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根据实测水文资料分析了白沙水库的净入库水量,并对白沙水库净入库水量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在分析白沙水库流域内的降雨过程基础上,分析入库径流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建议白沙水库水资源配置规划采用1980-2010年入库径流系列计算。  相似文献   

2.
对漳泽水库控制流域的水文气象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漳泽水库汛期各旬平均降雨量变化、暴雨发生时间分布、洪水发生时间分布。研究表明漳泽水库入库洪水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期特征,将漳泽水库的汛期分为三期。该分期方案与降雨天气系统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一致,可为漳泽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大伙房水库1961—2004年汛期各月降雨径流资料,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Pettitt突变检验法和降雨—径流深双累积曲线方法,分析了大伙房水库汛期降雨、汛期径流深、最大月降雨和最大月径流深四类序列的趋势和跳跃特性,并利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定量评价了降雨和人类活动对汛期径流深和最大月径流深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域汛期降雨和径流深下降趋势不显著,最大月降雨和最大月径流深上升趋势不显著;(2)汛期降雨、径流深、最大月降雨和最大月径流深突变不显著,降雨径流关系变异年份分别为1975、1985和1995年,1975年后流域汛期产流能力减弱;(3)大伙房水库汛期径流变化经历了4个阶段,人类活动是导致水库汛期径流深减少的主要原因,降雨变化是导致最大月径流深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清河流域山区分析降水年内分布、雨强变化、蒸发能力、植被生长质量、梯田建设、水库蓄水等因素的变化规律,并计算径流变化与各因素的敏感性大小,得到以下结论:大清河流域山区地表径流持续衰减,而近20年汛期径流衰减更为剧烈;汛期降水减少、雨强减弱、同期蒸发能力增强、区域植被变好以及梯田的拦蓄截留共同作用导致区域径流量的衰减;1983年和1997年是径流演变的2个突变点,根据突变点将径流系列前后分为3个时段,1961—1982年汛期降水减少是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1983—1996年梯田面积大幅增加是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1997—2016年汛期降水减少、植被质量提高导致蒸发消耗增加是径流衰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降雨径流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即不同时期降雨径流关系有无显著差异是水文演算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河北省海河流域四座水库的降雨径流系列为基础,通过降雨径流双累积曲线的特性分析、年径流系数的变化过程分析、秩和检验、回归方程的差异分析等,对四座水库的1980-2008年入库径流水文系列一致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GZ水库、GN水库、HBZ水库1980-2008年的入库径流资料具有一致性,虽年径流深、年径流系数有差异,但降雨径流关系并无显著差异.而WK水库1980-2008年的入库径流资料则不具有一致性,降雨径流机制发生变化,分析了下垫面变化的影响,并对其天然径流资料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6.
以河北省西大洋水库的降雨径流系列为基础,通过降雨径流相关图的绘制对水文序列资料进行可靠性分析,利用降雨径流双累积曲线和年径流系数的变化过程线确定水文分界点,对西大洋水库的1980~2008年入库径流水文系列一致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大洋水库1980~2008年的入库径流资料不具有可靠性和一致性,1996年前后降雨径流机制发生了变化,并对其天然径流资料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7.
对漳泽水库控制流域水文特性和水库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并以漳泽水库规划入库径流系列为依据,结合工农业规划用水量,按现行汛限水位控制方案进行长系列兴利调节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主汛期来水较丰而后汛期来水较少以及当年度来水较丰而后续年度来水较少的年份,漳泽水库约有769~2800万m3的可利用洪水资源。若能充分利用,对提高水库供水能力,缓解未来漳泽水库供水紧张局面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密云水库是北京唯一的地表饮用水源地,水库水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首都人民的生活。根据密云水库1960—2009年年入库径流量和汛期径流量2类序列,采用随机水文学方法结合序列统计性质揭示了入库径流演变规律,从降雨、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变化角度探讨入库径流演变的成因。结果表明:年入库径流和汛期入库径流都呈现减小趋势,1999年以后减小趋势更为明显,年径流减小程度比汛期显著,年际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密云水库入库径流序列包含相依成分,特别是年径流序列相依关系较强。入库径流减少的趋势不是单一由降水造成,流域内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径流量锐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根据丹江口水库运行调度的实践,采用Morlet小波函数,对丹江口水库水文年度、汛期和非汛期的径流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分析,揭示了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结构,并分析了不同尺度下径流序列的周期变化和突变点.研究结果表明:水文年度、汛期、非汛期入库径流序列都存在9,20,40,50a的主要周期,并且水文年度入库径流与...  相似文献   

10.
采用蕉坑水文站1956-2010年的水文资料,应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对螺河流域的径流时序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螺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年径流量系列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中在1956-1980年为缓慢下降趋势,突变点发生在1980年,其后径流量呈现上升趋势;分阶段来看,汛期径流量缓慢上升趋势,而非汛期径流量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丹江口水库运行调度的实践,采用Morlet小波函数,对丹江口水库水文年度、汛期和非汛期的径流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分析,揭示了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结构,并分析了不同尺度下径流序列的周期变化和突变点。研究结果表明:水文年度、汛期、非汛期入库径流序列都存在9,20,40,50a的主要周期,并且水文年度入库径流与汛期径流具有相似的周期演变特征。研究成果可供丹江口水库运行调度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高州水库1980年后的水文资料,分析水库降雨、蒸发、入库径流等水文特征规律,并使用退水公式对枯水期入库径流进行预报,可为高州水库水资源利用及鉴江流域枯水期水量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密云水库是北京唯一的地表引用水源地,水库水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首都人民的生活。采用随机水文学方法结合序列统计性质对密云水库张家坟水文站1960~2009年入库径流量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年入库径流和汛期入库径流均呈减小趋势,1999年以后减小趋势更为明显,年径流减小程度比汛期显著,且年际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径流量年内分配呈"单峰"现象,年内分配不均匀性变化不大,1999年以来集中度锐减,集中期与多年平均接近,年内变化幅度减小明显。  相似文献   

14.
松华坝水库是滇池流域内唯一一座大型水库,是具有防洪、城市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大(二)型水利枢纽工程。分析该水库的径流变化特性,对于合理利用其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松华坝水库1952~2009年(水文年)的径流系列为依据,对系列的代表性、入库径流的变化趋势、年内及年际变化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入库径流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径流均值虽然随系列的增长呈逐年减小的趋势,但系列均值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5.
紫坪铺水库入库径流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紫坪铺水库入库径流特征,对于充分发挥水库综合效益、保障都江堰灌区和成都市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岷江上游紫坪铺水文站1937~2016年的年径流资料,尝试采用Mann-Kendall法、Pettitt法、Morlet小波分析法检验径流量时间序列,并据此综合分析了紫坪铺水库入库径流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37~2016年紫坪铺径流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并且存在5 a、13 a、24 a左右变化的显著周期性。建议在进行中长期年径流预报时采用13 a做建模数据依据;同时,由于年径流量在1949年发生了突变,因此应尽量避开1949年,以免影响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6.
定量分析河川径流量变化趋势,研究径流量突变发生的时间及原因,对水资源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宿鸭湖水库1956~2008年的径流资料,采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法,分析了宿鸭湖水库径流变化趋势和突变发生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对径流量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冶河流域枯季径流量趋势特性及演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气候因素、下垫面因素、地质因素和降水强度等因素对枯季径流的影响。采用相关检验法对枯季径流变化趋势分析,枯季径流趋势性显著,而且呈递减趋势。采用有序聚类法对枯季径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1978年为突变点,枯季径流系列呈两个时段。将两个时段的汛期径流和枯季径流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效果显著。枯季径流量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人类活动。分析和研究该流域枯季径流的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为该区域水资源分配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天山西部地区汛期径流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好地认识天山西部地区融雪径流汛期的变化规律,为该区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为防洪减灾提供依据,基于1960-2005年的汛期径流资料及蒸发、降水数据,采用流量质心时间、滑动T检验、滑动F检验等方法,分析了汛期径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流量质心时间结果来看,1960-2005年汛期有微弱提前的趋势;集中度、集中期、变化幅度在1960-2005年均表现为减小的趋势;汛期径流从1960-2005年呈现出增加的趋势,1997年发生了突变;通过分析得出1997年降水和蒸发均发生了突变,因此推测1997年汛期径流发生由少到多的突变,可能是由于1997年后降水发生由少到多的变化和蒸发的由多变少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气候变化影响下黄河上游大型水库入库来水过程及梯级发电量的时程变化规律,以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梯级水库群为例,采用Mann-Kendall 突变检验方法对唐乃亥和小川水文序列进行突变识别,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考虑融雪过程的HBV 水文模型,利用统计降尺度方法对CanESM2 和GFDL_ESM2G 两种气候模式3 种气候变化情景(RCP2. 6、RCP4. 5 和RCP8. 5) 下的降水、气温数据进行空间降尺度处理,并将其驱动水文模型预测未来入库来水过程,构建黄河上游梯级联合发电调度模型分析气候变化对未来发电调度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径流序列突变年份集中于20 世纪80 年代,且2000 年之后径流量显著减少;气候变化将导致未来(2021—2050年)汛期6—9 月径流增加,非汛期径流显著减少;随着时间推移,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龙羊峡和刘家峡两库的梯级发电量变化规律不同,RCP8.5 气候变化情景下,气候模式不确定性对其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的可能影响,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Markov过程和游程理论对丹江口水库实际入库径流序列的趋势性和丰枯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呈下降趋势,1999~2017年年均径流量较1956~1998年减少了50.5亿m~3,主要是由于汛期径流减少导致的;②年入库径流出现丰水转丰水、丰水转枯水、平水转枯水、枯水转平水的状态居多,状态转移概率均大于40%;③入库径流发生连续4 a及以上丰、平、枯水年的概率较小,但仍需考虑水库遭遇连续枯水年的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