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围绕广东智能装备制造的产业升级需求,以培养高技术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智能制造专业群为基础,与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高校共同组建智能装备制造协同育人平台,在协同育人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苏锡常区域产业结构整体布局合理,各产业经济发展集聚而形成了产业集群,产值规模巨大,发展势头强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资源的合理、持续供给,但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新人才”培养滞后、高职专业与产业结构匹配度需提升等是苏锡常区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从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布局的匹配度、优化高职院校专业整体布局、实现“中职—高职—职教本科”技能人才高质量培养、深化技能人才评价模式改革、服务学习者终身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区域高职教育应对苏锡常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浙江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浙江积极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的基地也同样面临着这个严峻问题。从浙江省先进制造业技能人才的现状出发,以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目的,提出了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共同参与构建的融合区域经济、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有效解决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随着制造强省的不断推进,特别是长株潭衡“中国智造2025”示范试点城市群战略的实施,湖南省装备制造面临新常态,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给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专业群对接产业”已成为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在对装备制造人才需求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分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发展趋势,进而提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湖南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装备制造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急需大量掌握先进制造技术、具有工匠精神的卓越技术技能人才。立足湖南区域先进装备制造业人才需求,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导向,基于产业学院构建校企“双元”育人平台,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构化教学团队打造及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索机械制造类“芙蓉工匠”校企“双元”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经济结构转型、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背景下,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高素质化和高技能化新趋势。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技能型人才在产业转型、教育国际化及人的全面发展上具有多维价值。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胜任力素质理论为支撑,深入剖析复合技能型人才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和文化素质三个维度的学理逻辑。基于此,高职院校培育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应聚焦时代需求,呼吁相关主体共担育人责任,培养过程摒弃松散“写意”。  相似文献   

7.
高技能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优化升级的"瓶颈",并直接影响着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持续竞争力。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在高技能人才开发上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激励导向机制缺乏现状,就其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在制造业中发挥的作用愈发重要。互联网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电子商务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也给装备制造业带来了巨大影响。高端制造研发转化作为湘江新区的发展核心,与互联网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面向高端制造的电子商务将得到迅猛发展。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面向制造业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岗位需求情况、人才知识与技能结构分析、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等四个方面的研究势在必行,特别是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出“‘互联网+’时代面向装备制造业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型人才?”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十四五”期间,我国着力推进制造业的信息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转型升级。企业对智能制造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断提高。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体系五个方面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构建“能力、特长、特色”三维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切合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对高素质应用型智能制造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由于历史的、传统的、体制的诸多因素影响,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政策办法不多,工作相对滞后,制约了其长远发展。要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技能人才培养,研究加快其成长的途径方法,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考评、使用、待遇"一体化工作机制,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加速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促使着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以国际化的态势助力中资企业“走出去”。为解决中资海外企业对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在深入分析“中文+职业技能”模式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三学期制对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并提出构建多元教学模式、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和打造双师双语师资队伍等建议,以期促进“中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2.
强化职业素质培养 服务浙江先进制造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先进制造业对高技能人才的素质要求,找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企业化的养成教育、职业化的教学改革、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现代学徒制承载着知识传授和技术技能培养的双重职能,是推动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协同发展,培养工匠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A+雏鹰计划”项目基于现代电子产业技术革新、工艺改进、技术升级快速迭代等现代产业特征,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制度、文化土壤,紧扣现代学徒制的基本内涵,凸显“现代性”和“学徒制”基本属性,融合创新链、产业链和教育链,重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链,校企共建了“研产校三元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规范完备的研产校三元协同沟通机制、协同教学运行机制、1+N现代师徒机制和研产校生利益平衡机制等长效机制,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开辟了一条本土化的实践道路和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4.
高技能人才培养已成为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有必要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构建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输送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5.
河南地区正在形成以郑州为核心的全国制造业和商贸中心,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急需大量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要改变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不对称的现状,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均应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培养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紧缺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6.
总结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提出:要有效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营造有利于企业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校企联合,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强劲的势头。技术工人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和升级的瓶颈因素。分析技工短缺的最主要原因,提出了建立人才机制方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工业、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强烈需求大力推动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工业文化底蕴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也是高职人才的基本特征和明显标志。如何培养及提高高职学生工业文化素养,关键在于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两者有效对接,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9.
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对接行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岗课赛证创”融通模式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产教融合机制下,珠宝鉴定与加工专业把基于工作岗位的素质、知识与技能教育,基于职业证书的“双证”教育,基于技能竞赛的工匠精神培育,基于创新创业的“双创”教育作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探索与实践。将“岗、课、赛、证、创”融入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形成“岗课赛证创”协同的一体化课程体系,较大地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并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20.
工业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我国工业起步较晚,配套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不完善,高技能人才短缺。本文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入手,阐述了高技能人才的功能定向,分析了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原因,构建出以高技能人才层级晋升、技能津贴为核心内容的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论述了人才培养的途径,并介绍了高技能人才的评聘流程和日常管理。该机制的构建,可以调动工人钻研专业技能的积极性,从而有效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