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夏季冷负荷远远大于冬季热负荷的冀西北寒冷地区冬季对供暖质量要求高、时间长的特点,以某办公楼供暖系统改造工程为例介绍了地源热泵系统的优化方案,分析了寒冷地区建筑物供暖应用地源热泵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了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式供暖模式的节能效果,提出了寒冷地区建筑物新型节能环保供热方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以实际地源热泵工程为例,运用清华大学 Dest软件对建筑供暖季的逐时热负荷进行模拟,并进行设备的选择以及初投资计算.根据该逐时热负荷确定每小时启动的设备及台数,计算出每小时的运行费用,然后将逐时运行费用累加即得全年冬季的总运行费用.并将常规燃气锅炉供暖与地源热泵供暖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运用费用年值指标对两种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本工程中地源热泵供暖方案比常规燃气锅炉方案更经济合理,在冬季供暖中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3.
土壤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土壤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制冷空调系统,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一种新技术.笔者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土壤源热泵系统的优点、组成及施工工艺,并且重点介绍了室外地埋管换热器的施工工艺,为今后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地源热泵的技术经济性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针对地源热泵钻井费昂贵、初投资比普通供暖有空调高的问题,利用经济评价方法,以哈尔滨地区供暖面积10000m^2为计算对象,分析比较了地源热泵3种驱动源(电动机、燃气机、柴油机)、3种辅助热源(电锅炉、油锅炉、燃气锅炉)、共计9种系统组合的经济参数(初投资、年经营成本、年总成本、净现值,净现值率及投资回收期),分析计算得出燃气机驱动、190kW辅助燃气锅炉的地源热泵系统为最佳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大,在未来的建筑采暖能源供应中可以形成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以长春地区某建筑为依据,对太阳能采暖系统、地源热泵系统,以及常规能源系统(燃气锅炉)的热源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能耗分析和比较,得出严寒地区冬季采暖选用地源热泵采暖系统节能效果显著的结论.为长春市及严寒地区利用可再生能源供暖提供可靠的节能性数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出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供暖和交替供暖两种运行方式,解决太阳能和地源热泵各自单独应用时存在的缺陷.方法 绘制两种供暖方式的原理图,对太阳能集热器、热泵机组和室内散热器建立数学模型;以沈阳地区为例,进行室外温度、逐时热负荷、太阳能辐射强度和热泵机组运行工况的模拟并且采用静态分析法计算两种供暖方式的经济性.结果 两种供暖方式均能稳定的运行,而且就经济性来说交替性供暖在初投资上要比联合供暖高约28.4%,但是交替供暖一个供暖期的运行费用要比联合供暖大约低22.5%.结论 将两种供暖方式的理论研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是具有可行性的,而且比较适用于热负荷大于冷负荷地区;在5个供暖期后,初投资较高的交替供暖开始显示出它的经济性;结合使用要比单独使用太阳能和地源热泵更具有节能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严寒地区地源热泵系统供暖出现土壤热不平衡问题,研究提出使用空气-土壤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以期减小土壤热不平衡性.文中基于TRNSYS软件对某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空气-土壤源热泵系统节能性开展案例研究,通过对建筑全年逐时负荷的动态仿真模拟和分析,从节能性角度对比空气-土壤源热泵系统在6种负荷分担比例运行策略下的能效差异...  相似文献   

8.
空气源热泵在低温高湿环境下运行制热工况时,存在其室外空气侧翅片管换热器表面结霜这一难题,无数国内外学者投身于热泵除霜研究,尤其针对具有改造简单、除霜效率高、不需外加辅助热源等诸多优点的逆循环除霜.文中围绕性能优化对比实验研究、性能优化数值模拟研究、控制策略优化研究等三方面,对既有空气源热泵逆循环除霜的前沿研究成果进行了...  相似文献   

9.
为缓解夏热冬冷地区供暖能耗普遍偏高的问题,采用太阳能产热辅助地源热泵系统进行联合供暖。以合肥市某建筑为供暖对象,利用TRNSYS软件搭建建筑负荷计算模型,以供回水温度、机组运行部分负荷率(PLR)、制热性能系数(COP)及运行能耗为评价指标,比较分析传统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集热器与热泵机组串联与并联系统的供暖运行情况。结果表明:供暖季节3种系统的供暖温度均满足需求,与传统地源热泵供暖系统相比,太阳能集热器与热泵机组串并联供暖系统的COP分别提升了48.61%,8.33%;能耗分别降低了,84.02%,75.26%,机组运行PLR明显降低;复合供暖系统尤其是串联连接方式的系统具有明显节能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为响应国企“三供一业”移交改造,清河采油厂生产锅炉不再为2号点生活供热系统提供热源。同时,为解决羊口生活区生活供热系统设备运行费用高的问题,经计算热负荷、供热系统比较,优选空气源热泵工艺方案,进行清河油区倒班点集热系统改造,预测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集中供热分户计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民用建筑供热普遍存在能源浪费,收费困难现象。按热计量合理收费和控制管理已是大势所趋。本文对集中供暖分户计量热源控制、设计方法和旧有建筑供暖的改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兰州属于太阳能较丰富的寒冷地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这三种供暖系统谁更节能更经济还有待分析.为此,选取某一典型住宅建筑,根据兰州地区的气候特性分别设计三种典型供暖系统.考虑到关键设备的选型对分析结果有显著影响,利用敏感性分析结合太阳能保证率推荐范围和初投资等来确定每个系统关键设备的选型.利用TRNSYS软件分别建立三种方案的系统模型,通过仿真模拟,分析了三种方案在兰州地区的供暖季运行特性.采用NPV法,分析了三种清洁能源供暖方案在兰州地区的经济性.结果表明: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节能性最好,空气源热泵的经济性最好.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介绍了垂直U型埋地换热器地源热泵系统的现场换热试验方法,并结合某地源热泵示范工程,通过垂直竖井单U型管埋地换热器的现场换热试验,研究了地下换热器的进出水温差和平均温度,冬夏季地源热泵的吸(排)热量、制热(冷)量及循环性能,为地源热泵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空调冷热源的设计在空调系统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从某综合楼空调系统冷热源设备选型出发,描述了污水源及污水源热泵的特点,分析了污水源热泵在该工程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利用"污水源+板式换热器"替代冷却水塔提供冷却水的方法,从而为污水源热泵的选用和污水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主动式太阳能供暖中集热器面积的选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供暖,本文仅从经济评价的角度,建立太阳能集热器和辅助热源(电加热)联合供暖年计算费用的数学模型,寻求使年计算费用最小的集热器面积,并举出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介绍热源塔结构组成及热泵工作原理,分析热源塔热泵的运行特点.以其办公建筑为工程模型,利用建筑热环境设计模拟工具包(designer's simulation toolkit,De ST)软件建立建筑模型,设置建构物参数和室内设计参数,模拟计算建筑全年逐时负荷,在此基础上,设计选择热源塔热泵和空气源热泵冷、热源方案的主要设备,计算不同方案全年能耗,对比分析对应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研究表明,热源塔热泵的冷热源技术具有运行稳定、初投资低、年综合运行费用低以及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等优势,适于在冬季低温高湿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7.
地热供暖是充分发挥中低温地热资源品位优势的最适宜的利用方式,在世界上已有84年历史.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已使用100%地热供暖,是世界闻名的无烟城.近30年来,地源热泵以节能减排和兼可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的优势替代和超越了常规地热供暖方式,得到高速发展.我国北方地区的清洁供暖是实施能源革命和治理雾霾的重要举措,各地的迅速响应决策和实施行动,将能达到切实减煤效果.在可选清洁能源中,地热和地源热泵供暖更具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18.
地源热泵作为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一种技术,因其具有节能、高效、环保的优势,发展迅速并有广泛的市场需求.本文从地源热泵的主要形式、特点及优劣势、新型多热源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等方面,探论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明地源热泵在建筑节能中的重要地位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摘要:供暖领域用电能供暖替代传统燃煤供暖方式,是减少雾霾的主要措施之一.将电锅炉和地源 热泵技术等进行集成,基于能耗及经济成本等因素,建立分析模型,并通过调研数据对分析模型进 行验证,分析电锅炉以及热泵在不同性能曲线(COP)的联合使用的运行策略,寻找最优的运行方案 是实现电能替代效益的关键步骤.基于系统模型以及优化目标,借助计算机辅助编程,通过坐标轮 换法,对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采用地源热泵作为主供暖设施,电锅炉作为辅助供暖设施的是 目前电能供暖综合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是解决江汉油田矿区燃料替代,建设美丽幸福油田的有利选择。江汉油田的地质资源条件、气候条件、市场条件都可应用浅层地热能供暖,而且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是国家能源政策鼓励和倡导的方向,开发利用浅层地热也能解决油田矿区住宅供暖燃料替代的问题,目前对地源热泵系统工作原理和地源热泵技术优势的掌握也在技术上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