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探明云南者桑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综合分析者桑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构造特征,认为矿区主要有NE向断裂构造控矿、次级褶皱构造控矿、岩体接触带构造控矿3种控矿构造类型。这些控矿构造为该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源、驱动力、运移通道和富集空间。矿区经历了多次构造演化,主要有加里东期运动、印支期运动和燕山-喜山期构造活动,使得控矿构造具有多期活动性,使成矿元素多次被活化,导致成矿作用的叠加是者桑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的典型特征。根据者桑金矿的构造控矿特征,下一步找矿工作应围绕与NE向断裂近于平行的断裂破碎带、次级褶皱膨胀带和岩体接触带、断裂深部进行,尤其石英发生的二次碎裂是良好的成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青云山铜金矿是一个次火山中低温热液型矿床。通过对区内地质工作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断裂构造是最为主要的控矿因素,北西向为主要的控岩和导矿断裂;北东-北东东向及近南北向断裂为主要的容矿断裂。矿区断裂在走向(倾向)变化及交汇部位、青云山矿段深部变质岩与石英闪长岩的接触带、断裂附近不整合面及变质岩层间破碎蚀变带是下部矿区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3.
结合个旧卡房成矿区地质工作成果,在分析成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区断裂构造成因机理、断裂构造控矿特征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实例对区内断裂构造控矿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卡房成矿区成矿作用特点鲜明,老熊硐断裂以北成矿主要集中于地表以下,在卡房段地层的层间破碎带内主要产出以锡、铜为主的矿体,矿床规模相对较小;老熊硐断裂与龙树脚断裂之间自地表往下均有成矿,主要产出层状铅、锡矿体,矿床规模相对较大;龙树脚断裂及其周围的次级断裂中主要产出锡、铅、银矿体,其中锡、铅矿体规模相对较小;(2)成矿区的断裂构造形成主要是由地区构造应力、风等自然作用力等因素耦合作用所致;(3)区内矿体类型主要有层间矿体、断裂带矿体、花岗岩接触带矿体及花岗岩蚀变带矿体;(4)断裂与地层(互层)交切处、断裂转折端处、断裂交汇锐角挟持带及断裂扎根处为成矿区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5)成矿区断裂构造的控矿模式为多元-时空耦合控矿模式。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认为卡房成矿区深部(地表以下500~1 500 m)隐伏矿体分布区为该区地质工作的主攻方向,并划分出黄泥硐断裂挟持带生勘区(Ⅰ~#区)、蒙子庙断裂构造透镜体生勘区(Ⅱ~#区)、老熊硐断裂构造透镜体详查区(Ⅲ~#区)、仙人硐断裂分支复合普查区(Ⅳ~#区)、龙树脚断裂转折端详查区(Ⅴ~#区)为该区较有潜力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成因机制入手探讨了鄂东南地区燕山期构造的特征及其控岩控矿的作用。区内燕山期构造在南北向力偶的作用下,形成了北北东向隆坳相间构造带。在隆起区形成了同沉积的大型鼻状背斜、北北东向断裂带以及次级褶皱、断裂。这些构造形迹在平面上呈行列阵式排列。隆起区控制着岩浆岩的分布,隆起区中的梯形块体控制着岩浆岩亚带,大型鼻状背斜两翼“八”字形剪切破碎带、次级褶皱控制岩体的分布和形态。北北东向断裂带控制着矿田;次级褶皱控制着矿床(体);受递进变形影响的北西向断裂控制了晚期岩脉矿体的赋存。  相似文献   

5.
佛冈——丰良EW向构造带和NE向河源断裂带的交接复合部位是黄山洞地区构造控岩、控矿的接触部位。通过对构造特征、控岩特征、控矿特征的分析研究,初步证明该矿区内两大类岩浆岩——重熔型和同型花岗岩关系密切,及其控岩控矿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金华山矿区构造控矿规律研究,认为矿区矿脉主要受两条主干断裂之间的桥域控制,主断裂旁侧的引张区控矿,南西向侧伏的断裂构造控矿,北北东走向的断裂构造控矿。在成矿期,两条北东向主干断裂左行剪切,从而产生北北东向挤压和北西西向拉伸,使两主断裂面间所夹持的几组北北东走向的次级断裂张开成矿。  相似文献   

7.
韩振  张雷  善曹特 《现代矿业》2019,35(1):34-37
白杨河铀-铍矿床位于雪米斯坦火山岩带西段,大地构造位置正处于准噶尔板块北缘古生代陆缘活动带内晚古生代成熟岛弧之上,是我国西北部地区的重要火山岩型铀-铍矿床。主要在该区从事铀铍矿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填图和钻孔查证的方法,综合研究地层、侵入岩与构造的关系,认为铀-铍矿受构造控制,控矿构造主要为接触带控矿和岩体内次生断裂控矿,以此分析总结了构造与成矿的关系:①构造对成矿具有主导的作用,控制了含矿地层的分布;②控制了铀-铍矿床、矿点、矿化点的分布;③与之有关的次级断裂和浅成侵入岩体的接触带则是具体矿化的主要赋存部位。  相似文献   

8.
丁家山控矿构造有断裂、褶皱和不整合接触面。通过对丁家山矿区构造的分析研究,得出丁家山铅锌矿矿床主要受控于北北东向和北西西向的共轭断裂系统,且北东向断裂是宏观上最重要的控矿构造,详细分析了矿区构造演化,并对下一步找矿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大冶铁矿控矿构造研究及深部隐伏矿体定位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冶铁矿主矿体分布于燕山期闪长岩与下三叠统大冶群大理岩和白云质大理岩接触断裂复合带,该接触带是大冶铁矿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本文对矿区接触带控矿构造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接触带形态产状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成矿定位机制等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预测矿区深部可新增铁矿资源量4000×104t。  相似文献   

10.
铜绿山矿田位于鄂东南三角形构造岩浆区的中心,区内断裂构造发育,自浅至深形成网络系统,造成岩浆、成矿活动具长期演化的过程,这种优越的地质环境造就了矿田在鄂东南地区成矿中心的地位。控制矿田内矿床体的分布主要是北北东向构造与北西西—近东西向构造,两个方向的构造各自形成矿化带,而在两个方向的交切点就是矿床体的赋存部位。因而在平面上矿床体呈网格分布的格局。在空间中矿床体分布于岩体的周缘、顶盖及岩体中的残留体、捕掳体中。控制矿体的构造主要是北北东向叠加背斜的核部、北北东向断裂及其旁侧的羽状裂隙、北西西向的断裂接触带以及滑体平卧背斜的核部。  相似文献   

11.
广西凤凰山银矿构造控矿模式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凤凰山银矿床是上个世纪90年代探明储量的大型矿床。随着勘探程度不断提高,对构造控矿不断有新的认识。本文从区域构造背景研究入手,进一步总结凤凰山银矿床构造对矿化蚀变的控制作用,分析控矿构造组合样式及其形成机理,最终建立矿床构造控矿模式。认为矿体产于NWW向压剪性断裂中局部张性地段,断裂产状变化部位以及NWW向断裂与NW向断裂交会部位是成矿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2.
张伟  伍刚 《有色金属》2007,59(2):70-74
通过研究断裂的几何特征、构造特征等,分析区域应力场和矿区构造应力场,揭示九丈沟金矿床控矿构造规律。九丈沟金矿床矿区位于华熊台隆西缘,马超营断裂带北侧。区内NE向深大断裂(F1)构造以导矿为主,局部容矿,并总体控制各成矿带分布,次级NW向构造则以容矿为主,并与NE向次级构造复合控制金矿床、矿体的产出。控矿断裂F1具有明显构造控矿的层次性和规律性及构造活动多期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黄沙坪—宝山矿田位于湘南千里山—骑田岭矿集区,矿田内构造具多期性,且矿体产出明显受构造控制。在以往对于该区构造的研究中,缺乏针对构造变形过程及其控岩控矿过程的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对矿田典型地质构造点进行详细解析,进一步完善了矿田构造体系和主要构造期次的应力状态,并运用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探讨该矿田成矿前期、成矿期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及演化,总结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应力场控岩控矿规律,认为成矿前受区域SN向挤压作用形成近SN向压扭性断裂,而EW向断裂表现出明显的应变能低值,为之后岩浆侵位提供有利条件;成矿期最大主应力优势方位转变为NE向,且最大剪应力强度较大,指示该期变形强烈,并对先存构造有较强烈的改造作用,此时EW向应变能低值断裂带为岩浆侵位的有利通道,并受矿区外围NE向应变能高值断裂带的限制,使其能够在低应变能区不断聚集并沉淀成矿。最终通过对已知矿点构造应力场特征对比研究为该区找矿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湖北麻城两路口地区新发现两路口钨矿床和双庙关金矿床,显示该区域成矿条件优越。所发现的矿体均赋存于构造蚀变带内,断裂对矿体的控制是其主要因素。不同方向的断裂均较发育,且具有不同的形成机理,是成矿流体运移、储矿场所。着重研究两路口钨矿区内断裂控矿性及找矿方向,从目前已控制的钨矿体及断裂蚀变带的含(控)矿性来看,(近)EW向最好,其次为NE-SW向和NNE向;齐头山—单尖沟一带发育的(近)EW向、NE-SW向断层构造蚀变带、周家湾地区发育的EW向、NE-SW向构造蚀变带以及纯阳山—周家湾一带发育的(近)EW向构造蚀变带是寻找钨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5.
三家一带金矿床赋存在太古界变质岩系,受北东向弧形断裂构造控制。矿脉产于三家控矿断裂构造及其上盘的次级储矿构造中,呈北北东向和北东东向展布。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矿石英脉型、蚀变破碎带黄铁矿细脉浸染型。  相似文献   

16.
大官厂铀钼多金属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大官厂铀钼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矿化受断裂构造、隐爆角砾岩和围岩蚀变控制,其中隐伏次流纹斑岩体晚期隐爆作用形成的隐爆角砾岩是控矿的主导因素,矿化主要赋存在次流纹斑岩体外接触带的隐爆角砾岩中。今后找矿方向是北东东向F2断裂与北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和隐爆角砾岩发育地段,其中0号勘探线、15号勘探线、东部激电异常与磁异常复合部位是今后矿区勘查工作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17.
庞西垌银矿区控矿断裂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粤桂边界的庞西垌银矿床是粤西北地区蚀变构造岩型银金多金属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区域应力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庞西垌矿区控矿断裂构造岩、断裂分带以及伴生节理构造的研究,对庞西垌银矿区控矿断裂构造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进行了探讨.所得结论为:①矿区控矿断裂构造形成演化受区域构造应力场影响和控制,与区域构造应力场相对应,矿区控矿断裂构造经历了海西-印支期压性、燕山早期压扭性、燕山晚期张扭性3种不同构造应力场的叠加改造,不同特征的构造岩在空间上叠加产出.②矿区控矿断裂构造活动具有继承性特点,表现为晚期断裂活动沿早期断裂形成的构造面进行,不同阶段构造活动的中心基本一致.比较而言,晚期断裂构造活动强烈,影响范围大,对早期构造岩具有强烈改造作用.③构造透镜体形态及运动学标志指示矿区控矿断裂构造早期表现为左行平移-逆冲运动,晚期表现为右行平移-滑覆运动.  相似文献   

18.
中家山金矿位于郯庐断裂带皖东段北部西侧,金的成矿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关系密切,构造对矿床具多级控制特点;(1)郯庐断裂带是区域上一级控矿构造,控制着金矿矿带的空间展布;(2)燃灯-鹿塘断裂,大溪河-总铺断裂为引导成矿流体运移的二级控矿构造;(3)中家山,马山,凤凰山构造破碎带为主要的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19.
滇东北会泽县金牛厂铅锌矿区新发现的2条矿体均位于NW向断裂中,具有构造控矿的特点,且均赋存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质粉砂岩中,该含矿层是目前在会泽乃至滇东北新发现的含矿层位,可认为该矿区的成矿具有构造和地层双重控矿特点。通过对区内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特征、控矿特征及地层特征进行详细分析,为区内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该萤石矿为车村萤石成矿带的一部分。区内主要岩性为燕山期花岗岩体,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区内萤石矿均赋存于断裂构造带附近。矿石主要以自形—半自形中细粒结构,致密块状构造为主,脉石矿物主要为萤石,石英等,带内围岩蚀变明显,以硅化、钾长石化、高岭土化为主。花岗岩体和断裂构造为主要的控矿因素,结合该区成矿规律,总结出该区的找矿标志,并圈定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