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已进入关键时期,如何在实践与技术层面整合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中国独特性的风景遗产如何在新的保护地体系中得到妥善保护亟须加以研究。分析风景遗产在中国传统自然观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并研究风景遗产保护制度的历史经验和现状问题。研究表明风景遗产是中国自然保护地的核心保护对象,应当将其纳入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加以保护。并提出几点建议:1)科学确立风景遗产评价体系;2)将具有国家代表性的风景遗产纳入国家公园;3)在不降低保护级别的前提下,采取适合风景遗产的管理方法;4)基于风景区制度进一步完善风景遗产管理制度等。为中国自然保护体系如何整合风景遗产的保护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该文简述了世界遗产保护从欧美启蒙,到遗产保护国际化,最后到世界遗产保护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历程。对世界遗产保护在保护组织与登录流程、保护理念与保护方法、保护内容与遗产类型、文化旅游与展示利用等方面的发展和成果做了全面的梳理总结,并对世界遗产保护组织体系、世界遗产登录流程和现行世界遗产保护类型体系进行了初步构建。  相似文献   

3.
2012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通过的第40周年,也是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走过的第27年。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也面临艰巨的挑战。回顾了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历程,将其初步划分为起步、演进和深化3个阶段进行分析;其后从法律法规、管理体系、管理规划、科学研究和地方发展等几个方面对自然与混合遗产保护管理的经验与挑战进行了论述;最后,结合国际趋势对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事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杨晨  陈徵羽 《风景园林》2023,30(10):96-102
【目的】在《世界遗产公约》颁布51周年之际,识别世界遗产数字化保护的重点议题,梳理自然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实践脉络,分析数字化保护的国际动向,解读数字化转型为世界遗产体系带来的变革性影响。【方法】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字图书馆和世界遗产咨询机构数字档案等资源进行系统解析和知识图谱构建。【结果】识别了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发展阶段和重点议题,归纳总结了以世界遗产记录与档案、监测与管理、阐释与展示、国际合作与能力建设等四大技术主题、12类技术方法和62个技术工具为核心的数字化保护技术体系。【结论】提出景观遗产数字技术集成与创新、遗产保护数据标准、数字行动规范、数字化可持续能力建设等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为中国深入开展世界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理念的重要举措。文章梳理了自然保护地现状及保护地内油气田勘探开发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对油气田开发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调整的契机,合理布局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推进能源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国家保护地规划历程及其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祝根  李晓蕾   《风景园林》2017,24(7):57-64
澳大利亚国家保护地是基于澳大利亚国土范围内特有的生态、物种和景观资源保护而建立的自然资源保护地,对澳大利亚保护国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发挥了核心作用。澳大利亚国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促进保护地规划系统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其规划建设的过程、经验和思路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发展过程的梳理,将澳大利亚国家保护地规划历程划分为5个阶段,对其建设背景、过程和核心内容做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其国家保护地与国家公园的协同规划矛盾做了分析,对其实施的体系建设策略做了解读。协调好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以及国家风景名胜区三者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体系建立机制是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前提条件与关键问题。基于以上思考,本文从指导框架、保护体系、规划合作以及监管机制4个层次对澳大利亚国家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借鉴意义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东西方因思维方式所导致的自然保护地文化特征存在很大差异,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不能完全模仿西方经验。首先分析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和当前中国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政策背景,并明确东西方自然保护地建设存在诸多差异这一事实,确认了东西方自然保护地文化特征比较研究的必要性。随后,从环境观差异和保护地文化内涵差异两方面切入,对东西方自然保护地文化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认为东方环境观倾向于认为物质蕴含精神、文化与自然相互交融、渗透,而西方则持二元论观点;且东方国家有许多具有国家文化象征意义的自然环境被指定为自然保护地,这与西方国家追求荒野或蕴含的地方文化特征不同。最后,结合东北亚其他国家(日本、韩国和朝鲜)自然保护地文化特征保护的实践经验,基于文化差异视角,从三方面对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于我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现实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遗产旅游市场全球化、快速化的冲击下,我国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综述了目前我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概念定义,并从文物保护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我国的分级管理保护制度,从而解析出目前相关制度所遗漏的现实问题,试图通过对文化真实性的思考,对我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产生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严国泰  宋霖 《中国园林》2021,37(3):112-117
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发展迅速,除风景名胜区外,还先后设立了自然保护区等14类保护地.实际上形成了中国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但由于各类保护地在空间和权责上的重叠,国家决定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并对各类保护地进行重组.在此背景下,比照世界遗产、国家公园等国际上的保护地体系建设经验,梳理了中国风景名胜价值演进和利用发...  相似文献   

10.
IUCN保护地管理分类研究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顶层设计"重要性和迫切性成为共识,但目前分类尚未统一;现状保护地分类依据的研究以定性为主,量化分析和案例实证有待加强。希望从IUCN保护地管理分类及其应用中得到经验借鉴。分析了IUCN保护地管理分类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措施,对管理措施空间量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和验证;从全球应用、各国保护地类型确定和指导保护地体系构建3个方面,研究了IUCN保护地管理分类在国际上的应用特征;最后对我国自然保护地管理分类构建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世界遗产的发展有4个特点,即世界遗产的数量在逐年增加,遗产类型以世界文化遗产为主,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很不均衡,世界遗产项目的后备资源充裕。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存在着认识错位、规划失位、管理乱位、制度缺位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科学编制规划、分级分类管理、提高监管能力、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宣传教育等相应的管理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单个自然保护地战略性规划在形式和使用方式上的不同,反映出不同的规划编制思路和使用需求,体现出计划性和物质空间性2种不同属性。通过对国外相关规划体例的借鉴,并与国内总体规划体例的融合,《青海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总体规划》构建起三层级的目标管理体系和指标体系,明确了参与管理主体的工作任务,同时构建起针对目标体系的监测体系,融入了中国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在空间管制、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诸多内容,在呼应世界遗产保护理念和方法的同时,满足不同遗产管理者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然保护地历经6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多部门主导、保护类型多样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面对机构改革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的契机,传统规划的经验积累为新规划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借鉴的可能。通过回溯机构改革前各类自然保护地规划,对比分析其规划结构体系,并从人地关系视角切入,分析各类规划针对保护对象、保护利用强度,以及社会发展调控上的差异,总结各类自然保护地规划的既有经验,为新时期规划体系的重构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钟乐  章政  张引 《风景园林》2022,29(3):73-78
当前,全球已进入"城市化世纪",自然保护事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城市自然保护地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中国正同时处于新型城镇化和自然保护地体系重构的关键时期,急须思考城市自然保护地的保护和管理路径,但当前中国的相关研究较为欠缺,还需借鉴更多的国际经验。在系统梳理全球城市自然保护地相关研究、实践的基础上,首先从定义、特性两方面阐释城市自然保护地的内涵,辨析其与城市荒野、城市绿地、传统自然保护地的异同。其次回顾了城市自然保护地的发展历程,介绍其现状概况,阐明开展相关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性,并从认识层面、行政层面、资金层面、社会层面总结了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城市自然保护地研究的3个思考方向,分别是城市自然保护地本底研究、与国土空间规划和"三区三线"的关系研究、定位及管理措施研究。最后,提出了中国城市自然保护地实现有效保护管理的4条可能路径:以科学研究促认识提升、以多种途径促行政治理、以市场手段促资金保障、以国民教育促社会参与。在系统思辨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思考中国城市自然保护地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能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城市历史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保护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遗产保护事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这个领域,目前我国仍然处在探索阶段,还需要汲取国外成功的经验。本文对国外主要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方面的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涉及"保护法律建设、保护资金保障体系建设、保护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公众参与体系建设"等方面,旨在对当前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化建设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华中建筑》2021,39(9)
从乡土建筑保护制度的源起、法制的建立、体系的完善、政策的反思四个阶段梳理了我国乡土建筑遗产保护制度、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历程,并透过制度不断调整,体系逐渐完善的过程,分析了我国对乡土建筑遗产价值认识的发展与演变,总结了这套保护制度与体系的特点以及当前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旨在推动保护制度向更加健全,体系向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世界遗产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是什么? 郭 旃:首先,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从最开始的文物保护,到现在自觉地进行文化保护,中间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三个阶段:一是观念碰撞期(1985~1996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后,中国文物保护界并不了解世界遗产保护的程序和相关原则.1988年7月受教科文组织委托,6位国际专家前来对1987年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6处遗产地的保护状况进行了考察,他们的考察报告表达了他们对中国修复和重建问题的担忧.二是理念融合期(1997~2004年).针对这种问题,国家文物局在1997年启动了"中国文物保护纲要"的编写;2000年,"中国文物保护纲要"的最终成果以《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形式正式发表.标志着中国文物保护体系与以世界遗产为代表的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融合.《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在世界遗产亚太地区第一轮定期报告中被视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实践案例进行了介绍.三是快速发展时期(2005~2015年).2004年第28界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在苏州召开,引发了中国社会对世界遗产保护的广泛关注.中国进入到了世界遗产事业快速发展的新时刻.  相似文献   

18.
人居型世界遗产保护规划探索——以平遥古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居型世界遗产是传统的人类居住地的杰出范例,其中的传统生活与传统空间相互依存共生,具有遗产和生活的双重属性,是一种“活态遗产”.通过分析人居型世界遗产的特征和价值,指出建立“遗产保护”与“人居改善”的双重目标以及“以居民为核心”的保护方法的重要性.在分析中国人居型世界遗产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以平遥古城为例,解析其在2006年以后在新的理念引导下保护规划及其实施保障制度的新探索,包括价值阐释、针对遗产“整体性”的保护框架、针对遗产“动态性”的建设控制和监测体系,以及落实“以居民为核心”的规划理念的具体措施等,为中国人居型世界遗产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现有文献和研究进行分析,研究了马耳他的城市保护制度和特点.马耳他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始于20世纪初.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它有了迅速的发展,并与城市规划体制相结合,形成了马耳他的城市保护制度.现行的城市保护制度的基础由1925年的古迹保护法、1991年的环境保护法和1992年的开发规划法组成.城市保护制度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核心,也是马耳他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登录的历史建筑和古迹以及保护区三大要素组成.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保护中国丰富的遗产资源及建立完善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机制,中国将着手建立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