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柔性有机薄膜电致发光显示材料及器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显示器件(OLED)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是未来全固体平板式彩色显示器的重要候选者,其最大优势之一是可以制作成柔性显示器件。本文综述了柔性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的发展概况、工作原理与优缺点,目前制作此类器件中存在的困难及解决这些困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柔性显示器件的衬底材料及封装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OLED)被认为是最理想、最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显示技术之一.在柔性衬底上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拓宽了OLED的使用范围,是其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柔性显示器件的衬底材料及封装技术的发展概况,比较了玻璃、聚合物、金属3种衬底材料的优缺点,并简单介绍了以这3种材料为衬底的柔性显示器件的封装技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历史,结构,材料及制作工艺;分析了发光机理及性能;展望了OLED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5.
以ITO导电塑料薄膜为基底,电子墨水微胶囊为显示材料,制备了柔性显示器件.研究了粘合剂的浓度对微胶囊成膜的影响、器件的可弯曲性和显示性能.结果表明:用浓度为0.5%的明胶水溶液作为粘合剂可以得到厚度均匀、胶囊排列紧密、附着性良好的微胶囊膜;采用平均粒径为50μm的微胶囊时,显示器件具有较好的可弯曲性,最小弯曲半径为2.9cm;加直流电时,显示器件可以显示出清晰的文字,响应时间为280ms.  相似文献   

6.
下一代显示明星OLED—产业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国强 《新材料产业》2002,(8):14-18,32
OLED是以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平面显示技术,2000年以来受到了业界极大的关注,目前正面临大规模量产的边缘。本文对OLED技术、国内外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论述和分析。一、梦幻显示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正当以液晶显示(LCD)技术为主流的平面显示产品大张其道蚕食传统的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市场的时候,又一颗耀眼的平面显示新星——OLED冉冉升起。 在显示技术中OLED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及其  相似文献   

7.
微胶囊电泳柔板显示器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电泳显示技术,有着广泛的用途.介绍了微胶囊电泳柔板显示器的显示原理、制备工艺、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器件衬底材料的研究现状,对各种制备方法及工艺进行了分析与综合评述,同时讨论了国内外柔板显示器及材料的应用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基于玻璃的显示器将逐步被基于塑料的低成本的显示器制造技术所取代。随着资金和研发力量的不断投入,众多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FOLED产品。[编按]  相似文献   

9.
杨定宇  蒋孟衡  杨军 《材料导报》2007,21(11):38-40,49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ELD)具有驱动电压低,功耗小,亮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由其制作有机发光显示器件已被视为下一代最理想的显示技术.在简要介绍OELD器件结构、发光机理和制备工艺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有机发光材料、OELD显示器件及驱动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向.  相似文献   

10.
1 有机光电子技术与未来 在过去十年里,信息技术的空前发展宣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来临。网络时代的出现,移动电话以及电子贸易的蓬勃发展,所有这些新通信技术革命的诸方面已造就了一个“信息时代”的21世纪。信息的捕捉,控制,储存,传输和显示已同人类知识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  相似文献   

11.
《工业设计》2012,(8):70-70
新材料有助于制造有弹性且能量密度足够大的电池来为这种可变形、可植入或者可携带电子的显示器供电。传统的充电锂离子电池所采用的高性能材料没有弹性,而大多数可弯曲的材料又不能储存足够的能量来运行显示器。有弹性电池基板材料,如塑料、纸、或纺织品,都不能承受建立电极的  相似文献   

12.
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柔性基底的选择、低温法制备纳米晶TiO2薄膜、柔性对电极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柔性DSSC的研究进展,重点评述了纳米晶TiO2薄膜低温制备技术,如低温烧结法、微波烧结法、水热法、紫外光照射法和加压法等的优缺点,并展望了柔性DSSC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14.
15.
对隔热材料的分类、国内外柔性隔热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性的论述,说明了多层柔性隔热材料的设计原理及材料筛选对隔热效果的影响,从而指出SiO2气凝胶是目前固体中最好的隔热材料,高真空多层绝热是当前绝热性最好的一种绝热方式,亦称为"超级绝热",其导热系数比空气的导热系数还要低2个数量级.最后指出了理想轻薄柔性隔热材料的结构与组成.  相似文献   

16.
纺织电阻传感器具有质量轻、柔性好和可拉伸等优良特性,在可穿戴电子产品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文中根据近年来不同纺织材料基电阻传感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无捻纤维(束)基电阻传感器、纱线(长丝纱、短纤维纱、复合纱)基电阻传感器和织物(针织物、机织物、非织造织物)基电阻传感器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在纱线基电阻传感器中,主要基...  相似文献   

17.
柔性衬底表面沉积TCO薄膜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且应用广泛.但柔性衬底存在不耐高温的缺点,如何选择合适的柔性衬底,在表面沉积TCO薄膜过程中至关重要.简单介绍了各种柔性衬底的相关性能,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在该领域中各柔性衬底的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柔性衬底的选择及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18.
随着柔性压力传感器在可穿戴电子设备、电子皮肤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研究制备高灵敏度、低检测限、宽感应范围的高性能柔性压阻传感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了获得高性能的柔性压阻传感器,需要在导电敏感材料的选择和传感器微纳结构的设计上进行一系列的创新.二维纳米材料凭借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成为柔性压阻传感器导电敏感材料的良好选择.本文综述了几种类型的二维纳米材料压阻传感器,介绍了二维纳米材料柔性传感器的微纳米结构的创新及发展,最后针对当前研究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张静茹  张志昂  韩笑  房蕊  徐若歆  赵丽丽 《材料导报》2021,35(23):23162-23170
随着器件小型化与多功能化的蓬勃发展,柔性储能装置在电子电力系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电介质电容器由于寿命长、功率密度高,深受人们青睐,但是低的储能密度阻碍其广泛应用.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将有机介质的柔韧性和高击穿场强与无机介质的高介电常数相结合,是柔性储能材料的一大关注焦点,特别是基于聚偏氟乙烯(PVDF)的有机-无机复合储能介质受到广泛关注.首先,就无机填料类型而言,PVDF基有机-无机复合介质中无机填料的种类有陶瓷粉体、半导体粉体与导体粉体.陶瓷粉体填料的介电常数高、损耗小,但是与PVDF的相容性差,一般需要通过表面改性来改善其与有机介质的相容性;半导体粉体与导体粉体作为PVDF的填料可以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从而提升其储能密度,但是填料添加量略大容易形成导电通路致使介电储能材料制备失败.其次,就无机填料的形貌而言,同一种材料不同的形貌对复合材料的储能性能有不同影响.零维纳米颗粒在有机基质中易于形成均匀分散的体系,一般随纳米颗粒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储能密度有一极值,且填料颗粒尺寸减小更有利于电场均匀分布,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击穿场强和储能密度;采用一维纳米纤维和二维纳米片填料有利于增强复合材料的极化、改变电场的击穿路径,从而增强复合材料的击穿强度,提高其储能密度.最后,采用层状结构设计对提高复合材料的储能密度和储能效率十分有效.单层结构的复合材料以牺牲其击穿强度来提高介电常数,储能密度的提升有限;双层、三层和多层结构将高介电常数的极化层和高击穿强度的绝缘层相堆叠,可同时实现高介电常数与高击穿强度,有效促进复合材料储能密度的提升.有机-无机复合储能材料的研究对解决柔性设备的储能问题十分重要,未来需要寻找更优的复合体系,降低成本,提高工艺可控性,开发适合大规模生产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