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蓄滞洪区生态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蓄滞洪区是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和运用面临着洪水、人口和发展等重大问题,根据不同的情况,蓄滞洪区的管理和运用可采用湿地生态修复型、规模经营型和基本维持现状型等不同方式,对于可修复为湿地的蓄滞洪区,在引用洪水修复湿地面貌和功能的同时,要考虑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文中以海河流域大黄铺洼蓄滞洪区为例,介绍了蓄滞洪区生态修复的一些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
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从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论的思想出发,结合蓄滞洪区的风险、灾害特点,分析了蓄滞洪区复合系统的组成与行为,提出了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安洼蓄滞洪区是海河流域重要的蓄滞洪区之一,历史上洪水灾害频繁,虽经几次较大规模治理,但由于建设滞后及地质条件薄弱原因,造成工程质量较差、标准低,已不能正常运行。文中针对滞洪区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简述,并对工程区料场取土材料及质量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蓄滞洪区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蓄滞洪区的基本状况出发,分析了我国蓄滞洪区的作用、地位以及相关政策等,论述了蓄滞洪区开展生态补偿的必要性、补偿范围、补偿主体与对象、补偿标准及补偿方式等。认为:①补偿范围应首先包括33处重要蓄滞洪区和41处一般蓄滞洪区;②重要蓄滞洪区由中央政府作为补偿主体,一般蓄滞洪区由省级政府作为补偿主体,补偿对象为生活在蓄滞洪区的企业、团体和个人;③补偿标准根据生存成本和经济发展机会成本测算;④补偿方式采取政府主导的补偿方式。建议:①建立蓄滞洪区生态补偿责任机制;②完善蓄滞洪区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③制定蓄滞洪区生态补偿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5.
蓄滞洪区建设是长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工程建成后仍将长期发挥作用。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和蓄滞洪区建设的作用,针对长江中下游环境现状和蓄滞洪区工程环境影响特点,剖析长江中下游蓄滞洪区建设环评过程中的重点,即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蓄滞洪区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在施工期,建成运行后的影响主要为正面影响。因此,蓄滞洪区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评价应主要针对施工期,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淡水湿地生态系统之一,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同时频繁的洪涝灾害给洞庭湖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分析了洞庭湖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研究了洞庭湖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蓄滞洪区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建设期和运行期,建设期的影响表现在为局部性、短期性,运行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正面影响。并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科学利用洪水资源,促进湖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运用标准、蓄洪水深和区内人口和财产分布为主要主要因子,对洞庭湖24处蓄滞洪区分别进行了蓄滞洪区风险评价,24处蓄滞洪区中的13处重要和一般蓄滞洪区均为重度风险区。为使各蓄滞洪区承担相应的蓄滞洪任务,保证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洞庭湖区设防标准下分蓄洪水的顺利实施,加强洞庭湖蓄滞洪区的安全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蓄滞洪区人口、GDP、耕地、产业结构等方面归纳了总结了各类蓄滞洪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与周边非蓄滞洪区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现状蓄滞洪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为推进全国蓄滞洪区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淮河流域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代背景下,蓄滞洪区内人口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趋势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2003年淮河大水之后,人们的视线再次聚焦蓄滞洪区。本文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分析了淮河流域蓄滞洪区发展的“两难境地”:经济发展与行蓄洪功能的冲突,区内规划不合理、发展基础较差,区域发展与人力资本外流,区间资源分布不均,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最后,提出了淮河流域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思路:有效控制区内人口规模;蓄滞洪区局部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注重蓄滞洪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创造条件,实施洪水保险等。  相似文献   

10.
海河流域蓄滞洪区集中在海河水系的中下游 ,是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显著。近 30年来 ,蓄滞洪区内人口骤增 ,发展迅速 ,给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使蓄滞洪区能适应防洪要求 ,需要从投资和政策上给予扶植  相似文献   

11.
胖头泡蓄滞洪区管理规划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介绍胖头泡蓄滞洪区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该蓄滞洪区通过实施安全建设规划和管理规划,解决分蓄洪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保证哈尔滨市超标准洪水的防洪安全及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蓄滞洪区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蓄滞洪区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初步形成了安全避险体系。本文分析蓄滞洪区的作用,以及新时期发生的巨大变化,提出了蓄滞洪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应用二维数值方法模拟蓄滞洪区洪水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蓄滞洪区内洪水运动的特点,对二维浅水方程的守恒形式进行非结构离散,建立了 高精度的数学模型。该模型通过Roe格式的近似Riemann解计算界面数值通量,采用数值重构的 方法获得时空二阶离散精度。通过方形溃坝算例和超临界流算例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数值精 度和可靠的稳定性,能够捕捉水面间断和处理干滩问题。应用该模型对胖头泡蓄滞洪区的溃堤洪 水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很好地模拟了溃堤洪水在蓄滞洪区内的运动过程,所得结 果可以为防洪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位于山东省海河流域的恩县洼滞洪区是漳卫河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其下游广大地区国家基础设施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科学地运用该滞洪区,提出分区综合运用和一区多用的设想,以期望对海河流域各滞洪区将来的综合运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16.
松花江流域洪水与生态环境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结合松花江流域洪水,针对洪水演进的主要环境敏感点,探讨了洪水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寻求一条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洪水管理──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最佳途径,为环境保护、防洪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蓄滞洪区洪灾损失分散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蓄滞洪区洪灾损失补偿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洪灾损失分散的三种方法,以此为依据构建了蓄滞洪区洪灾损失的分散模型,兼顾公平和效率,为蓄滞洪区洪灾损失补偿方式的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二维联合洪水演进数值模型可反映蓄、滞洪区内分洪洪水沿河槽纵向泄流和河槽内、外的横向水流交换过程 ;用通度系数模拟蓄、滞洪区复杂边界 ;采用模糊区划模式将蓄、滞洪区划分为 5类风险区 ,并绘制洪水风险图 ;在此基础上 ,对洪水风险进行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19.
长江流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蓄滞洪区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建设的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到流域防洪体系整体效益的发挥.开展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探求蓄洪、安全和发展的良策,用于指导今后一段时期的蓄滞洪区建设.阐述了蓄滞洪区在流域防洪体系中的地位,分析了蓄滞洪区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同时,对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分析、蓄滞洪区分类及安全建设模式等重点问题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经过"八·五"、"九·五"期间国家对大江大河的集中治理,海城市境内大辽河、浑河、太子河的主要堤防、及上游的防洪控制性枢纽工程等为主的防洪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基本能防御标准内洪水;但蓄滞洪区建设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一旦遇到超标准洪水,将给沿河沈阳、抚顺、辽阳、鞍山等大型城市的防洪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建设浑河、太子河蓄滞洪区的必要性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