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遗址保护在我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我国大遗址不同于西方,由于面积巨大且遗存实物较少,其保护工程实施的优劣会对整体城市的原真性、完整性、延续性甚至是城市风貌与经济效益造成影响。大遗址保护面临的挑战众多,作者在文章中就原真性原则展开讨论,以近年东方大遗址保护示范工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例,分析其保护中原真性的实施与问题。  相似文献   

2.
吕正平 《园林》2012,(4):28-33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近些年我国解决与落实大遗址保护诸多矛盾与问题的新兴办法,如何将遗址保护的原真性、有效性与公园所具备的公共性、生态性和景观性相融合,是考古遗址公园最终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对西安市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观格局与体验的分析与介绍,为寻找遗址风景的道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大遗址保护工作进展到一定阶段,具备一定基础后,融合创新的产物,它践行了"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利用过程中促进保护"的理念,实现遗址保护与文化、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大遗址保护利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参与邛窑考古遗址公园设计及现场施工配合的漫长过程,一边学习借鉴一边尝试实践,希望我们的工程最大程度地保护遗址的原真性,同时将封尘千年的辉煌展现给游人。  相似文献   

4.
杨静  成玉宁   《风景园林》2019,26(10):113-118
遗址公园作为遗址保护、展示教育与考古研究的有效途径,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推广与发展。意大利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其完备的法律保护制度、成熟的遗产保护理念和文物保护技术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罗马图拉真遗址公园为例,通过对其历史沿革的梳理,从遗址的空间结构和历史时序性上解读遗址时空特性,探讨其在坚持遗址原真性的基础上,如何从遗址保护理念、规划设计策略和实施技术路径3个层面对遗址进行保护与阐释,旨在解析意大利在遗址公园规划设计中的理念与方法,探讨其对于遗址公园建设实践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存在着文物保护与遗址公园建设之间“保护”与“开发”的矛盾,而遗址保护要体现遗产的原真性和可读性.针对上述问题,可基于可还原性原则,使遗址公园中一切与遗址相关的设施具有可还原性,同时还应发掘遗址自身文化,还原历史信息,满足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文章以汉长安城未央宫前殿遗址公园规划设计为例,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6.
"原真性"一直是世界公认的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原则之一,"原真性"原则对于中国建筑遗产的保护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由于"原真性"原则是西方的舶来品,用于中国建筑遗产保护还需因地制宜,理解该原则的真正含义。文章对建筑遗产保护"原真性"的定义进行了解读,分析原真性原则对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的意义,以及当下建筑遗产保护的问题现状,希望通过探究西方建筑遗产保护关于"原真性"原则的主流价值观得到一些启示。最后,文章阐述了以建筑遗产材料技术、场所精神的原真性来作为"原真性"原则的评价标准,并以保护借重利用的思路,发挥建筑遗产的实用价值,从而实现建筑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系统研究总结中国现阶段城墙遗址公园文化表达方法的基础之上,以固原城墙遗址公园规划设计作为实例进行分析。固原城墙遗址公园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老城区,占地面积72公顷,设计主张城墙遗址公园文化表达从保护城墙的原真性、重塑城墙的独特性、保障与城市文化融合性三方面做出突破,以期为未来城墙遗址公园文化表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钟晨  薛玉峰 《中国园林》2022,38(3):129-133
2019年3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提出了对部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利情况的批评,重点强调了历史文化遗址保护的“真实性”要求。以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公园规划设计为例,探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大遗址“真实性”保护与展示利用的途径。提出大遗址保护应坚持“真实性、完整性及可逆性”的保护展示原则,以遗址片区“最小干预”为规划理念,充分考虑遗址公园保护与开发的平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从考古资料中分析挖掘史料信息,对遗址价值进行研究判定,从而构建遗址价值载体的展示阐释体系,最后从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角度,提升遗址公园社会效益的大遗址“真实性”保护展示途径。  相似文献   

9.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成实现了遗址保护与展示相结合,跳出了"就保护而保护、就展示而展示"的旧圈子,为国内"大遗址"的保护探索出新的经验。作为国家遗址公园,大明宫自开园三年半以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值得研究。文章以普通游客的游览感受、西安市民的使用情况为出发点,通过对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使用现状的调研和分析,在已有的保护与展示基础上,试图发掘遗址与公园之间更深层的联系,让公众了解遗址、传承文化,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使用和发展提出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中国"十一五"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重点项目,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开园。大明宫遗址区保护项目自2007年10月启动,目前已经初现全貌。丹凤门、东宫墙等遗址保护  相似文献   

11.
吕梁  何磊  刘勇 《四川建筑》2014,(4):36-37
古镇的"原真性"保护已作为保护理论的基础与核心概念被广泛接受,文章以"真实性"代替"原真性",以强调对历史进程中多个时期核心文化价值的叠加保护。文章对"真实性"的核心内涵进行了分析,并以成都市大邑县新场镇保护规划为例对古镇的"真实性"保护方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10)
2006年《"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颁布后,遗址保护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遗址公园应时而生。遗址公园作为遗址保护的一种新形式,能够引导更多人认识遗址,但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文化传承和文物保护、休闲旅游和生态保护,是遗址公园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该文以扬州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景观设计为例,探讨在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如何充分体现其在文物、生态、游憩、文化等多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旧城遗产保护制度中“原真性”的谬误与真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杰 《城市规划》2007,31(11):79-85
通过杭州雷锋塔重建引发的争论,展开了对现行旧城遗产保护制度中"原真性"问题的讨论。通过对原真性的概念、国人对此的理解及其遗产保护制度对他的内化等论述,揭示了西方"原真性"舶来之物"内化"过程中存在的制度上、认识上的诸多谬误,并得出:对西方"原真性"舶来之物的不解,以及舶来之物内化,造成了人为的多解的"原真性"与多解的"历史",这是致使谬误的根源。而构筑于文物保护领域的"原真性"强加于旧城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保护,则是造成旧城遗产保护与现实生活相背的根源。基于此,文章指出矫正谬误的关键在于:立足于本国国情,在大胆"拿来"西方之物的同时,更应强调积极的"内化"。  相似文献   

14.
从"荔林水乡"城市特色发展历程着手,以莆田市部分乡村地区景观正逐步转型至城乡公园景观为契机,以田园景观为视角,分析了当地"荔林水乡"景观格局下各景观要素的特征形式与内涵;以乡村地区景观特色发展的原真性和可持续性为原则,提出研究兴化平原"荔林水乡"田园景观原型的意义,以解决当前城乡公园景观发展的困境,探讨当地特色景观格局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砖瓦》2021,(9)
文章基于资料分析,简要梳理了原真性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过程,探讨了中西方语境下原真性修复的背景和探索过程,对原真性保护中"文献真实"与"作者真实"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分析,整理了现有遗产保护修复的工作方法和评估体系,结合最新的修复理念提出了建筑遗产原真性保护的思考和启示,同时展望了原真性保护工作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原真性",是文物建筑遗产保护与修缮的重要原则,传统对"原"与"真"的理解,是"和"、"而且"的并列关系。该文认为:"原"与"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试图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探讨"原"与"真"的辩证关系,以国立中山大学旧址体育馆保护修缮工程为例研究如何用辩证的思想把握两者的"度"而结合现实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对两者间的矛盾进行调和、权衡与取舍。  相似文献   

17.
祝炜平  余建新 《华中建筑》2009,27(3):234-237
该文论述了文化遗产保护原真性原则的丰富内涵,认为保持现状和恢复原状是体现原真性的基本保护原则。不同的文物遗址适用不同的保护方法,而圆明园、宋六陵这样的遗址既要保护原状,又要局部重建,才能达到最佳的保护状态。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以求达到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速的城市化和城市更新使得处于城市边缘的大遗址在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产生明显博弈。通过揭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居民经济生活与遗址保护相互制约的现状,对保护区PRED不协调的问题进行诊断,提出了其协调发展的五项对策,即土地适宜性开发、动态保护、发展观光农业、建设遗址公园、进行有序移民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PRED协调的理想模式,以期为其他大遗址之协调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是以国内外遗址公园的标识系统设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国内大遗址中标识系统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和研究;在当代国际文化遗产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展示线路以及遗址的分布、保护状况,探讨遗址区标识系统的目标、原则,从而建立完善的、系统的、适合遗址区的、可以传递遗址本体以及遗址延伸的历史信息、考古信息以及保护展示工程信息以及服务信息完整的遗址公园标识系统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发展的潮流中,人们珍惜历史资产的同时更要珍视历史遗迹。所以,保护遗址的原真性,使其能够完整传达它的历史信息变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如何对上京城遗址保护利用,指出上京城遗址现存的问题,提出上京城遗址保护利用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