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Lanasol CE染料对拉细羊毛进行染色,研究纤维修补剂WLX和毛用匀染剂WPN对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修补剂WLX和匀染剂WPN可以明显降低Lanasol CE染料对拉细羊毛的上染速率,明显提高匀染性,而不影响竭染率、固色率以及染色羊毛的K/S值;同时显著降低拉细羊毛在染色过程中所受的损伤,改善染色羊毛的手感.与Lanasol CE染料配套匀染剂Albegal B相比,80s、90s染色拉细羊毛单纤强力分别提高13.26%,16.52%,不同匀染剂对应染色拉细羊毛色牢度相当.  相似文献   

2.
复合型固色柔软剂及其对棉织物的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染整加工合理化从而碹以高效节能的目的,采用固色组分和柔软组分制备了复合型固色柔软剂,并将其用于棉织物的一浴固色和柔软整理,重点考察和研究了固色柔软剂的浓度、烘温度、染料浓度以及固色柔软剂中的柔软组分对加工织物的染色表面浓度、固色率、皂洗牢度、摩擦牢度、手感和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色柔软剂在工作浴中的浓度的提高,能够促进加工织物的皂洗牢度、摩擦牢度、表面深度和固色率的增长;随着焙烘温度的升高,加工织物的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均有所改善,表面深度、固色率和柔软性略有波动;随着染料浓度的升高,加工织物的皂洗牢度、摩擦牢度和固色率逐渐下降,表面深度则呈现相反的趋势;固色柔软剂中的柔软组分对固色组分的固色作用并没有产生很大影响,3种不同类型的柔软组分对染色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分散蓝2BLN染料对锗纤维针织面料进行两浴法染色,探讨载体用量、染液PH、固色温度和固色时间对上染率和K/S值的影响。确定的最优染色工艺为:分散蓝2BLN染料1%(o.w.f),含固量为4%的防泳移剂5g/L,载体用料1.0%,平平加O1.0%(o.w.f),PH为5.0,染色温度85℃,固色温度90℃,上染时间60min,固色时间65 min,浴比1∶25。对染色后织物进行性能测试,结果显示,锗纤维面料的耐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达到4级以上,织物的经纬向顶破强力均有所下降,但能够满足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分散染料染色氨纶的色牢度,在偶氮染料结构中引入α-苯基重氮酯结构,合成3支新型卡宾型染料,用该类染料对氨纶进行染色,并测试了上染率、色深、固色率和色牢度等性能参数。结果表明:3支卡宾型染料通过高温处理即可牢固结合在纤维上,在无外界环境干扰情况下,染色氨纶最高固色率可达80.7%~96.3%;优化的水相染色法工艺条件为在95℃染色45 min,再在130℃固色30 min,在该条件下,所得染色氨纶的固色率能达到50.6%~80.7%,耐皂洗、耐摩擦和耐升华色牢度可达4级及以上,颜色迁移率为6.2%~8.9%。采用卡宾型染料对氨纶进行的反应性染色研究结果为完善氨纶的高色牢度染色技术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自制的新型聚酯聚醚共聚物为亲水整理剂,采用高温高压法,对涤纶织物进行亲水整理同浴染色。研究整理剂用量对分散染料上染率和织物亲;K性、色差以及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型染料上染率几乎不受影响,而中、高温型影响较大;织物亲水性在用量为6%时达到最佳;中、低温型染料染色织物色差在用量小于6%时影响小,而高温型染料染色织物色差在用量小于4%时影响小;同浴染色未影响染色牢度。因此,只要选择适用的分散染料和适量的整理剂,涤纶亲水整理同浴染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活性染料对紫外光接枝丙烯酰胺的亚麻织物进行染色,比较了光接枝丙烯酰胺前后亚麻织物的上染率,研究了染色时间、pH、电解质浓度、浴比、温度、碳酸钠等染色工艺条件对光接枝亚麻织物上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麻织物光接枝丙烯酰胺能够一定程度地提高亚麻织物的上染率;染色在初始染浴pH为4~5时上染率偏高;低浴比时上染率增大;对于双活性基活性染料,采用较低的固色温度50℃;如同亚麻织物原样染色,电解质硫酸钠仍起到促染作用,碳酸钠仍有显著的固色作用。光接枝丙烯酰胺引入的氨基对提高上染率贡献不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量酸性染料对染锦纶织物染色后的上染率、布面K/S值、色差、匀染性等指标,分析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对酸性黄上染锦纶织物匀染性的影响。实验发现,脂肪胺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二的匀染效果较好,色差最小,而磺化蓖麻油的匀染效果最好,但织物色差最大。因此,将脂肪胺聚氧乙烯醚二和磺化蓖麻油以不同的比例进行复配,考察了复配后的匀染剂对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综合考察选择出最佳的匀染剂并将其应用于其它几种酸性染料。实验结果表明,复配所得的匀染剂二对酸性黄锦纶染色,能有效降低上染速率,且达到较好的上染率,织物匀染性明显提高;该匀染剂同样适用于改善酸性大红、酸性艳兰、酸性翠兰的匀染性,对上染率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8.
本文添加pH值调节剂和表面活性剂,对蚕丝织物酸性染料低温染色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温度与不同结构染料吸尽率的关系。摸索了表面活性剂对染料上染量、匀染性和透染性的影响。论证了低温染色的关键在于提高染料竭染率的同时,抑制初染速率、增加扩散速率,从而为制定蚕丝织物低温染色工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推荐出一种添加缓冲液醋酸—醋酸钠和匀染剂SZ—841、渗透剂SZ—801的低温(70℃)染色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双亚芴基醌式噻吩结构具有高摩尔消光系数的特点,研制双亚芴基醌式噻吩染料D1,探讨其光谱吸收特性、分散性能及对涤纶的染色性能等。确定染料D1与分散剂NNO的质量比为1∶2,研磨24h后染料粒径为260nm,达到染色要求。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进一步研究染料D1对涤纶织物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染料用量为1%owf时,染料D1的上染率为64%,染色织物的色深值(K/S)为9.0。与常规偶氮类染料相比,染料D1的上染速率更慢,需要的温度更高。热力学研究表明,染料D1对涤纶纤维的吸附类型属于Nernst型吸附。染料D1的耐摩擦色牢度高于4级;耐皂洗和耐升华色牢度的变色牢度高于4级,沾色牢度在3级以上;耐日晒色牢度则偏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活性染料黑ED-HW对亚麻/麻黏梭织面料进行轧染,分析各因素对染色面料摩擦色牢度的影响.在固色液中加入烧碱对染色面料的摩擦色牢度影响不大;固色液中元明粉用量为150 g/L时,亚麻染色面料的干湿摩擦色牢度较高;小样实验中皂洗次数对染色面料的摩擦色牢度影响不大;加入柔软剂会使麻黏染色面料的湿摩擦色牢度下降半级;小样实验中加入固色剂对染色面料的摩擦色牢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天然植物黄连既是著名的中草药,也是常用黄色植物染料。通过超声波对黄连植物染料进行萃取并对苎麻机织物进行染色,比较了超声波法与常规法萃取染液的萃取率、染色情况及织物色牢度,探讨两种方法染色中染料浓度、染色时间、温度及不同染色介质对麻织物k/s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法可提高黄连染料的萃取率,并赋予苎麻织物较好的上染效果,提高染色牢度。所得到的染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染液浓度X1,染色温度为70℃,染色时间为40min。  相似文献   

12.
紫外线吸收剂/分散染料同浴上染涤纶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高压吸尽法将紫外线吸收剂和分散染料单独及同浴上染到涤纶织物上,比较了两种上染条件下紫外线吸收剂和分散染料对涤纶织物上染率,分别计算出两者对涤纶纤维的亲和力,并测定了所得织物的表观颜色深度值和耐光色牢度。探讨紫外线吸收剂与分散染料在同浴上染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当紫外线吸收剂与分散染料同浴对涤纶织物进行上染时,两者的上染率都比单独上染时的上染率低,表现出了一定的竞染关系;所选用的紫外线吸收剂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染色织物的耐光色牢度,其中以紫外线吸收剂UV-3改善分散染料所染涤纶织物耐光色牢度的效果最为明显。选用的紫外线吸收剂对分散染料在织物上的色光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控制碱剂用量,逐步添加元明粉、小苏打固色和染色温度的调整等方面对棉用活性染料染真丝织物的染色工艺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用梯度法添加元明粉可起到缓染的效果,丝绸织物染色更均匀,上染率也相应得到提高,配合适宜的纯碱用量,效果更明显。若用小苏打取代纯碱固色,会减少对丝绸织物纤维的损伤,同时获得更好的上染效果。此外,CL/HF系列黛棉丽活性染料用于丝绸织物染色时最佳染色温度75℃左右,此温度下染色其上染率和固色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大麻纤维的表观形态、孔径及结晶度测试,分析液氨处理前后大麻纤维的结构变化.测试发现:经液氨处理后,大麻纤维的结晶度下降,无序区增加;纵向表面条痕和裂痕减小或消失,表面变得光滑;纤维孔径分布发生变化,微孔及大孔径数量减少.液氨处理前后麻纤维结构变化导致其性能发生变化.采用直接染料对液氨处理前后的织物进行染色,对比染色结果发现,处理后的织物上染百分率低于未处理织物,大分子染料的上染百分率不及小分子染料;采用活性染料染色时,中温及高温型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较好;低温型染料不宜用于大麻纤维染色,经液氨处理后织物的固色率及K/S值有所改善.液氨处理后的大麻织物,吸水性和保水性减弱,具有较好的润湿性、导湿性和散湿干燥性.  相似文献   

15.
使用自制的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用浸轧法对活性染料染色后的纯棉织物进行了固色整理.通过选用不同的固色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轧液率,探讨了影响该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固色效果的因素,得到了最佳的固色工艺,即二浸二轧(固色剂用量为80g/L,整理液pH控制在6~7,轧液率80%)→烘干→焙烘(150℃×3min).该固色剂能明显提高染色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其固色效果与市售固色剂基本相当,且不影响染色织物的色光.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CO2中分散红1对涤纶针织物的染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涤纶针织物在温度52~143℃,压力16~22 MPa,时间5~60 min的条件下用分散红1在超临界CO2中的染色研究,详细考察了超临界CO2染色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织物的上染量和表面深度(K/S)的关系,并测定了部分染色后的涤纶针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及耐摩擦色牢度.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染色中,染色温度、压力和时间对涤纶针织物的上染量和K/S有明显影响.一定的条件压力下,织物的上染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120℃左右上染基本达到平衡;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织物的上染量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加.涤纶针织物在16~18 MPa,120℃左右,染色30 min左右就能达到良好的染色效果,其耐皂洗色牢度及耐摩擦色牢度能达到传统水染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广东佛山联达纺织实业有限公司经深度处理后的废水为对象,以该企业实际生产用水做参比,通过实验分别考察深度处理后的针织废水对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化工原料的影响以及对针织漂染加工各工序织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回用水用于生产后,对染料、表面活性剂、生物酶等主要化工原料均无影响,织物在煮练、染色、剥色中强力变化较小,色差、色牢度符合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涤纶的染色性能,采用空气等离子体对涤纶织物进行处理。通过实验研究处理时间及放电距离对涤纶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选用红、黄、蓝三原色分散染料对处理前后的涤纶织物进行染色。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3 mm、5 s,处理后涤纶织物的上染率大幅度提高,色泽增深。SEM分析表明,织物处理后纤维表面有等离子体刻蚀的纵向沟痕。这些沟痕提高了染料的吸附量和上染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涤纶的染色性能,采用空气等离子体对涤纶织物进行处理。通过实验研究处理时间及放电距离对涤纶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选用红、黄、蓝三原色分散染料对处理前后的涤纶织物进行染色。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3 mm、5 s,处理后涤纶织物的上染率大幅度提高,色泽增深。SEM分析表明,织物处理后纤维表面有等离子体刻蚀的纵向沟痕。这些沟痕提高了染料的吸附量和上染率。  相似文献   

20.
以天然植物染料栀子黄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分析确定了栀子黄染料对棉针织物直接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95℃、染料用量5%(o.w.f)、pH值5;探讨了同媒染、中性电解质、表面活性剂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测试织物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实验表明:同媒染、中性电解质、表面活性剂对颜色特征的影响很小,栀子黄染色棉针织物具有良好的色牢度,符合国家标准;栀子黄染料染色的棉针织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75%以上,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表明栀子黄染色可以赋予织物良好的抗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