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以聚合物在皮革鞣制工艺中应用后坯革收缩温度的增加量为考察指标,从单体配比、单体占总体系的质量分数、反应体系pH、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二烯丙基二甲基季铵盐/丙烯酰胺(PDM/AM)聚合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n(DM)∶n(AM)=1∶3,单体占总体系的质量分数为30%,反应体系pH=5,引发剂用量为4%,反应5 h时,聚合物的产率达91.27%,特性黏度为31.54 mL/g,应用于皮革鞣制工艺中鞣制效应较好。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对PDM/AM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丙烯酰胺与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成功地发生了聚合。  相似文献   

2.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N-乙烯基咪唑(单体1)、烯丙基环氧聚醚(单体2)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环保型涤纶固色剂DG081。通过FT-IR表征了固色剂的结构和性能。研究了反应物质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固色效果的影响,优化的合成工艺条件:m(DMDAAC):m(单体1):m(单体2)=100:1.5:2.0,引发剂用量0.9%(对单体质量),在100℃保温反应5 h。涤纶固色剂DG081应用于活性染料染色织物的固色处理,湿摩擦牢度可达4级,干摩擦牢度可达4~5级,皂洗沾色牢度可达4级。  相似文献   

3.
丁伟  吴涛  于涛  王华 《精细化工中间体》2006,36(6):51-52,64
以二甲基烯丙基胺为原料,经盐酸酸化、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得阳离子-聚合物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并确定了其阳离子单体的优化合成工艺条件:n(二甲基烯丙基胺)n∶(盐酸)=1.01∶.1,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2h,阳离子单体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的收率可达37.1%。在引发剂二氯偶氮脒质量浓度为10.0g/L,阳离子单体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在浓度为60%的条件下,经聚合反应可得特性黏数为3.550的聚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  相似文献   

4.
在氮气保护下,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烯丙醇聚氧乙烯醚(APEG)为原料,合成一种无醛固色剂,并作为固色剂应用于棉织物的活性染料染色中。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共聚物P(APEGDMDAAC)性能的影响,优化的共聚物合成工艺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ω=50%,烯丙醇聚氧乙烯醚用量为3%,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h,引发剂用量为0.4%,引发剂的加料分式为连续滴加。结果表明,在活性染料染色中,该固色剂对棉织物具有较好的固色性能,经其处理的棉织物的染色牢度效果较好,湿摩擦牢度可达3级,干摩擦牢度可达4级,皂洗牢度可达4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合成了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聚合物PDA,试验考察了DMDAAC与AM配比、引发剂体系、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pH对聚合物PDA的特性粘数影响。以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优操作方案:m(DMDAAC):m(AM)=1:4;引发剂为(NH4)2S2O8-NaHSO3,用量为...  相似文献   

6.
蒋姗  李夏倩  缪阳  俞强 《化工进展》2014,33(7):1816-1821
以丙烯酰胺(AM)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MDAAC)为共聚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高相对分子质量和高阳离子结构单元含量的共聚物絮凝剂(PDA),比较了不同种类引发剂和分散剂等对聚合过程的影响,优化了聚合体系。考察了单体配比、引发剂浓度和乳化剂含量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和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所得高分子絮凝剂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黏度测试结果表明,丙烯酰胺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进行了共聚合反应并得到了高分子产物,且产物中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组分含量远高于相应条件下水溶液聚合产物。当[DMDAAC]/[AM]=1∶4、引发剂浓度为30mmol/L、乳化剂含量为18%时,产物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达2.2×105,阳离子单元含量达17%。  相似文献   

7.
在氧化还原体系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作引发剂条件下,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酸(AA)经水溶液共聚合成两性高分子絮凝剂PDAA。探讨了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聚合反应速率和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并以硅藻土模拟废水对制得的产品进行了絮凝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合成两性高分子絮凝剂PDAA的较佳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为35%,引发剂用量占单体质量分数为0.1%,反应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8.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丙烯酰胺为原料,采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体系,采取一次性加料方法,分步升温工艺,以特征黏度为主要考核指标,对5%阳离子度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物PDA进行了制备工艺优化研究.研究了单体质量分数、聚合反应温度、Na4EDTA用量、引发剂用量和熟化温度等对产物特征黏度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单体质量分数(以反应液总质量计)为16%,聚合反应温度40℃,Na4EDTA质量分数(以单体质量计)为2.0×10-4,引发剂质量分数(以单体质量计)为7.4×10-4,熟化温度为60℃,产物PDA特征黏度为19.4 dL/g;同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PDA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9.
宋辉 《应用化工》2010,39(6):870-873
用自制的引发剂,通过溶液聚合反应合成了淀粉、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季铵型淀粉基强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最佳反应条件为:接枝共聚反应引发剂用量为0.15%,m(淀粉)∶m(AM+DMDAAC)=3∶7,m(AM)∶m(DMDAAC)=7∶3,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50℃。产物对油田污水中油和固体悬浮物的去除率优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  相似文献   

10.
以丙烯酰胺(AM)、自制阳离子单体(CMD)、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三种单体为原料,采用水溶液复合引发剂聚合法合成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对产品的溶解性、黏度、残留单体的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选择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助剂,通过逐渐滴加单体与引发剂的方法进行聚合反应,合成了絮凝剂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PDA)。探索了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对合成的目标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确保合成产物结构的正确性;对共聚物进行了粘度、絮凝效果测试,结果表明,PDA共聚物絮凝剂在膨润土分散液中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可快速沉淀,沉降高度0.5 cm需要时间不超过30 s,放置24 h沉降高度可达3.8 cm。  相似文献   

12.
余义开  张跃军 《精细化工》2011,28(4):400-405
该文合成了3种具有反应性功能的单体,为获得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改性固色剂提供基础;以二烯丙基甲基胺、二烯丙基胺、三烯丙基胺及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分别合成了(3-氯-2-羟丙基)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CHMDAAC)、N,N-二烯丙基-3-羟基杂氮环丁烷氯化铵(DHAC)及(3-氯-2-羟丙基)三烯丙基氯化铵(CHTAAC)等反应性功能单体,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并考察了其与基准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的共聚反应性。结果表明,所得单体具有预期结构,其收率为70%~95%,且与基准单体DMDAAC间可发生有效共聚;可用于合成新的棉织物活性染料无醛固色剂用反应性PDMDAAC共聚改性聚合物。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两步法合成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单体.讨论了反应温度和时间间隔对叔胺产率的影响,并对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进行了红外表征.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合成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较佳工艺条件:单体质量分数70%,引发剂质量分数2%,反应温度50 ℃,反应时间6 h.  相似文献   

14.
以淀粉(S)、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为原料,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r接枝共聚物S-DMDAAC-AM.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单体配比等因素对接枝共聚体系的接枝率、接枝效率和絮凝效果等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淀粉(S):单体总量=3.5 g∶10.5 g,反...  相似文献   

15.
曾群 《广东化工》2013,(21):69-72
酸化处理是油气井增产增注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其中稠化剂是酸液中一种重要的酸性添加剂.文章中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制备共聚物PDA((Poly DMDAAC-AM).实验考察了单体配比、总单体质量分数和引发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共聚物特性粘数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红外检测AM和DMDAAC发生了聚合,单体配比n(AM)∶n(DMDAAC)=8∶2,单体总质量分数为20%,引发剂用量为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各占单体总质量的0.04%,最高单体转化率为67.70%,最佳特性粘数为505.59 mL/g.实验采用石油工业标准(SY/T6214-1996)对产品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产品性能优良,可用作酸液稠化剂.  相似文献   

16.
陈孝行  陈少平  林超强  伍仁强 《应用化工》2010,39(2):213-216,225
以丙烯酰胺(AM)、苯乙烯(ST)、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为原料,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高固含量的AM-ST-DADMAC三元共聚物。研究了单体总质量分数和三种单体质量配比对转化率和AM-ST-DAD-MAC共聚物无皂乳液动力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DADMAC的配比是影响AM-ST-DADMAC共聚物乳液固含量的主要因素。较佳的工艺条件为m(AM)∶m(ST)∶m(DADMAC)=5∶2∶3,单体总质量分数为63%,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5%,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2 h。在该反应条件下,目标聚合物的产率可达89.9%,DADMAC的转化率为71.5%,乳胶粒表面电荷量是1.405 mmol/g,乳液的动力粘度是76 mPa.s。  相似文献   

17.
通过改变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与丙烯酰胺(AM)共聚反应的原料投加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引发剂用量,制得不同性状的共聚产物(PDA),使用高岭土悬浊液对产物絮凝性能进行了考查。结果表明:在0.07%的过硫酸钠引发下,50℃条件下反应4h得到的共聚物PDA絮凝除浊性能最佳;同等用量的PDA比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PDMDAAC)具有更优的絮凝除浊效果;PDA与无机絮凝剂硫酸铝联合使用时,硫酸铝可显著提升PDA的絮凝除浊效果。本研究有利于系统认识DMDAAC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混凝特性,为其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几种阳离子度PDA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跃军  毕可臻  邢云杰  刘瑛 《精细化工》2007,24(6):592-595,603
以丙烯酰胺(AM)和工业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过硫酸铵(APS)和亚硫酸氢钠(RH)复合物为引发体系,采取一次性加料方法,以特征黏度为考核指标,对几种阳离子度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物PDA进行了制备工艺研究。通过正交优化等实验方法考察了单体起始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和聚合反应温度3个因素对选定的每一种阳离子度PDA共聚合反应结果的影响,得到了制备系列化具不同阳离子度PDA的各自最佳点的制备工艺条件,比较了在各阳离子度条件下,最佳制备工艺点时单体起始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和聚合反应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制备5%、10%、20%、30%和50%阳离子度的PDA产物,当单体起始质量分数分别为16%、18%、25%、35%和65%,引发剂用量占单体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62×10-5、8.82×10-5、7.35×10-5、5.40×10-5和9.19×10-5,聚合反应温度分别为25、30、30、30℃和25℃时,特征黏度可分别达到17.0、15.0、11.6、9.0 dL/g和6.2 dL/g。此外还对共聚产物PDA进行了红外光谱结构表征。该工艺简单方便、清洁安全,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及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水溶性偶氮化合物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三元共聚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考察了阳离子单体配比、单体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温度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三元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达5.0×106,且水溶性好;对煤泥水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了有机阳离子絮凝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考察了单体始始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对聚合物转化率和特性黏数的影响。评价了不同投加量、污水温度、pH值条件对聚合物絮凝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