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线下电场强度改善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杆塔高度,即提高导线对地高度,是控制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地面电场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特高压线路跨越距离长,若大范罔地提高杆塔高度,将会较大地增加工程成本。特别是在某些环境敏感区域,当杆塔高度降低以后,由于导线对地距离减小,地面电场强度增大,有可能超过国家相关标准。因此研究降低线路地面场强的措施,如架设接地屏蔽线等方法.是交流特高压工程中急需考虑的技术问题。主要针对屏蔽线的不同架设方式对线路地面电场进行计算研究,通过分析比较各种屏蔽线架设方案下的场强水平,提出最优的屏蔽线架设方案。  相似文献   

2.
从一个典型工程所采取的杆塔及基础环保措施为切入点,主要从基础选型、塔位选择、全方位高低腿的应用、基面处理4个方面阐述了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的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用规程法计算输电线路耐雷水平偏于保守的问题,借助电磁暂态分析程序ATP EMTP对一个实际的输电线路进行建模,将仿真计算结果与规程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两个不同的绝缘子串模型和雷击塔顶两个不同的避雷线支架对反击耐雷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ATP EMTP法计算耐雷水平比规程法更具合理性,有利于节省防雷造价,雷击塔顶OPGW光缆侧的反击耐雷水平比普通铝包钢绞线侧大,采用IEEE绝缘子串模型得到的反击耐雷水平要比采用武汉高压研究所绝缘子串模型小。  相似文献   

4.
对输电杆塔这类高耸结构来说,极易在地震作用下产生较大的结构内力,导致其结构破坏并引发倒杆/塌、断线等事故。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输电杆塔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特性,提升输电线路的抗震容灾能力,通过建立典型输电杆塔的仿真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对三种地震波作用输电杆塔构件层面的地震反应进行了精细化分析,得到了输电杆塔在地震波作用下的最大层相对位移、相对速度、绝对加速度、层间变形、剪切力、能量图、及塑性率的变化特征,从而为输电杆塔减震措施的合理选取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塔身部分斜材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塑性率超标说明单纯从杆塔结构设计上难以满足大地震下杆塔结构不发生损失和破坏,建议关注杆塔结构构件的累积塑性率来获取更为明确的地震灾害的损失程度。  相似文献   

5.
6.
综合介绍了国内外复合材料输电杆塔的研究应用现状。依托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750 kV第二通道输变电工程,设计出复合横担塔方案;并通过电场有限元仿真分析和真型塔电气试验,验证了复合横担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可满足工程实际应用的需要。通过经济性分析,显示出复合横担塔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从非全相状态下开断相谐振和邻线谐振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高抗中性点小电抗器限制谐振的数学模型,并计算了典型线路避开谐振的小电抗器数值解,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际线路的仿真验证,分析了非全相谐振的影响因素,给出了抑制谐振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330 kV输电线路均压环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有限元法建立均压环仿真计算模型,对4种不同管径以及2种不同曲率半径330kV交流输电线路均压环表面场强进行计算分析,在特高压户外试验场以及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环境气候实验室开展均压环可见电晕试验研究,获得不同结构型式均压环表面电场分布规律、结构优化试验对比结果以及不同海拔条件下均压环电晕起始电压特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均压环管径以及曲率半径方法,可有效降低均压环表面电场强度,提高电晕起始和熄灭电压,推荐校正算式校正误差小于CB311.1—1997和IEC60071—2:1996所提方法,可为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均压环选型及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的500 kV高压线路已不能满足市场日益增大的需要,成为了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用电的主要障碍。它的发展体现了中国输电线路的发展方向——科学化和现代化。主要从其特点出发,从施工技术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唐自强 《能源与环境》2022,(1):30-31,55
福建山区山地林木植被覆盖率高,而山地又是福建500 kV电网线路的主要途经区域,山地输电线路采用常规对地设计还是高跨沿线林木植被设计对工程本体投资影响大.定量分析比较汀州500 kV输电线路林木跨越方式的选择,比较了对生态环境效益的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台风给福建电网带来严重损害。分析了台风导致500 kV线路发生风偏闪络、绝缘子及金具损坏、杆塔结构等方面事故的原因及机理。明确了架空线路防风加强对象和原则,重点从路径选择、设计风速取值、防风导线选型、杆塔设计优化、金具串优化以及安装杆塔健康监测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提高500 kV输电线路抵御台风灾害的措施,为提高电网的安全可靠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输电线路塔基接地装置的散流性能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桩基自然接地提出利用基坑垂直空间外敷树枝型垂直接地装置,采用COMSOL仿真软件建立220kV输电线路塔基计算模型,与传统外延人工水平接地装置进行对比,并分析不同接地材料对接地装置降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树枝接地体良好"端部效应"的影响,在高阻土壤条件或向注流点注入高频电流时,与外延人工水平接地装置相比,树枝型垂直接地装置具有高比例的散流比,可快速地将电流泄放到土壤深处,有效降低接地电阻;针对接地装置材料的研究表明,采用柔性石墨接地材料的装置随入地电流频率的升高具有更小的接地阻抗,这在输电线路杆塔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工程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确保电力能源顺利完成传输最为关键的就是保障输电线路安全稳定。伴随更大范围的电力工程建设,促使张力架线的应用范围更加广阔,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与效率更加良好。本文基于此,结合实际案例,针对500kV电压的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放线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包括划分施工区段、导线、牵引线、地线的展放作业以及紧线施工作业的技术流程,以期能够为架空输电线路的张力架线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直升机带电作业技术的发展对提高输电线路运维检修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保证特高压输电线路直升机带电作业工作的安全展开,同时为实际现场作业提供技术依据,针对1 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直升机平台法带电作业的电场仿真方法展开研究。根据MD 500型直升机、作业人员及1 000kV三角形排布输电线路的实际参数,建立了直升机带电作业模型,并提出了模型的合理简化方法。采用有限元静电场仿真方法,讨论了直升机带电作业模型计算域截断边界范围及直升机飞行过程中主旋翼位置等因素对电场计算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建议。对比仿真结果与相关试验数据,验证了仿真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对直升机带电作业的仿真模拟及试验开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特高压线路电压等级高,空间电场容易造成附近居民生活空间的暂态电击现象,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和电网环保性。其中,民房金属晾衣架处暂态电击现象频发,是居民投诉的重点。为此,建立了1 000 kV特高压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和金属晾衣架模型,分析了金属晾衣架上感应电势和感应电场的大小,并定量讨论了多种屏蔽线架设方式对晾衣架上感应电的降低水平和改善效果。研究表明:屏蔽线对改善线下金属物的感应电现象效果显著,最大降低72%;屏蔽线架设根数、与晾衣架的水平距离对改善效果影响较大。考虑施工和经济性影响,也提出了相应场景下屏蔽线架设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雷电绕击对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在总结分析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雷电绕击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运行数据及雷击观测对绕击防护措施的适用性及研究重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交直流特高压线路绕击产生影响的因素有运行电压、保护角、地面倾角、杆塔塔型、线路弧垂等;根据地形选取合适的保护角可以将线路整体绕击跳闸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但个别塔位仍存在绕击风险;线路避雷器可大幅提升绕击耐雷水平,但大绕击电流、多次回击下避雷器能否承受雷电能量尚需进一步研究;杆塔侧针能大幅减小杆塔附近的绕击概率,但其保护范围能否覆盖线路绕击危险区域是确定其适用性的关键,亦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当输电线路发生单相高阻接地故障时,由于故障特征量不明显,故障测距误差大,输电线路故障分析与查找较困难。针对220kV输电线路发生的2次不明原因高阻接地故障跳闸,应用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进行电磁暂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分析,一方面验证了保护动作行为的正确性,另一方面通过对比不同故障位置的仿真波形,确定了故障大致位置,结合现场巡视,最终确定了故障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有效杜绝了类似故障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8.
复合材料在输电塔应用上相比传统铁塔具有一定优势,对750kV复合横担塔进行受力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复合横担塔受力计算结果以及设计合理陛,为复合杆塔的研发和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广西500 kV输电线路覆冰倒塔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00kV柳桂线倒塔事故段为例进行荷载模拟计算分析,得出在不同覆冰厚度时导地线和光缆断线原因,以及不均匀覆冰和覆冰断线工况下铁塔受力情况,由计算结果分析了该事故段铁塔倒塌的事故原因,并对500kV输电线路提出加固改造和系统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20.
青藏铁路35 kV电缆供电线路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铁路那曲至沱沱河段35 kV电缆贯通线路可作为青藏铁路无人区的电源保障.因缺少电源点支持,故在供电臂长度选择方面做了创新性尝试.在仿真计算的基础上对线路运行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并通过对各种运行方式及故障情况的仿真分析.对电缆供电线路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做了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