒间溶孔、晶内及晶间溶孔、白云石晶间微溶孔、晶间孔为主。影响岩孔灯影组发育的主控因素为成岩期的溶蚀作用和构造期的破裂作用,而早期溶蚀孔洞部分被充填,多期破裂作用形成的裂缝为现今储集岩良好渗流通道及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3.
华北地台中北部寒武系-奥陶系发育白云岩,主要分布在府君山组、馒头组上部、毛庄组上部、张夏组中部、冶里组上部、亮甲山组上部、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以及峰峰组下部。通过野外露头、岩心等资料分析了白云岩储层的成因及控制因素。其岩石类型为具有原岩结构泥微晶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以及无原岩结构的粉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等。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有晶间孔、晶间溶孔、晶内溶孔、粒间孔、粒内溶孔、溶蚀孔洞以及少量溶蚀缝,并以晶间孔、晶间溶孔为主。寒武系-奥陶系白云岩主要形成于蒸发白云石化作用、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作用、埋藏白云石化作用、构造热液白云石化作用等过程中,有利的沉积环境、持续的白云石化作用和不同时期的溶蚀作用共同控制了研究区白云岩储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碳酸盐岩潜山是渤南低凸起潜山中重要的油气勘探和开发目标,运用钻井、地震、岩心、薄片、测井等资料,以BZ28-1碳酸盐岩潜山油气田为例,对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渤南低凸起碳酸盐岩潜山包括风化壳岩溶型储层和内幕溶蚀型储层2套储集系统,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其次为灰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裂缝和溶蚀孔隙。物性分析表明,白云岩中的不等粒白云岩、粉—细晶白云岩和粉晶白云岩物性最好,且普遍好于灰岩。渤南低凸起碳酸盐岩潜山储层的形成主要受沉积相、岩溶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的控制:(1)沉积相是储层形成的基础,有利的储层主要分布在局限海、潮间坪和潮坪中的白云岩和部分灰岩中;(2)岩溶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风化壳岩溶型储层和内幕溶蚀型储层主要分布在不整合面顶部以下0~250 m和0~150 m的范围内,岩溶古地貌中的岩溶高地和宽缓的岩溶斜坡相带是岩溶储层发育最有利的部位;(3)构造破裂作用是储层形成的纽带,在不整合面附近的半充填或未充填的构造缝和溶蚀缝,既可作为油气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也可与溶蚀孔隙复合,形成裂缝—孔隙型和孔隙—裂缝型储层,大大改善了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5.
济阳坳陷桩海地区下古生界白云岩储集空间形成机理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白云岩是济阳坳陷下古生界潜山的主要储集类型之一,不同成因白云岩的非均质性差别很大,致使油气产量稳定性存在差异。根据白云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将桩海地区白云岩划分为微晶云岩、微晶泥云岩、膏云岩和粉一细晶云岩4种类型。前3种类型的白云岩为准同生白云岩化成因,主要发育构造作用和岩溶作用形成的构造裂缝或构造溶蚀裂缝;后1种类型白云岩为埋藏白云岩化成因,主要发育晶间或粒问孔,是成岩过程中文石或方解石粒屑被白云石粒屑交代后体积缩小而形成的。晶问或粒间孔是油气产量较为稳定的内幕型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  相似文献   

6.
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主要为藻坪相沉积的藻叠层白云岩、滩相沉积的砂屑白云岩、云坪相沉积、重结晶成因的粉-细晶白云岩及风化或岩溶成因的云质角砾岩;储集空间以次生成因的晶间溶孔(洞)、粒间溶(洞)、顺藻叠层溶孔(洞)、角砾间孔洞和葡萄花边洞,裂缝则起到储集及渗滤流体的作用,区内灯影组为低孔低渗型储层。现今储层是经过长达数亿年时间,多种主控因素互共同作用的最终产物。沉积相控制着储集岩石的大致分布,是后期的成岩作用的物质基础;溶蚀作用是孔、洞形成的关键因素;重结晶、构造等建设性成岩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灯影组储集性。  相似文献   

7.
开江-梁平海槽中-北段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勘探已在多个区块取得重大突破,而海槽南段的勘探进展有限,其储层面貌及分布的控制因素不明确。基于录井、岩心、岩石薄片和碳、氧、锶同位素、主量与微量元素等测试资料,根据矿物组成、晶粒大小和孔隙成因类型,在开江-梁平海槽南段飞仙关组鲕滩识别出粒间孔型鲕粒灰岩(A型)、铸模孔型鲕粒灰岩(B型)、粒间溶孔型鲕粒白云岩(C型)、铸模孔型鲕粒白云岩(D型)、细晶白云岩(E型)和粉晶白云岩(F型)6种储集岩类型以及鲕粒灰岩储层、鲕粒白云岩储层和晶粒白云岩储层3类储层。鲕粒灰岩储层分布在台缘带和台内。台缘带鲕粒灰岩储层岩石类型为粒间孔型鲕粒灰岩,储集空间以残留粒间孔为主;台内鲕粒灰岩储层岩石类型为铸模孔型鲕粒灰岩,储集空间主要为铸模孔或粒内溶孔。鲕粒白云岩储层仅发育在台缘带,储集岩类型为粒间溶孔型鲕粒白云岩或粒间溶孔型鲕粒白云岩与铸模孔型鲕粒白云岩的组合。晶粒白云岩储层仅在台缘带发育,储集岩类型为细晶白云岩或粉晶白云岩,储集空间以晶间孔为主。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整体为低孔、低渗,鲕粒白云岩储层与晶粒白云岩储层、细晶白云岩与粒间溶孔型鲕粒白云岩的储集物性相对较好。组构选择性溶蚀作用和同生成岩阶段-早成岩阶段中等盐度海水主导的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作用是飞仙关组鲕滩储层与储集岩类型多样化及其分布规律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8.
贺勇  韩詹  白晓亮  朱莎 《天然气技术》2012,6(3):10-13,15
通过钻井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物性测试及地球化学分析等手段,对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蓬莱坝组白云岩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储层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控制储层发育的因素.认为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巴麦、塔北、塔中大部分地区的蓬莱坝组主要为一套岩性纯、厚度大的白云岩层,其岩石类型以粉晶、细晶白云岩为主,同时也发育有泥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以晶间孔、晶间溶孔、构造裂缝及溶蚀孔洞等为主;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很强,不同地区的蓬莱坝组白云岩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具有较大的差异;影响该组白云岩储层物性的因素主要有压实及压溶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埋藏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构造作用及风化壳溶蚀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对开江-梁平海槽两侧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特征和控制因素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认为开江-梁平海槽两侧长兴组生物礁储层主要由礁灰(云)岩、泥-粉晶白云岩和细-中晶白云岩构成,其中以细-中晶白云岩的储集性能最好.储集空间主要以生物体腔孔、晶间孔、晶间溶孔及不规则溶孔、溶洞为主.储层类型存在裂缝-孔隙型和孔隙型两种.这些储层的形成与演化主要受到沉积和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其中沉积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基础,沉积作用不仅决定了储层的大致分布范围,还影响着后期成岩作用的类型、强度及特征;成岩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只有经过混合水白云石化和埋藏溶解作用等建设性成岩作用改造的生物礁才有可能形成优质的储层.  相似文献   

10.
济阳坳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内幕储层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测井资料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济阳坳陷凤山组、冶里-亮甲山组白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因机制、储集空间特点和储层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该套白云岩的形成主要受回流渗透白云岩化作用的影响,可分为晶粒较粗的白云岩、晶粒较细的白云岩和含白云石的石灰岩3类;该套储层主要为一套裂缝-孔隙型储层,储层的形成主要受重结晶、构造与溶蚀等作用的影响,受成岩作用的影响普遍发育了原生晶间孔隙,但后期构造作用是形成有效储层的关键因素,溶蚀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储集性能,只有在构造作用与溶蚀作用较强的地区才能发育有效的储层。  相似文献   

11.
综合利用岩心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测定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高桥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1+2亚段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桥地区马五1+2亚段储集岩的类型主要为溶蚀孔洞状白云岩、泥晶—粉晶白云岩,其次是颗粒(砂屑)白云岩和角砾状白云岩;储集岩的孔隙类型主要为溶蚀孔、晶间孔、晶间溶孔,其次为膏模孔和裂隙;储集岩的物性较差,平均孔隙度为3.26%,平均渗透率为1.2mD,且孔隙度与渗透率呈正相关性,总体为非均质性较强的低孔、低渗透储层。通过对该区储层特征的研究,可为下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及录井资料分析等,对川东北温泉井及邻区黄龙场、五百梯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长兴组生物礁储层储集岩主要为细—中晶白云岩、泥—粉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和礁灰(云)岩,其中细—中晶白云岩是最好的储集岩类;储层物性较差,孔隙度一般小于2%,渗透率一般小于1.0mD;储集空间以次生晶间孔、晶间溶孔及粒间溶孔等为主,小溶洞次之,局部发育裂缝,孔隙结构具有低孔、微喉的特点;储层类型以孔隙型为主,局部为裂缝-孔隙型;储层主体属于Ⅲ类储层,局部发育Ⅰ,Ⅱ类储层;储层形成与演化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的共同影响,其中沉积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基础,成岩作用是改善储层的关键,构造作用为储层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川东中石炭统碳酸盐储集岩的孔隙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年在川东发现的新产气层位——中石炭统是碳酸盐岩,在近二年的勘探中,钻出了许多高产气井,其中相国寺气田已投入开发。因此,深入认识该类储集岩的孔隙结构特征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该储层,以图说明它的孔隙结构特征和孔隙度参数。  相似文献   

14.
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奥陶统马五_5白云岩储层具有单井厚度大、横向尖灭快等特征,显著区别于邻区靖边气田的马五_(1–4)亚段白云岩单层薄且连片分布特征。本区储层岩性主要为细中晶白云岩和细粉晶白云岩,是蒸发泵白云化、回流渗透白云化和埋藏白云化等三种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孔隙类型主要为晶间孔和晶间溶孔。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成岩作用等方面研究,探究得到本区白云岩储层成因:颗粒滩沉积微相是形成有利储层的重要条件,埋藏白云岩化作用是先决条件,埋藏期溶解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GC×GC-TOFMS) was used to detect recently discovered condensates in the Cambrian dolomite reservoir beneath gypsum rocks of Tarim Basin. It was found that the thioadamantane and dibenzothiophene compounds are rich in the dolomite reservoir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gas condensates have undergone hydrocarbon charging with TSR genesis. Based on the contents of SO42? and Mg2+ in the formation water of the Well ZS-1 reservoirs, the dolomite reservoirs and gypsum caps of intraplatform tidal flat facies sediments have been proven to be an effective geological combination to provide sulfate contact-ion pairs for TSR initiation. Compared with typical high-sulfur gas reservoirs with TSR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TSR extent in the Lower Cambrian dolomite reservoirs of ZS-1 is lower, and the liquid hydrocarbons in the Lower Cambrian of Well ZS-1 at the buried depth close to 7,000 m have not intensively cracked. Therefore, it is speculated that abundant cracking gas may occur in deeper slopes and basins (about 9,000 m) with high content of H2S and CO2. It is also revealed that deep dolomite reservoirs beneath gypsum rocks are the actu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for the accumul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secondary H2S-bearing gas condensates.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In Nanpu sag, the main space type in limestone reservoirs is tectonic fracture, followed by dissolved space, including pores, cavities, and fractures; for dolomite reservoirs the main type is intercrystal space, including pores, dissolved pores, and cavities. The origins of limestone reservoirs are much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dolomites. Limestone reservoirs are controlled by tectonic fractures, which are the key elements for the formation of dissolved pores/cavities/fractures. During the formulation of dolomites, intercrystal pores, which are subsequently denudated by hydrothermal fluids, are eventually formed as numerous intercrystal dissolved cores, cavities, and fractures.  相似文献   

17.
玉北地区下奥陶统蓬莱坝组为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目的层系,发育了大量白云岩储层。 由于白云岩埋藏深、勘探程度低,对其储层方面的认识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野外地质观察、岩心观察、薄片及物性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扫描电镜和碳、氧、锶同位素测定等结果,对蓬莱坝组白云岩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蓬莱坝组白云岩由交代白云岩和重结晶白云岩组成,按晶粒大小可分为粉细晶白云岩、中晶白云岩及粗晶白云岩,其中中晶白云岩为最重要的储集岩。 白云岩储集空间可分为晶间孔、晶间溶孔、晶内溶孔、溶蚀孔洞及裂缝,其中溶蚀孔洞和裂缝为比较重要的储集空间,裂缝还能作为运移通道,储集空间组合类型以裂缝-孔洞型为主。 断裂作用及其伴生裂缝以及岩溶作用是影响研究区蓬莱坝组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 断裂活动控制了伴生裂缝的发育,使得地表淡水或深部热液沿断裂和裂缝下渗或上涌,并发生溶蚀作用;大气淡水岩溶作用有效改善了蓬莱坝组上部白云岩储层的物性,而热液岩溶作用致使大多数孔洞和裂缝被硅质等充填,导致蓬莱坝组下部储层发育欠佳。  相似文献   

18.
����ʯ̿ϵ̼�����ҳ�������̽��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钱峥 《天然气工业》1999,19(4):19-22
依据岩石学、古生物及地球化学沉积相标志的研究,川东石炭系沉积环境的演变经历了蒸发膏湖—咸化泻湖—陆表海三个主要阶段。川东地区早石炭世末期,受中国南方发生较大规模海退的影响,黄龙组沉积早期(C2hl1)受古高地的阻隔,发育膏湖沉积:由于干旱炎热的气候,水体蒸发量大于注入量,水体循环较差,沉积了大面积的白云岩和石膏沉积。黄龙组沉积中期(C2hl2)以咸化泻湖沉积为特点,以白云岩沉积为主,表现为多个自下而上由粒屑云岩—粉微晶云岩—干裂角砾云岩组成的向上变浅序列的叠合,具明显的旋回性,反映了高能浅滩与间歇性暴露地表交替出现的结果。黄龙组晚期(C2hl3)海平面上升,江南古陆没入海平面之下,扬子准地台形成陆表海环境,属开阔台地环境的浅水沉积,石灰岩类普遍发育,以有孔虫、红藻、珊瑚、腕足、苔藓等为主组成的生屑灰岩大量出现,表明沉积水体较为通畅,盐度正常  相似文献   

19.
通过岩心、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能谱和地球化学等分析测试工作,对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马五段)白云岩的白云岩化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压实、压溶作用等开展研究,将研究区马五段白云岩储层成岩作用分为近地表-浅埋藏和中-深埋藏两个阶段。研究表明,马五段白云岩储层可分为泥晶-微晶白云岩型、晶粒白云岩型和颗粒白云岩型3大类;准同生期近地表环境中的溶蚀作用是储层孔隙形成的关键因素,白云岩化作用是储层孔隙保存的重要有利条件,胶结作用是孔隙破坏的主要成岩作用;含石膏结核和含石膏团块的泥晶灰岩在海平面短暂下降期间,受大气淡水影响,石膏溶解,形成膏模孔和不规则膏溶孔,后经浅埋藏期白云岩化作用,岩石抗压性得到增强,利于孔隙保存,中-深埋藏期经历胶结作用,部分孔隙空间被充填;颗粒灰岩在沉积期形成粒间孔,在准同生期经胶结作用,在浅埋藏环境下经历白云岩化作用,残余粒间孔得到保存,形成良好的储层。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盆地古隆起东侧奥陶系马家沟组中组合发育白云岩储层,其特征明显有别于靖边气田奥陶系顶部风化壳储层。通过储层岩性分析、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结合钻井、地球化学、试油等相关资料,从烃源、储层、沉积等方面对鄂尔多斯盆地古隆起东侧马家沟组中组合成藏地质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古隆起东侧马家沟组中组合马55 、马57和马59亚期处于次一级海侵沉积背景,水动力条件强,滩相沉积发育,在隆起周边形成自形程度高的粗粉晶-细晶结构的晶粒状白云岩储层,具有晶粒均一、连通性好且发育白云石晶间孔等特征;受加里东末期构造抬升运动影响,古隆起东侧奥陶系顶部剥露为中组合地层,与上覆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直接接触,形成了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受上倾方向岩相变化控制,在空间上中组合滩相白云岩逐渐相变为泥晶灰岩,形成分布不连续、局部富集的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